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寶貝5歲了,自尊心強,不愛回答問題,總是怕錯,怎麼幫助解開心結,勇於表達呢?

手機用戶65718536074


可以帶孩子讀讀這個繪本《在教室說錯也沒關係》。同時家長也可以在平時生活中,舉自己做錯的例子,然後和孩子說你看我這麼大也會出錯,我們改正就好,以自己的例子要孩子切身體會,切記光講大道理。



幽默的小幸運c5


自尊心強,總是怕錯的孩子,與父母和家庭成長環境有關係密切,父母總是嚴肅對待有關係,比如,父母本身自尊心強的人對孩子也有自尊心強的要求,所以說父母是孩子的標本。

在這個時候父母要改變教育方式了,每當孩子做錯一件事情時不要老是追責,造成孩子心理上極大的影響,因為父母拿著當父母的權利對孩子嚴格要求,在孩子心理上總是怕做錯事答錯了問題,怕父母責備,造成了孩子不愛回答問題,總是怕錯的原因。

建議,對孩子一種誇讚的辦法,不管孩子是對是錯都誇讚他一下,改變一下接受能力,多一點表楊他,使到他心裡總怕答錯總怕父母責備的心理慢慢解除,當父母多多去溝通。


Lan出入平安


你好,我是阿爸幫,一位育兒領域專業作者同時也是一位奶爸,很榮幸能回答你的提問。

可能需要你仔細回憶,在孩子早期的教育中,是不是經常打斷孩子的表達,早期的不斷打斷模仿,是很容易讓孩子產生懼怕心理。

另外,就現在的情況而言,既然孩子不愛回答問題就不要去要求孩子回答問題,換一個環境,讓孩子畫畫,唱歌,做她喜歡做的事或者遊戲,父母在這個過程中,慢慢的鼓勵,讓孩子主動表露自己的情感。

往後說,其實不太需要在意,每個人都有一個時期會處於內向,我們只要適度的鼓勵孩子融入到同齡孩子中去,學會與同齡人相處,打開心結,其餘的真不用我們太操心了。

希望我的回答能為你解答疑惑,如果有什麼疑惑,歡迎私信。


阿爸幫


大家好,我是小蔣,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關於我家寶貝五歲了,自尊心強,不愛回答問題,總是怕錯,怎麼幫助解開心結,勇於表達?

第一,家長可以用不同的身份與孩子交流,打開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第二,正確地指導孩子對與錯,鼓勵孩子勇於承認錯誤,然後增強孩子自信心。

第三,平時讓孩子多和同齡孩子交流與玩耍,這樣孩子內心壓抑的種種得到徹底地釋放。

關於這個問題我還有很多話要說,我都錄在下方視頻裡,希望我的視頻對你有所啟發與幫助,謝謝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d5c00009de111432e6f\

小蔣生活記


孩子這種情況無外乎三種種原因,一個是孩子總在誇讚中成長,自尊心強,對自己沒把握的事情本能的拒絕,害怕得不到誇獎;一個原因是孩子自信心不足,不愛表現,其實這也是害怕失敗的一種;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孩子不感興趣、確實不會!

父母的誇讚不要隨意的給予孩子,其實我們更應該在孩子做事情的過程中給予肯定,而不是對結果給予褒獎,這樣會讓孩子不重視過程,只對結果負責。好的結果他們會告訴你爭取褒獎,不好的結果孩子害怕批評或者得不到褒獎而逃避或者撒謊,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如果你家的孩子是這種情況的話,建議你得改變下教育方式了,再繼續下去孩子這種情況會更嚴重。要讓孩子知道,只要付出努力,即使沒做好,一樣可以得到褒獎而不是批評。

如果是第二種情況,那麼建議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多鼓勵孩子,多帶孩子戶外運動,多去參加一些聚會或者同齡孩子的Party。這樣孩子會逐漸變的活潑,敢於交流,自信心也就慢慢建立起來了。如果還是改變不了,那麼針對性的做些挫折訓練吧。

如果是第三種情況,倒不用過於擔心,只要他在其他方面比較積極就沒什麼問題,就算成年人對自己陌生的領域也不會表現的那麼積極的。


學霸的寶典


大家好,我是納蘭明心,有一個八歲的兒子和三個多月大的女兒的80後奶爸。

對於這個問題,相信很多家長都遇到過。

我兒子四五歲的時候,也有這種現象。很在乎大人對他的看法。應該說,每個人都有自尊心,或多或少都會在乎別人的看法的。羞於回答問題其實並不代表不愛回答,也許是怕出錯,也許是害羞。

作為家長,應該培養孩子的自尊心,及時關注孩子的變化,和小孩子建立對話連接。

我聽過一個故事。是李崇建老師的TED演講中說到的故事:他的小侄子也是五歲,撿了一個小石頭,他蹲下來身子,盯著那個石頭,看了20秒,認真專注地接受了孩子的邀請,參與了小侄子的事件。他發現小孩子好高興。他說:你的石頭在哪裡撿到的?小侄子說:在門口撿到的······

“你怎麼會看到這顆石頭?”

“因為有一隻蜥蜴跑了過去。”

“你不怕蜥蜴啊?”

“我怕啊。”

“那你怎麼還敢撿這顆石頭?”

“不怕啊,因為蜥蜴走掉了。”

“哦不怕啊?那你怎麼會想到撿這顆石頭?”

“因為很漂亮啊。”

“告訴伯伯,哪裡漂亮啊?”

小侄子舉起石頭,說:“這裡紅紅的。”

“我看到了,你以前撿過石頭嗎?”

“沒有。”

“這是你第一顆石頭嗎?”

“嗯。”

“那你要把石頭放在哪裡呢?”

“我要放在桌上。”

“你怎麼不是放在架子上,抽屜裡,而是放在桌上?”

“因為爸爸有一顆石頭放在桌上。”

小孩從認識自己的過程成長之中,是因為大人尊重他。

希望通過這個故事,讓我們做父母的反思,反思自己平時和孩子的對話多不多,是否尊重孩子,是否願意傾聽孩子?而不是說教管束多,卻沒有好好去了解孩子、陪伴孩子,當好孩子的聽眾。

孩子其實是願意表達的。父母要抓住機會,或者說創造一些機會,和孩子建立語言、情感的連接,幫助孩子從小建立起良好的溝通互動能力。


布魯森林的星辰


只要孩子開口說話,不論說什麼,先接受下來,並引導他(她)往下說,不失時機地鼓勵,找話題,對錯無所謂,更正還是要有的,不妨先表揚一下!

寶貝才5歲,大點就好了。



九州同2020


1.孩子自信心不足,孩子平時做事,父母總是指責,時間久了,導致孩子自信心不足。


2.孩子做事情得不到父母的鼓勵,適當的給與孩子鼓勵,會有效的提高積極性 參與感,從而提高孩子敢於表達,正常面對錯誤。
3.父母自身原因,平時教育孩子方面,總是以大人自居,不懂得融入到孩子內心深處,換位思考,多肯定,孩子就更主動。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8d6d604c746943d5b36a2a52176552cb\

蘭考胡哥


  • 擴大交際和接觸面

一般來說,不敢表現的孩子面對眾多目光只是覺得不安,並不是討厭讚美和掌聲,您只要看他們投向同伴的目光就知道了。閒暇時,帶孩子和鄰居聊上幾句,讓孩子與同齡人一起玩耍;節假日,帶上孩子去旅遊,隨著見識的增長,孩子面對別人的目光時,便會多幾分坦然。

  • 對孩子的特長加以鼓勵

孩子怯於表現的原因還可能是缺乏自信,擔心無法得到別人的肯定。因此,找出孩子的特長並由此樹立信心就顯得格外重要了。可以讓孩子表演唱歌、跳舞、畫畫,等等,加以熱情鼓勵,讓孩子樹立信心。當孩子得到認可後,他就會慢慢的在外人面前勇敢地展示自己,這個過程可能比較長,孩子的表現也會有反覆,家長應有充分的心理準備。

  • 保持耐心和關懷

在此過程中,最忌諱的是家長缺乏耐心。當別家孩子又唱又跳,聰明伶俐的跟小明星似的,看到自家孩子畏縮在一旁,難免恨鐵不成鋼。“沒出息,見不得人……”之類的話便脫口而出。也許家長很快就能恢復理性,認識到對孩子發脾氣是不對的。可對孩子來說,所造成的傷害又豈是家長几句寬慰的話能輕易撫平的。當孩子與自己做鬥爭時,家長的鼓勵就像一隻溫暖的大手,推動他們不斷地取得進步。

當孩子通過自我表現獲得讚美,體會到被肯定的喜悅時,自信心便會隨之增強;而自信心的增強,反過來又會促使孩子勇於表現自己。也許孩子一時並不能像那些天性外向、開朗的孩子那樣樂於表現,但只要他能學會勇敢地展示自己,就是在把握機會,積極進步。每個小孩子多多少少都會有一定的缺點,這也許是由多種原因而形成的,因此當父母們發現孩子的缺點時,要及時幫助孩子糾正,讓孩子們學會勇於表現自己很重要!


陳澤心c


孩子不愛回答問題,首先,家長要積極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其次,要鼓勵孩子進行交流,對他進行表揚,第三,孩子說錯話也要少批評,孩子小的時候,家長的培養是重要的,最後就是給孩子創造條件,讓孩子多表達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76093f95affc431f9789d3be745fda4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