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凶猛,要扛住!中国港口"箱满为患", 船公司征收特殊附加费

当前新冠病毒快速扩散,国际航运机构的普遍评估是:疫情将削减中国制造产品的集装箱出口,并全面减少中国对工农业产品和大宗能源商品的进口需求。

但事实证明: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这项评估没有充分考虑中国人民的巨大的日用饮食消费能力。

当前虽然是疫情期,工厂可以关闭、餐馆可以关门,但中国人民的日常饮食还要继续,对食物的需求较疫情之前会有落差,但不会受到如其他商品的进出口那般的全盘冲击。

民以食为天,这是刚需。

因此国外向中国的生鲜消费品集装箱出口积极性依然很高。

这些生鲜消费品,大多是需要冷藏进口的产品,如各种肉类、蔬果等。

但问题来了...

当前由于新冠病毒的限制,除了各大港口码头陷入轻度“休眠”状态,内陆集卡车运输体系的运转也未完全恢复,源源不断到达中国港口的冷藏集装箱,因来不及卸载并向中国各大地区运输,使得上海、宁波、天津等地的港口冷藏箱堆积为患。

疫情凶猛,要扛住!中国港口

上海洋山港和外高桥港口堆满了冷藏集装箱


由于在码头等待卸载期间,冷藏箱必须接到码头的冷插电源上,以保证箱内的冷藏温度,避免商品腐烂损坏,而这给航运公司带来了额外的冷插费和港口监控服务费成本。

当前,在上海、宁波、天津等地的港口,已经出现冷插电源非常紧缺的状态,不少冷藏箱因为没有冷插电源致商品腐败。

美国禽蛋出口委员会上周就表示,中国港口已经没有足够的空间容纳冷藏集装箱,从美国到中国的装有鸡肉冷藏柜的船正被转移到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以及韩国和越南等国家和地区的港口。

疫情凶猛,要扛住!中国港口

而各大航运公司坐不住了,纷纷宣布征收冷藏箱附加费...

集装箱运输公司对到受影响的在中国港口(上海、宁波、天津)滞留的冷藏箱征收特殊附加费。

Ocean Network Express(ONE)每个冷藏集装箱加价1,000美元;

马士基每个冷藏集装箱加价1,000美元;

Zim每个冷藏集装箱加价1,000美元;

而CMA CGM和 APL 则宣布加价1,250美元。

其他还有一些航运公司也在酝酿着自己的冷藏箱附加费。

CMA CGM警告说:“上海、宁波和天津等城市所有的集装箱码头的大多数冷藏箱的冷插已经全部被占满,我们甚至不得不将冷藏箱货物转移到其他港口。”

ONE公司也表示,“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的爆发和农历新年假期的延长,导致入境集装箱提货活动缓慢,一些中国码头面临严重的冷藏箱插头短缺的问题。”

有航运公司在发给客户的告知书中说:“建议只有确认目的中国港有冷藏箱冷插时,才将货物运到中国的最终目的地,否则建议客户先更改到其他港口靠泊,因为冷藏箱可以在不经事先通知的情况下在其他任何港口卸货。”

马士基就允许客户免费更改目的港,并表示无法保证预定何时将在上海和天津新港卸货的冷藏货物最终到达,因为情况是“我们无法控制的”,这取决于“港口何时”能够腾出额外的冷藏箱冷插。”

“征收的附加费,我们将用于抵消将这些冷藏集装箱转移港口的成本费用。”

疫情凶猛,要扛住!中国港口

疫情凶猛,要扛住!中国港口

而MSC方面表示,他们正在援引提单第19条关于不可抗力的规定,即有权将货物留在“承运人认为安全和方便的任何地方或港口,并收取为此而产生的全部运费和额外费用。

东方海外也通知客户,宣布将在近期征收附加费,并建议客户转港停靠。

保险索赔随之而来...

与此同时,保险公司也正在为亚洲码头上滞留的冷藏集装箱中损坏的货物进行进行索赔。

一位海上货物保险公司的消息人士说,他预计在病毒爆发导致供应链大规模中断之后,索赔将“雪崩”,而且随着中国冷藏箱进口量的大幅增长,潜在的索赔额会很大,可能达到每单位几万美元。

疫情凶猛,要扛住!中国港口

提醒:尽管生鲜产品是中国人民日常刚需,但受疫情影响,整个内陆运输链未完全运转,会在港口产生很大的滞留费用,乃至货物损坏费用,所以近期承运运往中国冷藏箱的航运公司要事先留意目的港口的冷插供应情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