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战”联动促复工 湘潭高新区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

党工委、管委会坐镇防控中枢指挥部,产业部门派出了服务小分队,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当尖兵,产业链条上的企业相继复工抱成了团……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各条战线上,一个由湘潭高新区各方力量汇聚而成的“智造兵团”,发动了积极攻势。

立足新形势、新特点、新阶段,湘潭高新区工管委在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着力加强经济运行调度和调节,更好保障供给,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积极的攻势,收获了积极的战果。自春节以来,高新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分类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截至目前已有323家企业复工,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0家,规上企业复工率达到74.87%;现场核查复工企业305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0家,规上企业核查率100%,居全省前列。

严控风险 一体推进复工“主动战”

“四战”联动促复工 湘潭高新区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

湘潭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李建华深入企业指导复工复产。

2月10日晚,高新区迅速行动,组织全区密切接触者19人分批集中测试,测试结果全部为阴性。截至2月12日下午3点,全区仍在接受医学观察的11名密切接触者全部转到区集中隔离点实现隔离,率先实现了检测、集中隔离两个100%。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防控疫情是一场不能懈怠的赛跑。” 高新区有关负责人说:

“疫情不仅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也为正在全面复工复产的企业带来了风险挑战。作为经济主阵地的园区,必须主动作为,下好统筹兼顾、一体推进的先手棋。严控疫情风险,是高新区一体推进复工复产“主动战”的基础一环。”

随着疫情防控阻击战在高新区全面打响,一系列事关企业经营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也同时全面铺开:

1月27日,农历正月初三,高新区产业局组织企业管理相关部门召开关于企业复工复产的紧急碰头会议,拉响企业防疫警报。

1月28日,在全市率先发出《致园区企业的一封信》,1月30日出台《关于做好2020年春节后复工工作的通知》。

2月1日出台《湘潭高新区园区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安全生产工作方案》,及时优化有关管控举措,通过下户、QQ、微信、电话等方式将复工通知和复工须知落实到位,确保企业全知晓全覆盖。

“四战”联动促复工 湘潭高新区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

湘潭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游志华深入企业指导复工复产。

在工作推进过程中,为抓细抓实中央、省、市关于加快重点企业复工复产的工作要求,高新区产业部门进一步科学统筹,于2月3日迅速成立了由产业发展局(应急局)为组长的区企业疫情防控组,严格落实企业复工申报制、准入制、审核制、监督制“四制”,督促企业严格执行开工前“八个必须”和开工时“八个严禁”。

企业疫情防控组分为5支小分队,仅用3天时间就分片摸排园区200余家重点企业复工情况,宣传和指导疫情防控和复工安全生产流程、张贴各类防疫知识海报,现场查看40余家申请企业复工准备,给企业送去了“及时雨”和“定心丸”。

按照省市有关工作精神,2月7日,高新区又迅速将企业复工由审核制调整为备案制,出台《湘潭高新区关于全力支持企业做好复工的通知》,实行联络员制度,加强对复工企业的督促指导。

“一步快、步步快,基于对企业需求的精准研判,一体推进的工作模式高效、灵活,踏准了工作节点,让我们赢得了工作的主动权。”高新区产业局有关负责人说。

火力全开 扑身一线物资“供应战”

“四战”联动促复工 湘潭高新区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

机关工作人员到企业指导防疫查杀工作。

金诚纸业是园区一家从事纸巾生产的企业,疫情发生后,企业利用既有优势迅速转型生产消毒纸巾。然而,产品出厂后哪里可以出具检测认证结果?原材料运输如何保证?随之而来的一系列问题让企业负责人十分挠头,也很快反馈到了疫情防控指挥部。

“问题在哪里,高新产业人的服务就跟进到哪里。”高新区产业局有关负责人说:

高新区通过积极对接协调为企业联系到市内一家检测机构,确保企业产品能及时通过质量认证。

同时,积极联系市工信局等部门解决原材料运输的绿色通行证问题,并出具了专用的联系函,证明该企业是园区重点医药企业,希望有关政府部门予以支持。

“企业需要填写的只有出发地、途经地、目的地,填写完成后我们代为上报。”高新区产业局有关负责人说,在企业“够不着”的层面,都有高新产业人积极奔走协调解决的身影。

“四战”联动促复工 湘潭高新区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

街道人员到企业指导企业生产。

作为全市经济建设的主战场,高新区企业众多,在疫情防控期间,帮助企业平稳渡过这一特殊时期尤为关键。春节期间,高新区全体干部职工放弃休假,主动下沉到疫情防控的前沿一线,铸就一支服务企业生产、保障物资供需的“急行军”,积极协调省市区三级联动为防疫保障物资企业保驾护航。

助力臻和亦康全力生产。联系市内专业企业为臻和亦康新增三条生产线扩大生产;联系华菱湘钢和德意电气第一时间派技术总监和电力安装人员支援新增设备的安装和调试;联系宾馆安排企业员工住宿,并专门安排专车负责企业员工接送,确保工人通勤安全;联系辖区京湘能源有限公司食堂保障企业员工用餐安全;联系区卫生院医护人员上门服务,为企业员工体检。目前,该企业口罩生产能力稳步提升,日产量已达7万个。

助力湖南永霏迅速投产。联系省市领导小组物资保障组为永霏办理物资运输绿色通行证,协调市内华大公司为其防护服进行免费灭菌,协调洪盛物流为永霏提供原材料运输车辆,协调华菱线缆加班加点第一时间提供新生产线安装电线电缆,联系德意电气值班的技术负责人现场指导电力设备安装,协调时变通讯整理出车间场地紧急援助,2天时间新车间新设备已开始运转,投产第一天即生产医用防护服2000套。

有序铺排 智造发力抗疫“保卫战”

2月17日下午,高新区创新大厦内,一台喷洒烟雾的“小坦克”正式上岗了。这是由湖南千智机器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捐赠的QZFY-050防疫机器人。

该机器人是千智公司为助力当地政府防疫抗疫而研发的新一代消毒喷雾机器人,可自带喷雾装置向目标喷洒消毒液,喷雾系统采用压流并借助风力二次雾化作业,满载一次作业可覆盖近1万平方米场地,可在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和偏僻狭窄通道代替一线人员作业,不仅减少交叉感染风险,消杀防疫的精准度也大为提高。

“四战”联动促复工 湘潭高新区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

医护人员到企业为员工测量体温。

为应战疫情,破解防控物资紧缺瓶颈,高新区迅速行动,在区内全面摸排,积极宣传政策,引导具备一定条件的企业拓展生产防控物资产品。

新增摸排出6家企业可以马上启动生产,其中湘潭华联电机有限公司可生产用于病理分析前人体样本分离的医用离心机、千智机器人可生产智能喷洒消毒机器人、西交智造可进行3D打印护目镜框架开模、恒运建筑可生产预制一体化整体方舱、酷弗聚能科技材料有限公司可生产消毒喷剂、湘众医药可以生产口罩。

抗疫的同时,招商也在紧锣密鼓的推开。

高新区招商团队积极对接园区内企业湘众医药,为其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推动该企业与湖北仙桃市威尔美德防护用品公司合作,共同投资建设21条口罩生产线(第一阶段9条、第二阶段12条),预计每条生产线满负荷产能为10万个/天。

高新区已迅速为企业提供了位于火炬园约1200平方米的场地,由于该项目涉及与湖北仙桃市威尔美德防护用品公司合作,需从仙桃威尔美德防护用品公司购买数台闲置生产设备及一批生产原料,并从该公司派遣技术员4名,涉及到相关人员的防疫工作,通过市区协调推进投入生产。

“四战”联动促复工 湘潭高新区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

屹丰生产车间。

与防疫相关的产品和企业先行,产业链上的企业紧随其后,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快了步伐,在严把防控关口、严格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复工复产:在湘潭屹丰汽车部件有限公司,通红的金属板一片片传送至热压机,哐哐当当的机器声,传递出了企业对经营生产的信心;在金杯电工电磁线有限公司,一卷卷线缆压制成型,工厂里的机器轰鸣,传达出企业看好经济基本面的决心……

对症施治 精准服务难题“攻坚战”

“四战”联动促复工 湘潭高新区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

金杯电工抢抓生产。

金杯电工电磁线有限公司在做好消毒通风、员工防护、间隔用餐、线上会议等工作的基础上,根据员工岗位特性,实行“线上办公+返岗复工”模式,实现线上线下高效联动;湖南国奥电力设备有限公司编制了《公司复工复产防疫工作方案》,通过企业微信工作群,由公司负责人调度,确保上级复工防疫精神传达到全体员工……

这是一份份由企业联络员传回来的现场检查报告。为切实抓好企业复工复产,高新区快速落实省市有关精神,高新区组织部门选派104名防疫联络员到400家企业指导,其中86人负责104家规模以上企业;18人组成7个联络组负责298家规模以下企业,按照五个片区分组包片,确保区内企业防疫复工两手抓、两不误。

“四战”联动促复工 湘潭高新区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

世优电气全面复工投产。

负责掌握企业防控情况,指导企业落实防疫各项措施,确保职工的健康安全,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原材料、用工、资金、物流等方面的实际困难……高新区推出的专人“一对一”精准服务着实为不少中小微企业解决了防控力量薄弱和制度规范欠健全的大麻烦。

制约不少企业开工的大问题,还有防疫物资的不足。为保障疫情防控期间的物资储备,高新区充分发挥资源信息优势,通过微信等多种方式加强企业动态对接,加强外采货源组织,分批为企业解决口罩14万个,以及大批量的消毒液、防护服等必需品,确保一线工作人员安全上岗。

“四战”联动促复工 湘潭高新区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

沃森电气开足马力,逐步提升产能。

高新区还积极落实国省政策,快速行动打响金融战“疫”。为全力保障疫情防控重要医用物资和生活必需品供应,强化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资金支持,高新区第一时间前往园区三家重点防疫物资生产供应企业宣讲中央、省在金融领域扶持防疫保障企业的政策,并积极对接市内多家银行,按照绿色通道、流程简化、利率下浮、补贴支持的原则,对三家企业上门服务,设计合理融资方案,积极协调投放额度和投放时间。

截至2月9日,已通过华融湘江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先后为园区一家防护用品公司合计授信1500万元,已分别投放500万元和550万元;为园区一家药业公司提交授信审批8000万元;为园区一家医药用品企业设计再融资方案500万元,正在与人行及金融机构沟通协调中。

高新区第一时间把中央、省市的政策带到企业,及时提供金融服务,其中最快一笔贷款从收资料到发放贷款仅用不到2天,创下了整个园区信贷审批的最快纪录,迅速支持企业扩大产能与采购量,支援打赢全省抗疫的阻击战。


内容来源:湘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xtgx.xiangtan.gov.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