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看看娃儿们在家都憋(chai)坏(jia)了没……

本以为这近一个月“奉旨”宅家的日子,宝宝们得奔溃抓狂,然而小编逛了一圈儿发现,好像并非如此。宅家有宅家的“造”法儿,孩子们可一点儿都没闲着。

有扑蝶的,有画画的,有疯狂轮滑的,有练体操的,有练功的,有写作文的,有搞音乐的……“神兽”们倒也过得丰富有趣↓↓

陈浩民女儿扑蝶

来看看娃儿们在家都憋(chai)坏(jia)了没……

网红小蛮在家轮滑肆意驰骋

来看看娃儿们在家都憋(chai)坏(jia)了没……

阿拉蕾笑对“禁闭”

来看看娃儿们在家都憋(chai)坏(jia)了没……

讲到体操杨阳洋可谓家学渊源

来看看娃儿们在家都憋(chai)坏(jia)了没……

姚晨儿子小土豆英文作文条理清晰用词讲究

来看看娃儿们在家都憋(chai)坏(jia)了没……

王栎鑫跟女儿互动频繁有爱对唱

来看看娃儿们在家都憋(chai)坏(jia)了没……

还有,小小工具人上线,来康康楠哥和张嘉倪两位老母亲是怎么“玩”自己孩儿的↓↓

楠哥把娃当计时器,绑四个辫子代表周四

来看看娃儿们在家都憋(chai)坏(jia)了没……

张嘉倪,居家健身两不误,抱娃深蹲

来看看娃儿们在家都憋(chai)坏(jia)了没……

短时间看来,似乎洋溢着母慈子孝的“和善”气息。然而,疫情似乎远没有要过去的意思,目前形势依然非常严峻,解禁仍然遥遥无期,所以现在一团和气的亲子关系到底会坚持到何时呢?要“防患于未然”呀老母亲们,嗨小编真的操碎心。

来看看娃儿们在家都憋(chai)坏(jia)了没……

这不,关于如何应对孩子突然撒泼发脾气,小编给大家支的招,还不该分享的分享,该保存的保存↓↓

当孩子们撒泼尖叫时,你通常怎么做?是急切地询问?还是不问情由赶紧安慰拥抱让他重新开心?亦或是气急败坏揍他一顿?家有2岁以上宝宝的老母亲们,想必已经非常习惯孩子在天使和小魔王之间,不分时间场合事情的自由随意切换了。所以,当他又一秒变魔王时,你要怎么处理呢?

来看看娃儿们在家都憋(chai)坏(jia)了没……

先来看一则科学实验研究:

研究幼儿的科学家们对这恼人又让人心碎的哭闹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他们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东西。美国的《情绪》杂志曾经刊发过一则来自明尼苏达大学的Michael Potegal和康涅狄格大学的James A。Green发表的论文。

两位研究者在幼儿的身上放置了无线麦克风收集孩子们崩溃时的录音,他们研究这些录音,发现虽然每个孩子发脾气时的声音不一样,但是却有明显的共性特征:“经常和尖叫一起出现的声音有叫喊和踢腿;扔东西的动作也会常常伴随拉东西、推东西的动作;哭泣则跟哀嚎、赖在地上寻求安慰等捆绑在一起。”

来看看娃儿们在家都憋(chai)坏(jia)了没……

这个发现和以往的情绪理论有些不一样,过去认为孩子崩溃时是先愤怒后悲伤的,比如先叫喊、尖叫,然后再出现哭泣和呜咽。但是这项研究认为,悲伤和愤怒是紧密交织在一起、同时发生的。如果孩子的愤怒可以尽快表达完,那么这个孩子更容易被安慰。

怎么能够让愤怒更快走掉呢?这项研究的科学家发现,当孩子们尖叫、踢腿、耍赖的时候,在旁边焦心的父母哪怕只是问一个问题,都可能延长孩子们发火的时间,“因为人在愤怒的时候是很难去处理信息的,大人的问题只是给孩子的大脑徒增更多待处理的信息罢了。”在不打扰的环境下,愤怒情绪可以像雷暴一样,来得快,去得也快。

来看看娃儿们在家都憋(chai)坏(jia)了没……

科学家们希望这项研究可以帮助家长在面对孩子发火、撒泼时,有更大的控制感和忍耐度,不过于着急、担心,不需要立即弄明白怎么回事,或者要求孩子即刻停止撒泼行为。作为父母,安心地陪伴在一旁,什么都不用做(除了必要的安全措施),等待孩子的怒火自然走掉,你会欣喜地发现,这时候,孩子心中剩下的更多是悲伤,他们可能会伸出手,哀哀地哭泣,更愿意接受你的安慰和拥抱。

来看看娃儿们在家都憋(chai)坏(jia)了没……

懂?就是说,孩子撒泼嚎哭不可理喻时,在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之后,就让他发泄让他哭喊,自己在一旁安静的陪着他就好,记得,一定要在他看得见的地方陪着他,给他安全感!

等他将所有的愤怒都发泄完了、只剩悲伤时,作为老母亲再给予轻拍、拥抱、亲吻等必要的肢体接触作为安慰,这样更有利于处理孩子诸多看似突如其来的情绪问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