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山西會館:一處幽靜典雅的古建築

人們所瞭解的雲龍山風景區, 可能去看過張山人的故居,看過了北魏的大石佛,看過了張山人的放鶴亭、站在觀景臺瞭望了徐州美景。卻獨獨的忘記在雲龍山下東麓,有一處幽靜典雅的古建築——山西會館。

說到了山西會館,當然想起了晉商這一帶有神奇色彩群體,晉商在中國商業版圖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晉商經營鹽業、票號等商業,尤其以票號最為出名。晉商也為中國留下了豐富的建築遺產,著名的喬家大院、常家莊園、曹家三多堂、王家大院等等。明清晉商人利潤的封建化,主要表現在捐輸助餉、購置土地、高利貸資本等方面。潮商與徽商、晉商,是中國歷史"三大商幫"。

徐州山西會館:一處幽靜典雅的古建築

徐州山西會館山門

徐州五省通衢,自古兵家必爭之地,又是商家必爭之地。尤其是清時,徐州所轄的豐縣與直隸省東明縣僅100公里的路程,由東明至山西又有陸路可通,精明的山西人當然不會錯過徐州。雍、乾時期,山西商人在徐州先後經營了當鋪、藥材、布匹、棉紗、茶葉等。勤勞智慧又重信義的晉商在這裡很快挖得了第一桶金,主導了本地的經濟命脈。他們在服務於徐州百姓生活的同時,更富裕了自己。

來到雲龍山第一山節下,可以看到山西會館依山而建,背西向東,對稱的建築格局。這是徐州地區為數不多山西風格的建築。現在的山西會館是一座關帝廟,整體建築規模並不大,但結構嚴整勻稱,工藝水平很高。


徐州山西會館:一處幽靜典雅的古建築

關聖殿


山西會館是一個完整的四合式院落,由山門、戲樓、廂房和大殿組成。會館山門為二層建築,與院內戲樓相通。由山門進入,有數級石階通向大殿前平臺。大殿五間,左右各夾一屋,作為配殿。大殿支柱為青石材質,已經漆成赭紅色。

晉商為何把關公作為商幫的庇佑神和精神偶像?首先關公是山西運城人,是晉商們老鄉,更能增加他們對家鄉的連結。明清之時,晉商成為中國第一大商幫,有對聯稱其“縱橫歐亞三千里,稱雄商場五百年”。與晉商堅守關公精神,尊奉“一守信、二尚義、三取利”的商業準則密不可分。關公精神體現了晉商所推崇的商業道德規範,成為明清晉商商幫文化的價值核心。而關公由宗教護法神又成為武財神的演變歷程,就反映了晉商文化中的心理訴求和人格追求


徐州山西會館:一處幽靜典雅的古建築

沿大門前的石階拾級而上,仰首可見門上典雅的廈簷和寬敞明亮的過廊。過廊為二層建築,廊頂及左右共有樓房10餘間。經過廊樓再登10餘級石級,那氣勢恢宏的大殿便躍入眼簾。大殿明三暗五,明間闢有丹楹走廊,花欞門窗,古樸典雅。暗間分別被殿前的南屋與北屋遮住與明間不通。如果去大殿南北兩端的暗間拜神,必須從兩側石階分別抵達。北屋又設庭院,院的西部為巨大山岩,巖後蒼松翠柏,院內花草樹木,景色迷人。

走進關聖殿中,重塑的關羽像氣勢威武,周倉扶青龍偃月刀、關平捧大印站立左右。大殿南有關羽騎赤兔的塑像,威風凜凜。殿廊大柱上的楹聯曰:“生蒲州長解州戰徐州鎮荊州萬古神州有赫,兄玄德弟翼德擒龐德釋孟德千秋至德無雙。”寥寥數語概括了悲情英雄叱吒風雲的一生。

徐州山西會館:一處幽靜典雅的古建築

徐州山西會館:一處幽靜典雅的古建築

清代乾隆七年(1742年),山西商人集資所建,因館內歷年供奉關帝聖君與火、財、福諸神,故有“四聖會館”之稱。二三百年間,該館只進行了幾次修繕且能屹立不倒,其建築質量之高可謂“百年工程”。“

徐州解放後,山西會館房屋交公,會館遂不復存在,一直閒置。1995年,徐州雲龍山風景管理處決定重塑關羽像,在大殿南北間置火神、財神二神像,恢復山西會館對遊人開放 。

山西會館是歷史留給我們的一份十分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是淮海經濟區至今保存最完整和規模最大的清代會館建築,在建築美學、人文歷史以及晉商發展沿革的研究方面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是雲龍山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研究徐州清代建築風格的一個重要佐證。1987年11月被徐州市人民政府批准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6月5日,被江蘇省人民政府授予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在徐州還有一處山西會館,位於徐州新沂運河旁的窯灣古鎮。彈丸之地,竟然有好幾處會館遺址:山西會館、河北會館、江西會館、蘇鎮揚會館。會館建築見證了一個小鎮的繁榮,保存了優秀的文化,讓人眼前一亮。晉商文化也是自徐州商業歷史中不可抹去的光輝一筆。


徐州山西會館:一處幽靜典雅的古建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