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甸12個鄉鎮地名由來,您都知道嗎?小編帶您瞭解

史實來源:《雲南省魯甸縣地名志》,魯甸縣人民政府編,1983年3月,內部出版。標題為整理輯錄者自擬。建置以2019年末為準。

  文屏鎮

  位於縣境東部、文屏壩子西北緣。昔名崇文鎮,以城後山上一文廟(崇文閣)得名;1940年,時任縣長據城後之山(文廟山)系城北一屏障而改稱文屏鎮。

魯甸12個鄉鎮地名由來,您都知道嗎?小編帶您瞭解

 縣城全景 郭家龍攝

  桃源回族鄉

  位於縣境東部。昔日鄉政府駐地村旁有一片桃樹林,故稱桃園,後演稱桃源。

魯甸12個鄉鎮地名由來,您都知道嗎?小編帶您瞭解

桃源鄉伊斯蘭風情園 馬夢麟攝

  茨院回族鄉

  位於縣境東部。以駐地得名。昔日,此地人戶皆用茅草蓋房,稱茨院子,故名。1988年設鄉。

魯甸12個鄉鎮地名由來,您都知道嗎?小編帶您瞭解

 茨院鄉文化廣場 郭家龍攝

  江底鎮

  位於縣境南部。以駐地得名。因地處牛欄江峽谷底緣,故名。該地是古今交通要道、咽喉要塞。“五尺道”四次改道均經此地。牛欄江上五座橋反映五個時代的風貌,遠近聞名。2006年9月,鎮政府由大水井村遷往江底社區潘寨。 

魯甸12個鄉鎮地名由來,您都知道嗎?小編帶您瞭解

江底五橋 郭家龍攝

  火德紅鎮

  位於縣境南部。雍正八年(1730年)得名恩德紅,意感朝廷的“洪恩大德”;1925年改稱火德洪(按甲子推演,南方屬火);1962年改為火德紅。

魯甸12個鄉鎮地名由來,您都知道嗎?小編帶您瞭解

火德紅集鎮全景 丁世新攝

  小寨鎮

  位於縣境中部。以境內小寨自然村得名。明末(1642年前後),彝族沿弓形的小寨河兩岸建彎弓十八寨,有一村寨最小,故名小寨。

魯甸12個鄉鎮地名由來,您都知道嗎?小編帶您瞭解

小寨櫻花 劉波攝

  龍頭山鎮

  位於縣境西南部。以駐地得名。鎮駐地位於一形似龍頭的山包上,其下清泉長流,如龍口噴水,故名。境內曾為產銀盛地,清乾隆時大興採銀業,盛況空前,遺蹟尚存。

魯甸12個鄉鎮地名由來,您都知道嗎?小編帶您瞭解

龍頭山集鎮全景 柴俊峰攝

  樂紅鎮

  位於縣境西部。境內有一礦洞名洪發洞,後塌陷,稱落洪。1952年賦以快樂火紅之意,改為樂紅。

魯甸12個鄉鎮地名由來,您都知道嗎?小編帶您瞭解

樂紅集鎮全景 丁世新攝

  龍樹鎮

  位於縣境北部。以駐地得名。該地附近有兩棵水子古樹,樹下清泉長流,稱龍樹,乾隆年間(1750年前後)此地設街遂名。

魯甸12個鄉鎮地名由來,您都知道嗎?小編帶您瞭解

龍樹壩子 郭家龍攝

  新街鎮

  位於縣境北部。以駐地得名。1915年設街場,時任縣長命名為福興場;1950年定名新街。 

魯甸12個鄉鎮地名由來,您都知道嗎?小編帶您瞭解

 新街集鎮全景 周振興攝

  水磨鎮

  位於縣境中部。以境內水磨村得名。雍正年間(1730年前後),唐姓農戶在此引水做動力開設磨坊,遂名。 

魯甸12個鄉鎮地名由來,您都知道嗎?小編帶您瞭解

水磨馬鈴薯種薯繁育基地 丁世新攝

  梭山鎮

  位於縣境西北部。以駐地得名。雍正12年(1734年)建街,名太平朝街。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山梭(塌)街毀,後建今街,以原街毀故,得名梭山。 

魯甸12個鄉鎮地名由來,您都知道嗎?小編帶您瞭解

 梭山牛欄江大峽谷 郭家龍攝

來源 | @圖/微魯甸綜合 文/縣方誌辦 雷文武

頭條@在昭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