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着看“红色”,就是“新世界”

不知朋友们有没有这样的感觉,看《新世界》时,常常出戏。我会。听到剧中人被叫徐天、铁林等,脑海里老冒出《红色》里的角色。整部大戏看到快结束了。我忽然悟出了两部戏角色同名的秘密:编导们在创作《新世界》时,其实不需要花费太多的脑细胞。将《红色》中的人物与故事反过来写就好了。下面谈谈我的发现。

1.徐天。

徐天是《红色》男主。他生活在大上海的小弄堂里,有一套祖传的老宅子,在一个菜场当会计。下班拎一条鱼回家的镜头,非常暖心。这样的平常生活,隐藏着他的真实身份,一个中共潜伏者。他像警犬一样机敏,像计算机一样精准地计算出危险的距离,像相机一样记住点点滴滴的异同并综合分析它们,为什么会有些微的改变?

反着看“红色”,就是“新世界”

好喜欢《红色》里的徐天


他是个优秀特工,在日本军事院校接受过正规专业的反侦察与抗审讯训练,承受了种种非人的刑讯逼供。细心、敏锐、智慧,是《红色》里徐天的性格特征。一袭长衫,悠悠走来的徐天,沉稳、大气。

再说《新世界》里的徐天。他生活在北京的胡同里,父亲是“徐记”车行老板,自己在白纸坊警署当三级警司。角色赋予他的特点是莽撞没脑子。第一集与贾小朵短短的柔情,随着贾小朵横死后,便结束了。他为了寻找凶手,开始了无休止的乱撞。这没错。

错误在于,他寻找的方式太不专业。没有刑侦警察介入,没有其它警察探案,只有他一个人漫无目标地东突西撞。他怀疑了结拜大哥。然后因缘际会认识了田丹。田丹的分析徐天非常佩服。为了获得田丹的帮助,他竟然勾结“帮会”小耳朵,伙同劫狱。他是警察啊。

电视看到六十五集,一众老戏骨都领了盒饭,徐天的莽撞还在继续,没有一点长进。他听不进一点点劝说,卖香烟的小伙计一句话,他横竖不管地跑到相机修理铺子,将人家的店铺砸得稀烂。六十几集里,他没有上班,没有穿一次警服。成天套一件大衣,满脸不是青就是伤地奔跑。除了将事情从糟糕搞得更糟,他没有干成一件事。

两个徐天的个性特征和处事风格,天差地别。共同的一点,都是男一号。

2.田丹。

田丹,两部戏的女主。一样喜欢围一根红围巾的漂亮女孩。《红色》中的田丹,回到上海家中,骤遭家庭变故。她举目无亲,茕茕孑立地寻找住处。因为徐天母亲靠租房生活,正好有一间房空着,她凑巧不凑巧地租住进徐天家。两个人因此有了更多交接。于潜伏和谍战工作,她没有经验。所以,整部片子中,她表现出众多的不专业。老实说,《红色》里我最不喜欢的角色,就是小陶虹扮演的田丹。我觉得她非但不成事,还总坏事。而这,恰恰符合角色的设定。

反着看“红色”,就是“新世界”

逢场作戏不违和


回到《新世界》,田丹接受了正宗教育,拿了国外双学位回国,犹如《红色》里的徐天。她肩负北平和平解放的重任,在北平解放前二十二天潜入北平。这个角色的设定,堪称“完美”。她懂得太多,超过一群人。贾小朵被杀,她不需要去查勘现场,根据徐天的描述便有了准确的解读。她进出戒备森严的监狱,比回家还轻松。只要她愿意,没有什么事干不成。

从头到尾,她总是云淡风轻地面对任何意想不到的变故。父亲被男朋友杀了,看着她长大的沈叔叔居然是深深隐藏特务等,都没有激发起她的愤慨,依然冷静地分析。整部戏她没有太多的情绪波动,像是一部理性的机器。同样,在《新世界》里,我最不喜欢的角色,也是田丹。但是,这样一个肩负重任经验丰富的地下工作者,进入北平后,除了帮助徐天寻找杀手,没有干更多的事情。她的全才,只是对比了《红色》里田丹的不专业。

3.金海。

《红色》里的金海,充分展示了人性的恶,却非常真实。看到金海在剧中的变化,我首先想起古人的《不足诗》:“终日奔波只为饥,方才一饱便思衣。衣食两般皆俱足,又思娇娥美貌妻。娶的美妻生下子,又思无田少根基……”从为了生存的小偷小摸,到后来得到了百乐门大酒店还不足;从开始对铁林的感恩戴德,到后来丧命于铁林枪下。金海的人生,没有仁义,不讲情义,满脑袋只有一个“利”字。他的死,观众看了深感痛快!

反着看“红色”,就是“新世界”

这个金爷太义气


《新世界》的金海,仨兄弟的大哥,万事“义”字当先。为了三弟安全,不惜悄悄杀掉威胁并因此被三弟误以为是杀害贾小朵的凶手。他散尽家产,只为了搞定三弟劫狱的风波,让他能安稳地生活。对老二铁林也是,眼看他一次次背信弃义,始终不愿意说一声恩断义绝。仁义豪气,是金海在新世界里的个性标签。他命丧铁林之手,为了呼应《红色》的金海?

4.铁林

《红色》中的铁林,和徐天不是亲兄弟胜似亲兄弟。他是一个警察,一个特别硬核的警察。对徐天的感情也是,从来不怀疑徐天所作的任何事情。他仗义、认死理。他善良地帮助了金海,不知道金海利用他的身份搞事情。这个角色,对于塑造徐天的细腻,很有帮助。

《新世界》的铁林,一个被彻底黑化的形象。张鲁一很好地把控了角色的心理走向,将一个心灵扭曲的角色塑造得栩栩如生。这个的铁林,刷新了人们对于权力和贪婪的认知。一个人,为了出人头地,可以无下限地一步步走下去。同时也说明,无论做什么,如果没有止损线,将陷入万恶不劫中,拔不出来。

两个铁林,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生走向。

5.柳如丝

《红色》中的柳如丝,一个身世沉浮的弱女子,在烟花柳地为了活下去打拼。她身上集中了多少同类女子的生存艰难。但是她四个知恩图报的女子,有自己的坚守和活法。

《新世界》里的柳如丝,不知道为什么要叫“柳爷”。一开始就欺骗三兄弟的四十多根金条,缺少爷的豪气。她所有的底气不过是因为和部队有关系。作为保密局的潜伏者,她与冯清波的情感纠葛是她的主要故事。一次次因为情救下冯清波,一次次吃田丹的醋,真的不是“爷”。最后,眼看着老父亲横尸街头也面不改色,眼看着口口声声叫她姐姐、为了保护她金条的兰兰,身中子弹,却没有停下脚步。她冷漠的价值观里,“金条比父母重要”!她比不上《红色》里的烟花女子柳如丝。

反着看“红色”,就是“新世界”

同框不生硬的爱情


6.情节

除了角色的反向设计,两部电视剧在情节上也采取了反向设计的方式。《红色》里,围绕徐天的身份,设置了种种考验。观众开始也看不出他的真实身份。那部电视剧,在视觉上采取了血腥的冲击,像刑讯逼供时的惨不忍睹等。悬念、推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说不清楚,纠缠在整部剧中。

《新世界》则不然。从开始,每个人物的身份都很明了。田丹是肩负使命的共产党人,和父亲一起为了北平和平解放进入城中。冯清波是保密局的特务。他进入北平的主要任务好像就是为了杀死田丹父女。随后引出沈世昌这个双面大间谍。开始观剧时以为的大男主二男主等,与地下党和保密局都没有关系。名为谍战剧,实际上既没有紧张的揣测,也没有知人知面不知心的担心。将之命名为谍战烧脑,其实不然。

综上所述,虽然两部剧都叫谍战片,演员也有很多重复,观感却完全不一样。

最搞笑的是剧中人的名字完全一样,看的时还要想着分辨,免得混淆了两部电视的剧情。以为是姊妹篇或上下集,也错了。除了角色名字相同,其它的一点不同。故事的发生地一个在上海,一个在北京,故事和时间,一个是一九三七年上海沦陷后,一个是四九年即将成立新中国前。

在《红色》中,上海里弄的烟火气,邻里之间的家长里短,麻将桌上的你来我往,以及“徐家妈妈”的称呼,很接地气。虽然故事展示的时间距离当今很远,依然能从中找到一脉相传的市井文化和生活的味道。

反着看“红色”,就是“新世界”

​柳如丝,新世界与她无缘


反之,《新世界》里,除了亲戚之间的往来,主子、包衣和没落格格的端,与升斗小民没什么关系。纵然有“祥子”群体出现,因为东家与雇工的关系,很难引起共鸣。何况看到黄包车行,脑海里还时不时冒出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想起“家中有母老虎,外面有活豺狼”的小说主题。那些心甘情愿帮助徐天卖命奔波的“祥子们”,与主人的关系,与少爷的关系,真的是这样吗?

所以,编导们的思路应该就是这样,将《红色》的剧情与角色,反过来重新创作,便有了《新世界》七十集的鸿篇巨制和洋洋洒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