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網上上課能達到預期效果嗎?

番茄雞蛋餅


網絡上課雖說是現在這時間段比較流行且快捷的學習方式。但是站在老師角度上來說,網絡上課還是會有很多衝突的地方。以下衝突都是一個老師對很多學生的情況出現的:

1.要是在上課過程中學生出現問題,想老師提問,那老師改回答誰的呢?

2.老師,怎麼還能時時關注到每個學生現階段的學習情況呢?

3.網絡上課歲方便,但是每個學生學習水平不一樣,老師怎麼針對這個問題去解決呢?

4.即使能把學習進度分成低、中、高。那怎麼確定網絡課教的是學生所缺的部分呢?

5.一說到網絡,現在很多小朋友想到的不是學習,而是玩遊戲,所以即使上課了可能心不在焉。

以上純屬個人意見,所以個人覺得高三網上上課比較難達到預期效果。


超人老師


在“停課不停學”的理念下,各地各學校的網課如火如荼的在進行。那麼對於高三的學生來說能不能達到預期效果呢?個人認為是可以的。

第一 設想一下高三畢業生如果在學校上課這段時間會怎麼複習呢?想必一定是以大量的練習為主,以老師的講解為輔。通過練習,查漏補缺,及時彌補薄弱的知識。網課學習同樣可以達到這個效果。拿我身邊的高三生舉個例子,我問過他對網課的看法,他說挺好的,比起在學校學習來,他更有時間去做題,甚至不明白的問題除了向老師請教還可以自行去網上觀看一些優質視頻講解。他們學校的網課安排基本上是半小時左右的講解,半小時左右的專項練習。而原來在學校,全天的課,龐大的內容根本沒時間去消化。

第二 效果的達到需要老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網課分為直播課和錄播課。不管哪種形式,都需要老師認真備課,熟練操作教學軟件。對於在直播教學中出問題的老師,畢竟是極個別現象,如果對軟件操作不熟悉,應該在課前反覆操作以避免意外的發生。畢業班的老師一般都經驗豐富,他們熟知每一個考點及題型,網絡授課老師們會著重強調重點,突出考點,讓學生一定程度上節約時間。作為高三畢業生,己經對學習有了一定的認知,而且自制力比以前更強,隨著高考的臨近,他們對知識的渴求走也越強烈,這也促成了學生的學習自覺性在家的網課學習可以更好的讓家長了解自己孩子的學習狀態,從而合理監督。


越智慧


很難達到預期效果。

從老師的角度來講,宅在家裡不能集體備課,手頭資源有限。如果從網上下載到合適的課件,拿來就能用。如果不合適,就得自己動手製作,備課量很大。直播對於大多數老師來說是新生事物,邊學邊用,錄播效果肯定不會理想了。弄不好還出問題,湖北那個物理老師不是因為直播中出現不堪畫面就被教體局通報批評了嗎?我本人也是試模幾天才弄清楚,但第一次直播還是長達十幾分鍾給不出課件畫面。另外任課教師各自為戰,缺少協調,沒有統一佈局。

從學生的角度來講,沒有老師組織教學的環節,學生聽不聽、怎樣聽都無法具體監控到位。作業環節全靠學生自覺性去完成,作業質量也無法保證。有疑問也不能得到及時解決。農村學生網絡信號也不一定都好,學生未必都有智能手機,有也未必都能用得好。學生一天到晚盯著手機,眼睛則不一定都受得了。學生還要疲於應付老師的作業檢查,有時恐怕敢情犧牲聽課,直接作業了。學生普遍反映,上網課以後缺少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精力。

所以網上上課能達到六成預期就非常不錯了。


高中語文劉老師


關鍵時期,網絡上課是最好的方式。網絡學習有很多優點: 

1、打破時空限制,實現教學資源的共享,互相學習取長補短。 

2、網上學習的時間和地點比較靈活,沒有硬性規定集中培訓的時間、地點、內容和進度等多方面的限制。 

3、可以通過網上學習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4、交流更加容易,更加充分。每個人都可以提出問題。

課堂學習的優點:

1、有助於發展社團學習氛圍和知識構建團體;

2、提供相互輔導協作的機會,有利於提高學術表現能力和培養對課程的滿足感;

3、該方式還照顧到社會情感需求。可有效地彼此表達課程帶來的困惑、焦慮或失敗情緒,或者分享由課程而來的成就感。

但是一定營造良好網絡學習環境的方法:

1、激發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有效地發揮網絡優勢。 學習要集中精神。增強認知動力,達到學習的目的。

2、學習內容儘可能適應教學實際。 

3、呈現學習材料的形式多樣化。通過閱讀、視頻等多種形式的學習,加強學習的吸引力,使學習者更加感興趣和集中精神。


柏慶平


要全身心投入有效果,不全身心投入網課還不如不上,要上就別玩手機,電腦,,高三很重要,決定人身去向



青年人的知心人


在這特殊的時期,上網課是最好的學習方法,高三學生自律性要強一些,老師在網上授課,高三學生能積極的學習,看不懂的地方還能看回放。如還有不懂的地方可以私信老師。如果不上網課讓孩子自主學習,學生不知從何學起,效果更差。高三是個特殊學期,必須抓住這幾個月的黃金時間,邁向改變命運的一步。


一家三寶


方法得當,效果肯定好。

首先,要讓自己進入氛圍,學習的氛圍。

其次,課前預習,準備,一樣不能少。

最後,做好筆記,及時複習,不懂的多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