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的螞蝗能吃嗎?怎麼做好吃?

小潘的日常vlog


小時候可以說吃的最多的就是“螞蟥”了,主要是因為那個時候農村普遍的家庭生活水平都不太高,因此捉螞蟥還有一些魚類成為了當時我們村主要的肉食來源,而且我還發現螞蟥如果做的美味了會比魚還要好吃,那麼問題當中提到“農村的螞蟥能吃嗎”以及怎麼做好吃的問題,今天我就把我小時候吃到比魚還要好吃的螞蟥做法來講一講。



“如何方便快捷的捉螞蟥”

首先螞蟥是可以食用的,但是捉螞蟥並沒有捉魚那麼容易,因此要有一定的方法和經驗才可以捉的更多,比如在我們老家捉螞蟥一般都會用很多的塑料瓶子,也就是說把這些塑料瓶子都剪開一個小洞,然後在裡面放一條小魚,然後把這些準備好的瓶子放在水裡做好標記。


然後等到第二天的早上去取,記住一定要是早上千萬不可是中午和晚上取,因為中午和晚上的話這些螞蟥就會遊走了,早上的話它們還在瓶子裡待著,因此這個時候去取瓶子的話可以看到瓶子裡有很多大大小小的螞蟥,這個就是我們以前小時候捉螞蟥的方法非常實用有效。

“螞蟥如何做最好美味呢以及注意事項”

第一就是我們要把捉來螞蟥用鹽水浸泡一夜,然後第二天準備一鍋水燒開,接著把螞蟥放到開水裡焯一遍,緊接著把螞蟥用剪刀剪開把裡面一些髒東西用清水沖洗乾淨即可。



第二就是準備一些朝天椒,然後把朝天椒切成小段,再準備幾顆大蒜,蔥,料酒,生抽,耗油,準備好以後就可以開始爆炒了,在炒的過程中可以根據個人的口感進行添加佐料,一般炒大概20分鐘即可,因為螞蟥在用熱水焯後特別容易熟,那麼炒好以後就可以享用其美味了,這就是我吃過最好吃的做法,口感很有嚼勁。


綜上所述:

螞蟥雖然可以吃但是我們也不能多吃,記住一定要適量食用,因為畢竟螞蟥還有其他的價值。


紀錄鄉土


說個故事,說是有一個妻子,每次丈夫出門做事去了,她就把門關起來,然後廚房冒出縷縷青煙。別人就和她丈夫說,他出去做事後妻子在家做好吃的。於是第二天丈夫和往常一樣出門了,半路又偷偷轉回來。打開門一看,果然妻子在燒鍋,就一巴掌打過去(膽小的不要往下看了),結果妻子人頭落地,頭頸處有好多螞蝗。原來每天是燒水燙頸部。由此可見螞蝗還是不要吃了吧,畢竟現在不是饑荒年代。


浮生如夢5041


能不能吃不知道,反正從來沒有看見有人吃過螞蝗。看到螞蝗,驚恐程度不亞於看到蛇,甚至更加恐懼。雖然螞蝗看上去很弱小,但是不知道什麼原因,它的樣子讓人看了以後,除了噁心就是驚悚。那時候,老家的小河清澈見底,女孩子們都喜歡到河邊洗衣服,但是最怕的就是螞蝗。

坐在河邊洗衣服的時候,要不時的看看腳,看看是否有螞蝗鑽到腳裡面。我曾經就經歷過一次,在河邊洗衣服的時候,感覺腳又疼又癢,低頭一看,一隻螞蝗正在往腳裡鑽,差點沒嚇死。當時我都嚇蒙了,幸虧旁邊一起洗衣服的夥伴幫我把螞蝗打了下來,不然後果不堪設想。我不敢想象,如果被螞蝗鑽到皮膚裡面,會是什麼樣子,想一下都會感覺毛骨悚然。螞蝗除了生活在河水裡,更多生存的地方,可能就是臭水溝裡,從來沒有聽說過那種能伸能縮的小東西還可以吃,想一想都覺得噁心,更別說吃了。


我沒有吃過螞蝗,或者說我也沒有見過別人吃螞蝗,或許這隻能說明我比較孤陋寡聞,並不能代表其他人都沒有吃過,也不能說螞蝗就不可以吃。雖然我沒有見過任何人直接食用螞蝗,但是我聽說過用螞蝗做藥引子治病,因為螞蝗雖然樣子挺可怕,但卻是一副不錯的中藥。

很多女人都會有子宮肌瘤,卵巢囊腫等一些疾病,這些婦科病嚴重了只能去做手術。但是很多時候,中醫不太主張做手術,中醫更多的是用中藥來調理。像這些囊腫肌瘤等婦科病,中藥配方里經常都會出現螞蝗這兩個字。據我的一箇中醫朋友說,螞蝗是一副非常昂貴的中藥,對於女人的一些婦科疾病,療效相當不錯。


我曾經看到過一位中年婦女,去我朋友的中醫館裡抓藥,藥裡面就有曬乾的螞蝗,開始我並不知道那乾硬的,黑乎乎的東西是什麼。後來患者拿著藥走了以後,我才問朋友,那些黑黑的東西是什麼?她告訴我說螞蝗,那位患者子宮肌瘤很多年了,害怕手術,所以想通過中藥調理,慢慢治療縮少肌瘤。我問螞蝗有這個功效?朋友說,當然有。而且通過加了螞蝗的中藥調理,可以不用手術,肌瘤慢慢就消失了。

那是唯一一次看見螞蝗可以入口吃,只不過不是直接吃螞蝗,而是製藥商已經將螞蝗加工處理後,和其他中藥一起,再熬製成中藥湯汁,用來治病。如果說到直接食用螞蝗,我是真沒有見過。


靈子


螞蝗在農村田野裡,小河水溝裡都是常見的一種水中動物,因為藥用價值高,有治療中風、高血壓、抗癌等作用,所以人們對螞蝗的需求量和質量就越來越高,現在也有人工養殖的螞蝗,螞蝗在藥學裡多數被稱為水蛭。

相信在農村生活的孩子都接觸過螞蝗,我本人也是很怕螞蝗的,記得小時候去河裡游泳,上岸後身上總是粘著幾條螞蝗,那時候的心情是害怕又著急,著急把螞蝗扯下來,但是又害怕用手去碰它,可是又不得不用手去扯掉它的感覺真的很恐懼。螞蟥爬到你身上可以說是神不知鬼不覺的,螞蟥在池塘裡比較多,所以家長一定要告誡孩子少點去池塘裡玩了。

在這時候,如果我和你說螞蝗可以做菜吃。你會不會覺得很噁心,難以置信。我也覺得噁心,但事實是螞蝗真的是可以吃,可以食用,如果你不相信,可以親自體驗一下。反正我是不敢吃了,看到螞蟥的樣子就沒有胃口了,別說吃下去了。

常見的螞蟥做法有:螞蟥粥、炒螞蟥、油炸螞蟥等等,在煮螞蟥之前要把螞蝗殺死,清洗乾淨備用就可以了。你有沒有感覺確實水裡遊的,地上跑的,天上飛的都被我們拿來做菜吃了,我也覺得驚喜意外。


亓小廚


應該怎麼吃也比不上生吃吧!

螞蟥洗乾淨,豎切成條,高度白酒泡二十分鐘備用。

大蒜剁成蒜泥,生薑切絲,大蔥半段切絲,

紅辣椒切段,醬油、辣椒油、麻油、香油、陳醋、芥末各小蝶。

上述配料按口味道調成蘸料

用筷子夾螞蟥生片,沾調料後放入口中。

口感味覺,回味無窮!


摯愛木棉花


螞蟥:學名水蛭,又有一別名馬鱉,地方有人叫螞皮叮。

為環節動物門,蛭綱、顎蛭口、水蛭科。生活在溝渠、水庫、水田、潮澤水坑之中,以吸食動物血液或體液為主,吸食水中浮游生物,冬季蟄伏溼泥中。

水蛭中藥材,功效是破血逐惡血、通經、破血消積聚。有抗凝血作用、改善微循環。作用臨床上應用可治療瘀血癥、閉症血瘀等中風之症。如血栓、血瘀塞及腦出血之後的血斑吸收。中成藥膠囊有破瘀丸,成份單方水蛭。

新鮮水蛭唾腺中含水蛭素,是一種多肽,由多種氨基酸組成。

水鏈主要含蛋白質,也含鐵、錳、鋅等多種微量元素。

至於食用,一般不建議食用,因是藥材,是藥都有屬性和劑量,個人體質千差萬別,偶爾少量還可以,久用或多用可能會對個體不利。現如今因用藥和汙染捕撈已很少,也由此而司養的,品種不同藥效也有差異,前七年前鄉下有收鉤的鮮品50元一市斤,不屬食物或保健品類,食用的很少,可沌煎,油炸。



無名小草134387980


都說廣東人什麼都敢吃……但我真的沒聽說過廣東人吃螞蟥的。

1、螞蟥當然能吃。據說它還是中藥。

2、它沒毒性,理論上具一定蛋白質及碳水化合物,吃了自然能補充人體的能量。

3、水牛被螞蟥吸住,也會用嘴及舌頭把它弄下來放入嘴裡磨碎再嚥下去,這是我看到的的唯一的牛吃葷的現象。

4、抓住螞蟥,總喜歡砸爛它或把它反轉裡外,然後曬乾,但依然沒人吃。這東西本來就噁心,營養價值估計也沒人研究,而且,裡面收藏的往往都是人血……我家世代軍旅,軍事手冊中也沒有介紹吃螞蟥的(而野外作戰,有時螞蟥還真的特別的多,但軍人很多都餓死了,還不懂吃螞蟥充飢),介紹防治螞蟥的倒有不少。

5、還是你成,你吃吧,我胃口不好,你想怎麼做就怎麼做,象牛那樣吃也成。


皇家師爺


螞蟥就是水蛭的俗稱,在過去的農村水田、池塘等淡水裡有很多螞蟥,一提到螞蟥就讓人恨得牙癢癢,因為它總是在不知不覺中就爬上你的腿開始吸血了,你還感覺不到,等你發現想要把拔下來,它有力的吸盤又使你沒辦法,要是強行拔下,必然導致螞蟥口器留在你的皮膚裡,會發生感染的,所以在農村我們對付吸附在皮膚上吸血的螞蟥,通常就是用手拍打皮膚,用火燒,或者用白酒澆。雖然我們知道螞蟥有很好的藥用價值,但你要真問誰吃過螞蟥,估計只能得到一個犯惡心的表情,這也太黑暗料理了。

但事實上,螞蟥確實在一些地區被做成了美食,據說口味還非常好吃,我今天在這裡說三種用螞蟥做的美食。

(1)爆炒螞蟥。

這是我在廣州見過的一道“美食”,雖然我看起來,這絕對是一道黑暗料理,但講究的廣州人卻將它視為養生的佳品。

具體做法很是簡單,用開水先悼一下螞蟥,徹底清理乾淨,然後鍋裡放油,燒辣,放入辣椒爆一下,然後放入螞蟥肉,翻炒的差不多了,放青椒再翻炒一下,最後放調味品、蔥段等,就可以出鍋了。估計大多數人不敢嘗試,有興趣可以自己做一下,味道還不錯。

(2)煎螞蟥餅。

這道黑暗料理才講究呢,做之前一定用開水煮透,因為螞蟥生命力太過頑強,處理好後取出來搗成肉泥,加入雞蛋、鹽、薑絲、蔥花、料酒等,如果口味清淡也可以加入一點麵粉,最後將所有的東西混合成型,拍成餅子,用燒辣的油煎螞蟥肉餅,煎到焦黃就可以出鍋了。

據說這道菜在一些地區有售賣,非常昂貴。你敢吃嗎?

(3)咖喱螞蟥。

據說這是吉普賽人的國民美食,食用歷史已經有百年之久,雖然不清楚具體做法,但這道黑暗料理,我是真的沒有勇氣嘗試。

我聽說還有些地區,依據螞蟥吸食河蝦的特點,還創新的將河蝦和螞蟥伴著辣椒一起爆炒,據說也很好吃。但是作為一個口味偏清淡的人,對於這些螞蟥的美食,我也就只是看看好了,真要嘗試,我還得培養一下心態。


李阿冰


螞蝗這種東西說實話,真的不是普通人能下得了嘴的,雖然螞蝗確實是可以吃,而且只要經過高溫煮熟之後,體內的寄生蟲確實會被殺死,而且據說螞蝗蛋白質含量非常的高,比牛肉還高,身體富含各種氨基酸和礦物質,以及多種微量元素,對人體非常的有益。但是由於外觀可能很多人都覺得非常的噁心,看到就覺得渾身起雞皮疙瘩,更不要說去吃它了。在我們小時候,農田裡面到處都是螞蝗,每次下田插秧或者是收割水稻的時候,身上都能掛好幾隻螞蝗,扯下來的時候還一直在流血。

記得以前小時候每次抓到螞蝗,我們都會用小木棒子將。螞蝗的身體全部翻過來,然後放到太陽底下去曬,最後散成螞蝗幹。據說螞蝗曬成幹之後,可以入藥,最近這些年也經常看到有一些人養殖螞蝗,而且是那種個頭非常大的。螞蝗雖然我自己並沒有親身的去嘗試吃過,但是以前在廣東的時候見到過好幾次有些人吃螞蝗,而且在一些餐廳裡面還是比較貴的,據說一斤要七八十塊錢。

那麼螞蝗到底有哪些吃法呢?怎麼做比較好吃呢?

其實我個人也不是不能完全接受螞蝗,只不過想到小時候螞蝗吸我血的情景,我就無法下嘴。以前我在餐廳裡面有見過螞蝗的幾種吃法,如果我們不知道那是螞蝗的話,其實還真的就直接吃下去了,沒有任何的感覺。

第1種吃法,也是最常見的一種吃法油炸,很多的昆蟲或者是像蠍子,蜈蚣之類的,大部分人都能接受油炸這種吃法,因為經過油炸之後,我們吃到的其實並不會覺得很噁心,反而覺得會非常的香,而且口感比較脆。所以如果是這種吃法,我個人還是能夠接受的。

第2種吃法,爆炒,這種吃法一般是將螞蝗的內臟清除之後,然後切成絲,用辣椒以及各種調味品爆炒,據說口感非常的有勁道,不過這種吃法依然保留了螞蝗的原始味道,所以我個人還是不敢吃。


第3種吃法,做湯,這種吃法其實在餐廳裡面也有,且據說是1種高檔的食材,價格還不便宜。

第4種吃法,做成螞蝗餅,將螞蝗切碎之後與麵粉和雞蛋攪拌均勻,然後放到鍋裡面去煎成攤餅。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吃過螞蝗呢?你們覺得螞蝗真的能吃嗎?歡迎再下方留言討論。


少三番


現在農村人真的是想著法子吃各種野味,但是常見的野味現在越來越少,所以人們只能把目光轉移到一些,不惹人注意的東西身上。螞蝗在我們小時候說實話,看到就覺得噁心,因為這種生物身體軟軟的,而且主要以吸食人的血液為生,生命力非常的頑強,即使我們將螞蝗撕成兩半,那麼它很有可能就變成了兩隻螞蝗。如果不採取一些特殊的方法,螞蝗是很難死去的,所以我們以前小時候經常會用一根小木棍將螞蝗的身體翻轉過來,放在太陽底下曬,這樣螞蝗就沒辦法活下去了。

現在農村的田裡面,泥鰍和黃鱔基本上都找不到,可能螞蝗還能夠找得到,農民在水田裡面幹活,最害怕的其實就是被螞蝗給盯上,因為一旦螞蝗吸在了人的腿上,那麼就會以吸食人的血液為食。被螞蝗吸過血的人一般都能夠體會到,其實這種動物在吸你血的時候,你根本就感受不到他在吸你的血,也沒有任何的疼痛。據說螞蝗在吸食人的血液之前會在我們的毛孔當中注射一種具有麻痺作用的唾液,然後再用牙齒吸食我們的血液,這樣人體就沒有辦法感受得到疼痛。

等到螞蝗的唾液麻痺效果過去之後,可能我們才能感受到疼痛,但是此時螞蝗可能已經吸飽了血液,如果你此時把螞蝗拔下來的話,腿上絕對是流血不止的,而且螞蝗的身體也已經因為細胞血液變得圓滾滾的。所以每次看到螞蝗趴在自己身上吸血,就特別的氣憤,然後會將螞蝗活活的給曬死,或者將一根木棍將螞蝗的身體翻過來,以報吸血之仇。而最近這幾年螞蝗卻成為了人們餐桌上的美食,這實在有點讓人匪夷所思,那麼螞蝗真的能吃嗎?

螞蝗既然能夠上得了人們的餐桌,必然是可以食用的,據說螞蝗的蛋白質含量非常的高,甚至超過牛肉,而且螞蝗身體裡面含有多種礦物質和微量元素以及多種氨基酸,對人的身體非常有用,而且螞蝗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材,現在農村很多人專門養螞蝗,據說經濟效益還挺不錯的。我曾經也吃過一次螞蝗,但是是在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吃的,因為當時從表面上看上去並不知道是螞蝗,然後吃了感覺還挺不錯,等吃完之後,別人才提醒我說這是螞蝗,當時我就覺得非常的驚訝。


螞蝗一般的做法都是用油炸過之後,然後椒鹽爆炒,用辣椒炒,味道確實還可以,而且並不像普通的一些昆蟲,口感非常有嚼勁,確實是一道非常不錯的美味。不過有些地方也會將螞蝗用來燉湯,可能味道就沒有爆炒那麼好吃了。不過現在在我們當地螞蝗的數量也非常的少,田裡面的螞蝗可能也被除草劑給毒死了,只有在一些魚塘裡面可能才能找到。不知道你們有沒有吃過螞蝗呢呢你們覺得味道怎麼樣呢?歡迎在下方里面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