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寶寶吃水果還有這些講究?

享受了一夏的陽光和雨水,

秋天裡,

累累碩果新鮮登場!

讓我們一起走進秋果的世界裡吧


營養價值

水果能提供飲食中多種重要的營養物質,包括礦物質、維生素、膳食纖維和植物化學物質等。

  • 紅色和黃色水果(如芒果、柑橘、木瓜、山楂、沙棘、杏等)中胡蘿蔔素含量較高。
  • 棗類,柑橘類(橘、柑、橙、柚)和漿果類(奇異果、沙棘、黑加侖、草莓)中維生素C含量較高。
  • 香蕉、黑加侖、棗、龍眼等的鉀含量較高。
原來寶寶吃水果還有這些講究?


如何添加?

  • 剛剛添加時(6月齡)可搗成細膩的果泥;
  • 7~8月齡可以逐漸改為有粗粒狀的果蓉;
  • 9月齡以後可以切成水果條作為手指食物鍛鍊寶寶自主進食,但性狀要軟。

香蕉、牛油果、奇異果、火龍果和木瓜等質地較軟的水果可以搗成泥或者直接刮下來給寶寶吃。藍莓、櫻桃和葡萄之類的小粒圓形水果,要注意切好再給寶寶吃。蘋果、梨和瓜類質地比較硬,可以蒸or煮一下變軟再提供給寶寶。


水果一天吃多少?

根據中國營養學會婦幼營養分會的建議每日水果類的攝入為:

  • 7~12月齡:25~100克
  • 13~24月齡:50~150克

果汁≠水果

美國兒科學會不建議給1歲以內的嬰兒喝果汁,對於1~6歲的孩子,每日的果汁飲用量限制在120~180毫升。

即便是家裡鮮榨的果汁,也不能替代水果,果汁裡的纖維和其他營養成分遠比不上真正的水果。而且會攝入過多的糖和熱量,可能會導致超重和肥胖症。另外給寶寶習慣了這種甜味飲料,寶寶會不願意喝白水哦。


水果能不能加熱再吃?

有時候媽咪製作美食會將水果加熱,但又擔心破壞其中的營養成分。

確實,將水果加熱過程中會破壞一部分維生素C,但其中的礦物質、膳食纖維等並不損失。另外,加熱對不同維生素的影響不一樣,就算是同種維生素加熱後損失多少跟溫度、時間和加熱方法有關。例如維生素C和B族維生素易溶於水,水煮的方式會比蒸損失得多。

維生素只是水果營養的一部分,因此媽咪就算拿來做料理也不必糾結營養損失。只要注意日常保持提供天然形式的常規水果就好了。


市售果泥?

只要沒有額外的添加糖之類的,市售果泥是可以的。但由於市售果泥常常是多種水果搭配的,需要注意添加的為寶寶不過敏的。此外,當寶寶大了以後,市售果泥太過於細膩不利於鍛鍊咀嚼。

需要注意的

1.為了避免寶寶嗆到,應該避免直接給寶寶太硬的水果,可以稍微蒸煮一下變軟再提供。

2.棗類、龍眼、櫻桃和葡萄等有籽有核的水果,一定要注意去籽去核。

3.儘量為寶寶提供天然形式的新鮮水果。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

美國兒科學會

原來寶寶吃水果還有這些講究?

YanJun

護理專業

母乳餵養指導師

鄧斯坦嬰語傾聽者

愛做料理的mama

在育兒路上邊走邊學


首發馬蕾孕哺育

作者YanJu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