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學好語文有哪些好的方式?

用戶7984276687123


所謂的“學好”語文,有兩個標準,一種是隻看成績,成績好就是學得好。另一種是素質素養高,讀寫聽說,思品辯評,樣樣都行。一般情況下,素質素養高的學生,成績基本上都好,但是成績好的學生,可不見得一定素質素養高。

首先來了解第一種。語文要想考分比較好,需要做到幾個方面:1 是考試態度要端正,即要有考好成績的強烈願望。只有想考好,才能有行動,願意聽老師的話,刻苦努力。如果沒有端正的態度,連卷子都不想認真地看看,怎麼能鑽研試題,動心思動腦筋地認真答卷呢? 2 是要聽話。即老師讓幹啥就幹啥,該熟讀的讀熟,該背會的會背,認真努力地按照老師希望的標準完成作業任務,爭取理解、記牢。 3 是要有較紮實的基礎。那些認字不多,詞語貧乏,斷不開句子,看不懂文章意思的,很難學好語文,更難考出好成績了。

再來說說第二種。素質素養高的學生,大都讀過較多的書,有比較淵博的文學知識和歷史知識的儲備與積澱,其思維和認識水平遠遠超出於同齡人,對許多古今中外的歷史、事件、文化等等都有深刻的理解,其見識不同一般,往往看到或想到一般人看不到或想不到的問題,有自己敏銳的洞察力、精細的思考力、深刻的分析和思辨力。這樣的學生比較少,但是天賦超過常人,只要他願意,考試成績一般不會差到哪裡。當然,也有對考試升學看不慣的,考不好也是當然。例如當年的韓寒 。這一類學生很少,要有天賦,要有興趣,要有機緣,當然也離不開刻苦努力。

由上分析,大多數人所說的學好語文,基本上都是屬於第一種類型。題主估計也不例外。問題所提的是“初中生”,其實,到了初中,再來看學生的語文,我認為基本上是晚了,因為對語文的培養,應該是學前和小學階段,這個時期孩子學業負擔不大,小孩子好奇心大,求知慾強,時間充裕,管教指導有方的話,孩子很容易紮好牢固的基礎,培養起濃厚的興趣和良好的習慣。到了初中,孩子的學習負擔急劇加大,時間被數理化英語等大量擠佔,想再學好語文,可就難了呀!

另外,因為初中語文的考試方式的特點限制,如果學生努力按照老師的要求去背去記,反反覆覆,細緻入微,不厭其煩地訓練,想考好還是可以的。如果想考好語文,必須要做的以下幾點:1 、練好字。一手乾淨整潔的字體,會得到老師們的好感,得分就高些。2 、基礎知識要紮實。拼音字詞、古詩文默寫、解詞、譯句、課文理解一定要熟練正確。 3 、要有較好的寫作能力,而且一定要篇幅長。現在各地基本上都是電腦集體改卷,評卷老師們時間緊任務重,作文的篇幅和整潔度基本上就是得分的全部。 4、掌握好答題技巧,務必按照老師們反覆要求的方式答題,儘量答得具體詳細,還要快,因為現在初中語文考試卷上的試題,“卷面印的字數越來越多、要求學生寫的字數越來越多、摳知識點摳得越來越死”。因此上難度不斷加大,時間還是那麼長,想考得很好真的很難。加上初中老師對學生答題死摳參考答案,扣分心狠手辣,所以很多努力的孩子們倍受打擊,卻又無所適從,很容易對語文失去興趣,失去信心。還有就是,語文考試,這張卷子老師講講孩子們會了,到下一張卷子又不知道怎麼辦了,卷子與卷子,文章與文章,試題與試題,基本上沒有太緊密的聯繫。不像數理化一樣使用的是共同的定理公式,用好套對計算準確就行。所以在語文的許多簡答題參考答案中,往往會註明“意思對即可”字樣,可是,究竟怎樣的表達才叫意思對呢? 這就得看評卷老師的好惡態度了,正所謂“說你行你就行,說你不行你就不行”,因此上,許多學生看到自己的考試成績,總是一頭的霧水,連任課的語文老師們自己也都解釋不清。所以呀,語文考試,能考個中上等成績就滿足吧,不要有太高的想法。唉!


相逢19175


我認為語文主要記住重要的幾個字:多積累,勤運用

語文學習無外乎是積累與運用,積累是學習語文的低級階段,而運用語言才是高級階段.我們所要努力達到的也就是學會運用語言的高級階段。

語文學習主要側重聽、說、讀、寫四種能力的培養. 這四種能力的形成相輔相成,互相促進。

下面我想從積累和運用兩個方面談談如何學習語文。 A: 積累。

積累主要是課內積累和課外積累兩個方面。

(一)課內積累。

課內積累是指如何學習課文並從中獲得語文知識.語文課本是一個很好的材料庫,它上面的課文多是選自古今中外名家作品,很經典也很新穎,有一定的高度,很值得我們學生學習.學習語文課本是我們現在學習語文的主途徑.我們要把課文學習好,那樣才會以點帶面,用課本課文的“點”去帶動生活語文的“面”。 學習好課文的幾個步驟: 1.預習課文。

此環節尤為重要,它關係到聽課的質量的好壞。

(1)讀課文

讀課文可以分為朗讀 快速讀 默讀…… 長期去做它可以形成良好的語感,有利於寫作能力和閱讀能力的提高.通過讀課文可以對於課文內容有較好的理解.聽課就可以有的放矢的去聽.這樣學習就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勾畫法讀文。 就是帶著問題讀課文.從原文找答案或者畫出不理解的地方,然後在帶著問題去聽課。


寧縣大鵬


我教過25年初中語文。我來談談,你參考看看。

1 . 升高中的語文考試,有它的考試題型、知識點,能力等級,必須經過老師的指導和訓練。特別是格式和技巧,不能不強化訓練。注意多做真題。這樣的訓練,能提高你的能力,也能發現你的弱點和不足。

2.平時多讀整本書,讀整篇文章,打下基礎,老師一點化就懂。作文要多寫片段,積累開頭和結尾的方法,以及他們與文章中間部分的聯繫。

3.平時聽課,聽問題分析和解題思路,對照問題分析思考角度和層次。對好的答案,要分析答案的技巧,不能淺嘗輒止,只知道一個層次就完了你。


好說話的語文老師


哈哈,這個我還算比較有經驗。 首先我們得看,一套試卷分了幾大題型,選擇題,填空題,詩詞,閱讀理解,作文。大概就這些吧,好多年沒考試了。 如果針對單一一次想要拿高分的話,其實不是很現實,語文是很考究基礎和積累的。 選擇題就是考驗你的書本知識掌握是否夠硬,四選一的答案,只有一個是正確的,很有唯一性,這個是要靠背的。 填空和詩詞也一樣。 有時候還會有詩詞賞析之類的題,這種題就格外考驗你的文化底蘊,課外閱讀量,和你對生活的感悟。說句不中聽的,古代詩詞人大多時候都是吃飽了撐得沒事兒幹,空閒時間很多,所以很愛亂想的,做這類題的時候,你得敢想,大膽的想才行,帶入角色去思考體會。 閱讀理解呢,其實和詩詞賞析也差不多了,差別在於用詞而已,古詩詞能夠寄託感情於寥寥數句話之中,其濃縮程度實在不是現代文章所不能比擬的 。但同樣的,現代文章因呈現方式多元化,所以就手法載體而言,也是紛繁複雜了許多的,不過總偏不了一個字,情。寫詩寫文,無外乎都是想表達自己的某種感情而已,而能夠運用到學生考場上的文章,更無外乎就只有那麼幾種思想感情會要表達,抓住這個重點呢,基本上也就八九不離十了。 哦,對了,還會有文言文要考到的,這個沒辦法,你再不喜歡,也得下功夫去苦背,多看多記,量變自然會質變,大多數生僻字詞之意也能推敲一二了。 最後就是重點了,通篇大頭的重中之重,作文了,佔據五分之二的分量,作文一般都是不限制體裁,不限制題材的。不過還是會有限制,詩歌類是不允許使用,因為現在的人沒那底蘊,寫出來四不像,空間也過於狹窄。除非你有驚才絕豔。 不涉及政治,不涉及敏感話題,表現學生積極向上,陽光。差不多可以拿到一箇中肯的分數。熟記平時老師教導的眾多寫作文的排兵佈陣的方法呢,並加以運用,並用得好的話,也是能拿到較高分數的。不過真正好的作文通常都是遊離於這些之外的。 好的作文得有自己的靈魂,自己的想法,大膽,創新。言辭準確,富有意境。經得住推敲。 三言兩語是說不清的了。要學好語文,其一得天賦,其二得堅毅。積累,才是最重要的,做好平時就好了。


Linux工程師


在我上學的時候,有一句順口溜,是“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就這樣潛移默化的,很多學生都覺得語文、政治、歷史都不用花費經歷去學,日積月累,問題出現了,語文科目就會呈現出,一問全會,做了全錯的現象,嚴重違背了素質教育的教育方針。

所以,語文是一個象徵學生是否全面發展的重要科目,那麼語文要學好,我覺得以下幾個方法可以幫助我們,首先,保持高效的上課效率,做好學習方法,知識點的積累;其次,豐富的課外閱讀是必須要有的;最後,不僅要多看,更要理解性的記憶,希望這些方法對大家有幫助。


百變物理軍苗苗


初中是孩子們學習語文的關鍵時期,通過小學教育之後,孩子在初中時期的理解能力和基礎閱讀能力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對於學好語文有了一個很好的基礎,可以通過這些方式來強化提高語文的學習。

第一:由家長協助制定課本以外的閱讀計劃,提升孩子的閱讀能力,主要目的為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

要想學好語文離不開大量的閱讀,但是浩瀚的中國文學對於初中時期的孩子來說會有盲人摸象的感覺,這就需要家長協助孩子來制定一個閱讀計劃,可以推薦孩子閱讀四大名著,這四部書語言較為淺顯,但是可讀性卻很強,情節的連貫性也能吸引孩子們持續去閱讀,非常適合以此來培養初中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另外可以推薦孩子去讀一些宋詞或者唐詩,用唐詩宋詞的精煉語言來刺激孩子對語文產生更濃厚的感興趣。當孩子對中國文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那麼學好語文的原動力問題就基本解決了。

第二:通過在正式場合講話和演說來提升表達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

表達能力是語文水平的直觀體現,對於學習語文來說,孩子們90%以上學習的都是書面語言,但是書面語言轉化成口頭語言是需要一個過程的,這個轉化的過程也是孩子們對所學語文的一個理解消化的過程,通過口語化的表達可以讓學過的語文知識產生一個融會貫通的效應,也是學以致用的體現。口語表達中存在的問題會反饋給孩子,使其清楚自己知識佔有的不足,進而倒推出更多的學習動力。

第三:嘗試進行正式寫作。

初中生的學習能力已經很強了,這時候可以嘗試去進行一些寫作或者創作。可以選擇散文去進行嘗試性創作,由於散文篇幅較短,有利於檢驗閱讀成果,是非常適宜的嘗試方向。而這種模仿性的創作能夠使孩子們在寫作中獲得成就感和滿足感,繼而產生更多的學習動力。

以上三種學習語文的方式要配合使用,讓孩子們能夠感受到更多的學習動力和樂趣。


鵜鶘安全課堂


我認為初中語文重點應該側重聽、說、讀、寫這四種能力的培養,多積累,勤運用。關於聽,就是在認真聽的基礎上,能聽到並抓住課本的中心思想;關於說,就是要學會主動尋找鍛鍊說活能力的機會;關於讀,針對好的文章或古詩、文言文等相對難度較高的文章要反覆讀。關於寫,可以通過課外閱讀和生活積累好句和作文素材加強寫作練習。


鄰水融媒遊傑


一個字`死記硬背`,別無它法![摳鼻]



大理小楊同志


1多做幾套試題,基礎知識比較散。

2多和孩子溝通,看一下有意義的文藝節目,提升一下溝通效率,寫下的東西肯定先在腦子成一遍。

3多讀書看報,問問孩子得到什麼信息,提高閱讀水平。

4初中作文,就七個字“寫真事,用真感情”



華夏九歌


學習初中語文,不能像小學一樣,初中語文要求字詞句段篇章,各種能力都要具備,除了課本,還需要主動閱讀課外書,多積累,背誦記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