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無悔當軍醫,最虧欠是家人”

一條讓人淚目的朋友圈

除夕之夜,當萬家團聚、共迎新年之時,海軍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孫玉明愛人——上海市公安局楊浦分局民警董秋紅的一條朋友圈卻讓人淚目。

“最無悔當軍醫,最虧欠是家人”

孫玉明教授是海軍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因重症科室特殊的工作性質,他既要牢記軍醫使命,先後完成了2008年抗震救災、衛勤使命—2015朱日和演習等重大軍事衛勤任務;又要在春節等法定節假日期間悉心看護重症病人,為病患做好醫療保障。

孫玉明家裡上有八十多歲高齡的老母親,下有正在備戰高考的兒子,而他們兩夫妻平日裡各自都忙,一家人難得團聚。

原本董秋紅滿懷期待,丈夫孫玉明答應今年一起在家團圓,吃年夜飯、看春晚。

沒想到的是,大年三十的凌晨五點,家裡的電話響起,孫玉明教授接起電話:“是是,時刻準備著!”待孫玉明掛上電話,一旁的董秋紅說道:“去吧!武漢更需要你,家裡有我呢……”

一大早,夫妻倆分頭忙碌起來。孫玉明去醫院開會培訓,妻子忙著替他準備物資、收拾行囊,還張羅了一頓“提前的年夜飯”,因為孫玉明當晚就要乘坐軍用飛機奔赴武漢。

臨別的時候,上海正淅淅瀝瀝的下著陰雨,看著丈夫筆挺的軍姿、花白的頭髮,董秋紅又是自豪,又是擔心。隨著大巴車幾聲長鳴,醫療隊正式出征,看著漸漸遠去的車輛,董秋紅早已壓抑不住的淚水奪眶而出……


依依不捨的病人們

孫玉明的父親在他兒時因病離世,內心柔軟的他,能夠理解每一位病人和家屬的心情,更是設身處地的為病患和家屬考慮。

“最無悔當軍醫,最虧欠是家人”

孫玉明每次值班都會兩次詳細巡視和看望每個病人,不僅細心詢問他們的病史,還要對他們進行適當的心理疏導和安慰,時間一久,病人們都特別喜歡這位工作認真、態度親和、經驗豐富的醫生。孫玉明的病患中有兩個合併糖尿病截肢的病人,除了肺炎外還有手術部位的感染,情況較為嚴重,孫玉明想盡一切辦法給他們換藥,調整抗感染藥物,使患者病情得到極大改善。

“最無悔當軍醫,最虧欠是家人”

後來軍隊醫療隊轉場其它陣地,離開漢口醫院前,孫玉明跟醫護人員及病人告別。大家都很不捨,有的病人說:“你們走了我們怎麼辦?”有的說:“有你們解放軍在我們很放心。”

幾個孫玉明一直負責的病人甚至留下了眼淚,這段日子,他們親眼見到了解放軍醫療隊是怎麼捨生忘死、不辭辛勞的照顧他們。一位女患者拿出手機一定要給孫玉明拍個照片,她說要好好的記住他們,永遠都不能忘記他們的救命之恩!

回到住處,孫玉明與妻子視頻通話,對妻子說起離開漢口醫院的情形,他的內心也是十分不捨……他對妻子說:“越是在這種時候,越能感受到自己作為醫生的價值,作為軍人的責任。”


火線入黨的初心使命

“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永不叛黨。宣誓人:孫玉明!”

“最無悔當軍醫,最虧欠是家人”

2月13日,在抗疫的最前線,對著一面鮮豔的黨旗,孫玉明和其他6名錶現優異的同志一道宣誓,光榮加入黨組織,成為一名預備黨員。

在問到他的入黨初心之時,他說:到了武漢後,看到別的黨員同志吃苦在前、奮不顧身,他被深深地震撼了,產生了加入黨組織的迫切願望。自己現在已經做好準備,盡最大的努力,發揮最大的作用幫助病患,在戰場上接受最嚴峻的考驗,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

“最無悔當軍醫,最虧欠是家人”

孫玉明是這麼說的,更是這麼做的。

漢口醫院是武漢最早接收新冠肺炎患者的三家定點醫院之一,距離華南海鮮市場不足5公里,收治病人多、醫院基礎條件差、甚至還有部分醫務人員被感染。漢口醫院的ICU病房是重症病人最集中的地方,在這裡,可以說是與病毒面對面交鋒,稍有不慎就可能被感染。孫玉明是第一個主動申請進入ICU病房支援的非黨員。

醫療前線的物資十分緊張,隔離服穿脫一次便就作廢一套,為了節約有限的醫療物資,避免上廁所,孫玉明常常進病房前兩小時便不再吃喝。為了便於穿脫防護服,他更是剃掉了頭髮,一顆“滷蛋頭”成了他現在的特色標誌。


後方家人的牽掛支持

家中八十多歲高齡的母親和正在備考的兒子十分想念孫玉明,特意錄製了視頻為他加油。而孫玉明最牽掛的也是他們,每次通話孫玉明都要嘮叨妻子:“讓兒子好好學習,老人不要出門,你上班戴好口罩,一定要勤洗手。”而他對家人說的最多的總是“放心吧,我這裡都挺好的,不用擔心。”

孫玉明曾在採訪中說,這些年,他最虧欠的便是家人,但最不後悔的,便是當一名軍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