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三個月,運筆生澀不連貫,結構不勻稱,請問後續該如何改進?

guiluojie


三個月,這個概念很模糊,不知道你是天天寫呀,還是一週寫幾次,很模糊。

零基礎,如果是天天寫,每天兩百字,有老師的正確指導,歐楷應該初見成效。看你的筆畫筆法都有問題,字形結構,看不出是歐公的哪個碑。

如果喜歡歐體,九成宮拓片,陳忠建的視頻,兼毫毛筆,半生的毛邊紙,缺一不可。


朗潤書院


你好,看了你寫的字,感覺僅僅練習三個月,進步還是很大的。

如果近期突破有了瓶頸,還望不要灰心失意,重新樹立信心。另外建議還在讀帖上下功夫,在筆畫上下功夫。

練書有六步法,即:讀 摹 臨 背 意 用。建議你是再在前三步讀帖,摹貼,臨帖上多琢磨。

讀帖,要讀字的用筆方法、構字方法、神采和通篇的章法等。讀帖要經常讀,沒事閒暇時要經常拿出來翻看。

摹帖,可以幫助你把握字的結構安排。

臨帖時最好不要看一畫寫一畫,要看一個字寫一整個的字。卉人云:“臨書易得古人筆意,摹書易得古人位置,臨書易進,摹書易忘。”臨帖是學習書法最主要最常用的方法。可以說學習書法就是臨帖,大凡沒有不臨帖而在書法上取得成功者。臨帖還要進行比較,就是把自己寫的字同帖上的字進行比較,比較字的形態,短長肥瘦,字的用筆、結字及神采等,看差在哪裡,好在下次臨寫時進行改進。





冉冉升起wxs


你好,從所發兩件習作來看,我作以下幾點分析:

一,對練書法的人來講,三個月時間在學書生涯來說,幾乎可忽慮不計,所謂的時間概念,不能用月來記,給自己一個計劃,滿一年再回頭看看。

二,沒有書法基礎,沒有楷書基本功。這是關鍵問題,兩件習作幾乎所有的字如干柴搭起來“絲瓜棚”,沒有半點的書法之美,更談不上藝術。從筆畫來講,沒有認真仔細的讀帖,沒有了解歐楷的主要筆法,更沒臨過歐楷字帖。

三,歐楷選帖有講究。歐陽詢留給我們珍貴的碑帖本不多,都是頂尖之作,初學者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筆就臨《九成宮醴泉銘》,往往是越臨越沒信心,寫出來的字四不像,這是選帖錯誤,一腳就想登上珠穆朗瑪峰?這是自找的麻煩。我開始練的時候選的是《皇甫君碑》,此帖,字清瘦修長、險俊挺拔、每一筆力道剛勁,適合初學者力習指、腕配合度,當然從筆畫開始練。

四,不重視書法理論。初學者選紙選墨都會出問題,要通過一段時間的理論培訓,對書法藝術、書法理論、書法技巧、文房四寶等有一定的瞭解和認知,會幫助在練習過程中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迎刃而解。

五,運筆生澀關鍵還是基本功的先天不足。三個月時間,就算“神筆馬良”也寫不出好的字來。不要道聽途說,速成能寫好字,那是不可能的。

希望我的一點經驗能給你帶來幫助和樂趣,在今後的書法上更上層樓。

《皇甫君碑》節選。


傳承書道袁建華


如果真是三個月練出這樣的效果,那要先恭喜你了!說明你是有這個天賦的。

題主附圖裡的字,可能對於老手來說還很稚嫩,但是對於一個剛練了三個月的人來說,還是有一定功夫的。

首先要說,題主的問題關鍵還不在筆下,而是在心態。才練了三個月就急著出效果,明顯是急功近利的思想。

因為練習書法至少要按年來算,三年可能只是進到書法的大門裡,五年能有點成績,十年下來,才能稱得上是書法熟手,能不能達到高手的境界,還要看用功深不深。

再說下題主附圖裡的字,應該說筆畫還是基本符合筆法的,結構也是根據字帖來寫的,並不是隨意書寫,認真的態度是能看出來的,只是心態急了點。

另外看附圖裡的字是每字一個,其實這樣不是初學者的正確練法。

簡單來說,初學書法,要先選定要臨的字帖,然後選擇適合的書寫工具,包括筆、墨、紙等,開始要先從單個筆畫學起,這樣一來是為以後寫整字打基礎,更重要的是學習筆法,也就是怎麼正確的寫出符合法度的筆畫。

筆畫熟悉之後,再開始練習整字,在這兩個過程中,都應該逐個突破,每天只練兩三個筆畫或整字,每個寫上幾十遍,跟字帖有七八分像時,再進行下一組。

而看題主的附圖,已經開始練整字了,但基本筆畫還不過關,而且每字只寫了一個,這叫抄帖,效果不如逐個擊破好。

綜上所述,給題主的建議是,先學筆法,再攻筆畫,繼而整字,當然練整字的時候也在鞏固筆法的,練上三年以後,再跟附圖裡的字對比,一定進步巨大。


玩墨書法


很高興能被邀請回答你的提問,我也是書法愛好者,每天堅持練字兩小時。看了你的字,練字三個月已經有很大進步了。可能是你太心急了,三個月時間對於一個書法愛好者來說根本不值得一提。畢竟練習書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有些書友練了幾十年才找到一些門道。所以,練習書法要持之以恆。建議你認真臨帖,寫完後多和原帖進行對比,找到差距,反覆臨,先單個字臨,等到具有了一定的手感後再整篇臨。希望你能堅持下去。







心硯空間


看了您發的圖片,習字三個月能寫出這樣的字,已經很好了。學習書法是個長期的過程,必須堅持每天臨帖,不能急躁,要持之以恆。在日復一日的臨帖過程中,慢慢體會帖中字的筆法,字的結體,逐步提高。現在頭條上的書法老師和書友很多,也可以互相交流,學習一些書法理論知識和筆法技巧,但還是要以堅持臨帖為主。附我昨天寫的小楷。





金星753


三個月能寫成這樣己很不錯了,生澀點不是問題,難提高還是結體,整篇就幾個字寫得好,若想每個字都很好,別說三個月!三年三十年也不見得能做到。你太著急了。這期問可寫點別的,如行書,隸書,體驗一下不同的筆法後再寫楷書,會覺得很活!不像新手了。








雲雪書畫


學書三部曲:筆法 字形 結構

筆法就是筆畫,注意起筆行筆收筆。

字形就是形狀,這字它是長的扁的,在寫時眼睛要先觀察再寫,思考遠遠大於書寫。

結構就是左右 上下 包圍等結構。

開始寫字時,出現運筆生澀,結構不合理的現象,是正常的,不要心急,多動腦,善於總結!運筆不流暢,本人覺得或許是墨調的不合適,或許書寫不熟練,另外剛開始寫字時,最好用兼毫筆!選擇紙最好用半生宣為佳!這三點或許對剛開始寫字出現運筆不暢有所幫助

對於開始寫字結構不合理的問題,誰都會遇到這個問題,不必大驚小怪的,沒有捷徑可選,只能臨摹古人或當代名家的字,仔細研究,有條件的話,選擇一位適合自己的老師,那更好不過了。




墨文軒書畫


這個問題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解決:

第一:量變到質變

初學者握筆不論採用何種姿勢,都有個熟練過程,這個期間都會出現顫抖,毛筆不聽使喚,寫出的線條不流暢,不堅實等問題。更實現不了提按頓挫等基本技法,這也不用擔心,畢竟時間太短,這是個量變積累的問題,所謂從量變到質變的一個過程。古人為了練字能做到池水盡黑,日書萬字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第二正確執筆,由易到難

首先握筆要自然,姿勢端正,放鬆心情。再者就是在練習時不要貪多,掌握一個再練下一個,這樣既把握了筆法又掌握了結構一舉兩得,同時又樹立了信心!古人說執筆無定法,但也必須掌握一種適合自己的方法。如果是初學者,建議最好找個老師當面學習,這樣更直觀,能更好更快的掌握方法,切不可自己盲目練習,一旦養成不好習慣日後就更難改變!

總之來說,方法正確了,練習多了問題自然就解決了。個人建解,不同再議。願您早日成功!謝謝!


致墨軒


首先練字必須臨帖,要選擇一個合適自己的帖子,每日臨摹。建議從唐代歐陽詢或顏真卿入手。其次,每日要有一定量的積累,至少每日四百字左右。再次,要選擇毛邊紙作為練習用紙,而毛筆最好選用兼毫。要時刻感受筆、墨、紙三者的關係,同時一定要注意中鋒用筆。第一階段主要是適應筆墨之間的關係,第二階段熟悉用力的感覺,第三階段感受中鋒帶來的線條感覺。不要一味去描摹字像與不像,而應更多關注筆尖觸紙的力量變化。逐漸筆在手裡,手能掌握力量分寸,作用力與反作用力。這個時候再進一步觀帖,看每個字的運筆特點,開始往筆筆相似的程度去。當線條越來越均勻,用筆自然之後,再考慮間架結構與佈局。書法絕非一蹴而就,非三年千日之功不可得。因此循序漸進最為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