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什麼時候能練出來內力?

蔡賢毅


太極拳什麼時候能練出來內力?這個問題提出的很玄奧,也很普通。

很玄奧,是大師們用來賺錢的方式。他們會自覺或不自覺地的用一些陰陽學說,來解釋和表達太極拳招式上的應用方法,或者用中醫上的一些經絡理論,來對氣息的運行進行闡述。似乎有根有據,來說明呼吸與動作的內在聯繫……

這個問題很普通,是指練太極拳初級階段,就是鍛鍊身體。對學員講什麼內力……都是莫須有的套路。就是到了中級階段或高級階段也是痴人說夢……。因為,高級階段是兩人對壘的競技了,是需要練習者,刻苦訓練和科學系統的訓練方能奏效。

當年,在全國太極拳比賽中,有緣曾請教於北戴河的李經悟老師,老前輩說:什麼內力,發放外氣?要想打人,就得真刀真槍的苦練,僅憑藉著意念去想,有什麼用?……


所以, 那些靠什麼外氣、放電擊飛人的,都是胡折騰。那些一上來就講陰陽五行,氣息運行,整勁內力的都是些套路……

在舊中國,為什麼大師岀現的少?被人譽為大師,(也沒有自稱大師的,也許那時的人,臉皮薄😄)。 都是在一個地域內,貨真價實的大師!可以說,都是打岀來的,以身家性命拼岀來的大師。如:千斤王王子平、萬人敵楊露禪、活𤠣子孫祿堂、飛鞭周永福老師,以及八卦掌沙國政老師……等人,他們年輕時啥都練,中國式摔跤、西洋拳擊,東洋劈刀、散打,石擔、石鎖、轉大缸,打沙包……等等,到了三十多歲就已經成名了……

如果是現在這樣的大師,恐怕早就被人打死了,死了還留下了笑柄……被人嗤笑。


因此,見到所謂練習太極拳練出內力,什麼運氣於四肢百骸,力達四梢之說……,筆者的心中總是澀澀地發苦……,太極拳是優秀的傳統文化,就是這樣,逐漸的被扭曲了,被人誤解了……

楊氏太極拳傳人傅鍾文老前輩說過:我們楊氏太極拳,過去是在八仙桌子底下練架子……。可見練習者的腿部力量是多麼強大!。 山東省武術隊的周永福教授經常說:鍛練身體就練練套路。要想有功夫,打倒三拐倒兩的,必須出大力氣練!啥都練……。老前輩們,一針見血地指出了“體和用”的關係。 當然,太極拳練習久了,伴隨著自已的身體也強壯了,覺得自己有力氣了,就以為“內家拳內力”上身了,這種事情很容易令人澎漲的……


太極拳套路,是前人為了傳承下去,為後學者,編排的形式,一招一式的方便教學。起個名字方便記憶,分解動作也是為了加強記憶力和理解力。哪來的什麼活勁死勁?內力外力之分?…… 至於練出什麼內力,也是無稽之談。至於所謂“內力”有什麼用,更是那些一知半解的大師們以訛傳訛之說。

太極拳是優秀的傳統文化,也是一項普通的體育健身運動。對於增強人們的體質,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習練者端正自己的心態,別被什麼“內氣、內力”忽悠了,也別自己嚇唬自已,只要認真的練習,持之以恆的堅持。身體自然會健康和強壯的。至於學習太極拳,用來對抗競技比賽,那就另當別論了……。

歡迎各位賜教,歡迎大家討論!


太極清風0532


所謂內勁,內力是泛指人體筋絡,骨骼,肌肉群經過長期科學系統有針對性的訓練後,形成的一種刺激性細胞組強直記憶,不只太極拳傳說可以練出內勁,很多內家拳都有這方面的記載和傳說,譬如形意八卦五行武當等等不勝枚舉,大多都是在口口相傳中完善了其系統理論,代表範例如太極拳!筆者年輕時去北戴河玩,機緣巧合下結識了原北戴河某高級幹部療養院保健專家,國家二級拳師(太極拳)楊老先生,1984年暑假老先生已經快七十了,當時有很多日本國著名太極高手慕名前來療養院與之切磋皆鎩羽而歸,筆者有幸親歷一次,沒有擺什麼架勢,很直接,一伸手一百四五十斤的對手直接跌飛出去兩三米遠,簡單明瞭。據老先生說這就是內勁。五歲開始練習,每日零時練至凌晨三點,且要根據四季不同地磁變化選擇相應地點練習吐納🧘‍♀️,拳架。三十年一小成,五十年一大成。即使這樣能練出太極內勁的也寥寥無幾。也就是說全國也沒有幾個能達到這種高度的!個人認為傳統太極拳絕對是真正的精華,太極內勁也是真正存在的。不過現在的那些所謂太極大師……呵呵……不說也罷!


塞北閒人大羊


說起太極拳的內力,很多人一定想到了武俠小說或者武打電影,在武俠小說中主人公會用內力和人搏鬥,也可以為人療傷,內力這個詞相信只有中國人才知道,老外聽了肯定是一頭霧水,那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內力。

首先一個問題,內力是否存在?

相信很多人都會問這個問題,武俠小說中的內力真的存在嗎?首先我們都希望武俠小說中的內力存在,同時也希望它是中國人獨有的一種力量,但是現實未必會是我們想象的那樣,如同日本人發明的「小宇宙」一樣,雖然小宇宙深入人心,但是事實它是不存在的,武俠小說中那種能為人療傷的內力也是一樣的。

內力是一種「流動的能量」

今天要說的是太極拳的內力,可以肯定的講太極拳的內力是存在的。但是這種內力和武俠小說中的內力概念是不同的,太極拳的內力是做不到去給人療傷的。但是太極拳的內力可以用來攻擊和控制對方,李小龍曾經形容詠春推手中,有一種「流動的能量」,其實這是一種比喻,它是對用力的一種形容和理解,推手的時候雙方的手臂是搭在一起的,怎麼能把自己的力量傳導到對方身上,這需要一定的技巧的,如果在沒有給對方下絆子的前提下,你把對方摔倒,這就說明你已經把力量傳導到對方的身體中,這個時候我們會把這種力量稱為內力。

內力來自於身體的鬆緊變化

太極拳的內勁是建立在身體的放鬆上,從這點上你就可以理解為什麼太極拳要慢煉,為什麼太極拳要講究松,因為只有做到松,力量才可以傳導出去,這其中的原理是,如果身體全部鬆開那就變成了一根鞭子,反過來講如果身體是僵硬的,那就變成一根棍子。甩動鞭子的一端,力量馬上就可以傳導到另一端,而棍子就做不到。所以太極拳如果你能練到身體完全鬆開,內力也就產生了。


結束:

太極拳的內力並不神秘,這世界上並不存在超自然的東西,內力是對人體潛力的一種挖掘,放鬆和對人體結構的熟悉是運用內力的兩個基礎,所以推手很重要,它是找到內力的必經途徑。

【青梅煮酒lunyx】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就請在文章開頭關注我,或點贊回覆,謝謝!


青梅煮酒lunyx


從我的練習和教學經歷來看太極拳練出內力,是要身體的整勁出來時和之後的變化.

可以簡單理解,內勁只是區別於單獨的肢體動作,是全身骨骼筋骨肌肉 氣息 意識高度配合產生的力.

沒有大家理解的那麼神話,也沒有大家所見到現代大師的那麼不堪.

整勁需要在樁功 和單式中不斷的練習和領悟.簡單講就是先要把全身四肢的筋骨配合好,達到最佳的狀態,再把氣息意念配合.

我有幾個學生之前學過很多年太極拳,但是來了一看整體的動作都不協調,先不說內勁不內勁,如果沒有一般體育項目的身體協調,談什麼內勁呢.

希望能幫助到你.




說功夫董大雄


人體多種多樣的動作是在中樞神經系統支配下,遵循一定的力學原理,以肌肉收縮為主動力、協同各種外力來實現的。

完成體育動作的內力

凡是人體內部各環節相互作用產生的力,稱為內力。

特點:內力的作用與反作用的著力點均在人體內部,其總和等於零。

1)在無支撐狀態下,內力只能改變身體各環節的相對位置,而不能改變身體重心運動的軌跡。

2)在支撐狀態下,內力不僅能引起身體各環節的相對運動,而且能改變身體重心運動的軌跡。

1. 內力的種類

1)肌肉拉力:通過中樞神經系統的調節,使肌肉收縮而產生的力。(是人體運動變化的唯一主動力。)

2)組織的被動阻力:是指對抗肌群、韌帶、關節軟組織和內臟器官等,對肌肉收縮的阻力。

2. 運用內力的方法

1)做好準備活動 肌肉升溫、神經系統適宜興奮,可使肌肉收縮迅速、準確、有力。

2)各部協調配合 身體各環節協調配合,能保證肌肉力量最集中地使用在動作上。如頭部的狀態反射。

3)肌肉適當放鬆 肌肉放鬆增加初長度,增加肌肉收縮的速度、幅度和力量。

4)掌握用力時機 根據身體運動的方向和部位,準確地掌握用力的時機,才能合理地完成動作。

5)注意調整呼吸 呼吸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肌肉的緊張程度。用力時憋氣,保持靜止時以淺呼吸為宜。


福州禪武


誰練出內力來了?是雷雷,閆芳,老田??一個沒看有內力來


山路150553584


太極拳不是氣功,技擊部分是技巧和身體靈活。所以,應該練不出內力,功力應該是練的出來的。


搖錢樹5555


到了火化爐裡就煉出內力了!


浩然的爺爺671


看了一下回答,有一個靠譜的,就是,練對了,一兩年,練不對,一輩子。內家拳不是靠練,是靠悟。現在公園練太極拳的,都是整套拳,一遍,又一遍的練,這樣的練法,以我的體會,別說一輩子,就是十輩子,也不可能悟到,太極到底是什麼。想悟到太極拳的太極,只有單個動作,千萬次的做,總有一次會發現,和平時不一樣,只有發現了,就說明你體會到了,剩下的,就是找這種感覺,以什麼樣的體位,容易得到這種感覺,然後才是動作是延深。


我的狗狗加披薩


沒有內力,也沒有千斤力,有些愛好者老覺得自己功力沒練到,其實練不出那麼大的力,人是有極限的!太極拳只把間架結構,骨節合縫做好,既可不用力而有力,利用人身自然之力以己強式攻敵背式,讓敵感到你力大無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