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接觸式購車可行嗎?上汽大通的C2B 模式

2003年的非典爆發,開啟了以淘寶為首的電商發展元年,自此之後,無論日用百貨、數碼電器、甚至家居配套,都成功融入我們的消費生活。2020年,新冠病毒疫情爆發,全國目光再次聚焦,對於各行各業來說,這既是對抗疫情的戰役,也是企業優勝劣汰的升級之戰,迫於疫情和整體車市下滑的雙重壓力,很多車企也不得不提前進入營銷新模式。

線上體驗、遠程視頻、虛擬展廳,曾零星出現在汽車領域的3D名詞,越來越多地出現在門戶和行業垂直網站的首要位置,營銷模式的“一鍵切換”,也將加快汽車產品個性化需求的普及,催生“以用戶為導向”的汽車數字化變革。

那麼這場數字化變革將如何驅動研發、生產、渠道到終端的升級裂變?答案就是C2B(Customer-to-Business,客戶到企業)。

無接觸式購車可行嗎?上汽大通的C2B 模式

馬雲曾說過,未來的製造業必須是C2B模式,傳統制造業的B2C模式,是將同樣的產品賣給不同的人;而C2B模式則是賣所有人都滿意的產品,這其中就包含了個性化定製。

汽車由上萬個零部件組成,定製化可行嗎? 相比個性定製,通過模塊化概念重新定義汽車製造,從成本、技術、數據等層面重造汽車,其實會更符合C2B的趨勢,就像機械流水線生產的誕生對純手工製造帶來的革新一樣。

上汽大通先人一步開闢了這條道路——首創C2B大規模個性化智能定製模式,並將該模式進化至更智能、更全面、更有溫度的階段。

“不同行業業務的複雜程度不同,具體的衡量指標包括零件數量、製造工藝、產品驗證週期等,複雜程度越高,開展C2B業務的難度就越大。”我們的確是先行者” 上汽集團副總裁藍青松表示。

“蜘蛛智選”是上汽大通C2B模式的“智能選配器”平臺,它既是用戶在線購車通道,也是上汽大通的“數據大腦”。統計顯示,上汽大通2019全年36,446臺訂單來自“蜘蛛智選”,接近國內銷售總量的40%,全年購車用戶中訪問過“蜘蛛智選”的用戶比例更高達55.2%。

一直以來,生產端(B端)最大的問題就是對於用戶端(C端)的不瞭解。這也直接造成了這些年出現的產品同質化現象。雖然每家車企都號稱自己在打造一款最符合目標市場的車型,但每家車企上市新車的目標用戶群,總是那麼似曾相識。

通過這個平臺,上汽大通可以更大程度瞭解用戶的偏好、購買意向和金融需求等特徵,並在不同階段推送個性化服務,並且進一步向線下延伸,在江蘇無錫落地了全國首家“蜘蛛智選”體驗店,最大化發揮線上與線下融合優勢。

雖然定製化可以滿足客戶的個性化需求,但不得不承認,這樣的定製化服務對於企業來說,將會面臨著高成本、高投入的風險,這樣的做法在很多企業看來的確有些得不償失。

無接觸式購車可行嗎?上汽大通的C2B 模式

上汽大通同樣面對著上述壓力,但一組統計數據讓上汽大通堅持了下來。在上汽大通的C端平臺 “我行MAXUS”上, 擁有粉絲總數超過770萬人,用戶提出建議及問題總數達1.5萬條,這一系列數字, 證明了C2B大規模個性化智能定製模式的選擇是正確的。它在直聯用戶的同時,直接掌握用戶定製的個性化需求,不斷優化客戶全生命週期的服務體驗,提升用戶滿意度,為用戶提供真正想要的定製化產品和服務。

模式走通了,那買車模式是否也將顛覆呢。文章開頭所述,新冠病毒的疫情依然嚴峻,經銷商和主機廠都在想盡辦法渡過這段非常時期,各種線上營銷是層出不窮,而有著先天線上基因C2B模式,將比其他的供需模式更趨近於當下的 “無接觸式”服務。

為此,上汽MAXUS迭代了七大創新平臺,從數據端的定製階段到最後的交車階段,全面線上化。包括面向C端的我行MAXUS平臺、房車生活家、蜘蛛智選、蜘蛛智聯和3D工程設計在線五大數字化平臺,面向B端的大通知乎平臺,以及面向內部的i大通平臺。

數據顯示,70%的基盤客戶通過線上方式,直聯200+位工程師,在短短1天內平臺就能為客戶解決各項售前售後問題。另外 大通知乎平臺營銷功能已經覆蓋全網經銷商,使用率達到100%,實現了在職人員全面在線化管理與數據反饋,通過數字化手段賦能經銷商核心業務的在線化運營。

企業開放邊界有兩個核心:一是用戶,二是技術。既然上汽大通的C2B模式已經獲得了用戶端認可,剩下的就要看製造能力了。

無接觸式購車可行嗎?上汽大通的C2B 模式

去年7月,上汽大通基於上汽實力打造全球首家全新C2B定製工廠——南京C2B工廠在夏季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脫穎而出,榮膺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最新一批工業4.0“燈塔工廠”,上汽大通因此成為了全球首家入選工業4.0“燈塔工廠”名單的中國整車企業。

上汽大通柔性製造體系的優勢在於,從車型的開發階段開始,就讓用戶深度參與全過程。從預測發佈、用戶下單、計劃排產、零件入廠,直至整車生產、質檢、發運的每個環節,都充分展現了上汽大通覆蓋產品全生命週期的“智能定製”理念。

無接觸式購車可行嗎?上汽大通的C2B 模式

具體來說,早在消費者下單之前,上汽大通就已通過自主開發的“蜘蛛智選”智能選配器,讓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直接針對小到車身顏色、輪轂樣式,大到座椅佈局、驅動形式等多個部位進行定製。

以座椅分裝為例,上汽大通為了在滿足客戶需求的同時合理控制庫存,根據排產計劃,整改供應商推動供應商供貨,以有效降低庫區面積,同時為了滿足高質量、可控成本、短交期的要求,上汽大通更是建立了從供應商到線邊的直送模式,將線邊傳統座椅投料區化零為整,將其生產線直接遷入工廠,設立“廠中廠”。

可以說,C2B模式下的製造端,工廠不僅要具備智能排產、零件直聯化等創新管理模式,還要實現高強度、高質高量且跨平臺的柔性化生產,並在定製化的基礎上做到智能化、數字化,將整個工廠直聯。

“具有挑戰性的市場環境推動該工廠打造了大規模智能定製的新模式,實現了從用戶到供應商,端到端的數字化價值鏈,從而提高了銷售並降低了成本。” 上汽大通副總經理謝嘉悅表示。

無接觸式購車可行嗎?上汽大通的C2B 模式

無論從市場銷量表現、行業認可,還是從新冠病毒疫情催生的無接觸購車,上汽大通率先擁抱“互聯網+思維”、用 C2B智能定製模式在汽車行業下行的態勢下取得了階段性成果。我們相信,隨著上汽大通的成功,勢必將有更多的主機廠在定製路上躍躍欲試, 消費者與產品也將產生新的關係,用戶不僅要求有更大程度的自主性,更把參與過程的主導性體驗視為服務體驗質量的重要源泉,而這也將推動汽車定製化成為未來生活新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