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暖與疫情頻發有什麼關聯嗎?

高空視野


我個人觀點肯定是有關聯的。第一氣候變暖會讓很多動植物生活規律產生影響,原本該冬眠或者該養息的時候還得活動進食。原本對環境要求苛刻的物種就會死亡或者消失,而這個物種又恰巧是某動物的主要食物,所以為了吃飽這種動物又必須吃別的物種所以這就是蝴蝶效應,會發生鏈索反應。第二病毒其實跟動植物沒什麼不同,只是他們用肉眼看不到。動物植物的生存環境變了病毒為了生存肯定也要隨之變化,溫度高了病毒細菌的活性也會有變化,隨之很多動物為了生存不得不遷徙出生存很久的環境,而面對新的生存環境,而對於病毒和細菌也就隨著寄主來到了新的環境。一但各種條件成熟,適合病毒細菌的繁殖,再加上人類的活動而感染,在病毒通過進化和變異自然也就在人類社會爆發疾病~


商街邊緣


首先,我們知道,地球只有一個,大自然是地球的大自然,而並非只是人類的大自然。

我們生活在地球上的生態圈,經過歷史歲月的磨合和沉澱,形成了一定的生態平衡,人類在與大自然的共處期間,由於一些貪婪和破壞,打破了一些平衡。尤其是近些年來,環境的汙染和破壞,空氣中二氧化碳的排放,導致的全球氣候變暖,南北極的冰雪融化,全球的海平面升高。

氣候的多變,不僅使得病毒發生新的變異,而且讓病毒更加的活躍。要知道病毒也是有生命的,它一直在尋找宿主,大自然擁有很多的天然宿主,生物的存活與滅亡都是屬於大自然的生態平衡與循環。但當人類企圖掠奪和破壞某個大自然的結構點的時候,病毒就歪打正著的附著於人類的本體內了,基於人類特殊的生活習性與運動軌跡,空氣中到呼吸道傳播,於是就形成了疫情的爆發。


一生緣樂


2019年發生了幾件大事情,我們來捋一捋,美國退出巴黎協議,嗯,最牛的發達國家退出這種關呼環境,氣候變暖,二氧化碳排放的世界協議,我們都知道一個國家的生產總值GDO,同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是掛鉤的,消耗了能源產生了經濟效益,如果大家都在黑燈瞎火的在非洲基本創造不了多少經濟效益。

澳洲大火,燒了4個多月,有的說燒了5個月。最讓人記憶深刻的,主要是大家都調侃澳大利亞總理,在大火期間還在度假。其實我想到的是,澳大利亞那麼原始的一個大陸,其實再幾百萬年到近幾萬年前基本沒有人類活動的影子,很多樹木都是幾百歲,森林也比較茂盛,除了特別乾旱的地區,基本上到處都是植物,樹木,灌木覆蓋了。

但是2019年,燒了4個多月,根本撲不滅。現在不討論,誰造成的原因,也不討論是不是澳洲政府是不是管理,防範的有問題。燃燒我們知道最大產生物是二氧化碳,燒了幾這麼長時間的森林大火,產生的二氧化碳是巨大的,最明顯的就是溫室效應。

2019年莫斯科冬天,因為剛好領導12月份出差去那邊吐槽莫斯科冬天今年怎麼不冷,我就看了下溫度,12月下旬莫斯科氣溫5~6℃,簡直反常。武漢的溫度也有4~5℃的

好吧,2020年武漢時疫,肺炎。聽說來自於野生動物,很有可能像埃博拉一樣來自於蝙蝠。

這動物一般是冬眠的,氣候反常,跑出來了,被人抓著吃了,本來一般情況下很少和人類接觸,尤其是冬天。夏天比較多,但是那會陽光充足,紫外線其實在一定程度上會阻止這種病毒的傳播,關鍵是大夏天誰吃這玩意補身體,偏不巧可能是冬天大家喜歡喝湯,又有些人管不住自己的嘴,吃這玩意。

外加南方冬天多陰雨天氣,創造了病毒傳播的條件,要是溫度再低些下場大雪,可能就不會這樣了。

大家可以查閱下2003年的氣候就知道了

目前來看,環境的改變,氣候的變化,時疫的發生,真的是一環扣一環。


酷酷的S


與我們人類肆意破壞環境有關係在。這是我們得罪造成【太24:6】你們也要聽見打仗和打仗的風聲,總不要驚慌,因為這些事是必須有的,只是末期還沒有到。

【太24:8】這都是災難的起頭(“災難”原文作“生產之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