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弒父是真的嗎?這個皇帝怎麼樣?

匿名用戶096


明宣宗朱瞻基弒父?可能嗎?有必要嗎?

明朝在永樂、洪熙、宣德三朝號稱永宣盛世或仁宣之治,是中國歷史上五大盛世之一。朱瞻基跟他父親仁宗朱高熾非常好,當時明成祖朱棣想要讓次子朱高煦當太子,大才子解縉的一句“好聖孫”,才讓朱棣打消這個念頭。可以說仁宗能繼承皇位,兒子朱瞻基是重要因素。中國歷史上弒父太子奪位的行為都發生在太子地位不保,皇帝要另立儲君的時候,朱瞻基太子地位非常穩固,無人能夠撼動。仁宗朱高熾生性寬仁,體胖又縱慾過度,身體不是很好,宣宗朱瞻基沒必要如此心急。

仁宗朱高熾只當了十個月的皇帝就駕崩了,猝死在北京城,而當時朱瞻基在南京。如果說朱瞻基有讓人懷疑,就是在南京的朱瞻基像是提前得到消息離開,中途躲過了叔叔朱高煦的暗殺。北京當時是秘不發喪的,回到北京城又顯得非常自信。

提出這個想法的人,不知道腦子哪裡短路了。歷來發生弒父奪位的時候,主使者、受益人都會在中樞或者皇帝身邊,為了避嫌跑到南京?不要說路上有叔叔朱高煦的狙殺,北京城裡也可能有不測,為擺脫嫌疑跑南京去,這風險值得冒嗎。

皇帝突然駕崩,東宮不在,朝廷秘不發喪,那一定是為了太子速回主持大局。當然不會走正常的驛站,六百里加急去報信,那等於告訴居心叵測之人。永樂年間特務政治發達,肯定有非常規通信線路(飛鴿傳書)在南北兩京之間溝通。至於回到北京以後的自信自得,那就更難說明了。朱瞻基又被稱為“蟋蟀天子”,能文能武,還會玩,深受爺爺朱棣的喜愛。仁宗體胖行動不便,上朝路上不小心差點跌倒,被朱高煦在後面嘲笑:“前人跌倒,後人要注意啊。”當時在旁邊只有十幾歲的朱瞻基立馬接言“還有後來人會更注意呢。”說完自信的看著朱高煦,看的朱高煦頭皮發麻,悻悻離開。

永宣盛世的繼承和發揚者,朱瞻基無疑是一個有為之君,重用父親的老臣,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三楊”,啟用因勸諫被貶的大臣。仁宗體胖,平日裡又縱慾無度,發生心臟病或者其它不好啟齒死因不好記載史書裡,也未可知。





愛讀歷史的大胖子


朱瞻基是朱棣最喜歡的孫子,朱棣在位時就效仿父親朱元璋立朱瞻基偉為皇太孫,這按常理來說,皇太孫即是下一朝的太子,而朱高熾繼位後也馬上講朱瞻基立為太子,那麼他繼承皇位是順理成章的事,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懷疑明宣宗是弒父奪位呢?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朱瞻基殺父一說不成立


朱瞻基的父親明仁宗朱高熾作為明成祖朱棣的兒子,朱高熾完全沒有遺傳父親的英明神武,朱高熾不善武,酷愛讀書,為人宅心仁厚,按照現如今的話來說,朱高熾就是一個富二代兼官二代,本應該那種氣焰囂張、不可一世的主,可是他卻偏偏是一個寬厚仁慈的人,一點帝王的威嚴都沒有。  

 

朱高熾應該是明朝一代歷史上身材最胖的皇帝了,眾所周知,肥胖會引起很多的疾病的發生,所以朱高熾身體一直不好,總是疾病纏身。這導致他當了八個月的皇帝就去世了,對於朱高熾的死正史上記載的非常簡單,而朱瞻基此時並不在京城,由於朱瞻基繼位時間上的差異,導致很多人認為是朱瞻基弒殺了父親朱高熾而提前繼位的。 


 

跟朱高熾相比,朱瞻基的性格跟朱棣更,這也是朱棣為什麼喜歡朱瞻基的原因。雖然朱棣曾一度認為朱高熾不是當皇帝的料,但朱高熾作為嫡長子相比其他兩個兒子朱高煦、朱高燧要優秀的多,所以礙於祖宗禮法以及對大明萬年基業的考慮,他就提前選定朱瞻基為第三代接班人,所以說朱高煦能當太子也是沾了兒子朱瞻基的光。  


在朱棣的眾多子孫當中,朱棣唯獨對朱瞻基這個孫子親賴有加,所以從朱棣的角度分析,朱瞻基將來繼承大明的江山,是遲早的事。更何況朱高熾飽受疾病困擾,身體一直非常孱弱,一副活不長的樣子,所以朱瞻基完全沒必要非要弒父奪位,因為皇位遲早是他的。

朱瞻基是歷史上少有的好皇帝

朱瞻基繼位後,改元宣德,史稱宣宗皇帝,在父親仁宗朱高熾在奠定的基礎之上,重用三楊等人,在位十年,勵精圖治,大力改革:革清吏治,精簡機構,進行賦稅改革,減少對外用兵,大大降低了政府的財政支出,同時使老百姓得到了休養生息,創造了著名的仁宣之治。



不僅如此,宣宗朱瞻基還是一個多才多藝的皇帝,平日裡除了處理繁忙的政務,他還有很多業餘文化活動,朱瞻基善長騎射,射箭技術還非常高,經常組織射箭比賽活動。他在書法繪畫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詣,故宮博物院收藏了他不少傳世佳作。


朱瞻基還有一個愛好,卻頗為世人詬病,就是這個皇帝貪玩,喜歡促織(逗蛐蛐),對此非常痴迷,甚至不惜重金讓百官從全國各地購買蛐蛐供自己把玩,還經常組織促織比賽,所以他有個稱呼叫“蟋蟀天子”,這也成為他執政時期的一大汙點。

然而瑕不掩玉,宣德皇帝朱瞻基總體上說一位稱職的皇帝,他對大明王朝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被史家稱為太平天子、守成之君,這些稱號對於宣宗來講都並不誇張,只是宣德皇帝享壽不長,在位僅僅十年就染上不明之症,英年早逝。


古曲古風


仁宗朱高熾體弱多病,登基後不到十個月,遭李時勉當廷勸諫,龍顏大怒,雖將他拘捕入獄,仁宗仍不解恨,數日後一病不起,於洪熙元年五月辛巳(1425年5月29日)崩於欽安殿,廟號仁宗,葬於明獻陵(今北京昌平),

朱瞻基是明朝第5位皇帝,在位十年,享年37歲。宣德元年(1426年)平定高煦之亂,和其父仁宗一樣,比較能傾聽臣下的意見,聽從閣臣楊士奇、楊榮、楊溥等建議,停止對交阯用兵,與明仁宗並稱“仁宣之治”,宣宗時君臣關係融洽,經濟也穩步發展。不過,他也開啟此後宦官干政的局面。


恆古博今


朱瞻基能快速趕在他叔叔之前,跑回北京繼位有點可疑。他叔叔在山東,他在南京,沒劫殺到他,說明他事先就知道他爸駕崩了,他怎麼知道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