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木亞丁的西行漫記》之七:秦時明月漢時關

十月五日 晴

嘉峪關人稱“天下雄關”,是中國西部最NB的人文薈萃之地。現在,嘉峪關就在我的眼前。


《水木亞丁的西行漫記》之七:秦時明月漢時關

嘉峪關後門

嘉峪關大規模興建於明朝的洪武年,此關蓋因建在左殊(山)右黑(山)的嘉峪塬上而得名。漢時出此關,便是人們所說的西域了……“秦時明月漢時關”就它吧?

嘉裕關的印象主要是很久以前的那部中日合拍的影片《敦煌》模模糊糊給我留下的,電影改編自井上靖的同名小說。真到了跟前便有點失望了:城樓不如我夢中那麼高、那麼壯;飛簷不如我夢中那麼雄、那麼神……門前賣偽劣假古董的小攤兒倒是不少,應那句老話,相見不如懷念。也有可能是井上靖的電影印象特深的緣故。

《水木亞丁的西行漫記》之七:秦時明月漢時關

古代的馬車商隊就是用的這東西

匆匆忙忙看過內城、甕城和什麼遊擊將軍府,便心不在焉地四處搜尋著名的左公柳,介紹說左大人六百多年前率眾湖湘子弟在城中遍種柳樹,並惡狠狠地放出話來:毀樹者,殺無赦!驢若是啃了樹則主兒連坐!耶,霸道哦!俺是這樣理解左大人這種極不人權之舉:柳枝寄託湘鄉家園青山綠水,毀樹者實在是毀我思鄉美夢,這罪比那西夷毀我長城掠我城池更甚!由此可知左公他思鄉成病,很有文化有內涵哦!

《水木亞丁的西行漫記》之七:秦時明月漢時關

《水木亞丁的西行漫記》之七:秦時明月漢時關

《水木亞丁的西行漫記》之七:秦時明月漢時關


《水木亞丁的西行漫記》之七:秦時明月漢時關

驅車又上312國道。 車行約六-七十公里處,在藍藍的天空下閃閃發光的一大片雪白雪白的風力發電機那緩緩轉動的風輪映入我的眼簾,它依偎著身旁的千年烽火臺……我在想:簡直就是相隔千年的文明對話哦,此情此景令俺感動。

藍天下似有鑽塔,帳篷。遠遠望去,該是油田吧?我默默地把右手搭在額前,那些在這裡辛勤勞動的石油工人,太不容易哦,常年在這個春風不度的地方。胖子不斷再按響高音喇叭,權當是給那些孤獨的人們的致敬問候啦,嘹亮的笛聲在寂寞的曠野迴盪……迴盪……迴盪…………

每見道路兩旁高大的胡楊樹,我就有一種莫名的激動:它憑藉那“生三百年不死,死三百年不倒,倒三百年不腐”的美譽成為生命沙漠中堅強人們的圖騰。胡楊簡直就是樹木中的大丈夫!我在想所謂蓬勃的生命指的就是它們呀。

《水木亞丁的西行漫記》之七:秦時明月漢時關

《水木亞丁的西行漫記》之七:秦時明月漢時關

《水木亞丁的西行漫記》之七:秦時明月漢時關

《水木亞丁的西行漫記》之七:秦時明月漢時關

《水木亞丁的西行漫記》之七:秦時明月漢時關

胡楊是吾師

胡楊是吾師,從今往後我確定、肯定以及堅定地喜歡大西北的胡楊林。 西部大漠由胡楊構成的這道特殊的風景線顯然是和俺們蜀地迥然不同。在川西山嶺起伏,溝壑縱橫間生長起來的那些雜木林有的是和風細雨滋潤,它們固然秀色可餐,但大都長得小氣不成氣候。(這麼說可能也冤枉了蜀地的那些樹們,縱有千年萬年的森林能經得起這幾十年來的人為災禍,瞎JB折騰?)胡楊們卻是別樣:不入俗流,自成一派;暴風霜雪不能欺,酷暑嚴寒不能侵。胡楊的和沙棘表達一種硬朗風格,蜀地的山林則透出一種秀氣,這種樹木之間所傳遞出來的美感屬於不同的特殊語系,我想這就是自然界美的“方言”吧?

蜀地看慣了山。任何時候舉目遠望都是山、山、山……,甚至天邊,也是山的輪廓,哪有地平線這個概念啊。而到了這裡則是空空闊闊,了無邊距-----實在是太大啦!

茫茫大戈壁哦……張大千當年就很不被人理解,他居然辛辛苦苦要去那裡畫畫!為什麼?在一般人看來這不是瘋了嗎?就憑這無比艱難的跨越他就該當大師。還有那些曾經徒步穿越大戈壁沙漠的那些值得尊敬的人們,眼看著這在烈日炎炎之下燃燒著的戈壁灘,我還真不敢相信!

可惜哦,這麼大的地方居然荒無人煙……突然想起在音樂學院上學的時候,週末和繫上的同學去春熙路電影院看過一部外國電影紀錄片《撒哈拉大沙漠的故事》(好像是這個名字),感動人吶!全片沒有一個人(我這裡的意思是No human; mankind; humanity……)出現,從頭到尾只有沙漠植物和動物在絕地生存的故事描述。我只記得影片末尾:……苦盡甘來,彩虹終於透過黑暗的雲層把長長的光輝投影在暴風雨過後五彩斑斕的紅色沙漠上,霎時間,萬物呈現出一派勃勃生機:在柴科夫斯基的那首著名的樂曲《花之舞》激動人心的旋律中,植物們爭先恐後地拔節瘋長、開花吐蕊;動物們欣喜若狂地跳躍奔跑……你由衷地為它們高興,為這些生命的survive高興。

這個導演真不簡單,反正是把我看得熱淚盈眶。我說哥們兒吶,這可是紀錄片噢!如果哪位導演再鬧一這類檔次的片子(比如《隴西大戈壁的故事》之類),I就服了you!


《水木亞丁的西行漫記》之七:秦時明月漢時關

天下雄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