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拒稿87次後,我參悟了寫作的真諦

被拒稿87次後,我參悟了寫作的真諦


被拒稿87次後,我參悟了寫作的真諦

從2017到2019,這三年我從廈門輾轉到了杭州,生活動盪莫測。

唯一不變的,是我一直在寫小說。

上個禮拜郵箱收到了一封退稿信,上面寫道:你的小說編輯已經全部讀過,但是與刊物定位不符,所以未能採用。

說實話,我高興了半天。

這是三年來,我收到的第二封退稿信。

高興的原因是雖然失敗了,但起碼“另一隻靴子”落了下來,不必再翹首等待沒有結果的結果。

郵箱裡投過的刊物不說上千,幾百總是有的。累計收到退稿信87封。

剛寫小說那會兒,我計劃今年先在國內文壇立足,爭取三年內揚名亞洲文壇。

三年過去了,90後紛紛步入文壇,有些登上名刊,有些獲得獎項。而我非但沒有出名,甚至沒有一篇文章登上雜誌。彼時那般天真的勃勃野心,如今回想起來,難免覺得好笑。

兩手空空,碌碌無名之餘,也有一點苦澀的收穫——面對退稿,我從開始的失落憤懣變成現在的釋然和清醒——也許我真的只是一個很普通的人。


被拒稿87次後,我參悟了寫作的真諦

十年之前的家鄉樹木青蔥,總有人愛在湖邊讀書,而如今人手一機,便能閱盡天下事。

十年之前我還是一個小孩,習慣每天花幾分鐘聽梁文道讀一段文字,如今卻是久違。

時間悄悄的溜走了,但是那些記憶零零碎碎的,不時地會湧上來。

我想起那時候騎著自行車逛遍城裡的書店,只為看一看大名鼎鼎的《青銅時代》的日子。

七月的太陽又毒又辣,曬得皮膚髮燙,一腦門子汗。

但是捧上書,看到千年之前的長安城,看到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就好像擰開了一瓶冰鎮雪碧,呲地一聲,酣暢淋漓。

原來故事可以這麼構造,原來人追求自由的姿態可以那麼灑脫。我種下一個夢,想要永遠做一個小童,追隨文字逃離這喧鬧的人世間。

之後我又接觸了存在主義、超現實主義、象徵主義...那些文字在現實和虛幻中給我構建了一個精神花園。

它們像是河上的不會融化的浮冰,我常年深情地望著它們。


被拒稿87次後,我參悟了寫作的真諦

有一種病症叫巴託比症候群。據說染上這種病的人,將會無法下筆書寫,連卡夫卡也曾中招。有些人終身無解,而後自我放逐。

我也曾有段時間無法下筆寫作。小說讀不進去,字也寫不出來,心被塞住了。能寫出的故事索然無味,人物形象蒼白平庸,語言支離破碎。

我徹底的迷失了,感覺日子灰濛濛的,今天和昨天沒有了區別。那時候我想,我真的該退出了,一無所獲不如趁早收手。

文學界不會有我這號人物了。

被拒稿87次後,我參悟了寫作的真諦

後來在一個悶熱的晚上,我打開電腦尋找一部電影打發時間。

宋康昊的臉出現在屏幕上,他演的是一個律師。前期的他,用一個字形容就是“遜”吧。高中畢業,有時候連飯錢都付不起,衣服穿的破破爛爛。但是他一直沒有放棄司法考試,終於成為了一名律師。

男主經常關顧的飯館主人的兒子被抓了,男主經過一番思想鬥爭,接受了飯館主人請託,勇敢的為學生辯護。公無渡河,公竟渡河!雖然辯護最終失敗了,男主已經完成了心靈上的洗禮,成了民主鬥士。

影片的最後尤其壯觀,,他坐在審判席上,有99名律師願意做他的辯護人。

那一個個名字,像是一顆顆種子,終究會長成公平仁愛的參天大樹。

這部影片長126分鐘,我靜靜地看完了,那種強烈而真誠的感情深深的打動了我。

每個人都有想要守護的東西,他想守護的是公平,我想守護的,是文學。

有些人一輩子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而我早早的知曉也是一種幸福啊。

那天晚上我又狂熱的寫起來了,寫了很多字,尤如泉湧,一發不可收拾。

我明白了,我根本無法離開文字。


被拒稿87次後,我參悟了寫作的真諦

有一本書就叫《退稿信》,豆瓣評分6.3分,雖然算不上佳作但是著實有趣。

原來大作家沒出名之前也曾受到那麼多奚落,編輯們在信中列出一堆缺點,看著又是心酸又是好笑。

被拒稿87次後,我參悟了寫作的真諦

豆瓣《退稿信》


他們寫作時支持者寥寥,每每把作品寄到編輯部的時候,心裡究竟是什麼滋味呢?

我無法躍過時空和他們對話,然而每次在即將投稿出去的文章裡敲下“敬請查收,不吝賜教”的時候,多多少少也能明白那種希望被發現,被欣賞,被認可的心情。

寫這些文字的時候,我想著把之前的一部小說修改一番,再次投給編輯的郵箱。

也許被納稿,也許被退稿,當然,也可能會再次了無音信。

重要的不是這一次的結果,重要的是我喜歡和文字親密的接觸,喜歡帶著溫度和肌理的紙張,也希望那些夜深人靜敲下的文字,被觸摸,被懂得,被記住。

退稿信並不可怕,也不是枷鎖。而是起起伏伏的人生裡非走不可的彎路。

所以我還是要一次次的投下去,希望有一天,自己的文字能變成鉛字,用來紀念此生此世的執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