突然有個疑惑,為什麼要買房,回老家蓋房不香嗎,怎麼反駁?

我的名字長度有3釐米


人往往在一個地方生活時間長了,就想著換個環境生活,體驗一下別的地方生活中的愜意。這是人在生活富裕了之後的一種膨脹心裡,沒有什麼可以指責的。他關係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自身的修養的一種體現。但是大部分人是本身不願意的,尤其是收入少的農民,他們是在兒女大了以後,為了讓兒女生活的比自己好一點,讓兒女們再也不在莊戶地裡吃苦過苦日子,所以他們必須傾其所有,儘量的在城市裡為他們買房子,讓他們變成真正的城裡人。這就是為什麼非得在城裡買房子的原因!至於其他原因我還沒有考慮過,也可能有的吧!

我的鄰居是個打工仔,從下了學就在某個機床廠打工,有兩個兒子,他愛人在家裡務農,四口之家,工農結合,也算是好的了吧!可是他大兒子結婚時就不得不買了處房子,五十多萬,當時把四鄰羨慕的不要不要的。可等兒子結了婚後談起來買房子的事,他就嘆氣,說聲等你們到了頭直上你就知道了。就再也不說。後來才知道為了說這個兒媳婦,他傾其所有才買了房子,不買不行啊。孩子在城裡上班,媳婦在城裡上班,人家又要二人世界,所以不得不買。為了買房子差點就走了絕路。當時我不太相信,可是到了今天我也信服了。因為我兒子也該買房子了!我才明白了!唉!人啊,……

是,我在家裡有房子,三間瓦房,有院落,可是兒子在外面工作,他對象也在外面工作,如果你不給她買房子他們就覺得抬不起頭來,並且生活上也不便宜,如是就必須買了!這不就和我下來命令,讓我儘量準備三十萬,不然連結婚也不可能的!你說我能有啥法子!所以在城裡買房勢在必行。


詩書傳千古


如果只生活在村兒裡,沒見過外面五彩繽紛的世界,還能自得其樂,儘管生活有點清貧。一但出了村裡進了城市,就感覺自己活得太悲催了,感覺還是城市裡好。再加上城市的基礎設施,道路交通,商業發達,實在感覺城裡比村裡好上一千倍。所以千方百計,竭盡全力,傾其所有想在城市裡買房安家。為什麼房價漲到幾百萬,都不想把房子賣了回村裡過上百萬富翁的生活的現實。因為從城裡回到村裡就自然感覺到物是人非,想花錢都沒有地方花去。因此過慣城市生活的村裡人,絕對不願意回到村裡過原來的因循守舊,臉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了。在我身邊就有這樣的,住在地下室,冬冷夏潮那樣的惡劣環境下,每月才掙兩三千的工資,都不願意回家去住原來的條件好的平房。這就是村裡人願意在城市買房安家的道理。


用戶62848073919


首先要考慮下一代的教育問題,城市教育肯定要比農村或者縣城要好,其次工作問題,大城市工作機會還是多些。最後考慮資產保值問題。親身例子,在13年5月我打算在武漢買房,一同學也想買房,我們都是湖北省的人,都在外地工作,手上的錢差不多,我呢就決定在武漢買個小點的,考慮的原因如上三條,而我同學就想在老家縣城買,這樣壓力小點。等到去年,我在武漢買的房子價值翻了一倍並把它賣了換了個大一點的房子,而我同學同樣在武漢也買要買房,縣城的房子根本沒有升值也賣不出好價格。到最後只能到處借錢湊首付且還貸款100多萬。這個例子就說明為何在城市買房的好處了。


楚賢希米


你好,很高興可以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從產權角度來講,城市裡的房子大多都是商品房,五證齊全,都可以辦理不動產證,而農村的房子是土地證,不能進行過戶,也不能做按揭貸款,所以從產權來說,城裡房子佔優勢。

其次,在城裡買房,交通便利,購物方便,休閒娛樂都能得到滿足,周邊的配套也相當成熟,包括醫院,酒店,商場,學校,都可以及時到達,能滿足人的各大基本需求,反觀農村,就不可能有這麼便利的條件,很多東西在村裡買不到,需要到鄉鎮或者市裡。出行也不會那麼方便,市裡有公交車,火車,高鐵,村裡這一點難以企及。

再者,現在家長都願意給孩子好的教育,而城裡的學校大多都是學區房,只有買了房的業主,他們家的孩子才可以上學,這也是很多業主買房的最大原因!

另外,市裡房子升值空間大,農村房子沒有大的升值空間,市裡買了房子,不住可以租出去,也能掙房租,以租養貸,而村裡房子就不行了,很少有人會在村裡租房,除非你們家是鄉鎮村,或者市區的郊區村落。

以上就是我個人淺薄的看房,謝謝,望採納!



憤怒的小鳥5039303


你談房子(人為剛需),但我要談糧食(生存剛需),糧食應該也計算成本(化肥,農藥,人工,物資,管理成本),大米每斤價格就算出來了,以一畝為例,一季水稻,人工管理200元/天(除草,噴藥,絁肥,澆灌,插秧,收割)計算需要26個工時(5200元),農藥(300元),肥料(400元),物資損耗(100元),澆灌(200元),成本約為6200元/畝,一畝盛產1200斤水稻,1200斤水稻碾壓成大米為850斤!6200元除以850斤就得出了,每斤大米7.2元左右現價才合理(不含稅,更沒有談盈利),中國也不會有人為荒地了,糧食無需進口了!

備註:我坐二線,但要為農民吶喊,為國分憂(防泡沫)!

糧食與肉類(人類剛需物品)漲一點……反對聲討一浪高過一浪!

房子與別墅(人為剛需產品)漲一點……沉默偷樂一群愚弄一群!


用戶6325993693287


回老家蓋房子要看具體情況,現在很多地方老家農村也很漂亮,發展的特別好。

1、假如你現在20多歲,正是打拼事業的時候,手上有錢拿回家蓋房子,肯定不如城市首付一套房子,省下來房租了。

1、假如您現在40歲,一直在城市工作生活、孩子在城市上學,您回老家蓋房子閒置多少年?

2、假如您現在60歲了,回老家蓋套房子,還是不錯的選擇,退休一年之中回老家幾個月,城市裡面待幾個月。

看自己的選擇啦!主要還是自己生活方便、舒服為主。我老家景色也很漂亮,以後老了可能也回家蓋房子,每年回家幾個月😎😎


是玲子


作為一個剛買了房子的房奴來說,我有絕對的發言權,買房子當初主要考慮幾個方面,

1.丈母孃是不得不說的原因,社會的大環境就是如此,逢年過節大家坐到一起,房子是絕對少不了的話題,相信大家深有體會,而結婚的首要條件就是城市裡要有一套房子,畢竟要給心愛的人一個最基本的保障

2.生活質量方面,教育,醫療,生活配套,相信大部分的農村跟城市裡比還是有天差地別的區別


橘子說戲


幹嘛要去城裡工作,呆農村種田不香嗎?幹嘛要去城裡讀書,沒必要考清華北大,讀個技校,省錢省青春不香嗎?幹嘛要去大醫院看病,隨便去找村醫,衛生院唄,隨便吃點藥,不用各種抽血各種檢查,不需要預約,排老長的隊,更不需要到處求人找床位,不需要折騰不香嗎?天天呆農村,眼界沒那麼寬,也不會滋生世界那麼大,俺想去看看的心態,天天接觸村裡人,沒那麼多勾心鬥角,也不需要看人臉色,更不會週末帶上一家子去農家樂,省老多錢了,毫無壓力,挺香的。


黃大錘他爹


很簡單,買房不只是買房子本身。

買的還有配套:醫療教育商業交通,與生活息息相關。

買的還有物業:疫情之下,各個小區物業服務才看出來差異。有主動服務、幫忙買菜送菜的,但也有保安自己把自己當山大王、對業主吆來喝去的。

買的還有價值:地產,歸根結底是一份資產,具備投資價值。雖然在當前時期,指望房價大漲並不現實,但保值還是可期的。

回家蓋房是挺香的,但住在一套高品質的住宅裡,享受熱鬧繁華的配套,享受舒適的物業服務,給家庭配置一份保值增值的資產,不是更香嗎?

每個城市,都有為了買房而拼搏進取的人,他們當然不是為了一套房子而拼命,他們是為了能在這座城市站住腳跟,過上他們想要的生活。


白菜觀房


你還在糾結買房與回鄉蓋房。說明你是一個在外打拼的人。能蓋房,說明你的老家應該是農村。

不知道你外出多少年。如果久了,我相信你已經回不去了。城市的配套,環境,醫療教育各種影響你生活的設施已經讓你習慣了城市。

所以我建議你還是買房為主。等經濟條件再好一些再回老家蓋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