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從銀行辭職,感覺壓力很大。但是目前比較來說工資以及住房公積金都還不錯,我應該怎麼選擇?

kart2011


我認為你現在這種想法根本就不應該有,現在就業那麼困難,而且誰工作上沒有壓力,可是你工作上一不順心就選擇辭職,就是對自己的事業不負責任的行為。


辭職的目的就是為了想改變自己現在的工作環境,可是找一份滿意的工作是那麼容易的嗎?不要讓辭職變成自己的失業


一、不要工作上一遇到壓力就選擇辭職,你辭職以後能去幹什麼?是否找到了更好的工作?如果你任何準備都沒有,反而去選擇辭職,只能夠讓自己陷入困境。


二、你在問題中已經說了工資以及住房公積金都還不錯,那你為什麼還要選擇辭職?就是因為壓力大,吃不了苦,如果換一個單位還是這樣,你是否選擇繼續辭職。


三、這本身就是你對工作態度的問題,單位裡其他同事的工作量都和你是一樣,為什麼人家沒有你這樣的想法?就你整天吆喝的壓力大,本身工作態度都不端正。


四、我有一個朋友,每天工作幹12個小時,休息日還要加班。如果工作不能夠按時完成還要罰錢,你現在的工作比人家好上許多倍,應該感到知足了。


你應該看一看,整天奮鬥在工廠一線的工人,他們是怎樣工作的?你的工作條件和他們相比,簡直比他們幸福了許多倍,你現在應該知足。


我們許多人在面對工作的時候,不能有一個正確的態度。有些人在工作上感到不順心,或者是吃了一丁點兒苦,就說工作壓力大,這就是對工作不負責任的表現。



你現在的主要問題並不是辭職,而是如何改善你的工作態度,把壓力轉化為動力,讓自己的事業更上一層樓


第一、要有一個正確的工作態度


我從你的問題中可以看出來,你這份工作並不是不好,也不是不滿意,而是你承受不住工作中的壓力,自己有了放棄工作的想法,這種工作態度需要改正。


每個人的工作都有一定的壓力,包括我在內,每天有做不完的任務,寫不完的計劃。可是自己不去做這份工作又能怎麼樣呢?你要為自己的家庭或者生活著想。


第二、把壓力轉化為動力


在效益好的單位裡,崗位任務繁多,壓力自然也就大。像那些快要破產倒閉的單位,你想要有工作上的壓力,反而無法實現,自己面對的只會是失業。


單位裡也有那些沒有壓力,輕鬆,拿錢多的工作。但是以你的條件,能否輪到你,而這樣好工作你只能幹看著,沒有一定的能力和背景關係,你想都不要想。


說的直白一些壓力就是給你的動力,工作中沒有一定的壓力,你只會在單位裡混日子。只有在事業中感受到了壓力,你才能夠產生拼搏的動力。


要想把壓力轉化為動力,就要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不要有那些稀奇古怪的想法,更不要整天想著辭職,這樣你永遠不會幹好一份工作。



第三、辭職並不是最佳的選擇


我們單位剛來的年輕人工作沒幾天,張嘴就是:我要辭職去更好的平臺進行發展,這個單位不適合我。像這樣的態度,永遠不可能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


辭職只是改變自己工作方式的一種手段,如果這種手段無法實現你的理想,你還不如安安穩穩的在單位裡好好的工作,尋求事業上的突破。


第四、讓自己的前途更加廣闊


我認為你在銀行裡應該只是一個職員,如果你是一位領導的話,絕對不會提出這樣的問題。連這樣的壓力都無法克服,更不要說辭職找工作了。


你現在的任務就是把自己的工作做好,能夠有一天進入領導崗位,也許你的壓力會更大,但是這份壓力也是你的責任,但是你工作起來會更加舒心。


你現在應該為自己的前途著想,壓力可以克服。但是工作丟了以後,再想找一份這樣的工作,就很不容易了,不要拿自己的前途來開玩笑。



最後總結


從這個問題中我可以感受到,你想找一份輕鬆愉快的工作,但是這樣的工作並不是那麼容易找到的,我根據你現在的條件,總結了以下幾點建議:


1、要把工作放在第一位,無論遇到任何困難,不能夠只想著辭職。

2、學會調節自己的工作情緒,要有一個樂觀開朗的精神面對自己的工作。

3、在單位裡要力爭上游,爭取讓自己早日進入領導層,實現自己的目標。

4、辭職並不能解決問題,要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減少工作上的壓力。


我有一個朋友這樣說過:工作中的壓力其實就是你能力的一種體現,沒有能力就算換一個崗位,你還會感到壓力。這並不是辭職的問題,而是工作能力與態度的問題。


希望我的回答你能夠滿意


以上是個人見解,僅供參考;喜歡的朋友請不要忘了點贊、關注、評論哦!

職場幸福路


我在銀行工作了11年,從管理崗位離開,加入了一家創業公司。想給你幾點過來人的建議。

1、哪裡都有壓力。銀行裡的壓力,更多還是完成任務的壓力,人際之間的壓力。創業公司,面臨的是生存的壓力,每天都有倒閉的風險。

2、雖然有壓力,但是你可能會開心點。銀行一年復一年,完成業績領紅花,完成不了就捱罵,今年好了,明年不好,一樣被擼,說白了就是沒有什麼“存在感”,做的再好,也好像沒有留下什麼。而創業公司,你更有機會做一下自己想做的事情,能實現自己的一些想法,成功了的成就感會更強烈。

3、有實現財富自由的機會。銀行領的工資是死工資,看著公積金什麼的不少,但其實是有明顯的天花板的。而創業公司,平均工資低於銀行的,但是高管工資比銀行的空間要大,只要你的能力跟業績能匹配公司的需求,你的收入可能等於你在銀行做好幾年,運氣好的話,還有機會拿點期權,公司能上市說不定還能實現財富自由。

結論:跳槽不是換單位,跳槽是跳行業,往一個更有潛力,你更喜歡的行業去,沒有什麼問題!



北斗九號的水哥


咱倆工作一樣,我也是壓力很大,這個任務完成還要想著下個月怎麼辦,從去年銀行業風險到合規,今年更嚴格了,一不小心就被罰。全年不評優取消任何獎勵,我負責個人信貸的,每個客戶都要嚴格把控風險,去年因客戶一個資料罰了我21000,,行裡也核實屬實和我沒有關係。但該罰的還是罰了,,個人覺得銀行這個平臺不錯,壓力哪個單位都有,我曾經也有邇這個想法,後來我堅持下來了,就因為領導說,為啥別人行邇卻不行,人的潛力是無線的,前提是邇喜歡這個行業。


Mandy-惠兒


對於這個問題就像天平的兩端

一端是高負荷的工作壓力,另一端是比較好的工資和福利待遇。

對於不同的人,選擇會各不相同,甚至天平兩端的份量在心裡到底有多少重量也各不相同。

就拿我來說,我是很追求內心快樂的人,錢只要滿足普通的吃喝住行就可以,所以我從銀行離職了,我是一個夜貓子,我喜歡半夜一兩點工作,早上睡到自然醒,我也喜歡在網上寫寫東西,能夠幫助別人就更開心了,所以我離職後並沒有去找工作,而是全職做自媒體,儘管目前來看賺的沒有在銀行時多,但是我覺得身心很快樂,很自由。這是我喜歡的狀態,而且我並沒有頹廢,而是不斷的進步,想把我的自媒體做的越來越好。

我還有個好哥們,他是另一個極端了,他喜歡工作有點挑戰,樂於做銷售工作,他認為銷售的工作理論上可以上不封頂,他反而不喜歡賺固定工資,不喜歡安逸,他的生活看似非常上進,下班去健身、上班積極營銷拓展客戶,業餘時間還經常報一些課充電,他給人的感覺總是充滿能量。

你覺得哪種生活是對的呢?

坦白說,我認為沒有對錯,有的時候你不能什麼都要,你必須捨棄一些東西,這個時候你必須找尋你內心最想要的東西是什麼,否則你很容易把自己過的很擰巴很痛苦,什麼都想抓住設麼都沒扎住,什麼都想放下又什麼都放不下!

我和我朋友的兩種完全相反的生活態度,是想告訴你怎麼選擇答案只能在你的內心,別人的答案都不是你的!


鑫財經


人生很短暫,眨眼閤眼之間幾個輪迴就是一生,內心喜歡幹什麼工作就去做吧!不要有壓力,看看一些成名人士壓力太大而身體垮掉的時候,他們會感悟人生寧願貧窮幹苦力也願意留住生命,所以心隨意願做自由自在的自己!

有些人說婚姻家庭像鞋子一樣,舒服不舒服自己知道,一定不要勉強,婚姻不合適就離,不然到頭來苦的是自己。鞋子也一樣不舒服就不穿,到時磨破腳的是自己。

我女兒也是銀行系統辭職的,也是感覺壓力大,我支持她,這個社會幹什麼工作都一樣,只要肯幹一樣生活,何苦把自己弄的壓力那麼大。健康平安快樂的活著才是人生的終極目標!


悠然小天7163


慎重考慮,建議想好了再動手,儘量想好未來的發展路徑。

一、在銀行的好處

1、工作比較穩定。雖然現在經濟形勢一般,銀行待遇沒有大的提升,但是對一般來說,收入相對來說也是可以的。工作比較正規,一般也不會因為普通問題,哪怕一些小錯誤而遭到辭退。

2、收入總體尚可,但可能差距較大。總體來說,不少地方的銀行收入處於中等略偏上的水平,再找工作就要考慮工作的收入、穩定性等因素了。

二、不好的地方

1、壓力巨大。壓力大包含了營銷的壓力大,業務量壓力大。營銷壓力大,比如拉存款、貸款、ETC、信用卡、保險、基金等等等等。 往往大半年一年不消停。完成舊任務又有新任務。有些任務完成難度大,完不成又影響工資,往往整的人身心俱疲。這確實是非常不好的一面。

有些銀行的工作,不僅要面對繁重的任務,經常還要下班後學習,週末培訓,週末拓展,佔用大量8小時之外的時間。體驗比較差,或者說很差。

其實任務也不是銀行獨有的,加班也不是,一行有一行的難處。

2、待遇增長緩慢,甚至降薪。給我的感覺是,這幾年很多銀行薪酬沒太大變化,但是任務的壓力確持續存在。慢慢的很多職位的收入水平已經達到或超過銀行了,未來銀行業肯定也處於持續的變化之中。隨著人工智能等科技水平的發展、包商等事件的發生、存貸款管制的持續放鬆等一系列因素,未來銀行怎麼樣確實也很難說。

三、一些其他建議

1、建議先考慮內部轉崗。

畢竟銀行內部也有一些營銷壓力小的部門或者崗位,尤其一級或者二級分行的後臺崗,有些崗位還是營銷壓力或者工作壓力小一些(雖然薪酬不一定有營銷崗高)。這塊多多少少需要熬一下資歷、有一定業務能力或者有一定背景。爭取一下還是有希望的。

2、可以考慮同業跳槽。

有些中小銀行的總行部門壓力要小一些,甚至可能沒有什麼任務。但是要去一半要有些時機加一些資歷的,但不代表沒有機會。多考證多學習業務知識在銀行口還是吃的開的。當然最好的是營銷人才,但是不是人人都能營銷,每人對壓力的承受能力也是不一樣的,選擇的生活也是不一樣的,對吧。

3、考慮其他非銀金融機構。

有些好的金融機構可能收入更高一些,任務結構可能和銀行的雜七雜八的形勢不一樣,相對單一點,或者沒有。更主要的是,其他金融機構往往賺錢也不少。當然要是跳槽無論去哪,都得打聽清楚。

4、轉非金融專業的要想清楚。

我覺得轉一個完全不一樣的行業(企業的話)一定要想清楚,最好是有一定程度的瞭解,或者搞某種形式的試水或兼職(要是公務員、事業單位之類的考就行了,這個沒的說,大家都知道怎麼回事)。要是在銀行沒幹幾年還無所謂,呆久了的,機會成本還是蠻大的。

要選擇就選擇一個自己比較喜歡的行業。一輩子很長也很短,在滿足基本生活需要的情況下,找個喜歡(至少不討厭的)工作確實也是對自己的負責的一種形式,但是一行有一行的苦處,看清楚、想清楚就好。當然也得看清楚以後的發展路徑。


落墨財經觀察


作為一畢業就成為銀行人的我來說,目前已經在銀行工作8年了。眼見著銀行從舒服舒服躺著就把錢賺了到現在面臨著各種壓力還賺不到錢。既然你也是銀行人,想必面臨的壓力也是大同小異,一方面是行內壓力,各種指標層出不窮,完不成就要扣工資;另一方面是監管壓力、內控合規壓力,稍有操作不慎就會導致嚴重後果,輕則扣分,重則罰款。所以說,現在的銀行真的不算是輕鬆的工作了。但從收入方面來看,雖然目前在銀行上班收入不比從前,但如果在三四線小城市還算得上是較為體面的工作,年收入一般在十萬左右是沒有問題的,另外如你所說,住房公積金交的也是蠻高的。如果你家境一般,對工作收入方面考慮較多的話,建議還是留在銀行繼續上班,但你要學會排解壓力,多與領導保持溝通,將自身壓力排解掉,這樣才能輕裝上陣;另外要多發現工作中的幸福點,對我而言,做成一單業務就是一種成就,業務完成能為我帶來成功地喜悅,建議你也多多發現工作的快樂,這樣才能形成良性循環。共勉!


樂趣雜談


我們也算是同行,不同的是你在銀行,我在券商,對於這兩個行業,一線員工的壓力半斤八兩,但易論想說的是,正式員工的待遇挺好,而真正出來之後你才會發現,壓力並沒有變小,反而更大了,因為你的工資無法保證,99%的私企都沒有公積金,工作壓力一點不比在銀行或者券商更低……

早些年的時候,銀行就是鐵飯碗,實際上券商也差不多,能成為正式員工並不容易,而成為正式員工之後,往往都有較好的福利待遇,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監管的變化,早就沒有了鐵飯碗一說,甚至於不瞭解這個行業的人,還認為這是香餑餑,外面的人想進來,裡邊的人想出去。

至於要怎麼選擇,這得看你自己,就比如我,曾經是券商的投資顧問,待遇也不錯,但是我依舊辭職了,一是因為壓力大,二是因為行業寒冬,不想再減持了,然而出來之後才發現,想要找個自己滿意的工作真難,就算找到了,壓力也不必券商小,外面的世界的確很精彩,待遇有可能會高於原行業,不過公積金之類的就別想了,我出來這幾年,私人公司購買社保都是最低檔,公積金根本就沒聽說過。

給你兩個參考,一是年齡大小,二是是否有老婆(老公)孩子。

如果你還在30歲以下,想出來闖一闖沒問題,因為年輕,還有更多的資本,如果你的年齡已經比較大了,我認為你不適合再跳出來,因為年齡是決定你風險承受能力的一大重要因素,根據自身情況而定。

如果已經結婚並且有孩子了,你恐怕更難跳出來了,因為你想要找到跟銀行同等待遇的私人公司,則本身就不太現實,除非你在銀行的重要部門擔任重要職務,這個級別就算找到投資銀行等新工作,你的壓力恐怕只強不弱。

能看到結尾,要怎麼選擇,想必你已經有數了……



易論招財圈


銀行確實像座“圍城”,無數人想進去,總有人想出來。就像你自己多的,壓力大,但是工資和公積金都不錯。

其實目前小熊覺得更適合你的是,你能否挑戰一下自己的抗壓能力?

銀行的一線員工,壓力來源於:“總是源源不斷的任務”

這我是親眼見過幾個類似的案例,今天ETC,明天手機銀行,後天保險基金,現在的銀行業比服務比業務。


對於員工來說,任務來了,你就得上。外出推銷ETC,不管是客戶經理還是櫃員,都得上。這是銀行的一種氛圍。

再就是每個節點的存款任務。曾聽很多銀行的朋友說過,一個人在銀行上班,一家人跟著忙。一到年終、季度末考核的時候,七大姑八大姨都要問一遍,能不能搞點存款過來。

我想你所說的壓力大多數都來源於此,還有一小部分就是客戶和領導之間的關係。

但是,你用另外一個角度想一下,如果你從事別的工作,有多少又是沒任務的呢?同等待遇的情況下。

當然有的人可以去更好的事業單位或國企,可能會相對於工作上輕鬆一點,但是其他方面的壓力一樣的有。


曾經一個朋友從國有四大行跳槽出來,到醫院上班,做一個閒差,做收費的。開始感覺挺新鮮的,沒有了任務壓力,但是時間久了,面對無數個病人的諮詢和一些奇葩的事情,才覺得和在銀行沒什麼區別,而待遇是肯定沒有銀行好的。

你應該怎麼選擇,看自己的情況,仔細考慮,平衡需求

假如你不是那麼在乎工資的事情,如果你是個女孩,你可以選擇一個輕鬆點的事情去做,也肯定可以找的到。

但是如果你還年輕,有更大的目標和實際需求,那麼你可以堅持一下,有合適的待遇也不錯的工作再考慮。

個人需求是很大的原因,很多進銀行的家庭環境都不差,所以跳槽很正常,但是對於一個家庭環境不好的家庭來說,進去了肯定是不捨得輕易出來的。

小熊說幾招

(1)在銀行工作,把心態放好,當做是自己的一個鍛鍊時間

(2)業餘時間做好安排,有時間就去放鬆放鬆,不斷的強化本職以外的一些技能,充實自己

(3)合理看待任務要求,有時候完不成不要有壓力,因為整個網點不可能就你一個完不成,這個平衡心態的技能你要懂。

(4)努力朝前看,找準自己的定位,如果對私不喜歡,找機會轉對公,對公不喜歡,找機會進個金處理數據。機會不僅需要等,也需要自己去找,適當的給自己一點希望。畢竟在這個大環境下,在銀行還算是一個比較不錯的工作。


小熊論職場


我也想從銀行離職,入職一年了,找不到實現自我價值的地方,每天都是櫃檯工作,重複而一樣的操作,接待著各色各樣的人,被很多客人當服務員,一言不合就罵你,投訴你,然後就會被批評,心裡壓力很大,休息的時候搞etc任務,手機銀行等等,還不說其他任務,每天活的很焦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