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曾經不遠千里迢迢用潛艇為日本送去了MG42通用機槍的圖紙,日本為何沒有製造呢?

微影悼紅


關於德國是否將MG42通用機槍的設計圖紙送給日本,這個我還沒有找到相關的資料,但是即使德國真的送到日本了,日本也不會採用。

德國與日本通過潛艇進行的水下交流

在中日全面開戰之前,德國一直都是中國的武器出售大國,在德國軍火的支撐下,老蔣打造了一支比較有戰鬥力的隊伍,這支隊伍在抗戰初期表現還算可以,為此,日本極力要求德國停止對中國的武器銷售。

德國迫於當時和日本的合作壓力,最終放棄同國民政府的往來,1940年德、意、日三國正式形成軸心國集團,準備開始對整個世界進行征服。

蘇德戰爭後德國與日本的陸路交通被中斷,同盟國成立又開開始切斷軸心國之間任何有可能的聯繫,最終,日德之間只能通過潛艇從水下進行交流,在此期間,德國為日本運送了很多資料,比如1943年5月10日,德國一艘潛艇從法國出發最終到達日本,1943年10月5日由日本到達德國的潛艇開始返航等等,整個二戰期間德國和日本的水下潛艇交流雖然次數不算多,但是提供了雙方緊缺的戰略物資以及關鍵性的武器裝備設計圖紙、樣品,甚至連濃縮鈾這種東西都有。

可見,德國對日本在技術方面是沒有太多的保留的,希特勒對日本還是很看好的,這裡面究竟有沒有MG42通用機槍的圖紙也很難說。

從當時的時間節點來說,MG42機槍是在1942年列裝德軍的,也就是1942年後的潛艇交流才能攜帶圖紙,根據德日潛艇交往的記錄,只有在1943年的時候,德國才向日本派遣潛艇,等潛艇到達日本,再進行生產,日本都快要涼了。

日本沒有缺乏製造MG42通用機槍的技術

實際上,以縱橫對日本軍工的瞭解,日本大多都是小作坊式的生產模式,有人說是分散式作業有利於規避轟炸,那也掩飾不了日本工業基礎薄弱的事實,日本人相信人定勝天,當然要鼓勵老百姓勒緊褲腰帶為國家做勞工了。

當然,也不能說日本一個大規模的兵工廠都沒有,日本在二戰期間生產出來的飛機和航母都展現出了日本在軍工方面的實力。

但是生產MG42機槍,日本還真就未必行。

MG42機槍號稱是二戰時最好用的機槍,也是世界槍械發展的一個跨越式進步,研發MG42機槍的人並不是武器製造專家,而是一名金屬衝壓技術專家,在傳統工藝生產槍械的時候,都是用金屬塊進行切割使用,十分麻煩,而在研發MG42機槍的時候,採用了金屬衝壓工藝。

金屬衝壓工藝簡單來說就是利用模具和衝壓設備對金屬施加壓力,使其形成一定形狀的零件,特點就是高生產效率,低材料消耗。

(MG42通用機槍)

經過金屬衝壓技術生產出來的MG42不但造價低,性能還十分穩定,當時英美的槍械製造專家得知德國已經用衝壓技術製造出機槍後,表現出極大的震驚,這種技術已經遙遙領先了他們。

在MG42誕生之後,德國的槍械發生了革命性的顛覆,先後研發出MP40衝鋒槍,MP44突擊步槍,都是劃時代的步兵武器,蘇聯隨後生產的波波沙衝鋒槍,在二戰後期生產六百萬支,這些都是源於金屬衝壓技術在槍械領域的應用。

所以,當時的日本是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掌握這種技術的,當他們看到MG42的圖紙後,面目表情一定很豐富,嘴裡喊著“納尼?!”武器竟然還可以這樣製造?

日本已經形成的機槍體系在日本人看來已經夠用了

其實當時日本並不是不具備機槍生產的能力,在機槍研發的探索中,日本已經相繼生產出大正十一式輕機槍(歪把子)以及九六式輕機槍(拐把子),九九式輕機槍。

(歪把子機槍)

可以說,日本對機槍的定位從來就跟西方的不同,西方對輕重機槍的要求只有一個那就是火力壓制,而日本則不同,日本認為重機槍是火力壓制,輕機槍則是短暫的火力壓制能力,更多的還是精準打擊。

說白了,就是怕浪費子彈!

MG42機槍在德國是班用機槍,可以輕重兩用,這一點對輕機槍上都要裝刺刀的日本人來說,是不敢想的。

在日本這種畸形思維下產生的輕機槍,在與世界各國的比較中,自然是一朵奇葩,尤其是歪把子時代,簡直就是讓人嘲笑的時代,後來日本參考了捷克式機槍,研發出九六式輕機槍。

(九九式輕機槍)

雖然機槍造的不咋地,但日本的思維還是挺進步的,就是機步子彈一定要通用,在日本九九式步槍取代三八式步槍的時候,由於步槍口徑由原來的6.5mm變成7.7mm,所以日本的輕機槍也跟著升級,九九式輕機槍就是1939年才推出的7.7mm口徑的,從這一點來說,剛剛適應好的尺寸,不可能在1943年之後就開始製造新式7.9mm口徑的機槍。

所以,從各種角度來說,日本都不可能去製造MG42機槍。


史論縱橫


送圖紙這事兒反正天知道真假,英文網站查不到相關資料,到是國內有些自媒體有說德國人送給日本人MG42的圖紙,不過這個也先不管了。就當有吧


我想說的是,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步兵戰術、工業技術等一整套完善的體系。

我也就從這兩個方面去說好了

步兵戰術:

以步兵班為例,日軍不像西方當年那麼強調輕機槍的火力壓制能力。因為資源相對的匱乏和後勤補給的機械化程度不高,而且整個中國戰場地域廣闊,無法將機槍這類需要消耗大量子彈的槍械作為壓制主力。

而是普遍採用步兵的迂迴突擊,遇到敵方火力點習慣於使用擲彈器解決。而且他們當時的歪把子機槍講究的也是精度,而非像德國一樣講究潑水壓制。


戰時工業:

日本當年的工業水平比我們確實是高出一個量級,但和蘇美德這類工業化程度差很多。比如MG42是大量使用衝壓件的機槍,而衝壓雖然可以減少生產成本和時間,但是初期設備的投入成本是很大的。

而且衝壓在二戰時期還是個技術非常高端的玩意,用於衝鋒槍這種子彈威力不大的槍還好,而對於發射全威力步槍彈的槍械而言,鋼板的厚度控制,熱處理等都是麻煩事兒。毛子後來玩AK的時候,早期就遇到過沖壓機匣技術不夠而只能改用銑削的尷尬。日本人當年的冶金技術很難玩轉衝壓。而且你想,日本二戰槍支經常有擊針容易斷裂的問題,這也是當時他們冶金技術跟不上的原因。而MG42雖然大量用衝壓件,但是滾柱式閉鎖槍機那兩顆滾柱的材料要求極高,這也不是日本人能玩的來的。

再者,給了日本人MG42圖紙又如何。日本人並沒有7.92毛瑟彈,所以還是得修改MG42的槍管和槍機組件去適應自己的彈藥。


所以總的來說,日本如果要用MG42,就得重新修改步兵戰術,花大價錢開設衝壓生產線,花很多時間和技術人員去攻克衝壓技術難題以及材料問題,就算這些都玩轉了,日本匱乏的資源水平和較低的後勤機械化程度也很難給前線部隊供應足夠的彈藥。所以...完全沒必要嘛


瘋狗的輕武


恐怕只是因為窮,按說從朝鮮戰爭清政府的加特林到日俄戰爭的馬克沁,小日本是應該知道機槍的厲害的,但抗日電影中的常客,大正11式輕機槍,就是所謂的歪把子,在設計時一直在強調降低射速,以節約子彈,所以射速1200+的希特勒電鋸,明顯不是日本的菜,另外,日本工業水平當時比中國那是綽綽有餘,但比西方國家就不夠看了,MG42那一身的衝壓零件和焊縫估計夠小日本的工程師頭疼很久了


歐根親王


不遠千里迢迢,這是迅雷不及掩耳盜鈴同出一轍啊!小編很幽默風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