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戲骨羅蘭捐款百萬:老一輩做的不止是慈善,更是人生的有所為

疫情無情人有情,很多的明星以及社會人士都在為武漢做支援,成為了慈善的表率,也為後輩樹立了很好的榜樣。

大家為了這次疫情出錢又出力,都說愛心不分國界,更加不分年齡,一個善良的人,就像一盞明燈,既照亮了周圍的人,也溫暖了自己,善良無須灌輸和強迫,只會相互感染和傳播。

85歲高齡,節儉一生卻為善大方。

香港的老戲骨——羅蘭,平日裡省吃儉用,出行基本都是坐的地鐵,很多人經常能在地鐵上看到她。

知道羅蘭為武漢抗疫捐款百萬,網友們紛紛為她點贊,她並不是一位片酬很高的演員,卻能囊中羞澀,依舊慷慨解囊。

羅蘭是很多80後看港片時,都能見到的常客,她雖為配角,但是角色卻能演繹得深入人心,觀眾們都能記住她。

老戲骨羅蘭捐款百萬:老一輩做的不止是慈善,更是人生的有所為

羅蘭個性隨和,對這個不討好的標籤渾不在意,安心做起了大反派兼大配角羅蘭,她演出了一百多部電影。與當紅大明星均有大量合作,共同見證了六十年代香港粵語片橫掃天下的浪潮。

從影四十餘年,演出了大半輩子的反派和配角,或許影界、觀眾和羅蘭自己都以為她的演藝生涯就將沿著這樣的道路走進歷史。.


但是出乎許多人的意料,這位光彩特異的綠葉卻在五十七歲高齡之際以一個正面角色拿到了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

但是出乎許多人的意料,這位光彩特異的綠葉卻在五十七歲高齡之際以一個正面角色拿到了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當時還是巨星劉德華親自為羅蘭頒的獎,這般實至名歸,讓她開心的像個孩子,笑得嘴不合攏。

老戲骨羅蘭捐款百萬:老一輩做的不止是慈善,更是人生的有所為

羅蘭從小就不是特別漂亮,也不算特別聰明,但是為人誠厚,做事踏實,做事也非常認真。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品質,在她的演繹事業上一直是兢兢戰戰,在所有的作品上都是表現得非常的敬業。

也使羅蘭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和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的雙料影后桂冠,當她在金像獎頒獎典禮上拿到影后獎座時,全場掌聲長久不歇。

香港舉行了"百年夢工場之最觸動你心靈的演員及電影"全民選舉,羅蘭贏得了"最佳綠葉獎"——這個獎真像是為她度身定造,在這個充滿競爭與傾軋的世界裡實至名歸。

老戲骨羅蘭捐款百萬:老一輩做的不止是慈善,更是人生的有所為

身為綠葉,卻不遜花紅。

也許在電影裡,她都是充當著綠葉,但是在生活中的她,卻非常的謙虛,對待金錢名利也是很淡然。


在羅蘭成長的階段,正是香港淪陷的時候,她看到了每天都有很多人失去生命,那樣的經歷,讓她一生深刻。


都說一個人的行為和他的經歷,有著密切的關係,羅蘭又何嘗不是,在演戲中做好自己的角色,從不在乎外界的評價。

老戲骨羅蘭捐款百萬:老一輩做的不止是慈善,更是人生的有所為

有時候拍戲到凌晨兩點才收工,但對於超強的工作時間,羅蘭並無怨言,相反說導演監製照顧老人家,都讓她先拍攝。


為人處世懂得圓潤,遇上孩子拍戲,她總是先遷就,高齡的羅蘭依然堅持在拍戲,這等敬業精神讓人敬佩。


而羅蘭的信仰是將慈善作為人生的樂事,這些年經常都能看到她現身各大慈善的活動的影子。不僅如此,她還言傳身教,年齡雖大,卻還親自現身義工活動,和大家一起做事,都顯得非常親切。


香港演員張國強和羅蘭曾一起擔任某醫院慈善大使,有10年的時間她都把善款捐給社會上需要幫助的人。


她說:做人先做事,能這樣幫助別人是她的福氣,一個人的豁達,在於她取得的成就後,而懂得自己的有所為。


而如今羅蘭捐款了百萬,實屬不易,像她這些年演的角色,片酬也不是很高,在加上香港的高消費,若非樸素何來的餘富。


老戲骨羅蘭捐款百萬:老一輩做的不止是慈善,更是人生的有所為


莎士比亞說過:質樸卻比巧妙的言辭更能打動人的心,而一顆善心足以抵過萬兩黃金。年老的羅蘭依然在用自己的行動,給我們做表率,一個人該怎樣與世為善,而有所作為。


93歲老校長捐款10萬,助力武漢抗疫。

廈門大學教育發展基金會發布消息說,2月17日傍晚,他們接到一位老教師的電話。老人說:湖北疫情讓他憂心忡忡,希望捐款10萬元人民幣助力武漢戰“疫”,略表綿薄。

這位老人就是田昭武,原廈門大學的校長,也是傑出的廈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該筆捐贈也是廈大師生員工個人單筆最高捐贈,老人的積蓄不多,但對於他來說,都用到了有用的地方。

老戲骨羅蘭捐款百萬:老一輩做的不止是慈善,更是人生的有所為

考慮到疫情事態尚未解除,不宜讓93歲院士外出,基金會第一時間聯繫了學院,並與銀行溝通,給老教授提供了上門服務。

在田昭武家裡,工作人員與他共同辦理了捐贈,老教授很低調,為人很和藹。據基金會老師說,捐出10萬元之後,田昭武再三叮囑,區區捐款,聊表寸心,不希望宣傳。

而這並不是田昭武先生第一次義捐,在2009年,他發起並捐資設立廈門大學“田昭武學科交叉基金”

他鼓勵科研創新及學科交叉研究,在2017年,又設立了“田昭武教育發展基金”

老戲骨羅蘭捐款百萬:老一輩做的不止是慈善,更是人生的有所為

給更多有科技人才提供更多的基金,幫助他們研發更好的科學設備,做出成就。田昭武用自己的科技獎金,每年面向全校頒發“清寒獎學金”,獎勵品學兼優且家庭貧困的學生。


而到了每年春節前,田昭武都要到學校馬路對面的銀行取一些錢,委託學院交給貧困學生。但是這些善舉,田昭武都要求學校能夠幫他保密,他總是說不希望別人太掛齒於他的綿薄之力。

直到多年後,大家才知道田昭武教授的助人事蹟,而他自己本人從未向他人多提過。


好老師的人生價值觀

田昭武生於福建福州,是位物理化學家,中國電化學學科帶頭人之一,也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

他所取得的成就,也給我們的國家帶來了很多的貢獻,他把一生都奉獻給了科學,對研發如痴如醉。他對於科學的執著,大家都有目共睹,在科技領域他就獲得了很多個傑出的獎項。

他樂於把自己的成果,教於學生,一生育人無數,他也是大家心中的好老師。注重教學相長,愛生如子,更注重青年教師梯隊培養,在百年樹人的歷程中涵英哺華。

老戲骨羅蘭捐款百萬:老一輩做的不止是慈善,更是人生的有所為

活到老教的老,在廈門大學的校區,都能看到田昭武老校長,雖已95歲,還滿世界的忙乎。到了高齡,依舊在用自己的力量為社會和他人做出貢獻,不吝身外物,卻能把金錢揮發到真正的用途上。

做個有價值觀的人,而有所為,才是人生的至高點,而一個人努力得來的收穫,能夠幫助到別人,那才是真正的奉獻。

在我們的國家中,也有很多的老人像羅蘭和田昭武一樣,在這次的疫情中,又是捐款又是捐物的。.老人們簡單的想法,就是想用自己的一點心意來幫助困難的人。

老戲骨羅蘭捐款百萬:老一輩做的不止是慈善,更是人生的有所為

他們的生活大多數都是很拮据,高至教授,低至環衛工人,但他們的見識和對國家困難時期的理解,卻都達到了一定的高度。

我們常說:國家有難,匹夫有責。農村老人所受的教育,肯定比不上拿著高薪的領導幹部。但是很多人把自己多年的積蓄全部捐出,把辛苦賺來的錢捐給國家,這樣的舉動足以證明人品的高下沒有學歷高低之分。

羅丹說過:熱愛人生的人,能在生活中努力發揮自己的作用,而給別人帶來更深的影響。一個好的榜樣,比任何的哲學來得更有道理和說服力,而它也具有無窮的力量和感染力。

老一輩的作為,給了我們深刻的人生價值觀影響,不管處於生命的哪個階段,都應該成為一個有用的人,而有所為,為國家和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


老戲骨羅蘭捐款百萬:老一輩做的不止是慈善,更是人生的有所為


——end——

願這些文字和行間抒緩的氣息,能溫暖到你,我是閔今,謝謝你的閱讀,轉載也請聯繫我。


老戲骨羅蘭捐款百萬:老一輩做的不止是慈善,更是人生的有所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