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特灣海戰(一)初戰

海戰系列第一部

幾十年前,就在這片平靜的水域,發生了世界上最大的一場海戰——萊特灣海戰。

1945年9月,羅斯福在國會的一篇文章中,有著如下描述:

去年9月,我們計劃按照四個階段進軍菲律賓,佔領我們稱之為,A組島嶼,C組島嶼和E組島嶼。然後,哈爾西海軍上將報告說,直接進攻萊特灣似乎是可行的……僅在24小時內,作戰計劃就做出了大幅調整,這次計劃大調整牽扯進來許多來自不同戰場的陸軍軍官和海軍軍官。這次變化加速了菲律賓的解放和戰爭的最終勝利。這次計劃降低了我們按照原計劃佔領這些島嶼可能遇到的傷亡損失。

從這段話中,我們可以看出萊特灣海戰的複雜性,重要性。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帶領大家,從頭到尾的感受這一場宏大的戰役,去探尋其中的奧秘。

投入戰場的軍艦總噸位而言,萊特灣海戰堪稱是歷史上最大的海戰,也是最後一次航母對戰,徹底摧毀了日本的航母力量。

海戰進行的時間從1944年10月20日持續至10月26日。在六天之內,日軍與盟軍投入船艦總噸位超過兩百萬噸,其中盟軍艦隊多達133萬噸,日本海軍則達73萬噸。

  • 戰前回顧

日本在先前的幾場戰役中損失慘重,大量有經驗的飛行員戰死,航母也沉沒了不少。若再喪失菲律賓或臺灣,日本“南線”資源輸送本土的命脈將斷絕,在東南亞與中國、朝鮮、本土的聯繫將被切斷。日本因此決定孤注一擲,企圖擊退盟軍在萊特島的登陸部隊,並打敗其海上力量。而盟軍幾經考慮後,放棄攻打臺灣而先從菲律賓登陸,並決心以優勢軍力掩護登陸,並一舉擊潰前來支援的日本帝國海軍。

萊特灣海戰(一)初戰


  • 雙方兵力

日軍:4艘航空母艦,9艘戰列艦,19艘巡洋艦,34艘驅逐艦,約200架飛機(另有駐菲律賓、臺灣的約500架陸基飛機提供支援)

美軍:17艘航空母艦,18艘護航航空母艦,12艘戰列艦,24艘巡洋艦,141艘驅逐艦,其它艦隻、魚雷艇、潛艇和約1500架飛機。

  • 作戰計劃

日軍:

慄田艦隊:

日軍的主力艦隊,從錫布延海突入萊特灣,任務是消滅美軍的登陸艦隊。以5艘戰列艦(大和,武藏,長門,榛名,金剛)10艘重巡洋艦(鳥海,高雄,愛宕,摩耶,妙高,羽黑,熊野,鈴谷,利根,築摩)2艘輕巡洋艦(能代,失蚓)數艘驅逐艦組成。

小澤艦隊:日本的機動部隊,在恩加諾角附近作誘餌,任務是吸引美軍主力艦隊離開萊特灣,為其他艦隊消滅美軍登陸部隊提供機會。以4艘航空母艦(瑞鶴,瑞鳳,千歲,千代田)2艘航空戰列艦(伊勢,日向)3艘輕巡洋艦(大澱,多摩,五十鈴)多艘驅逐艦組成。

西村艦隊:日本的另外一隻主力艦隊,任務是從蘇里高海峽突入萊特灣消滅美軍登陸艦隊,以2艘戰列艦(扶桑,山城)1艘航空巡洋艦(最上)多艘驅逐艦組成。

志摩艦隊:日本的支援艦隊,任務是支援西村艦隊的行動,但因為與西村的不和沒有合併艦隊。以2艘重巡洋艦(那智,足柄)1艘輕巡洋艦(阿武隈)多艘驅逐艦組成。

美軍:

麥克阿瑟:登陸部隊,在萊特灣登陸萊特島。擁有眾多登陸艦與支援艦。

金凱德:第七艦隊,防守附近海域保護登陸艦隊,以6艘老式戰列艦,18艘護航航母,多艘巡洋艦,驅逐艦組成。其中18艘護航航母被分為了3個編隊,每個編隊6艘護航航母和幾艘驅逐艦,分別被稱為塔菲1,塔菲2,塔菲3。

哈爾西/斯普魯恩斯:第3/5艦隊(哈爾西指揮時稱第三艦隊,斯普魯恩斯指揮時稱第五艦隊)任務是保護萊特灣的登陸部隊,同時伺機消滅日軍的艦隊。以17艘航空母艦,6艘高速戰列艦,多艘巡洋艦,多艘驅逐艦為主,是世界上最強大的艦隊。

萊特灣海戰(一)初戰

美軍的艦隊在萊特灣集結。

  • 麥克阿瑟登陸

10月20日,美軍勇敢的陸戰隊員衝上來海岸。麥克阿瑟緊隨著他們,登上了自己曾經逃離的地方。他站在菲律賓的土地上,發表了他那著名的演講《菲律賓人民,我回來了!》

菲律賓人民!我回來了!託萬能之主的福,我們的軍隊又站在菲律賓的、灑著我們兩國人民鮮血的土地上了。我們為摧毀控制你們日常生活的殘餘敵人,為恢復不屈不撓的力量的基礎,你們民族的自由,回來了!

站在我旁邊的是你們的總統,偉大的愛國者曼紐爾·奎松的傑出繼承人,塞希奧·奧斯梅納,以及他的內閣成員。因此,你們的政府現在已經牢固地重建在菲律賓的土地上。

你們光復的時刻,就在這時。你們的愛國者的行動證明了他們堅定不移地要爭取人類歷史記載中的最高的自由原則。現在,我號召你們盡最大的努力,發揮覺醒了的民族的勇氣,讓敵人知道,和他們做鬥爭的一支內部力量是異常勇猛的,是和外來的一支兵力一樣難於應付的。

向我靠攏!繼續發揚巴丹於科雷吉多爾不屈不撓的精神,隨著戰線向前推進,把你們帶進作戰區內,起來,戰鬥!利用每一個有利的機會,打擊敵人!為了你們的故鄉和家庭,戰鬥!為了你們的後代子孫,戰鬥!為了你們神聖的死者,戰鬥!不要氣餒,讓每一支手臂都堅強如鋼,神聖的上帝為我們指路,跟著他,去爭取正義的勝利!

  • 慄田艦隊遇襲


萊特灣海戰(一)初戰

慄田艦隊從文萊出發後,要經過一片叫做巴拉望海峽的危險地帶,這裡是常有美軍的潛艇在附近巡邏。而正當慄田的龐大艦隊通過時,美軍有2艘潛艇:海鯽和鰷魚號發現了他們。由於慄田正在急忙趕路到萊特灣,他並沒有擺出反潛隊形

萊特灣海戰(一)初戰

飛魚號即海鯽號

慄田在自己的旗艦愛宕號重巡洋艦上打頭衝向了戰場,而絲毫沒有在意到2艘早已對準他們的美軍潛艇。海鯽號接連打出了首尾魚雷發射管中的10枚魚雷,其中5枚擊中了那艘打頭的大艦——慄田的旗艦,愛宕號。愛宕號瞬間發生了劇烈的爆炸,很快就沉沒了。高雄號巡洋艦也被擊中受了重創。在另一邊,鰷魚號也開始了他的攻擊,他放過了前面的幾艘戰艦,將自己的全部魚雷打在了摩耶號重巡洋艦的身上。摩耶號也在爆炸中很快沉沒了。命大的慄田並沒有死,他被人從一片油汙中撈了出來,登上了大和號戰列艦,並將這艘超級戰列艦作為自己新的旗艦。慄田卻彷彿沒有領會自己玉碎的任務一樣,派出2艘驅逐艦護航高雄號返回日本。這樣本來就已經損失3艘重巡洋艦的艦隊又失去了2艘驅逐艦。還沒遇到美軍的艦隊就遇到了如此大的損失對慄田的精神上也造成了重大的打擊,這對他再之後作出的奇怪指揮也有一定的關係。

在打擊完成後,2艘潛艇還向美軍發送了慄田艦隊的座標。哈爾西立刻準備了艦載機準備給予慄田艦隊以重創。

不過剛才的英雄可沒那麼走運,海鯽號偶然擱淺了,為了不被日本人繳獲,他們只能摧毀了潛艇,登上了鰷魚號撤退。

  • 哈爾西遇襲

幾乎同時,60架日本戰機被哈爾西的艦隊發現了,哈爾西立刻起飛了戰鬥機編隊進行攔截。而在這之中,出現了很多個英雄一樣的人物:麥坎兒貝和他的僚機俄新一次擊落了15架敵機,其中他自己就擊落了9架,削弱了敵人的戰鬥能力。

而那天還有另外一個空中英雄,他為自己的責任獻身,殺死了比麥坎兒貝更多的敵人,極大的削弱了敵人的戰鬥力。他與麥坎兒貝有很多不同,首先他是一名轟炸機飛行員,其次他的名字沒有被記錄下來,但最不同的是,他是日本人。這名日本飛行員駕駛著一架彗星艦爆一路突破了美軍的防線,將一枚炸彈扔在了普林斯頓號輕型航母的甲板上。那枚炸彈擊穿了多層甲板後爆炸,引起了火災,而這艘本身防護就薄弱的輕型航母上的彈藥又被引爆了,戰艦上發生了劇烈的爆炸,附近的美軍戰艦趕緊過來救援,卻被爆炸的彈片擊傷。普林斯頓號的大火漸漸控制不住了,周圍了戰艦也被波及損傷慘重。美軍只好讓艦隊中的驅逐艦用魚雷處決掉這艘已經沒救了的戰艦。幾枚魚雷擊中了普林斯頓號後立刻發生了爆炸,僅僅45秒後這艘戰艦就解體,沉入了茫茫大海。

萊特灣海戰(一)初戰

被擊中起火的獨立級輕型航母普林斯頓號。

  • 哈爾西空襲慄田

10月24日,慄田艦隊終於到達了錫布延海,而美軍的艦載機也開始出動了。上百架艦載機接連轟炸著慄田的艦隊

萊特灣海戰(一)初戰

慄田的第一部隊遭遇了重點打擊

由於大和號在艦隊中央,武藏號就成為了最主要的目標。日本戰列艦紛紛揚起主炮向空中發射三式彈,但美軍戰機紛紛散開,幾乎沒有被擊落的。

萊特灣海戰(一)初戰

三式防空彈採用延時引信,一但爆炸其內部的小型破片彈和小型燒夷彈就會在空中炸開,對敵方密集編隊的戰機破壞力較強,這種燒夷子母彈兼具有燃燒彈和破片彈之特點,如果擊中的話(理論上來說)是可以使一定範圍內的戰機機身受創,而且燒夷彈其材料具有黏性,一旦飛散到戰機的身上,可以使金屬蒙皮變形或融化,對自封式油箱的橡膠也俱有破壞能力。但是實戰中效果並不好。

日軍的戰艦拼命向空中傾瀉彈藥,但還是抵擋不住美軍一波一波的打擊。終於,在經歷了9個小時6輪數百架戰機的輪番轟炸後,武藏號戰列艦終於扛不住了

萊特灣海戰(一)初戰

武藏號出航時

萊特灣海戰(一)初戰

遭到了6輪打擊艦首下沉正在沉沒的武藏號

萊特灣海戰(一)初戰

在9個小時的苦戰中,武藏號被20枚魚雷,17枚炸彈命中,18枚近失彈所擊沉。圖片中的數字代表中彈是第幾輪空襲造成的。

在前幾輪空襲中,慄田還在苦苦堅持,他讓受傷減速的武藏號落在後面,其餘戰艦全速前進,留下利根號保護受傷的武藏。可是空襲一波接著一波,絲毫沒有停下的跡象。慄田的多艘戰艦都受了傷,在這樣下去,他連對方的艦隊都沒見過就要全軍覆沒了。遭受了多次重大打擊的慄田下令艦隊掉頭撤退,他又一次經過了下沉的武藏號,帶走了利根,留下武藏一個人在這片海域自生自滅,剩下的艦隊撤退。武藏號也在接下來的空襲中被擊沉。

下一篇中我們會講到夜戰蘇里高和恩加諾角海戰,希望大家支持。

這是我的第一篇戰役文章,希望大家支持。後續會把萊特灣的下兩篇發出來。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