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先生讀史|張良:前250—前189,與韓信、蕭何並稱“漢初三傑”


蘇先生讀史|張良:前250—前189,與韓信、蕭何並稱“漢初三傑”


張良(約前250年—前189年),字子房,秦末漢初傑出謀臣,與韓信、蕭何並稱為“漢初三傑”。

張良出身於貴族世家,祖父張開地,連任戰國時韓國三朝的宰相。父親張平,亦繼任韓國二朝的宰相。


蘇先生讀史|張良:前250—前189,與韓信、蕭何並稱“漢初三傑”

至張良時代,韓國已逐漸衰落。韓國的滅亡,使張良失去了繼承父親事業的機會,喪失了顯赫榮耀的地位,故他心存亡國亡家之恨,並把這種仇恨集中於一點——反秦。

張良到東方拜見倉海君,共同制定謀殺行動計劃。散盡家資,找到一個大力士,為他打製一隻重達120斤的大鐵錘,然後,差人打探秦始皇東巡行蹤。


蘇先生讀史|張良:前250—前189,與韓信、蕭何並稱“漢初三傑”


按照君臣車輦規定,天子六駕,即秦始皇所乘車輦由六匹馬拉車,其他大臣四匹馬拉車,刺殺目標是六駕馬車。

張良指揮大力士埋伏在到陽武縣的必經之地——古博浪沙。不多時,遠遠看到三十六輛車隊由西邊向博浪沙處行走過來,前面鳴鑼開道,緊跟著是馬隊清場,黑色旌旗儀仗隊走在最前面,車隊兩邊,大小官員前呼後擁。


蘇先生讀史|張良:前250—前189,與韓信、蕭何並稱“漢初三傑”


張良指揮大力士向該車擊去。120斤的大鐵錘一下將乘車者擊斃倒地。張良趁亂鑽入蘆葦叢中,逃離現場。秦始皇倖免於難,但秦始皇對此事十分惱怒,下令全國緝捕刺客,但因無從查起。


蘇先生讀史|張良:前250—前189,與韓信、蕭何並稱“漢初三傑”


張良經受住了考驗,其至誠和隱忍精神感動了老者,於是老者送給他一本書,說:“讀此書則可為王者師,十年後天下大亂,你可用此書興邦立國;十三年後濟北谷城山下的黃石便是老夫。”

從此,張良日夜研習兵書, 俯仰天下大事,終於成為一個深明韜略、文武兼備,足智多謀的“智囊”。


蘇先生讀史|張良:前250—前189,與韓信、蕭何並稱“漢初三傑”


張良多次以《太公兵法》進說劉邦,劉邦多能領悟,並常常採納張良的謀略。 作為士人,深通韜略固然重要,但施展謀略的前提則是要有善於納諫的明主。從此,張良深受劉邦的器重和信賴,聰明才智也有機會得以充分發揮。


蘇先生讀史|張良:前250—前189,與韓信、蕭何並稱“漢初三傑”

項羽


張良向劉邦分析利害,勸道:“秦王多做不義的事,所以,您才能推翻他而進入咸陽。既然您已經為天下人剷除了禍害,就應該布衣素食,以示節儉。大軍剛入秦地,您就沉溺在享樂中,這就是所謂助桀為虐了。常言道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願沛公聽從樊噲等人的話。 ”張良語氣平和,但軟中有硬,劉邦愉快地接受了這卓有遠見的規勸,下令封存秦朝宮寶、府庫、財物,還軍霸上整治軍隊 ,以待項羽等路起義軍。


蘇先生讀史|張良:前250—前189,與韓信、蕭何並稱“漢初三傑”

劉邦


僅僅做了46天秦王的子嬰眼見義軍兵臨城下,大勢已去,只好以繩繫頸,乘素車白馬,捧著御璽符節,開城出降。雄霸四方、威振海內的大秦帝國滅亡了。

劉邦還採納張良建議,召集諸縣父老豪傑,與之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 ”並通告四方:“餘悉除去秦法。諸吏人皆安諸如故。


蘇先生讀史|張良:前250—前189,與韓信、蕭何並稱“漢初三傑”


力勸劉邦在鴻門宴上卑辭言和,保存實力,並疏通項羽季父項伯,使得劉邦順利脫身。

劉邦僅帶著張良、樊噲和百餘名從騎來到楚營。劉邦一見項羽,忙上前說道:“臣與將軍合力攻秦,將軍戰河北,我戰河南。不料我僥倖先入關破秦,得以在此復見將軍。今有小人進讒,致使將軍與我結怨。”項羽見劉邦只帶百餘從騎前來赴宴,而且一副謙恭委屈的樣子,不禁動了“婦人之仁”,脫口說道:“這都是沛公的左司馬曹無傷告訴我的。說你要在關中稱王,令子嬰為相。不然,我何至於如此。”


蘇先生讀史|張良:前250—前189,與韓信、蕭何並稱“漢初三傑”

張良


劉邦見情勢已漸好轉,便藉口入廁,招呼樊噲出帳,張良隨之而出。三人商量對策,決定由樊噲保護劉邦趕快脫身,張良留下來應付局面。

天下分封已定,張良打算離開劉邦回韓國再事韓王成。劉邦賜金百鎰,珠二斗。而張良把金珠悉數轉贈給項伯,使他再為漢王請求加封漢中地區。項伯見利忘義,立即前去說服項羽。這樣,劉邦建都南鄭,佔據了秦嶺以南巴、蜀、漢中三郡之地。


蘇先生讀史|張良:前250—前189,與韓信、蕭何並稱“漢初三傑”

鴻門宴


劉邦入漢中後,勵精圖治,積極休整。同年八月,劉邦用大將韓信之謀,避開雍王章邯的正面防禦,乘機從故道“暗渡陳倉”,從側面出其不意地打敗了雍王章邯、塞王司馬欣和翟王董翳,一舉平定三秦,奪取了關中寶地。 略定三秦,劉邦倚據富饒、形勝的關中地區,便可以與項羽逐鹿天下了。一個“明燒”,一個“暗渡”,張、韓攜手,珠聯璧合,成為歷史上的一段膾炙人口的佳話。


蘇先生讀史|張良:前250—前189,與韓信、蕭何並稱“漢初三傑”


劉邦入漢中後,勵精圖治,積極休整。同年八月,劉邦用大將韓信之謀,避開雍王章邯的正面防禦,乘機從故道“暗渡陳倉”,從側面出其不意地打敗了雍王章邯、塞王司馬欣和翟王董翳,一舉平定三秦,奪取了關中寶地。 略定三秦,劉邦倚據富饒、形勝的關中地區,便可以與項羽逐鹿天下了。一個“明燒”,一個“暗渡”,張、韓攜手,珠聯璧合,成為歷史上的一段膾炙人口的佳話。


蘇先生讀史|張良:前250—前189,與韓信、蕭何並稱“漢初三傑”


項羽於彭城殺死了韓王成,使張良相韓的幻夢徹底破滅。張良逃出彭城,躲過楚軍的追查,終於回到劉邦的身邊,受封為成信侯, 此後,便朝夕相隨漢王左右,成為畫策之臣。

在兵敗危亡之際,又是張良匠心獨運,為劉邦想出了一個利用矛盾、聯兵破楚的策略。他說:“九江王英布,是楚國的猛將,現在與項羽有了隔閡;彭城之戰,項羽令其相助,他卻按兵不動。項羽對他頗為怨恨,多次派使者責之以罪;彭越因項羽分封諸侯時,沒有受封,早對項羽懷有不滿,而且田榮反楚時曾聯絡彭越造反,為此項羽曾令肖公角攻伐他,結果未成。這二人可以利用。另外,漢王手下的將領,只有韓信可以委託大事,獨當一面。大王如果能用好這三個人,那麼楚可破也。”這就是著名的“下邑之謀”。


蘇先生讀史|張良:前250—前189,與韓信、蕭何並稱“漢初三傑”


當劉邦被項羽圍困在滎陽的時候,韓信卻在北路戰線上順利進軍,勢如破竹。他先是平定了魏、代、趙、燕等地,接著又佔據了齊國的故地,欲自立為齊王,使人稟告劉邦求封說:“齊人狡詐多變,反覆無常,南邊又與楚相鄰,如果不設王,就難以鎮撫齊地。望能允許我為假(代理)齊王。”

陳平正坐在劉邦的旁邊,陳平與張良清醒地認識到,韓信的向背對楚漢戰爭的勝負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況且,韓信遠在齊地自立為王,劉邦鞭長莫及,根本無力阻止。於是,陳平連忙在案下輕輕踩了他一腳,劉邦亦精明,反應亦快,立即感悟先前失言,於是改口罵道:“大丈夫既定諸侯,就要做個真王,何必要做假王!”


蘇先生讀史|張良:前250—前189,與韓信、蕭何並稱“漢初三傑”


劉邦派張良拿著印綬去齊地封韓信為王,並徵調韓信的軍隊擊楚。授印齊王,雖然是劉邦對韓信的暫時妥協,但這個順水人情和權宜之計,居然籠住了韓信,成功地解決了漢內部的權位矛盾,贏得了楚漢天平上關鍵的一個籌碼。

前203年,項羽無奈,終於送回了被扣押的劉邦的父親與妻子兒女,與劉邦講和。雙方商定,以鴻溝為界,中分天下,東歸楚,西歸漢,立約解甲歸國,各不相犯。項羽如約拔營東歸,向彭城而去。劉邦也欲引兵西歸漢中。在這重大的轉折之際,張良以一個政治謀略家的深邃眼光,看出了項羽腹背受敵、捉襟見肘的處境,便與陳平同諫漢王道:“如今漢據天下三分有二,此時正是滅楚的有利時機,宜猛追窮寇,畢其功於此舉。否則放楚東歸,如放虎歸山,必將遺患無窮。”劉邦採納的張良的意見,親率大軍追擊項羽,並令韓信、彭越合圍項羽。


蘇先生讀史|張良:前250—前189,與韓信、蕭何並稱“漢初三傑”

黃石公


前203年,項羽無奈,終於送回了被扣押的劉邦的父親與妻子兒女,與劉邦講和。雙方商定,以鴻溝為界,中分天下,東歸楚,西歸漢,立約解甲歸國,各不相犯。項羽如約拔營東歸,向彭城而去。劉邦也欲引兵西歸漢中。在這重大的轉折之際,張良以一個政治謀略家的深邃眼光,看出了項羽腹背受敵、捉襟見肘的處境,便與陳平同諫漢王道:“如今漢據天下三分有二,此時正是滅楚的有利時機,宜猛追窮寇,畢其功於此舉。否則放楚東歸,如放虎歸山,必將遺患無窮。”劉邦採納的張良的意見,親率大軍追擊項羽,並令韓信、彭越合圍項羽。

劉邦率大軍追擊楚軍至固陵,卻遲遲沒有等來韓信、彭越所率的援兵,結果慘遭失敗。張良道:“楚兵既將滅亡,韓信、彭越雖已受封為王,卻沒有確定的疆界。二人此次不來赴約,原因正在於此。陛下若能與之共分天下,當可立招二將。否則最終成敗,尚不可知。”劉邦一心要解燃眉之急,便依張良計,把陳地以東至沿海的地盤劃封齊王韓信;把睢陽以北至谷城的地盤劃封給梁王彭越。兩個月後,韓、彭果然派兵來援。


蘇先生讀史|張良:前250—前189,與韓信、蕭何並稱“漢初三傑”


韓信先用“十面埋伏”之計兵圍項羽於垓下,繼而又用“四面楚歌”之計瓦解了敵兵士氣,終於打敗項羽,迫其別姬、自刎。至此,長達四年之久的楚漢戰爭,以劉邦的徹底勝利而告終結。

憑藉出色的智謀,協助漢王劉邦贏得楚漢戰爭,建立大漢王朝,幫助呂后之子劉盈成為皇太子,冊封為留侯。

前202年劉邦正式即帝位,史稱漢高祖。漢所以得天下時,劉邦道出其中的關鍵在於並用三傑(即蕭何、張良、韓信)。盛讚張良道:“夫運籌策於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蘇先生讀史|張良:前250—前189,與韓信、蕭何並稱“漢初三傑”


精通黃老之道,不戀權位。

晚年,跟隨赤松子雲遊四海。張良去世後,諡號文成。


蘇先生讀史|張良:前250—前189,與韓信、蕭何並稱“漢初三傑”


國基初奠,天下始定,定都何處?張良支持婁敬的主張。他說:“洛陽雖有這些天然的險要,但它的腹地太小,方圓不過數百里;田地貧瘠,而且容易四面受敵,非用武治國之都;關中則左有崤函之險(即崤山與函谷關的合稱,相當於今陝西潼關以東至河南新安縣地),右有隴蜀叢山之溢,土地肥美,沃野千里;加上南面有巴蜀的富饒農產,北有可牧放牛馬的大草原。既有北、西、南三面的險要可以固守,又可向東方控制諸侯。

諸侯安定,則黃河、渭水可以開通漕運,運輸天下的糧食,供給京師所需。如果諸侯有變,就可順流東下以運送糧草,足以維持出征隊伍的補給。這正是所謂金城千里,天府之國啊!還是婁敬的主張正確。”

一天,劉邦從閣道上看見諸將三三五五地坐在沙土上竊竊私語,就詢問張良他們在談論什麼事。 張良故意危言聳聽地說:“他們在商議謀反!”劉邦大吃一驚,忙問:“天下初定,他們何故又要謀反?”張良答道:“您起自布衣百姓,是利用這些人才爭得了天下。現在您做了天子,可是受封的都是您平時喜愛的人,而誅殺的都是平時您所仇怨的人。現在朝中正在統計戰功。如果所有的人都分封,天下的土地畢竟有限。這些人怕您不能封賞他們,又怕您追究他們平常的過失,最後會被殺,因此,聚在一起商量造反!”


蘇先生讀史|張良:前250—前189,與韓信、蕭何並稱“漢初三傑”


劉邦忙問:“那該怎麼辦?”張良問道;“您平時最恨的,且為群臣共知的人是誰?”劉邦答道:“那就是雍齒了。”張良說:“那您趕緊先封賞雍齒。群臣見雍齒都被封賞了,自然就會安心了。”

劉邦擺設酒席,歡宴群臣,並當場封雍齒為什邡侯,還催促丞相、御史們趕快定功行封。群臣見狀,皆大歡喜,紛紛議論道:“像雍齒那樣的人都能封侯,我們就更不用憂慮了。” 張良此舉,不僅糾正了劉邦任人唯親,循私行賞的弊端,而且輕而易舉地緩和了矛盾,避免了一場可能發生的動亂。

天下初定,便託辭多病,閉門不出。隨著劉邦皇位的漸次穩固,張良逐步從“帝者師”退居“帝者賓”的地位,遵循著可有可無、時進時止的處事原則。

在漢初劉邦翦滅異姓王的殘酷鬥爭中,張良極少參與謀劃。在西漢皇室的明爭暗鬥中,張良也恪守“疏不間親”的遺訓。


蘇先生讀史|張良:前250—前189,與韓信、蕭何並稱“漢初三傑”


前197年,劉邦有改易太子之意。朝野大臣,群起諫爭,但絲毫不能更改劉邦初意。

呂后遂求救於“智囊”張良。張良考慮到太子一位,事關重要,不可輕易更立,漢朝統治根基還未穩固,各項制度還正在健全,只有順其現狀,無為而治,才能安定天下,穩保江山。

張良遂對呂后說道:口舌難保太子,“商山四皓”。太子若卑辭固請“四皓”出山,出入宮廷以“四皓”相隨,皇上必問而知之,知之則太子位可固。事果如張良言,劉邦問知伴隨太子的“四皓”就是自己數請不來的隱士,今為太子左右,可見太子羽翼已豐,翅膀亦硬,奈何不得,從此再也不提易立太子一事。太子終得嗣位,呂后為此對張良也更加敬重。


蘇先生讀史|張良:前250—前189,與韓信、蕭何並稱“漢初三傑”


論功行封時,按級班爵,漢高祖劉邦令張良自擇齊國三萬戶為食邑,張良辭讓,謙請封始與劉邦相遇的留地,劉邦同意了,故稱張良為留侯。

張良辭封的理由是:韓滅家敗後淪為布衣,布衣得封萬戶、位列侯,應該滿足。看到漢朝政權日益鞏固,國家大事有人籌劃,自己“為韓報仇強秦”的政治目的和“封萬戶、位列侯”的個人目標亦已達到,一生的宿願基本滿足。

再加上身纏病魔,體弱多疾,又目睹彭越、韓信等有功之臣的悲慘結局,聯想范蠡、文種興越後的或逃或死,深悟“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的哲理,懼怕既得利益的復失,更害怕韓信等人的命運落到自己身上,張良乃自請告退,摒棄人間萬事,專心修道養精,崇信黃老之學,靜居行氣,欲輕身成仙。


蘇先生讀史|張良:前250—前189,與韓信、蕭何並稱“漢初三傑”


但呂后感德張良,勸他毋自苦,張良最後還是聽從了呂后的勸告,仍就服人間煙火。

相傳漢相張良助劉邦平定天下後,張良在張師山相距約50公里處訪得一風景宜人的黃袍山隱居下來(黃袍山位於湖北省咸寧市通城縣東南),張良並修建了“良山道觀”,在道觀不遠處創辦了“伐桂書院”,以授當地孩子文字。伐桂書院遺址位於湖北省通城縣黃袍山大堝山谷中,伐桂書院古石碑仍存。黃袍山後人為了紀念張良,為其修建了圮橋和石墓。

前189年,張良病逝,諡號文成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