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故事的德澤大橋——《今日牛欄江》之七

德澤大橋是牛欄江的“拐點”:自德澤大橋以上的155公里,河道平緩,兩岸多寬闊盆地,被稱之為牛欄江上游段。自德澤大橋至魯甸縣沙壩河口,河道長約199公里,落差約590米,是牛欄江中游段。

有故事的德泽大桥——《今日牛栏江》之七
有故事的德泽大桥——《今日牛栏江》之七
有故事的德泽大桥——《今日牛栏江》之七

很多次經過德澤大橋,只有這次對它認真端詳,眼前這座歷盡200多年風雨仍穩穩橫跨牛欄江的德澤大橋,又名小江橋、七孔橋、車洪江橋的古橋,至今大橋氣勢依然,仍在使用。所謂七孔橋,顧名思義有7個孔,但是我們已經看不見它的全貌,因為有人蓋房子佔掉了一個孔。橋面上的石板大部分進行了修葺,左右兩面的護欄上各有一頭栩栩如生的水牛浮雕。住在橋邊的老人告訴我們:建橋時,曾經累死兩頭拉石料的水牛,為了紀念對大橋有功的老牛,石匠藝人特意在護欄刻上老牛的圖像。

有故事的德泽大桥——《今日牛栏江》之七
有故事的德泽大桥——《今日牛栏江》之七

現如今,德澤大橋的功能已被新建的高速公路牛欄江大橋所替代,但這座建於清代乾隆四十年(公元1775年)七孔石拱古橋造橋者的故事依然流傳。編纂於清朝乾隆年間的《沾益州志》記載“車洪江橋,東川劉漢鼎獨立建。”據傳,那時的德澤村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為沾益往來東川、會澤商賈的通道,牛欄江上無舟無橋,人馬全靠一棵橫在江上的大血藤過江。巧家人劉漢鼎在東川銅冶旺發時,擁有龐大馬幫馱運進出物資和京銅而成為富豪,他樂善好施。有一次,劉漢鼎的馬幫剛剛行至江中心,一匹馱馬前蹄陷入一個樹洞之中,人們用盡一切辦法都無法使這匹馬蹄拔出,整個馬幫困在江中進退不能,漢鼎無奈,仰天長嘆:“天啊,誰能幫我救出馬幫,我將在這裡建一座大橋以謝蒼天。”話音剛落,這匹陷蹄的馱馬嘶吼狂叫,奮力一躍,拔蹄而出,馬隊得救,物資不損。劉漢鼎眼見是蒼天有眼,神人暗助。他不食言,清乾隆四十年花了大量金銀,耗了數年時間建造了一座橫跨牛欄江的石拱大橋,叫車洪江橋。

有故事的德泽大桥——《今日牛栏江》之七有故事的德泽大桥——《今日牛栏江》之七
有故事的德泽大桥——《今日牛栏江》之七有故事的德泽大桥——《今日牛栏江》之七

德澤大橋是沾益連接會澤的重要橋樑,具有較高的歷史、建築藝術價值。此橋氣勢非凡,至今仍在使用。2003年曲靖市人民政府將其公佈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為保護古橋,嚴禁貨車等重型車輛通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