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的基金虧損了,堅持定投可以賺回來嗎?

財道


雖然我們無法預測市場還會不會繼續跌,或者什麼時候開始漲,但是我們知道風險是漲出來,機會是跌出來的,更沒有一直下跌的市場。從美股和A股的過往歷史來看,中間的下跌是暫時的,市場長期還是看漲的。


基金理財者都知道在定投基金中有一個“微笑曲線” ,最適合定投的就是“先跌後漲”的市場情形,這樣就能夠在持續下跌的情況下買到更多的廉價籌碼,能夠攤低成本。

虧損後停止定投,一來失去了繼續攤平成本、積攢廉價籌碼的機會,二來賬面的浮虧就會變成實際的虧損,也就享受不到“微笑曲線”右側的喜悅了。所以這個時候小紅建議大家在定投這件事上,一定要堅持鴨,熬過這一段煎熬的時期,並堅持到“春暖花開”的牛市,相信“微笑曲線”的威力定會顯現。


最好的應對策略即是設置好每個月的定投時間和金額,然後離市場遠一點,將時間和精力放在生活和工作上,努力的工作,提高工資性收入,這樣之後每期投入的資金都是增加的。這樣就可以做到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無論後期行情如何演化,都能夠從容應對,而不至於倒在黎明前。


當然這樣的策略也不是萬能,作為一款金融產品,其能否盈利還是要看基金的生命力,對於很多主動型基金,因為策略的失效,基金經理的變更等等,失去的虧損可能永遠回不來了。


即使對於被動型基金其中的行業指數基金,比如週期類的行業,我們也要把握行業的特點,做好週期性的投資,對於有些策略基金,如果策略本身出現了問題,怎麼投資都是虧損的,所以我建議大家做寬基指數基金或者策略被市場證明有效的策略指數基金。

運氣是概率,只要做正確的事情,結果跟運氣無關。某一次投資運氣很重要,但是你不會只有一筆投資的。


3-5年不能有很好的收益,就不是運氣問題了。投資是重複實踐,結果最終會體現所謂的實力。


貧民窟的大富翁


基金定投逢低買入,這八個字基本可以概括指數基金定投的基本操作原理。如果對買入的基金有了充分的瞭解,即使買入後短時間內虧損那也是隻是時間問題,等到基金的估值隨著時間被修復,最終基金實現盈利也是妥妥的事情。

01 基金的漲跌原理

首先,我們要清楚一隻基金的漲跌是和市場行情息息相關的。打個比方,滬深300指數基金的成分股是滬深兩市變現最好,且流通率最好的300只成分股組成。如果在短時間內(3-6個月)一直處於虧損狀態,很大程度上說明當前市場處於熊市或者說很可能處於回調的階段。就像下圖圈紅的地方,如果我們在2018年6月開始買入是在一個相對高的位置,那麼我們很可能在未來長達半年到一年的時間,面對的是基金賬戶長時間虧損的情況。


如果這個時候,你不清楚指數基金背後的原理,也不知道當前的指數基金是處於低估的狀態,很可能就會扛不住基金賬戶不斷縮水情況,就會咬牙割肉。

但是,如果你是一個懂得基金估值的投資者,你非但不會再這個時候割肉,反而會堅持不懈地每週或者每月定投該基金,不斷的分攤成本,因此到最後指數基金估值被逐漸修復的時候,你的資金賬戶也會慢慢變紅,收益也會由負轉正。

我們可以看到假如在2018年6月買入基金後,頂不住基金賬戶的虧損,3個月後把基金賣掉,那麼肯定是看不到現如今,基金賬戶翻紅的神奇景象。

所以,我們在投資的過程中,要保持更多的耐心,只要指數基金的估值是低估的,堅持定投,相信自己的選擇,最終堅持下來的付出是不會虧待你的。

02 調整持有基金的心態

作為投資者,我們每天面對的是市場的變化和漲跌,我們都應該清楚市場的上漲和下跌都是我們無法預測,我們能做到的是尊重市場的變化,按照我們既定的策略去去投資產品。

特別是對於基金定投的用戶,我分享下我個人定投基金的經驗,定投指數基金時,只需設置好每週或者每月買入的金額,保證扣款的銀行賬戶的資金是充足的,我們大可不必每天去查看基金賬戶的盈利或虧損,那樣也只會影響我們的心態和操作。

每週打開基金賬戶的頻率控制在1-2次左右,這樣可以保證定投基金不受市場情緒的影響。這樣做的好處是,即使市場出現暴漲暴跌,我們的心情不受有太大波動。因為每個人都會再情緒激動的時候做出比較衝動的決定,但失去理性的決定是不利於投資的,因為本身投資就是個理性的過程。

03 正確的看待基金漲跌

打個比方,我們買入了一隻基金短時間內暴漲了10%,這個時候我們是否應該賣掉呢。如果你是短線投資賺快錢,那麼我會建議你直接賣掉,因為你很可能對這隻基金的耐心就只有這10%的短期收益,賣掉之後即使出現了大幅下跌,我相信你也很難去買回原來的份額。

那麼,如果我們對一隻基金是持長期看好的態度,那我們的操作就會有所不同,我們的眼光就要看的長遠。我們買入持有一隻基金時,並不是因為其短期的暴漲暴跌去操作,而是依賴於基金的估值去買入或賣出,只要基金的估值處於低估的區間,即使漲了30%甚至更多,我勸你也不要賣出,因為如果基金的估值在低估區域你都能賺30%,說明你買入的時機非常正確,成本非常低。

到了大牛市的時候,你的基金至少會翻倍或者翻的更多,到那個時候才是你真正收穫的時刻。有的時候,我們要學會延時滿足,短期的獲利並不會最大化,投資也一樣要看的長遠,只要這樣我們才能在投資的長河學到真正價值投資。

04 綜上總結

如果上述的價值投資和長遠投資的方法,你不是能夠完全理解,可能的原因是要麼你的投資經歷還沒那麼豐富,要麼就是你的投資理念就是短線投資。大部分的人在投資的過程中,都有追求短期收益賣出基金,被甩下車後,眼巴巴的看著基金繼續上漲又後悔那麼早賣出的時候,才會恍然大悟,原來投資是這麼回事。

以上就是我對該問題的分析和建議,希望可以幫助到題主及更多的人。點贊和轉發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


我是杜耶說理財,價值投資的佈道者。


杜耶說理財


不請自來。基金下跌不要慌,先搞清楚基金是不是好的基金。筆者挑選基金通常都擁有以下幾個標準:

1.選擇5星基金。很多基金評價網站,會將基金的收益、風險等多個維度來評判基金的實力,5星評級是最高的,在購買基金前一定要多去評級網站查詢一下將要購買的基金的相關信息。


2.基金的規模。基金的規模不能太大,那些動輒上百億的基金,太大的規模容易造成換股成本過高,造成“船大難掉頭的情況”。基金規模也不能太小,太小的話經不起股市幾個波動,盈利恐怕也很難實現。30-50億左右的基金規模正好合適。


3.穩定獲利的基金。去找那些成立3年以上,且每年都能穩定獲利的基金。這些基金接受過市場的洗禮,操作經驗豐富,是值得購買的。有些新基金也能有不錯的表現,但是不熟悉的它的選股及操作能力,最好還是不要購買。


4.沒有更換過基金經理的基金。如果一個基金沒有更換過基金經理,且持續盈利的話,那麼表示這個基金經理的實力還是不錯的,可以購買。如果更換過基金經理的話,那之前的良好的業績不一定是他的,可能上來也會有虧損。


5.投資時間。基金投資的時間最少要在36個月以上,因為有時候熊市持續時間較長,一旦在牛市買入,會被套的時間很長,買入的基金需要等待市場反彈來獲利,所以要堅持長期投資。


綜上所述,如果基金同時能夠滿足上滿的所有標準,即便是下跌也不需要緊張,放心購買,在下跌的過程中通過購買來積累份額,等待市場反彈獲益。


小黑看財經


答案是肯定的!


我自己也是一個定投者,其實定投真的很痛苦,尤其是剛開始的時候,因為正常的邏輯是盈利馬上賣出,虧損終止投入。


然而,定投呢?


反其道而行至,越虧越投,如果你的資金量充足的話,還可以在定投的過程中,加大額度。打個比方,我們每次定投的額度都是規定為100元/周,假設當你下週去執行定投時發現該基金下跌了5個點,此次定投改為200元/周,以此類推。這就是老基民常說的加倍定投。


這種定投模式呢,不僅是考驗一個人的心裡承受能力,還需要充足的資金鍊,好處是每次買入基金後,都可以降低基金所持有份額的成本。等到上漲時,自然收益也就隨之而來啦!


就像一直在宣傳的微笑曲線就是定投的一種路徑,定投不是幾個月可以完成的,這個過程是以時間來換取複利的玫瑰,可能需要3-5年。


我目前就是在進行這樣的定投中,總體收益是浮虧,但是沒有停止的意思,我會一直堅持到牛市再出手。只要不去動這個賬戶,它虧得就是數字,如果你動了,才是真金白銀。


個人投資經驗,希望對你又幫助啦!祝好運!


城惜水樹


基金定投是挽回損失的最好辦法。特別是在低位,要堅持定投,甚至可以手動加倉,但也要適時鎖定收益。

從去年12月醫藥調整開始,堅持定投中歐醫療創新股票基金,在1月份收益已達到12%。1月感覺大盤要調整,減倉1/3鎖定利潤,在2月份大跌時果斷加倉,堅持定投,目前收益20%。





養基怡情


首先來說,通過理財來獲得收益的同時,也伴隨著風險,所以無論盈虧都很正常,這就要求我們心態要放正,放平和。有的人看到別人掙到錢了,也投入,甚至把全部家當拿來購買高風險產品,他只看到別人高收益,卻忽略了高風險,最後導致悲劇的發生。

購買基金虧了很平常,那就想辦法扭虧為盈。您提到的定投法就是一個很好的方法,定投就是通過長期的投入來平攤成本,可以選擇每天,每週,兩週,每月等固定時間來投資。定投不怕虧,它就是通過在基金下跌的時候購買到更多的基金份額,等待上漲後盈利。

我就是定投的易方達消費行業股票基金,基金代碼是110022。在18年1月份開始,每週定投基準200元,基金會根據指數和180日均線來確定投資額度,範圍在120元到420元之間。

在18年6月有個高點,沒賣,然後一路下行,我堅持定投,在19年的前兩個月,走勢較好,實現了扭虧為盈。前幾天大盤大福波動前我賣掉三分之二,落袋為安,3月7日下跌,我又單獨追加投資2000元。定投繼續。

定投適合長期投資,不要太在意一時的漲跌。祝你成功,有啥想繼續瞭解的咱們再溝通。





二妮兒月來月好


雖然中國股市熊多牛少,但是定投策略仍然有效。

只要你將定投放入一個時間比較長的週期內,最少在8-10年以上,一定回來。而且有著廣泛的案例來證明

定期投資邏輯,讓你持有的基金份額越來越多,跑贏指數。

用例子說話,以興全滬深300基金來說,我們將投資時間推回至差不多三年前,在2016年1月,滬指同樣也徘徊在2749點。

如果在那時候起,就開始每月定投這一隻基金,到2018年10月,過去了34個月,指數還是在2800點左右,在這近3年的時間內,指數原地踏步,定投卻能帶來10.87%的正收益!

指數維持不變,通過定投卻獲得了正收益的原因就在於:隨著基金面值走低,通過定投購入的份額也就越多。因而在買入的總份額中,低價份額的比例會大於高價份額,時間長了後平均成本會相應攤薄。

定投指數基金和藍籌股票都能收到收益疊加效應

同樣盯住其他股票指數型基金,例如ETF50基金等等都可以得出這個結論。巴菲特也做過一個著名的十年賭約,結果其利用標準普爾500指數大勝30個華爾街產品經理。這個方法適用性廣,操作也比較簡單,適合有一定進取心,敢於冒一點風險_的投資者使用。定投藍籌股票投資也同同樣如此。盯住藍籌股進行定期投資,如果被投資品種真的是藍籌,市場表現穩定且不斷有分工,那麼有可能帶你走上財富自由之路!舉個例子:

拿在相關上市的騰訊控股(0700.HK)為例,從2010年12月開始,如果每月第一個交易日按照收盤價買入騰訊股票金額為2.237萬元,那麼截止2017年12月,整整定投7年,投入本金為近188萬元,股票市值為1000萬元,定投收益率為432.23%。

如上文所說,找對藍籌股是最關鍵的,其次就是堅持不斷的定投。這種投資模式適合對於被投資品種相對熟悉和了解的,金融投資知識相對有一定基礎的人群,才能堅定的持有下去,獲取到豐厚的回報!

通過以上分析,大家終於明白了把,定投是一種好的投資習慣,我們要堅持下去,放心,時間會給你厚報的。最後,用中國奪得一句勵志對聯來給大家再次鼓勵!“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德先生將金融和理財,由專業變得通俗。覺得好,關注我,多點點贊。


勻楓財技大兜底


堅持定投可以賺回來,這就好比,你買看一支股票,然後被套了,逢低加倉,攤平成本。或許某一年,牛市來了,你的那隻股票又正好沒有退市,趕上了雞犬升天的好年景,或許你可以賺回來。

但是,你要考慮的是兩點。一是時間,二是資金使用效率。

時間,不用說。何時賺回來,誰也不知道。也許1個月,也許是幾年。如果,這部分資金是閒置資金,可以這麼做。你可以就當,你忘掉了這筆投資。就當每個月,做儲蓄了。

二是資金使用效率的問題。假設你用了10000元買了某基金,然後被套了。你就開始每個月定投1000,來拉低均價(熊市的時候才這麼做)。隨著你,定投的資金也被套,後續定投的資金,拉低成本的效率是越來越低的。因為你定投1年以後,你購買基金使用的資金就變為22000元,繼續定投,根本拉不動均價。而且,在這種情況下,沒人知道什麼時候熊市結束,為了能賺回來,還會繼續定投,但是效果確微乎其微。也許,你用後續定投的錢,去買了黃金啥的,早就把10000塊賺回來了。

另外,就是有特殊情況,著急用錢的時候,你可能不能堅持定投,甚至是砍倉。所以,我的建議就是你買基金的時候,是如何做的計劃,就應該按照那個計劃執行。如果,根本沒計劃,那麼定投也只是一個補救的手段,治標不治本。


交易有道


定投是基金投資的一個好辦法。但並不是所有的基金都適合定投。

被動型指數基金是最適合進行基金定投的。

基金分為二種:被動型基金和主動型基金

被動型指數基金比如上證50指數基金、滬深300指數基金、華安上證180ETF等。被動型指數基金是複製大盤指數或板塊指數,也就是把大盤或板塊的所有股票一股腦都買入。被動型指數基金不追求超越大盤,不追求獲得超過市場。被動型指數基金的目的就是要獲得市場的平均收益。這種投資策略的好處是風險極低,從長期看投資風險近於零。而且能獲得市場的平均收益。要知道主動型基金中大多數都跑不贏指數基金。

由於指數基金是複製了指數,而指數從長期來看肯定是向上的。因為社會經濟是發展的,一大群公司的整體肯定是總體業績向上的。指數基金就是一大群上市公司的整體。買入被動型基金其實就是買入幾十、幾百甚至幾千只上市公司的股票,長期持有是必賺的。

由於指數基金從長期看是向上的。所以虧損時堅持定投會使成本不斷下降,未來指數大漲了,投資者就可以獲利的。

主動型基金在買入前就必須要好好選擇和甄別了。

特別是主動型股票或債券基金,它們的收益有可能超越市場平均水平,但是也可能會大幅落後於市場。這取決於這類基金所投資的產品和基金經理自身的能力。買這類基金的前提就是要看下所選基金的持倉品種是否符合經濟發展的大方向還有基金經理的能力如何。

這類基金就不是能隨意定投的。如果基民們沒有分辨能力,建議還是買入被動型指數基金做定投。

我有個朋友就是買了一種股票型基金虧損了8年,在2015年的大牛市時他所持有的基金也是虧損的。我看了下這個基金的資料,原來這隻基金的基金經理的業績,居然在8年內穩定的排在數千只基金的倒數100名之內!

這樣水平的基金經理管理的股票型基金就不能定投了。否則只會越投越虧。

像消費類基金、醫藥類基金、養老、環保等這些在經濟發展大方向上必然會向上的基金,是可以定投的。而一些夕陽產業的基金,我建議朋友們最好遠離了。


孟可的思想空間


首先,你有這種想法是值得肯定的,堅持定投,從大概率來講,是可以賺回之前損失的,這裡筆者做個分析,給你一針安心劑。

 

股票型基金

我們知道18年市場處於單邊下跌中,整個市場上多達861只股票型基金,其中僅有1只股相關基金獲利。那麼如果你購買了的是股票類型基金,那你就需要注意了。股票型基金,與基金管理人的能力很關鍵,屬於主動性型基金。考慮到19年市場仍然不明朗的情況下,基金定投時間跨度可以略微松點,比如3個月。

 

混合型基金

其實混合型基金和股票型基金差不多,唯一的區別,就是債權的持倉會多一點,仍然是偏股型基金。操作上,和股票型基金類似,時間跨度可以調到2-3個月,也是定期定額投入。

 

債券型基金

如果是這類基金,那就更不用擔心了。據統計,截止18.12.28日,市場上2000餘隻債券型基金中,有80%獲利,將近50%基金年收益率在5%以上。如果你持有債券基金,可以每半年定投一次,或者繼續持有,等待它上漲就行了。

 

以上是筆者的觀點,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另外,筆者之前的悟空解答中,也有詳細講了債基的選擇,有興趣可以翻來看看。

 

更多分享,關注筆者頭條—財迷直通車。學習股票,債券,基金的合理配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