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工後原單位決定降薪,你會辭職嗎?

海無名


首先我堅決的說不會,為什麼這麼說,困難是暫時的,單位是遇到困難了!如果因為降薪都辭職,企業會更加困難,這樣下去只會是惡性循環!只有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才會在此次疫情過後慢慢的恢復,只有恢復正常生產!美好的生活才會慢慢走來,加油!!



15645452


一定要理清楚:單位決定降薪的理由是什麼?

如果不清楚原因,就貿然辭職,依然改變不了現狀,解決不了問題。

相反,如果你清楚的知道單位降薪原因,就可以提早做好規劃和準備,避免被動局面。

1、復工後單位決定降薪,是針對你個人還是全員?

一般分為兩種情況:

  1. 全員降薪。公司因為疫情影響,業務受創,資金緊張,降薪是因為想讓公司能夠存活下來,為後續發展積蓄力量。
  2. 個人降薪。公司藉故說你個人能力不足,說你崗位要求沒達標,強制要求對你個人進行降薪或調崗。

如果是第一種情況:全員降薪。

相信有80%的員工,都樂意跟公司一起共渡眼前的難關。畢竟如果公司都沒了,就真的連西北風都沒得喝。

所以,具體情況一定要具體分析,盲目辭職並不能解決當前遇到的問題。

2、如果單位降薪說你能力不行,要不要辭職?

這種情況,單位說你能力不行,也不辭退你,也不說裁員。

那你可要注意了。

很有可能單位是想要你自己主動離職。

前幾天,我有個朋友就有這樣的遭遇。朋友在單位工作三年,剛復工第一天單位說她能力不行要調崗降薪。朋友當時就炸毛了,自己工作三年,現在說能力不行,這不是明擺著欺負人?

如果遇到這種情況,職場人該怎麼維護個人利益?

1、收集有力證據,證明自己並不是能力不行,然後走法律程序。

這種情況只是針對個別崗位有效。

因為走法律程序也非常繁瑣,很多人都不樂意耽誤自己的時間陪著公司打鬧。

你可以整理自己工作時的能力數據。比如文案策劃,你需要把自己的漲粉數據和崗位能力表現出來。比如銷售,你需要把自己的銷售業績數據展示出來。

當然如果你的崗位能力是由領導評估,領導信口開河,那真的也沒有留下的必要。

因為這家公司的格局如此,就算你留下也得不到長足的發展。

2、騎驢找馬,不要急著裸辭。提前做好求職準備,最後再瀟灑走人。

這種情況我是非常建議大家來選擇的。

因為如果這家公司鐵了心要你走,會在工作上予以各種刁難,耽誤的是自己的寶貴時間。

你可以先應承下來,然後騎驢找馬,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崗位才離職。

這裡提醒大家,千萬不要裸辭。因為裸辭真的要承受太大的壓力。

寫在最後:

職場就是江湖。如果身在江湖,不想隨時被單位碾壓,就多多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因為只有你能力足夠強,你才能有更多的話語權!

最後,祝福大家都能找到更有價值,更靠譜的崗位。

我是@壹哥職場說 ,職場諮詢規劃師,知乎專欄作者,互聯網資深內容營銷。更多職場精彩內容,歡迎關注我。

壹哥職場說


疫情對一些中小企業的造成了短期的困境,為了企業的生存,各企業採取了不同的應對舉措,其中降薪就是其中之一,那那麼作為員工如何面對這種情況,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對待。

一是看行業,如果所處的行業比如餐飲旅遊等,困難只是暫時的,疫情過後將迎來反彈,那麼短期的降薪與公司共度時艱,我認為是可以接受和理解。反之,如果疫情對公司的打擊是內傷性的,未來形勢不太明顯,那麼也可以藉機辭職,再尋找新的機會,也未嘗不可。

二是看崗位,如果在公司中屬於非常不錯的崗位,離職之後一時半會找不到更加合適的崗位,那麼建議再觀察觀察,不要輕舉妄動。

三是看規劃,通過這次疫情,相信大家也會對自己所處的行業和個人的職業發展進行了充分的反思,如果有更加清晰的規劃,恰好個人實力也比較匹配的,完全可以再借機跳去更好的平臺。如果個人處於瓶頸期,對能否找到更好的工作沒有充分的把握和信心 ,建議再等一等。

總之,不要輕舉妄動,不要意氣用事,不妨用SWOT原則客觀地分析一下自己的座標,會幫助您做出科學的判斷和決策。


無限趨向永恆


千萬別相信那些一上來就立馬給你個肯定回答,果斷辭職的人。

今年是個特殊年份,有太多的不確定性和困難性,畢竟能熬過去這麼長時間假期才復工的企業實屬難得。不信你去查查,有多少小企業或者私營業主因為這次的停擺而宣佈破產或關門了,能良性撐得過來的絕對是值得信賴和值得忠誠的組織。

再說,辭職要考慮很多因素,經濟環境,就業形勢,個人因素(專業,經驗,年齡,家庭,壓力),生活狀態,工作方向,行業狀態等等。如果純粹的因為一個方面而決定是否離職,那就太過於草率了。我感覺,可以先去複核一下,公司的降薪動作持續週期有多長,是短期動作還是長期政策?另外再考慮下自己的承受能力和週期是否能相符,目前這樣的薪水自己能接受的程度多大?自己對目前這個工作的認同感有多少?最後才能去考慮如果辭職要選擇什麼樣的方式,是裸辭還是騎驢找馬?

這些個因素考慮清楚了,才能去做出決定,我還是希望題主能相對理性一些,最後,祝幸福好運。



當世一板磚


疫情導致的後果,無疑是非常大的。個人經濟上受點小損失,企業受點中損失,而國家就是大損失了。對於公司而言,要生存要發展,現金流又是最關鍵的因素。所以,不少企業在萬般無奈之下,做出了疫情期間只發基本工資(也可以理解為生活費)的決定,這也得到了廣大員工的理解。

現在,你的問題是復工後要面臨降薪,那這個你要結合你的實際情況,結合當下就業市場的實際情況做分析做判斷了。

如果企業的確困難,那降薪是無奈之舉。這份工作是你喜歡的,是你願意一起長遠走下去的,那這個時候,沒有必要離職,反而應該跟企業一起共克時艱,一起面對。因為我們始終堅信:困難永遠都是暫時的。只要扛過這個時期,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如果企業的確困難,你又缺錢,那你可以考慮換地方。但是有一點我要提醒:這是時候,走出去未必比留在這裡好,你要斟酌。先階段不是一家兩家企業的日子不好過,是很多很多的企業日子都不好過,你又能去什麼更好的地方呢。

如果你遇到了更好的機會,那另當別論,當然可以去新的企業,去規避現在這家企業面臨的風險。

祝你好運,我是 ,歡迎大家關注我(抖音:劉佳職場急診室)。有關於招聘、求職(簡歷診斷)、跳槽(面試輔導、談薪指導)、職場規劃和職場維權的問題歡迎留言互動。


劉佳的職場佳話


復工後原單位降薪,暫時不會辭職。

1、由於收到疫情影響,很多單位也會出現降薪的問題,沒必要在這個大環境下辭職,去哪都一樣。

2、可以等到疫情結束,如果原單位還是沒有提薪,可以私下留意其他合適的公司崗位,如果待遇比現在好,可以再考慮辭職。


檸檬lemon家


可以協商調整薪酬

西貝餐飲董事長賈國龍日前在接受採訪時說:“疫情致2萬多員工待業,貸款發工資也只能撐3個月!”

那麼,如果企業因為經營困難,能否給職工降低工資呢?

上述意見明確,支持困難企業協商工資待遇。

對受疫情影響導致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的,鼓勵企業通過協商民主程序與職工協商採取調整薪酬、輪崗輪休、縮短工時等方式穩定工作崗位。

對暫無工資支付能力的,要引導企業與工會或職工代表協商延期支付,幫助企業減輕資金週轉壓力。

商談降薪,想必會成為大多數困難的企業的生存途徑。現在各個企業正在逐步復工,但因疫情已經耽誤很長時間了,同時,受疫情影響還有很多工作者待在家中無法外出。因此,企業要彌補延期復工損失,個人要通過在線方式提高收入的話,可以通過星福通的靈活用工平臺,利用在家時間實現靈活辦公和供需匹配,個人工作者在線為企業提供服務,一方面降低企業被疫情耽誤的損失,另外一方面通過這個契機轉變企業用工模式,降低用工成本,推薦企業可持續發展。




S武賈陂


這次疫情對所有行業都有或大或小的衝擊,尤其是實體行業衝擊最大。

大小公司都面臨同樣的問題,我的公司降薪,別的公司就不會嗎?如果不會,這個公司還會招聘嗎?我辭職了,能成功應聘嗎?應聘的時候,HR問我為什麼要從前一個公司離職,我要怎麼說?說實情,HR認為我因為降薪就離職覺得不靠譜而不錄用怎麼辦?


我是誰我在看什麼


公司所謂的降薪是隻發基本工資吧,一般只針對在家辦公情況。還有些公司只發基本工資,換個說法是你每月剩下的工資錢會在本年度結束之前發放,延緩之計。可有什麼辦法嗎?疫情期間,中小企業大都一樣,去哪哪都類似。建議大家好機會可以留個心眼,現在先忍忍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