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災”行情一日遊,白糖後期仍需關注消費

近期,國內外糖價聯動性變弱,國外原糖受到減產威脅,各大機構紛紛上調其對新榨季供需缺口的預測,印度遭遇4000億蝗災襲擊,因其歷來是世界第二大產糖國(近期甚至有超越巴西穩居第一的趨勢),市場機構認為,蝗災如果持續,將對印度的農業作物產生不可恢復的影響,甘蔗產量下滑,產糖量也出現下降,因此印度可能瞬間從出口國變成進口國,因此原糖價格出現大幅上漲。但在印度政府迅速確認已經消滅絕大多數蝗蟲後,糖價應聲下落,“蝗災”行情一日遊。國內方面,其受到疫情影響,工廠開工率和物流運輸量均出現同比下滑,現貨價格缺乏有力支撐,後期仍需關注消費。截止到2月19日,廣西:南寧中間商站臺暫無報價,倉庫報價5820-5930元/噸,報價不變,成交一般。南寧集團廠倉報價5730-5820元/噸,成交一般。雲南:昆明中間商報價5750-5770元/噸,大理報價5680-5740元/噸,祥雲報價5720元/噸,報價不變,成交一般。雲南集團昆明報價5750元/噸,大理報價5690-5720元/噸,祥雲報價5730元/噸,報價不變,成交一般。廣東湛江中間商報價5730-5780元/噸。新疆烏魯木齊中間商新糖報價5800元/噸,報價不變,成交一般。

國外原糖供需缺口擴大

據報道,2月10日,巴基斯坦決定禁止糖的出口,以控制飛漲的國內價格。最初,巴基斯坦承諾出口30萬噸糖。在出口了超10萬噸後,該國宣佈了這一最新決定。這將對一直依賴其供應的其它國家產生影響。巴基斯坦突然宣佈停止出口的重要原因是國際原糖價格飆升,國內食糖價格也隨之上漲,國內糖價達到了每公斤85盧比以上。前蝗災較為嚴重的印度、巴基斯坦都有食糖生產,特別是印度,既是全球最大的產糖國(2018/19年度)和消費國,也是重要的食糖出口國。2018/19年度印度和巴基斯坦食糖產量之和佔全球總量的21%,其中印度就佔了17%以上。巴基斯坦甘蔗主產區位於旁遮普省(Punjab)、信德省(Sindh),與印度接壤。而印度主要產區是北方邦、馬哈拉施特拉邦、及卡爾納塔卡邦。

國際上的三大產糖國分別是巴西、印度、泰國,但今年均出現了意外的減產,迄今為止,巴西最大的產糖區中南部,產量幅度較大;而泰國的糖產量下降了逾25%,產量預計為10年來最低800-900萬噸。

食糖產量減少,毋庸置疑,將降低上述國家原先預計的食糖出口,印度原先計劃出口的600萬噸原糖,目前只簽訂了380萬噸,印度擁有龐大的庫存,印度政府提供每噸10448盧比的出口補貼。隨著糖價的不斷飆升,目前印度國內市場的糖價也水漲船高。因此,目前,國內批發市場上的糖在各個邦的價格在每公斤34盧比到38盧比之間,而出口白糖的價格為每公斤24盧比,加上政府補貼可達34盧比,由此可見,內銷和出口之間的差額正在不斷增加。據印度糖廠協會估計,印度今年的食糖產量為2600萬噸。與此同時,去年的剩餘庫存約為1450萬噸。因此,總供應量為4050萬噸,而國內年消費量約為2600萬噸。如果印度本季度出口600萬噸糖,到2020年9月30日本季度結束時,該國仍將有約850萬噸糖庫存。

國內疫情仍需關注後期物流消費仍是重點

當前國內食糖處於銷售淡季,今年春節消費高峰旺季不旺,2月份糖廠庫存可能增幅較大,2019/20年製糖期甘蔗糖廠全面進入生產旺季;北方甜菜糖廠基本結束生產(僅餘1家還在生產)。截至2020年1月底,本製糖期全國已累計產糖641.45萬噸(上製糖期同期產糖503.31萬噸)。本製糖期全國累計銷售食糖320.08萬噸(上製糖期同期銷售食糖252.27萬噸),累計銷糖率49.9%(上製糖期同期50.12%)。其中,銷售甘蔗糖252.46萬噸(上製糖期同期183.28萬噸),銷糖率50.09%(上製糖期同期47.93%);銷售甜菜糖67.62萬噸(上製糖期同期68.99萬噸),銷糖率49.19%(上製糖期同期57.07%)。

目前,疫情對白糖的影響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疫情阻礙了正常的物流運輸和人員流動,導致甘蔗原料收穫與加工難以正常運行。在勞動力和運輸受限的背景下,原料供應不能滿足企業加工的需求,原料不足,許多糖廠開工率不到50%,有的甚至徹底停工,與此同時,糖廠生產出的食糖產品難以順利出廠銷售,部分企業食糖大量積壓,庫容量不足。其次,人工的額外成本增加。受疫情影響,1月份中旬以來,糖廠原料收穫入廠時間從1~2天普遍延長到3~5天,難以達到24小時甚至48小時入榨的要求,原料新鮮度明顯變劣,糖分轉化加快,糖分損失加重。停工待產造成大量輔助材料的浪費、燃料浪費和中間產品的報廢,人工成本大幅增加。最後,甘蔗分為宿根蔗和新植蔗,受到疫情影響,今年各地產區的春植蔗工作進展受到嚴重影響。

綜上所述,國內外糖價逐步出現偏離,國內疫情的特殊情況將導致其後期下行的可能性較大,投資者謹慎高位繼續追高。

來源:弘業期貨;作者:XXX;農產品期貨網轉載本文僅為傳播更多信息為目的,並不表示本網認可文中作者觀點。若轉載文章作者有認為本網有不妥之處,請致電本網010-51289506聯繫,本網將立即與您磋商並解決相關事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