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让咱干啥就干啥 ——市直机关干部战“疫”一线侧记

社区是疫情防控的后方阵地,是联防联控的关键环节,是不容忽视的一道防线。任务多、担子重,人手不足、物资短缺,种种难题摆在面前。为了火线支援社区防疫工作,自1月31日起,市委组织部等市直包保单位响应号召,迅速下沉宜城路街道各社区,与社区干部携手共筑防疫墙,齐心共建战地情。

能文亦能“武”,战“疫”必有我

社区让咱干啥就干啥  ——市直机关干部战“疫”一线侧记

在大南门卡点,一群有组织有纪律的组工干部轮流值守,尽职尽责。清晨7点,他们早早地来到卡点,直到晚上9点半依然没有一丝懈怠,严格按照“一拦二问三戴口罩四登记五测温六叮嘱”要求坚守在岗位。“以前我们都听说基层又苦又累,这次亲身经历了之后,才知道社区工作比想象中还要艰难,真的很不容易,我们多分担一点,他们就轻松一点。”连续值守了三个星期,来自市委组织部的侯亚慧感同身受。“一开始我们以为市委组织部的机关干部都是下来指导工作的,没想到他们直接认领了最难管理的一个卡点,缓解了社区不少压力”,南水回族社区的工作人员说到。

“这个卡点就交给我们‘承包’吧,绝不会漏掉一户一人。”市医保局也直接包保了钱牌楼社区的一个卡点,披星戴月、风雨无阻。这些机关干部在办公室用一支笔或一台电脑就能上传下达,到了基层拿着小喇叭戴起红袖章亦能战斗到底。

能防亦能守,筑牢安全网

社区让咱干啥就干啥  ——市直机关干部战“疫”一线侧记

市血防所、妇幼保健站是吴樾社区的大党委成员单位,在防疫形势严峻、社区人手告急的情况下,他们第一时间到社区报到,主动承担卡点值守工作。妇幼保健站的护士们都是二十几岁的小姑娘,平时温柔可人,但面对不听劝想要硬闯的居民,她们立刻变身为钢铁女战士。“只认票、不认人”是她们的职责,“现在严一点,你也辛苦一点,我们都感谢你”是她们用自己的方式在保护群众、守卫健康。老旧小区居住的大多是老年人,有时候他们的子女来为老人送些吃的穿的,这些年轻的志愿者立即从“守门人”变身“快递员”,热心帮助他们把物资送到家门口。

作为血防所的负责人,董红星率先垂范,每天坚持与同事到社区参与防疫工作,从未间断。他们主动要求早晨7点去值守,一站就是五六个小时,特别是早高峰期间,上班的人特别多,他们要一一核实上班通行证,没有丝毫马虎。血防所的杨善强,就住在吴樾社区后围墙小区,听说社区在招募单元长,在非常时期他第一个站出来。“社区总共就十来个工作人员,要管理好服务好这么多楼栋和居民,确实太难了。我能做的,就是坚守住卡点这道防线,保护好这片单元的左邻右舍。”

能上亦能下,聚沙终成塔


社区让咱干啥就干啥  ——市直机关干部战“疫”一线侧记

疫情发生以来,机关干部看到了基层的苦,也读懂了基层的难,站在同一条战线的时候,他们能够想基层之所想,急基层之所急,竭尽所能支援社区。“我们来给社区解决消毒水和口罩的问题啦!”市医保局的机关干部抬着一箱箱消毒水和口罩走进钱牌楼社区。看到社区工作人员每天要走访摸排,暴露机会多,防护用品少,医保局不仅给社区捐赠了1万元,还筹集了一些防护物资以解燃眉之急。携手克时艰,患难见真情,市委组织部也在危难时刻为南水回族社区送去了200个口罩。

“我们是来支援社区的,不是来添麻烦的。”这是所有机关干部在战“疫”一线的心声。他们平时在办公室比较多,下社区比较少,对着电脑写材料多,与群众打交道少,但是在这场前所未有的人民战争中,机关干部与社区干部始终战在一处、心在一起,处处彰显模范带头、冲锋在前的本色,不仅充分发挥了自身优势,也与社区干部结下了同休戚、共进退的战地情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