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扶貧”日誌到“抗疫”日誌

“梁村鄉建檔立卡貧困戶2787戶,11137人”、“未脫貧137戶417人”、“貧困發生率由21%降到0.83%”、“武漢返鄉人員88人,湖北其他地市返鄉31人,六市返鄉27人,縣域外239人”、“九個一律”、“十個不準”……

18本工作筆記、50餘根用完的寫字筆,從脫貧攻堅的戰場到抗擊疫情的戰場,王向前始終以自己的行動踐行著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从“扶贫”日志到“抗疫”日志

王向前,男,中共黨員,南樂縣梁村鄉黨委書記,一名奮戰在“脫貧攻堅”戰場上的勇士,一名堅守在“新型冠狀肺炎疫情”一線的戰士!

从“扶贫”日志到“抗疫”日志

梁村鄉位於南樂縣、河北省大名縣、魏縣兩省三縣結合部,處在全縣疫情防控最前沿,名副其實的南樂縣“西北大門”。為守好這扇“大門”,梁村鄉黨委書記王向前勇擔重任,率先垂範,衝鋒在前。

从“扶贫”日志到“抗疫”日志

疫情就是命令,崗位就是戰場!大年三十,他放棄和家人團聚的機會,迅速到崗,組織召開黨政聯席會,討論研究“取締蒼頡廟會”、“邊界聯防聯控”、“重點人員隔離防控”等重要事宜。考慮到史官村與河北省魏縣交界,人員複雜,他當機立斷決定要短時間內取締2020年蒼頡廟會,發放《致全鄉人民群眾的一封信》,微信聯繫邊界鄉鎮黨委書記,迅速在9個邊界村建起一道道疫情防控的銅牆鐵壁。

从“扶贫”日志到“抗疫”日志

自1月22日以來,他每天不分晝夜深入各村疫情防控一線,督導檢查各村疫情防控情況,詳細瞭解各村防護用品配備、防控措施落實、物資保障等情況,慰問堅守在防控一線的工作人員,指引全鄉工作方向,鼓舞幹群士氣。 無論是戰“貧”,還是戰“疫”,他始終做到超前謀劃,主動作為,高標準落實,高效能推進,每天早上安排,晚上集合逐村彙報,一天兩調度,深入一線督導檢查各村防控情況,幹在實處,拼在一線,以實際行動做榜樣。

他一直強調,要把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線作為踐行初心使命、體現責任擔當的試金石和磨刀石,讓黨旗高高飄揚在一線,充分發揮全鄉21個黨支部和1447名黨員的戰鬥堡壘和先進模範作用,團結帶領群眾全力以赴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从“扶贫”日志到“抗疫”日志

“執勤點是我們村的第一道防線,我們必須要嚴盯死守,守好關口,決不漏掉任何人、任何地方、任何細節,堅決守好咱身後的村,護好咱身後的人!”2月5日凌晨2點半,王向前到21個執勤點查崗時說道。

2月5日,他在全鄉疫情防控調度會上通報凌晨查看的21村的值守情況。時刻不敢懈怠,保持自我加壓,主動找問題,查漏洞,補短板,強化薄弱環節,他硬起手碗追責問責,以儆效猶,倒逼責任落實、落細、落到位。

隔離不隔愛,2月16日,王向前親自帶隊到隔離戶家查看情況。“你也不用恐慌,每天都會有醫生會來幫你量體溫,有什麼需要村委會都會幫你解決,你現在最重要的就是呆在家裡做好居家隔離,這不僅是為了你好,更是為了咱全鄉人民好。”

从“扶贫”日志到“抗疫”日志

作為深度貧困鄉的黨委書記,王向前時刻不忘為貧困戶謀發展思路,拓增收渠道。疫情防控“宅在家”,他就立足“扶貧先扶志”,謀劃開展“立家規、樹家風、傳家訓”活動;疫情防控“出行難”,他就為農戶和大型商超搭建“連心橋”,助力銷售全鄉近28萬斤農特產品;疫情防控“務工難”,他就超前對接鄉域15家扶貧車間負責人,掌握用工需求,確保疫情之後有序復工精準上崗;疫情防控“春耕熱”,他深入田間地頭,找土專家瞭解實況……

从“扶贫”日志到“抗疫”日志

面對突發的疫情,面對需要守護的5.1萬父老鄉親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王向前既當指揮員又要當好戰鬥員,幹給群眾看,領著大家幹,同甘苦,共命運,心連心,履職盡責,擔當敬業,用自己的言行舉止在全鄉上下持續營造嚴的氛圍,實的氛圍,乾的氛圍。

王向前坦然地說,我在鄉里當了兩任6年的武裝部長,共產黨員就是要衝鋒在前,從脫貧攻堅戰到疫情防控阻擊戰,我已磨鍊成不下戰場的“老兵”了。說完,他又坦蕩的一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