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孫子了,想給兒子說點教育小孩的經驗,大家覺得他願意聽嗎?

助人才樂1


這點我覺得不用特別正式說教。父母只需平常潛移默化就行了。

正常情況下,現在的年輕人都是有知識有文化的人,他們要學育兒經,書上、網上太多、太充足了!不用做父母的特別教導。而且父母的育兒經都是他曾經感受過和經歷過的,他應該有體會有選擇,能用的相信他都在用了,何用再說一遍?!

不正常的情況就是兒子非常不聽話,沒有成人,那麼也就說明您的教育也是非常失敗的,您的育兒經也根本不需要傳承給您兒子了……

一己之見,不喜勿噴,可以探討!


滄海冷雲


關於這個問題,談一下我的看法。

首先,作為過來人和長輩,您在教育孩子方面一定積累了許多經驗與心得,。而且,這些經驗來源於實踐,並不是紙上談兵,可能讀多少書都學不來。

我的一個親戚,她女兒研究生畢業。去年生了個男孩。我的那位親戚去幫助照看。有一次給孩子洗澡時,我的那位親戚用手試了一下洗澡水的溫度,感覺有些熱。她女兒說,育兒書上寫的是40度的水溫,最適宜一歲的寶寶。這是她特意用溫度計測量出的溫度。後來,把孩子放在水裡洗澡時,那小傢伙就哭鬧起來。在我的那位親戚強烈要求下,在浴盆裡又加了些涼水,再次給孩子洗澡時,小傢伙就不再哭鬧了。可見,有時候一定要相信自己的感覺和經驗。

其次,時代不同,教育孩子的方式也不同。我出生於70年代,父母沒有什麼文化,講不出那麼多大道理,更不擅長說教。父母對我的教育都落實到行動上。比如,我母親從不睡懶覺,每天都起得很早,然後把房間裡的物品擺放的整整齊齊。我長大後,把母親的這個習慣繼承了下來。

現在的年輕人思想比較自由獨立,善於學習和思考,是有知識、有文化的一代人。他們緊跟時代的步伐,是這個時代的主人。由於社會變化太快,一不留神就會落伍。而我們過去的經驗不一定適合當今社會。所以,您向您兒子傳授經驗時,要看一下他的態度。如果他喜歡聽,您就可以毫無保留的把經驗傳授給他。如果他不喜歡聽,您點到為止,說多了也無益,更不能把您的思想觀念強加給他。

最後,祝您全家生活幸福,和諧美滿!

記錄生活點滴,分享人生感悟。


愛爬樹的老貓


大家好,我是清清囉囉。有孫子了,想給兒子說點教育小孩的經驗 ,大家說他願意聽嗎?

能想到這一點,說明你是個有責任感的好母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前輩積累的經驗確實對初為父母的小夫妻有指導意義。兒子肯定是願意聽的。

現在電視、網絡、雜誌裡的育兒經驗鋪天蓋地。很多人都會通過這些途徑學習育兒經驗。別看兒子第一次做父親,說不定談論起育兒來,也頭頭是道。

記得我剛有孩子的時候,迫不及待想把漂亮衣服都搬回家。買回新衣服,下水洗乾淨 變著法兒輪換著穿。每次我媽都憤憤不平的嘮叨:新衣服洗了不就是舊得了嗎?

在農村,孩子金貴的標誌就是商店的零食隨時買回家塞給孩子。我不讓孩子吃小零食。媽媽就說“人家孩子什麼都能吃上,你家過的啥日子,什麼都不給吃。”或者偷偷給孩子做了方便麵跟鄰居炫耀:誰說方便麵沒營養 看我加的蛋、菜,再沒有比這個有營養了。老少兩代的生活理念差距不是一星半點。

建議你僅在對方需要幫助時從旁協助。切忌強勢干涉,畢竟以往的經驗不一定適用於新時代,要照顧兒子媳婦兒 的接受情況,免得造成不必要的矛盾。


清清囉囉


現在的年輕人呢他是不會聽你老人話的…他基本上認為你的東西都不對…她覺得她知道的多,懂得也多。有問題她上網查,網上的東西即使是錯的她也信……

不過,你有什麼好的意見可以在網上發佈出來,不要跟她講,她看了以後覺得對,她也許聽……


杭帆風順


教育孫子你的成功經驗當然要說,還有各家還有家風家訓。為了教育好孫子你要不得罪人,多說,你也要把教育好有什麼好處,不教育好有什麼壞處講清,他是會聽。


用戶52425839018


對於孫子的撫養和教育問題,我的看法是1:現在的年輕父母都是有文化的一代人,雖然沒有養小孩的經驗,但從懷孕開始他們已經從書裡,同事朋友中學到了不少知識,所差的就是實際操作能力了。2我們的觀念已經過時了,應該多聽孩子們的,尤其是多采納兒媳婦的意見,我們初為人母(父)時不也是覺得老人有管的太多的時候嗎,將心比心,相信孩子們,我們能做的就是照顧好他們身體就好了


嚮往的生活19901996


首先我覺得您是一個很好的父母,兒子都有了孩子,作為爺爺奶奶還一直為兒子操心和張羅生活,這樣的老人就是家裡的寶貝,應該贏得尊重和肯定,我個人覺得教育本身也是傳承生活經驗,分享經驗結果;如果您要和兒子溝通,建議注意以下細節:

1、明確自己的角色,一切為了孩子孫子;

2、無論結果如何,不干預兒子生活,不因兒子是否接受而影響關係;

3、說出你的初心;

4、如果您您和兒子關係很好,佈置一個適合溝通的環境,和兒子坐下來喝杯茶,喝點小酒和兒子談談心,給出的合理的意見;

5、如果您和兒子關係不好謹慎處理,或者以書信的方式;

我想您兒子會接受,希望能幫到您,祝您家庭幸福!


白色314


別人不知道,但我是願意聽的。女兒出生以後,父母經常和我交流養育孩子的經驗,比如母親常給我說:小孩要得安,三分飢與寒。我就深以為然,其他的經驗有很多,就不一一列舉了。

您給兒子說教育孩子的經驗本意是好的,但應該注意方式和方法,畢竟兒子都為人父了,再加上還有兒媳在中間,所以最好以建議的口吻談孩子的教育經驗,至於他們採納不採納是另外一回事兒,採納了當然好,大家都高興,不採納,您也別生氣,兒孫自有兒孫福,隨他們去吧。

在教育孩子這件事兒上,老人還是儘量尊重孩子父母的決定比較好,最好不要過多幹預。


homework


當今社會的青年人,所受的教育義比上一輩高。加之,現在科學發頭達,又是信息和網落時代。他們認為老一輩的育兒經,早已落武不適合現在育兒使用,只能做為參考。就比如做月子這件事吧,老一輩做月子,什麼酸的,辣的,鹹的,涼的,硬的都不許吃。可現在的孩子你不讓她吃,管用嗎?根本就不聽你那套老傳統。她們找出種種理由來說服你,比如:產醫如何說,閨蜜怎麼說,微信生孩子的朋友怎麼說,百度怎麼說等等…

綜上所述,有孫子了,想給兒子說點育兒經驗,我覺得做參考可以,大部分兒子都不會聽。[我想靜靜][呲牙]


心平氣和的波波


我想是沒有必要,不嫌棄你嘮叨才怪呢😄,時代不同,教育方式肯定是在不斷更新,老一套的打罵方式,還是舊禮數早就和今天的寵愛或者說溺愛不沾邊際了。80.90後哪個能聽進去,你的吃糠咽菜窩窩頭,土布衣裳,納鞋底。哈哈哈!還是有吐沫暖暖肚子吧。我是不支持歷史倒退,還是與時俱進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