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簡西方哲學史思想譜系圖


極簡西方哲學史思想譜系圖

1.古希臘羅馬哲學

古希臘羅馬哲學包括自然哲學、形而上學和倫理哲學三個階段,為西方哲學的理性思辨和形而上學打下了傳統根基。它提出了邏各斯、存在、實體等成為西方哲學的經典命題,而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關於共相性質的爭論開啟了中世紀基督教哲學關於唯名論和實在論的爭論。

極簡西方哲學史思想譜系圖

2.中世紀基督教哲學

西羅馬帝國崩潰後,基督教成為西歐不可侵犯的絕對意識形態,哲學成為“神學的婢女”,被基督教信仰的濃重陰影所籠罩。從教父哲學(柏拉圖-奧古斯丁體系)到經院哲學(亞里士多德-阿奎那體系)的過渡反應了希臘羅馬理性精神的復甦,而唯名論和實在論的對立為近代理性主義和經驗論的興起開闢了道路。

極簡西方哲學史思想譜系圖

3.近代早期西歐哲學

近代早期西歐哲學從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運動開始,演化出歐陸唯理論同不列顛經驗論的對立,其核心是理性反思和對經驗(外在或內在)的重視。唯理論演變成萊布尼茨-沃爾夫體系中的獨斷論,而經驗論則在休謨那裡成為徹底的懷疑主義,這為法蘭西啟蒙思想和德意志古典哲學的出現埋下了伏筆。

極簡西方哲學史思想譜系圖

4.法蘭西啟蒙思想和唯物主義

18世紀法國哲學包括法國自然神論和唯物主義兩塊,探討的核心問題是人與自然的關係,理論上則表現為思維和存在的關係。法國自然神論奠定了西方政治學的基礎,而激進的盧梭則引導了後世批判哲學(馬克思和尼采)的出現。法國唯物主義者否定自由意志,但推崇人的理性,使理性主義成為法國哲學鮮明的特點。

極簡西方哲學史思想譜系圖

5.德意志古典哲學

18世紀末19世紀初,德意志古典哲學體系的出現標誌著傳統西方哲學的最高成就。它將考察重點轉向主體與客體的關係,實現了西方哲學繼亞里士多德形而上學體系之後的第二次飛躍。康德通過對自在之物和現象的嚴格區分,發展出認識論的先驗自我意識統攝機能和道德實踐領域的純粹理性,以及溝通兩者的判斷力批判。黑格爾通過辯證法三段論將整個世界容納在絕對精神從自在狀態過渡到自為狀態,最終達成絕對理性自我意識的宏大歷史過程。因此,黑格爾成為最後一個形而上學大體系,並引發費爾巴哈和馬克思對其的反思。

極簡西方哲學史思想譜系圖

其實,對於我們大多數人而言,學習哲學,也並不是要做學問,而是想從哲學中獲得啟示,也就是想知道我們這一生到底是怎麼回事兒,要活一個清楚明白,其它都是次要的。而這件事情,似乎也只有哲學才能真正讓你辦到。

哲學的智慧河流,發源於往哲先賢們的辯論與洞見,影響了科學、宗教、藝術等人類文明成果至今。

對哲學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收看我的主頁上傳的西方哲學史視頻課程,帶你瞭解整個西方哲學建立和發展的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