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響之後沒有贏家:從《安妮日記》到《鋼琴家》

​殘酷的戰爭,飄搖的亂世,猶太人的命運沉浮——血腥的戰爭題材因為音樂和藝術的視角而變得悲憫而獨特。

社區圖書館裡借書的限額是十本。每次去圖書館,我自己借兩本,給孩子借八本。兒童推薦書單裡有一本《安妮日記》,我給孩子借了出來。

孩子卻不喜歡。只略翻了翻就放在一邊。

我便拿來自己翻看,想知道她為什麼不喜歡這本書。

槍響之後沒有贏家:從《安妮日記》到《鋼琴家》

結果,這本書花了我零零星星兩天時間才看完。

1.《安妮日記》裡的猶太少女

《安妮日記》由一個名叫安妮的猶太少女在二戰結束前夕寫下。1942年7月,安妮和父母、姐姐以及父親的朋友凡.丹先生一家為了躲避納粹的搜捕,搬進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的一間閣樓,開始長達25個月的隱匿生活。

他們不能出門,不能隨意走動,不能大聲說話,甚至不能上廁所。

在擁擠狹小的閣樓裡,頭頂不時傳來震耳欲聾的轟炸聲,缺吃少穿,生命時時刻刻受到威脅。在漫長的兩年多里,安妮用她的筆記錄下閣樓內每一天發生的事和自己的成長,反思戰爭、反猶太主義,反思與父母親的關係、自然、愛情、上帝、宗教。

槍響之後沒有贏家:從《安妮日記》到《鋼琴家》

湮滅於黎明前的黑暗

1944年8月,安妮一家被人告密,遭到德國蓋世太保的逮捕,從此輾轉在各個集中營。1945年3月,安妮和姐姐因傷寒死在集中營,而安妮日記得以保存,1947年成書出版,成為二戰期間納粹德國消滅猶太人的第一手資料。

安妮13到16歲之間寫下這本日記,那段時間安妮正值青春期,身心都在快速成長,對世界的認識日益明亮。如果她生活在正常的環境中,在日記裡吐露出來的那些心事或許會在一次聚餐、一次旅遊、一場青澀的戀愛、或一次家庭party中消失於無形。而安妮這段時期卻不能見天日,擔驚受怕,衣食難以為繼,每日聽著隆隆的炮聲入眠,她的成長和困惑只能宣之於筆記。

1945年1月,蘇聯紅軍解放波蘭,奧斯維辛集中營被解放。安妮的爸爸被送到收容所救治。1945年6月,他輾轉回到荷蘭阿姆斯特丹,途中獲得自己妻子的死訊。他在悲痛中尋找自己的女兒和朋友,7月得知兩個女兒在集中營死於斑疹傷,藏在閣樓的其他人也全都死於戰爭。

也就是說,除了父親之外,安妮所有的家人和朋友在不同的集中營遇難。藏身於閣樓的8個人,安妮的父親是唯一的倖存者。而幫助他們的朋友在他們都被警察抓走之後,曾回到秘密藏身之處,發現安妮所寫的日記散落一地。兩人將日記收集起來所在辦公桌裡,等安妮的父親回來之後交給他。

於是便有了這本書。

槍響之後沒有贏家:從《安妮日記》到《鋼琴家》

人在行為受到限制時,如果還有能做的事,一定會做到極致。

對於一個文字功底很好立志要當作家的十來歲少女來說,寫下這些細細密密的文字並不是一件難事。

讓我對這本書感興趣是因為它所披露出來的歷史。我知道二戰期間德國納粹迫害猶太人。在詳細瞭解這段歷史之前,我對這段歷史的瞭解只限於前面一句話。

前段時間搜老電影,看了一部《鋼琴家》。背景與《安妮日記》如出一轍。

槍響之後沒有贏家:從《安妮日記》到《鋼琴家》

鋼琴家史標曼

1939年,波蘭首都,華沙。法西斯德國以閃電戰手段發動侵略戰爭,僅僅十天,波蘭全線潰敗,華沙全境淪陷,第二次世界大戰落下帷幕。

波蘭一家電臺的鋼琴師史標曼全家被德國納粹趕進華沙的猶太區,家人和親戚最終被納粹殺害,史標曼本人受盡羞辱和折磨,僥倖得到一位朋友的幫助,隱匿起來。

戰爭愈加猛烈,朋友不得已離開華沙。史標曼惡病纏身,在搜捕中逃亡。在廢墟的閣樓裡遇到德國軍官,應軍官的要求彈奏鋼琴,得到軍官的照拂,他暗暗幫助史標曼,直到俄軍對波蘭的解放到來。

槍響之後沒有贏家:從《安妮日記》到《鋼琴家》

《安妮日記》與《鋼琴家》的不同之處在於,安妮死在勝利前夕,史標曼歷盡千辛萬苦最終等到解放,重見天日。

為什麼歐洲人要驅逐猶太人?這是段複雜曲折的歷史,關乎經濟和政治,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找些資料瞭解。

2000多年來猶太人一直沒有自己的國家,在世界各地流浪,集中在東歐,也有部分移民去西歐、美國和加拿大。猶太人本身重視教育,頭腦聰明,在世界各地都能積累財富,經常被驅逐和迫害。在德國納粹時期達到頂峰,發生了滅絕約600萬猶太人的大屠殺,幾乎摧毀猶太人在歐洲2000年的文化歷史沉澱。

1948年以色列建國,這是自羅馬摧毀耶路撒冷後近2000年以來成立的第一個猶太人國家。

不幸的歷史總是相似的。

我一直認為我們是苦難深重的民族,被侵略,被摧毀;放眼望去,世界上曾遭受苦難或正在遭受苦難的民族不止我們。

這些沉重的歷史,確實不適合稚嫩明亮的七歲孩童去讀。

窗外陽光燦爛,疫情雖然沒有結束,但放眼望去秩序井然。雖然有很多不盡如人意之處,但我們生活在一個大體和平的世界,這難道不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