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歲兩個月,每天晚上都是12點左右睡覺,有什麼辦法讓她早睡?

西瓜豆有點菜


1歲2個月的寶寶每天晚上都是12點左右睡覺,顯然寶寶的作息出現了問題,成為了一個“晚睡寶寶”,寶寶出現這種情況,家長就要引起注意了,不能讓寶寶的作息繼續成人化下去。


造成寶寶晚睡的原因

1、睡眠需求不足

每個人都有睡眠需求,睡眠的過程就是給自身充電修整的過程,既然有充電必然就有耗電,只有每天讓寶寶把儲存的能量充分消耗,才有充足的睡眠需求,反之,當耗電活動不足,寶寶自然就不會覺得累,不想睡下充電。

當寶寶經常晚睡,我們需要考慮一下寶寶的睡眠需求是否太少,耗電活動是否太少:

1)感官刺激不足

每個月齡段的寶寶每天都需要一定量的戶外活動,因為他們需要發展自己的感官,比如視覺、聽覺、觸覺、嗅覺等,也就是說寶寶們需要走出家門,到外面感受大自然,進行戶外活動。

如果只是呆在家裡,寶寶們接觸不到新鮮的事物,家裡的玩具再多都無法和戶外活動相媲美,在戶外,寶寶可以看到不同的人、聽到不同的聲音、觸摸到各種植物,這些新鮮的充滿變化的感官體驗是寶寶心理發展、認知發展、感官發展的需要。

這個方面的需求很容易被家長忽略,白天總是讓寶寶在家自己玩玩具,出門活動的時間很短暫,或者經常性不出門,這種情況下,寶寶到了晚上臨睡之前,還想要看看這、看看那、捨不得入睡。

2)運動量不足

最大的耗電方式就是寶寶每天的大運動,比如俯趴、翻身、走路、爬行等,這些運動需要調動寶寶全身的肌肉,需要消耗身體儲存的能量。

有的寶寶不僅晚睡,而且在睡前還會尖叫奔跑,從房間這頭呼嘯著跑到那頭,特別興奮,這個表現就是典型的“耗電行為”,因為白天總是安安靜靜的坐在那玩,或者被大人抱著,沒有機會動起來,那麼到了臨睡的時候,身體還處在興奮活躍的狀態,無法放鬆,大腦也處在激動的狀態,所以這個時候的寶寶看起來像個小瘋子、小馬達。

我們成人也是一樣的,如果某一天我們工作特別繁忙、走了許多路,幹了許多體力活,這一天就會非常疲憊,回到家就會倒頭就睡。

寶寶們不需要工作,暫時幹不了家務活,因此他們的耗電方式就是大運動,就是玩。

2、受到成人化的作息影響

很多晚睡的寶寶是因為爸爸媽媽晚睡造成的,長期耳濡目染,本來到了該睡覺的時候,但是家裡依然是燈火通明,電視聲音、各種聲音交匯,家長和寶寶還在繼續玩玩具,玩的特別開心,這種睡眠環境是不利於寶寶睡覺的。

在寶寶看來,爸爸媽媽就是很晚睡覺,這是個正常的事情,家長也不重視這個細節,到了該睡覺的時候,只是口頭告訴孩子該睡覺了而已,並沒有非常堅定的開啟睡眠流程。

所以,成人化的作息是會影響到寶寶的作息規律,如果你家寶寶經常晚睡,家長應該先要反省一下自己的作息規律模式。

3、有什麼事情總在睡前干擾寶寶

別看寶寶們年紀小,但是心思一點也不小,他們很敏感,如果有一些事情總是在寶寶睡前跑出來干擾,自然睡眠就會變成一件困難的事情,比如:

  • 家長總是在寶寶睡前,也就是晚上7、8點的時候給寶寶拿出來一個新玩具,或者和寶寶做一個很容易興奮的遊戲,寶寶是可以抵抗住睡意,拖著不睡,也要把新玩具玩夠,把遊戲做完。


  • 其中一位家長總是晚歸,寶寶在等這個家長回來以後,完成一系列的互動才去睡覺,這個行為在大寶寶身上很容易發生,比如和寶寶最親近的媽媽。

寶寶總是晚睡的不良後果

1、影響長個子

夜晚的睡眠是會影響到寶寶長個子的,尤其是22:00-02:00之間,是生長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時候,這個時候寶寶最好是處於睡眠的狀態,但是如果寶寶還在玩,就會抑制生長激素的分泌,久而久之,個子就落後一截子了。

2、形成晚睡晚起的不健康作息

晚睡的寶寶第二天必然會晚起,一覺睡到早上10點,接近中午才起來,緊接著就會把午覺推後,推到下午四五點才睡,這個午覺勢必又會造成晚上睡的晚,如此惡性循環。

雖然說睡懶覺是個挺美好的事情,但是對於小寶寶來說,建立健康的作息習慣更重要,因為吃、睡、生長髮育都是互相影響的。

3、剝奪家長的個人時間

如果寶寶總是晚睡,家長就得一直陪著寶寶玩,尤其是全職媽媽,留給屬於自己的時間本就不多,本來希望寶寶早點睡覺,然後自己可以看看書、刷刷劇,沒想到寶寶們連這點時間都佔用了,媽媽們該有多崩潰啊。

如何改善寶寶晚睡的情況

1、合理安排白天的感官活動和大運動量、增加睡眠需求

寶寶白天清醒的時候,需要給寶寶安排充足的戶外活動和大運動訓練,家長們可以參考下面這個安排:

  • 0-3個月,每天的大運動時間應達到5-30分鐘,大運動的方式有俯趴、翻身訓練、被動操、游泳,戶外活動時間每天保證0.5h-1h左右,安排在早上和下午4點之前。


  • 4-5個月,每天的大運動時間應達到30-120分鐘,大運動的方式有俯趴、翻身、推爬、游泳、被動操,戶外活動時間每天保證1h-2h左右,安排在早上和下午4點之前。
  • 6-12個月,每天的大運動時間應達到90分鐘以上,大運動的方式有爬行、被動操、拉坐、游泳。戶外活動時間每天保證1h-2h左右,安排在早上和下午4點之前。
  • 12個月以上,每天的大運動時間應達到180分鐘,大運動的方式有爬行、遊樂場、游泳、拉坐,戶外活動時間每天保證2h以上,安排在早上和下午6點之前。

需要注意的是:下午的戶外活動的結束時間不應太晚,不要太接近寶寶睡覺時間,比如寶寶晚上8點睡覺,然後在外面玩到7點半才回來,容易造成寶寶睡前還處於興奮的狀態。

2、創造合理的睡前環境、固定睡前流程

如果已經到了寶寶要睡覺的時間,家長應該提前一個小時,調暗房間燈光,播放睡前音樂,給寶寶洗澡、刷牙、做撫觸按摩,讓寶寶待在床上,然後講睡前故事。

這是一套固定的睡前流程,每天執行,給孩子建立關於睡覺的秩序感,讓孩子知道到了這個時間點,就該進入睡眠的狀態了,不能在繼續玩耍,瘋鬧。

睡眠流程是需要家長來幫助孩子建立的,這對家長的執行力是有要求的,如果家長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變化規則,變化流程,孩子就不能形成良好的作息習慣。

3、家長應堅持原則、統一育兒標準

1歲多的寶寶可能會自己上下床,所以當家長把孩子放在床上的時候,孩子會自己溜下床跑去客廳玩,這個時候就需要爸爸媽媽們保持一致的標準,不要媽媽拼命哄睡,爸爸又陪孩子玩,建議當孩子上床以後,關掉其他房間的燈,其他家人先進入自己的臥室假裝睡著,這樣寶寶就找不到陪玩的人了。

此外要堅持給寶寶讀睡前故事,看繪本,如果不想讓寶寶惦記著玩,就需要找到一個代替玩的更有趣的事情,那就是看書了,家長需要繪聲繪色的給寶寶講故事,吸引寶寶的注意力。

剛開始調整的時候,不能操之過急,需要循序漸進,制定一個調整計劃,建議每天把睡眠時間提前半小時,慢慢增加,一段時間之後孩子就會改掉晚睡的習慣了。




墨仔媽媽育兒


你好寶媽,是不是寶寶白天睡的太多了啊?

白天儘量不要讓寶寶睡太多了。

我家娃有時候也會這樣,根據我以往的經驗就是:午睡早點安排寶寶睡,超過了3點就不要讓他睡了,晚上7點左右才讓他睡。還有就是中午不要睡超過3個小時,最好控制在2個半小時,睡太久了晚上就很難入睡。

白天和睡前不要讓寶寶玩的太興奮。

白天帶寶寶玩的時候,注意別讓他玩的太興奮了,白天玩的太興奮,午睡就會很難入睡。晚上睡前別玩太興奮也是同樣的道理。寶寶玩的興奮相當於大腦神經一直在承受著刺激,無法安靜下來。

晚上睡前陪寶寶看會兒書,或者給他講故事,讓寶寶安靜下來。寶媽帶寶寶睡覺不要玩手機,一定要從小就培養寶寶早睡的好習慣。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你。

我是賽賽麻麻,歡迎你關注我,和我一起探討養娃的一些經驗!

賽賽媽媽


寶寶睡得晚其實很多時候是因為太興奮,白天睡覺時間長,我記得我家二寶有幾天就是這樣白天呼呼大睡,晚上特精神,有時候晚上八點鐘就睡了下半夜一兩點鐘就醒了,也不讓大人睡,真的是很頭疼的,後來我就是白天讓她少睡,晚上七點以後就不讓他再鬧了大概八點洗個熱水澡,然後給她放會兒歌,慢慢他就睡了,沒人逗弄她,她自己就躺下犯困了,還有就是隻要她打哈欠了,或是揉眼睛了,你就立馬哄睡覺,而且是關燈哄,一會他就睡了,我姑娘是這樣改過來了,希望能幫到您


諾馨寶媽說


你好,建議可以循序漸進的每天晚上提早一點時間,比如每天都比前一天提前10到15分鐘左右上床睡覺,睡前可以營造一個輕鬆的環境,一個固定的流程 ,比如洗個熱水澡,摟著孩子讀個睡前故事,然後把燈光調暗,陪著孩子入睡,如果大人有事,也一定要陪孩子睡著了再去做,有的時候孩子睡得太晚也是由於大人睡得太晚,孩子在潛意識的等大人來陪,可能有點缺乏安全感的原因。

在此基礎上早上早點叫醒TA,去戶外溜達玩,中午睡個簡單的午覺,注意不要睡太長時間,最好是1-2小時左右,白天多戶外體力活動,到晚上時可以讓她早點睡,比如8點或9點,可能剛開始很痛苦,但是倒個幾天的時間,讓他養成睡前的好習慣,慢慢他就知道一讀睡前故事就意味著要關燈睡覺了,在心理上形成一種反射。

小孩子在年幼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習慣的養成, 不然越長大會越難改掉,而且對於孩子來說睡覺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毫不誇張的說會影響到孩子將來的身心健康發展,所以我們做父母的一定要重視,這也是我們走過很多彎路的過來人的肺腑之言,希望能給你一些參考,謝謝!


風兒花語


其實孩子的作息大部分還是跟著大人的習慣走的,如果父母晚睡孩子也會跟著晚睡!

嬰幼兒的黃金睡眠是從晚上10點開始,晚上11點必須進入深度睡眠才有利於他的腦部發育!

所以第一步:白天儘量帶他出去多活動。進行體力消耗,白天的午睡儘量控制在兩小時以內,最好在3點前結束午睡!

第二步:培養睡覺的儀式感,睡前換睡衣,由他來關燈,躺在床上蓋好被子,這些信息都是在告訴他,接下來你該睡覺了!即使他發出抗議,你也要心平氣和的告訴他現在必須要睡覺,你睡不著可以閉著眼睛休息但是不要講話!然後父母也不要講話直到孩子睡著!這些習慣堅持一段時間,他的作息時間就會規律起來!

我的寶寶今年3週歲,基本都是自己獨立入睡,不需要去哄,躺下五分鐘不講話自己就睡著了,這就是從小養成的習慣!


九月是朵小可愛


寶寶晚上要到12點左右才肯睡覺怎麼辦?今天丫丫根據自身的育兒經驗就來教你三招。

首先,我們要讓寶寶學會分清什麼是白天,什麼是黑夜。

寶寶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都是在黑暗的環境中,是沒有什麼晝夜意識的。當寶寶出生後,他才會知道“哇,原來有光亮的世界是這樣子的呀”。

寶寶成長的過程,也是他們不斷適應這個世界的過程。所以,作為家長,我們首要做的就是幫助寶寶建立這種晝夜意識。

白天的時候,拉開窗簾,輕輕呼喚孩子要起床了。白天要出來活動。

而到了夜晚,窗簾拉起來,家裡的燈光調暗,說話的聲音也要輕,營造出安靜地睡覺氛圍,用環境來提醒孩子,天黑了,寶寶該睡覺了呦。

其次,在白天我們要多帶寶寶出門運動

寶寶總是很晚睡,有一個原因是他們的電力還太充足,能量太滿啦。

白天的時候,多帶寶寶出門去玩耍。陽光有利於孩子的生長,好奇心讓孩子四處張望,簡單的遊戲也能幫助消耗孩子的體能。

而且,寶寶在和你的親密互動中,會覺得:哇,爸爸媽媽今天好愛我。愛能讓他們的不安、焦慮暫時都消失,在這種滿足和安心中,寶寶很容易就會進入夢鄉。

給寶寶建立固定的睡眠程序

小丫以前睡前也總愛鬧。我給她準備了一個小板子,上面依照順序列了睡覺前要經歷的各個步驟:洗澡、換睡衣、聽繪本故事、關燈、互相說晚安。每天我都會按著這個順序,和小丫一個一個把他們做完。這樣堅持了半個月,小丫每天還會催著我要完成任務,每天都定時就去睡覺了。

孩子其實不難教,關鍵還是要找對方法。


我是OK呀在線早教,專注0-8歲孩子早期教育,想了解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OK呀在線早教


孩子一歲兩個月,比出生的時候睡的要少的多,隨著孩子的年齡越來越的大,睡的時間會越來越短,耍的時間會越來越長,所以要合理安排孩子的睡眠。

孩子睡得晚,說明白天睡得多,你可以讓孩子白天少睡點,晚上多睡會。一般孩子一歲多中午睡一覺,下午多陪孩子玩玩,晚上很早會睡。


亮亮媽媽


這個年齡的寶寶體力越來越好,白天活動不足可能晚上就不會困。

可以白天多帶孩子玩一些消耗體力的活動,出門多走走或者愛爬樓梯的話可以多爬爬樓梯,體力消耗掉了晚上自然睡的早。

不過也要注意白天午睡的時間的調節,下午睡的太晚或者太久也容易讓寶寶晚上不睡覺。



陪你快樂養娃的豆包媽


下午六點以後不要讓睡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