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的同志們,你們第一次扎胎都是多少公里?經歷了什麼?

成都大阿狸


你好、很高興很想經驗,如果是在高速路上扎胎了,對這種突發情況、要做到手緊握方向盤,採用經踩剎車一踩一放的操讓速度慢慢下來,並且打開危險等提醒後方車、儘量靠邊停靠應急車道(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停好後記得擺好三角架距離150米,車上人員下車到護欄之外等候、如果自己能夠換備胎就最好,不會換的情況下,撥打12122救援電話或者撥打122交警熱線。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阿杰TTA


你好,我是芝麻幫幫主,很高興能分享我的經歷,

新車買來一直開的很仔細,畢竟皮卡是我的第一輛車,這大半年跑了6000多公里,從來沒磕過、沒碰過,每天都擦的閃閃亮,有時看天氣預報明後天會有雨,也不耽誤我擦車,大不了下完雨再洗車唄。不管是在家裡還是去幹活,什麼都得整理的乾乾淨淨、整整齊齊的,要不然心裡不得勁。

有一天下午,我準備開車去幹活時無意中發現右後輪胎上有一個金屬閃亮點,壞了......是不是扎著釘子了?我跑過去一看果不起然,真的扎著一顆螺絲釘,這是啥時候紮上的?第一次扎胎真的很心疼,再仔細看看螺絲釘似乎扎得不深,扎沒扎透也不知道,反正不漏氣,胎壓監測一切正常,想想拔還是不拔呢,最後還是沒敢拔,萬一釘子扎透了,一拔漏了,我還得換備胎不是。

也不知道這種扎胎4S店修不? 收費貴不?算了,不去找那個麻煩了,離我家不是很遠就有個汽配城,那裡肯定有專業修補輪胎的,我立馬開車過去。真巧在汽配城大門旁邊就有一家“米其林”品牌店,看著挺大挺正規的,過去問問價格,可夠貴的,哎...貴就貴吧,誰讓俺 新車還沒稀罕夠呢,正規店補的放心點!

修車師傅很麻利的上千斤頂,卸輪胎,釘子一拔嗤嗤的漏氣.....幸虧我沒自己拔,要不然這空我還在換備胎呢,接下來是扒胎、打磨、修補、充氣,程序和自行車紮帶差不多。

完活,修車師傅動作很快,一共才用時十分鐘。我的皮卡又可以撒歡的跑了!

這就是我第一次扎胎的經歷,和你們的出不多吧,記得關注評論哦。





芝麻幫幫主


我的車第一次扎胎是2.6萬公里左右。是老婆開的,右後輪轉彎的時候磨到馬路牙子了,胎壁有個小口子。關鍵是她不知道,竟然來到單位了,下班的時候她同事看到了告訴她才知道。修理店說輪胎沒有修的價值了,直接換了個新的。當時還特意把新輪胎安在了左前輪。更悲催的是換好輪胎的第二天下午,新輪胎又沒有氣了,一檢查發現紮了個大自攻螺絲。[流淚][流淚][流淚]


漂流的星空


說起來怕人笑。O6年買的那車還沒出4S店可能就紮上釘子了。當時窗子玻璃關得嚴,一開始沒聽見。開了2一3公里才聽到扎釘的輪胎有嗒塔聲。剛好在一加油站前,立馬開進去檢查,一個筷頭粗的螺絲釘紮在右後輪正中。真覺倒黴極了,心裡連罵數聲,忍著開回家,都不好意思讓店家修,怕人笑。找了懂修的哥們拔了補了。

現在看到路上有鐵釘,只要能停車,我一定要下來撿釘子,因為它不光扎我的,也會扎別人的。


流浪的摩西


我第一次輪胎被扎,還是我的第一輛小愛車標緻207。那個時候也就跑了不到5000公里。下班回到家停車後,聽到撒氣聲,右後輪中招了。當時完全不知道如何更換,我的樓下鄰居是從事汽車行業的,打了個電話讓他幫忙下來給我換的。建議安裝個胎壓監測,能有效提升行車安全。


核桃的成長


車輛在使用的過程中被扎胎是正常的,與車輛使用的環境,頻率都有關係。朋友的車在使用到換輪胎沒有被扎過胎,這是真是的,我想是因為使用頻率不高,道路條件比較好,最重要的是朋友的人品好吧!對我和周圍的人都很熱心。

其實換輪胎,補輪胎的過程你經歷了也是一種學習。換輪胎是體力活加簡單勞動,但要高清楚步驟,不然要再一次在實踐中學習。

換輪胎步驟:確保安全,放置警示牌,條件允許的話車輛停放在安全區域,確定破損的輪胎,手剎和物體固定車輛,使用工具將輪胎螺絲🔩鬆動,有的車輛有防盜螺栓噢。使用車輛千斤頂將車輛托起,注意千金頂的擺放置,弄不好損傷車輛底盤。再將螺栓全部取出,下掉損壞的輪胎,換上備用輪胎,(輪胎🈶全尺寸的,小一號的,只要能用就行),上緊螺栓,注意要全部螺絲對角,輪流,反覆擰緊。千斤頂撤出後再次上緊螺栓,確保安全,儘快到能夠補胎的修理店將破損的輪胎修補好,如果是小一寸的備胎需要及時換回輪胎,這點很重要,一般小一寸的輪胎行駛里程不要超過80到100公里,行駛速度不要超過50公里/小時。

不管你有沒有經歷過換胎,補胎,祝車友朋友們出行順利,安全第一!





吉祥87785


很高興能在這裡分享自己的扎胎經歷!(笑)

老司機在行車過程中扎胎一般都會比較淡定,能夠根據情況靈活處理。而我能在第一次扎胎時,是個不折不扣的“菜鳥”,在老司機的指導下正確處理,則是我的幸運!

我較早拿到了駕駛證,由於前期沒有自己的車,一直沒有實踐的機會。

我在2015年初入手一輛哈弗H5越野車,為了保證越野性能,還在購車時進行了增配,選擇了大花紋庫珀越野AT輪胎,看著寬寬的輪胎,大大的花紋感覺特別有範,所以一些平時小轎車小小翼翼通過的路段,自己總是一腳油門輕鬆駛過,這也為扎胎打下了伏筆。

在3600公里的時候,正好和一位老司機聊天,不經意間發現左前輪外側紮了一個螺絲,可能是扎的時間較長,釘帽邊緣已經磨得比較圓滑,可見扎的時間已經不短了。

作為新手的我,馬上想到的是找出隨車工具想把它拔出來。就在要動手的時候,老司機及時制止了我,指導我接通車輛電源,查看胎壓。儘管扎胎已經有一段時間,胎壓卻沒有明顯的下降,這也是我沒能在扎胎第一時間發現的原因。

瞭解到這一情況後,老師傅告訴我,如果在這時候拔下釘子,由於車身較重,可能會造成胎壓下降,到時候就要在野外更換備胎,不如進行檢查後繼續行駛到修理場再進行處理。像我的這種情況在不知道的情況下已經行駛了這麼長的距離,應該不會有任何問題。

說來也怪,平時沒注意扎胎時把車開得風風火火,知道扎胎後開始小心翼翼起來。

所幸在市區,順利地開最近修理場。

修車師傅問了下情況,麻利地將輪胎卸了下來,拔出釘子,用洗衣液檢查了位置,拆下輪轂,打好補丁,前後時間不超過15分鐘。

經過查看,原來是一根2釐米左右的自攻螺絲,可能是因為越野胎壁厚的原因,居然沒有明顯的漏氣。

我的心得:扎胎後不要緊張,根據情況處理,如果有類似情況可以繼續行駛到修理場處理。如果胎壓下降很快,不能繼續行駛,要停到路邊安全的地方,設好三角架,更換備胎。

順便說下,我在後期的保養中,把帶傷的輪胎調換到後輪,畢竟在車輛高速行駛中,一旦前輪發生意外更影響行車安全。

以上是我的分享,不足之處,請指教。


彈道無痕081


大概兩萬公里吧,還是教俺媳婦練車的時候,俺媳婦靠路邊太近,把外胎擠出個大包,直接報廢,還好自己就是幹輪胎行業的,這都不是事,奉勸車友,輪胎鼓包千萬可不要在用了,高速跑起來太危險!



豫F大振


第一次扎胎是一萬公里多點,家裡附近有人在建房子,沒注意從一塊木板上開過去,然後木板就跟著輪胎跑,中招了。自己卸胎拔釘子送到補胎店,店主告訴我可以不用拔釘子直接開過來😂。


簡單205758381


3O年前,兩人,開老解放,來回四天,6O0公里長途,重車,補了十幾次的胎,自己補,火補。從那以後到現在,幾乎沒扎過胎。[捂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