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日記沈愛薇正在處理病患診療信息

廣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護士沈愛薇
穿防護服11小時 全憑意志撐


2020年2月17日
7:10 匆匆忙忙吃了幾口早餐換好衣服,在樓下和組員集合後一起出發。夜班的同事已上7個小時的班,我們都想早點接班讓她們早點回去休息。路上冷冷清清,沒有行人,沒有車輛。
聞知今天江門醫療隊加入我們的戰鬥,很開心。按流程穿好防護服後,隊友們互相觀察防護服密閉性才進病房。
我和護士長一起安排好隊友們分管床位後,帶著隊友們一起查房,交接好每個患者的病情,特別是要了解管道、皮膚、循環情況和升壓使用量等相關情況。此外,今天我還要參加醫院電子系統培訓和組織大家學習高流量溼化治療儀的使用以及做好新加入的江門們隊友們相關工作流程與防護的培訓。
醫護人員在熟悉醫療儀器設備。
查完房後開始學習高流量溼化治療儀,學習進行到一半,有一名隊友突然扶著病床跌倒。因為戴著防護面屏沒能看到她的表情,一問才知道可能是低血糖反應,我急忙和另一名隊友扶她出去脫防護服和找東西吃,那時她整個人都已經癱軟下來了,說不出話了。吃完東西后她的情況也慢慢好轉了。
我重新穿戴防護設備進入病房,再次巡查了一遍所有患者。這時管11床的隊友眼淚汪汪地跟我說胸悶喘不過氣來,很暈。我趕緊把她扶去緩衝間休息。休息一下感覺好轉後她又要求進病房繼續工作,我們隊友這種吃苦耐勞的精神和毅力,很讓人感動。不過我還是有點擔心她,就讓她繼續休息,保證隊友們的安全也是我的責任。

我再次進入病房。執行完醫囑後我正在打輸液瓶籤時有人告訴我又有另外一名組員暈倒了!我知道大家都在努力堅持著,穿著這嚴密的防護服工作好幾個小時真的是靠意志在撐著!
終於看到隊友們來接班了。交班完畢,挨個去脫防護服,我最後一個脫。
經過一系列的清洗和消毒後準備回酒店休息,雖然已經好幾個小時沒吃飯沒喝水了,但是下班後陽光曬在身上暖暖的,心裡也暖暖的,路上有幾個老大爺看起來特別慈祥。感謝自己那麼堅定地選擇支援湖北,無論這條路多難,我都會堅持到最後。
17:20 回到酒店經過消毒和三十分鐘的淋浴,終於可以躺在床上。給家裡打電話報平安後打開微信,就接到通知,要求每位組長帶三名組員和管床醫生們19點前到達病房給危重症病人換新病區。
18:20 再次集合出發去醫院,和大家走在路上,誰的心中都沒有一絲埋怨——因為大家心裡都為一個共同目標而堅持著!
再次穿上防護服進入病房,今晚我們的工作就是整理新病區,為每一張床位配上需要的設備,心電監護,呼吸機,微泵,輸液泵等等……再有序地把這些危重症患者一一轉上來,轉運的時候還要密切關注病人的生命體徵,管道固定情況等等。

經過大家的齊心協力,終於把病人安全轉運到新病區,雖然累,可大家都覺得值得!
23:50 脫下防護服,消毒完回到酒店房間。準備再次消毒淋浴三十分鐘。
廣東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護士鄧玉敏
愛的溫暖是最佳治療輔助
2月17日 晴
在抗疫的過程中,經歷了人生無數個第一次,第一次坐飛機,第一次看雪,第一次在長江上看日出……今天是我在這裡上班的第4天,科室的同事來自五湖四海,從開始的素不相識到現在的戰友情誼,大家已經如同家人一般親近。在這個臨時成立的“大家庭”裡,我感覺到了團結的力量,更感受到了愛的溫暖是最好的治療輔助劑。
今日我們從普通病房改造的ICU搬到了CCU病房,在江國棟組長的安排下開展了今天的工作,還是跟昨天一樣,自己獨立看護病情危重上呼吸機的病人。交接班之後開始整理病人的床單,擦臉、翻身、拍背、吸痰,更換氣管插管以及各種管道的固定帶,清理呼吸機管道冷凝水,喂腸內營養液,記出入量,執行新開的醫囑,然後寫護理記錄,忙完之後再去協助其他戰友們,一輪下來,已經到接班的點了。
晚上八點下班,洗澡拖地再把換下來的衣服用消毒靈泡上。每次下班後做完這套固定流程,躺到床上已經是十點多了。今天上班前沒有貼防護,我跟搭班的同事鼻子和額頭都被護目鏡壓得劇痛。手頭上的事一空下來就更覺頭暈眼花,為了轉移注意力,我倆搜腸刮肚的找點別的話題,刷淘寶啦,等到疫情結束了我們要去吃火鍋喝奶茶……

自來了荊州後,我們平日的愛美之心不知不覺消失了。由於來得匆忙,沒有時間收拾行李,我們穿的都是捐贈的羽絨服,同樣的款式、同樣的顏色,每個人都默契地戴著帽子(大家都剃了光頭),連自己都忍俊不禁。

戰“疫”日記沈愛薇正在處理病患診療信息


戰“疫”日記沈愛薇正在處理病患診療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