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給在這次疫情中的一線醫護人員的子女在中考中加分你怎麼看?

赤道的陽光33


我不贊成。這樣做不公平,這場疫情戰役,不光醫護人員在戰鬥,還有警察,軍人,公交司機等等,他們都為國家作出了貢獻,普通老百姓靜靜的待著家裡,也在為這場戰役做貢獻,如果只給醫護人員子女照顧,就會傷了大家的心,同時還會給很多家庭帶來矛盾,沒有減分的孩子會埋怨自己的父母。

父母為國家作出了貢獻,父母應該得到照顧,兒女的事情就應該兒女努力,不能把對父母的照顧就給子女,這樣不公平。同時也不利於子女的成長。


用戶瀚文中醫


對於給在這次疫情中的一線醫護人員子女在中考中加分,我是持贊同意見的。也許有人會說,這樣加分是不是有失教育公平,可以給這些一線醫護人員榮譽和獎勵,但不能給他們子女加分。

一、一線醫護人員在抗疫中就相當於戰士上戰場,給他們任何待遇都不為過。大家都知道,新冠肺炎極具傳染性,一線抗疫的醫護人員很可能被傳染。事實上就有1000多位醫護人員被感染,還有幾位醫生獻出了生命。因此說上一線抗疫的醫護人員就是上戰場的戰士,除了辛苦外,危險性很大,是他們在救死扶傷,保護大家的健康安全,他們就是戰士。在國家處於困難時刻,能夠主動請戰到抗疫一線的醫護工作人員用實際行動踐行了神聖的職責,他們把生死置之度外,衝鋒在前。國家可以給烈士子女在上學時照顧,而對這些無畏的健康衛士子女考上加分,是合情理的。

二、一線醫護人員為大家舍小家,他們子女沒得到應有的照顧。在這次疫情中,大家都被迫呆在家裡,都不能開學上課,至少非一線醫護人員是可以陪著孩子,幫孩子解決生活和學習上的困難。而醫護人員的子女就沒法得到照顧,也沒人督促檢查,勢必會影響成績,適當在中考中加分,是對這些孩子的補償。

三、給一線醫護人員孩子中考加分,免醫護人員後顧之憂,鼓勵他們勇於上一線。對父母來說,也許金錢的獎勵並不看重,更看重的是孩子教育,孩子是父母的未來。所以給一線抗疫醫護人員子女中考加分,是對他們最好的獎勵。這是民心所向,是政府對抗疫一線工作人員的關懷,是弘揚正能量的一種表現,並沒有打破教育的公平原則。

基於以上理由,你絕對支持給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子女中考加分的政策,希望更多的省份作出相關規定,給年輕人樹立正確的價值導向,社會將會變得越來越和諧。大家覺得給一線抗疫的醫護人員子女中考加分合理嗎?歡迎大家留言評論!


良心老師


一場疫情,奏出了我們這個看似安寧祥和的時代最強的音符:
多少醫護人員,拋妻(夫)棄子,冒著生命危險,有的逆行而上,親赴武漢重疫區,治病救人;有的主動請纓,堅守自己的崗位。
就以我大四川而言,廣元一位丈夫送妻子赴武漢疫區,一句“你平安回來,老子包一年家務”,讓人淚奔。
而為了節約防護服,不少的醫護人員,穿上紙尿褲,只是為了少上廁所!
還有年輕醫護人員,為了工作方便,剪去了一頭青絲,光頭,定格成了最美清楚的註腳!
看著那一張張被口罩帶子勒出的繭巴,誰不動容?
為疫情防控一線人員的子女中考加分,看似合情合理,實則不妥甚多
鑑於此,各地先後出臺了政策,為疫情防控一線人員特別是醫護人員解決後顧之憂。四川最先出臺政策,優先安排防疫一線醫務人員子女入園入學(見下圖)。
為疫情防控一線人員的子女中考加分,看似合情合理,實則不妥甚多
而山東省出臺的政策,力度更大,概括起來,共有12條措施:建立關心關愛小組、開展職工關愛行動、建立家屬就醫綠色通道、加強家庭成員愛心照顧、落實休息休假休養待遇、先納入人才工程和科技項目支持、給予職務晉升政策傾斜、落實福利保障政策待遇規定、落實工傷保險待遇、提供商業保險保障、加大表彰獎勵激勵力度、給予子女教育政策照顧(見下圖)。
為疫情防控一線人員的子女中考加分,看似合情合理,實則不妥甚多
同樣的政策,在江蘇,也是以文件的形式下發:
為疫情防控一線人員的子女中考加分,看似合情合理,實則不妥甚多
個人認為,這些優待措施,都是基於特殊時期的特殊考慮,是一種人性化的關懷措施,整體上來說,值得點贊。相信其他各地,也會陸續有類似的政策出臺。
山東這12條措施,總體上來說,都非常好,在職務晉升中,關於職稱評聘這一點,我已經在另外一篇文章中做了分析,這裡不再贅言。
單獨來看“參加中考的,參照軍人子女優待辦法給予加分照顧”這一點,三水三心以為,看似合情,實則不妥。
為什麼這樣說呢?
我們先來看其合情性。由於疫情,各地都採取了延遲開學規避疫情風險的方式,而迄今為止,具體的開學時間,還未公佈。由於疫情防控的需要,很多一線人員特別是醫務工作者,又特別是遠離家庭親赴武漢的醫務工作者,一去就是幾個月——在其他家長能夠陪伴孩子學習的時候,這些為人父母的,卻在一線抗疫!
不能陪伴,不能輔導,不能教育,為他們的子女,加一點分,不是合情的嗎?
從另一個角度看,這種優待,是有其合理性的。現在的疫情防控,已經相當於正式宣戰,很多地方還實行的是戰時的管制。這個時候,我們的一線防控人員特別是醫務工作者,不就是戰士嗎?
戰士的子女加分,不是有政策依據的嗎?
但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來看,這種加分優待,還是存在一些問題,有一些不妥的地方。
近些年,中考高考的加分政策,引發了大量的質疑,國家也採取了收緊加分的教育戰略。原有的加分項目,都逐步取消。小圖為天津市2019年升學照顧審核表,我們可以看出,加分和降分,都是很少的。
為疫情防控一線人員的子女中考加分,看似合情合理,實則不妥甚多
我想,收緊加分(優待)的原因,是基於教育公平——這也必將是未來的教育改革方向。在不久的將來,加分將徹底消失!
其實,加分本身是一種照顧,而照顧就一定會產生不平等,不平等背後,就是優越感。在教育上,我們是非常反對這種優越感的。個人認為,人一出生開始,就是用自己的腳步在丈量人生,任何人不能代替。
而一旦可以通過父母的某些身份,獲得特殊的照顧,是否會讓孩子產生“不勞而獲”的心理?
想想歷史上,多少在父母的廕庇下長大的孩子,成了不學無術的紈絝子弟啊!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事例,難道還少嗎?
三水三心作為家長,就絕不會把孩子送到自己的學校,核心也就在這裡。
再好(不好)的政策,都需要在最終落地的時候去檢驗,所謂“實踐出真知”。按照目前的政策,具體執行的時候,隱患不少。
一是“一線醫務人員”的認定。哪些人屬於一線醫務人員?專門指的是直接從事新冠肺炎檢查治療和護理的醫生和護士,是否包括後勤保障人員?在武漢(或其他重疫區)支援的和在本地留守,是否一視同仁?
二是政策執行的時間。按照該政策,“有效期至2020年年底,立功受獎人員可延長至2021年年底”,也就是說,中考加分、子女入學,是近兩年的優待,過期不候。
我們想想,一線醫務人員中,總體來說,醫生的年齡會大一些,子女入學的可能性要大一些,而護士總體年齡偏小,有的還是未婚——毫無疑問,他們將不能享受這種優待,這是否合適呢?
所以,在政策既定的前提下,也不可能朝令夕改,但可以更加完善一些。
一是對一線醫務人員認定更明確,將留守本地和赴武漢的優待政策,有所區分。
二是修改政策執行年限,可以規定每人可享受一次優待,這對於那些未婚的、未育的醫務人員,才顯得公平。
總之,這只是個人的一些不成熟的意見,絲毫不影響我對所有一線醫務工作者特別是逆行而上,親赴武漢的醫務工作者的敬意。
歡迎大家理性分析,與我互動討論。

三水三心


不好

於國家、民族有大義者,國必當以“國士”待之。這是我們常說的:“不能讓英雄流血又流淚”。國家這次突發疫情,如管控不及時,相信中國現在已經一片狼藉、滿目瘡痍。正是得益於國家的及時介入和嚴格管控;全民自覺自願遵守規定、決策;加之有著這麼多為了民族、國家、人民而甘願奉獻、置自身安危於不顧的一線醫務人員、醫學科研人員,才有了被守望之下乾淨的天空。

竊以為,應當設立“國家榮譽勳章”,並與之配套勳章相應等級,配套與之相應獎勵、評判制度。根據勳章的等級不同,其所享有的福利待遇不盡相同。

建議給予:本次一線奮戰的醫務工作者、一線醫學科研人員、一線抗疫工作人員中表現突出人員、一線志願者中表現突出人員,榮立勳章;並獎勵其:一,子女各擁有自幼兒園至中學的優先擇校權(限省級範圍內),且無需繳納任何費用。之所以不建議高中也可擇校,是因為本著對其子女負責的態度。“溫室裡養出的花朵,禁不住風吹雨淋”!從幼兒園至九年義務教育結束,優先擇校權足以保證其子女有一個完美的“人生起點”。如果高中繼續優先擇校,則會養成其子女“不勞而獲”的思維定式,及“特權思維”定式。不利於孩子真正養成獨立自主、頑強拼搏、刻苦學習的養成。孩子的成長過程,必要的磨練、摔打,是其今後走上社會,與社會融合的必然過程。

二,獎勵其可臨時指定一至三人獲得醫療專業救助,其內容包含:高級別醫療專家組對指定病患的會診或遠程視頻會診及其治療方案、手術的救治,且在規定數額內的醫療費全免。你們在國之危難時挺身而出,用你們的生命和奉獻,守護了民族、國家,當你們或家人危難時,輪到我們來為你守護。

三,由其所在單位出資大部分,國家出資小部分,設立專門基金,以每年分紅的形式獎勵這些勇敢的“英雄”們。錢不多,勝在細水長流;亦可為新人樹立學習榜樣。


脫坯蓋房


湖北新政,關愛一線醫護人員

據中新網2月18日的報道,湖北出臺關愛和激勵一線醫務人員措施,其中有多項條款,和此前已經出臺類似措施的其他省份大同小異。

比如優先評職稱,優先提拔任用,優先安排幼兒園、小學、初中的入學學位等等。

但是其中有關子女教育的條款卻引發了網友的激烈爭論。

讓我們先來看看,政策是怎麼說的:

2020年參加中考的,有關市州可在其錄取總分基礎上增加10分後參加中考招生錄取。

2020年,一線醫務人員子女參加普通高考報考我省省屬本專科高校被錄取的,由高校根據考生意願在同批次優先調整專業;安排省內部分優質高職院校專項招收一線醫務人員子女,實行計劃單列。

有關高考的政策還好說,只是在被錄取的情況下,同批次優先調整專業,並沒有涉及到加分,而且只是針對湖北省省屬本專科高校。

大家所熟知的湖北的知名大學,基本都不在湖北省屬範圍內,比如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中師範大學、武漢理工大學、 華中農業大學、中國地質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等等。

湖北省屬的一些大學,基本都不太知名,甚至是名不見經傳。所以這一條,和高職院校的計劃單列兩條,也並沒有什麼爭議。


引發激烈討論的是:

中考加10分錄取。

激烈爭論

其實就筆者來看,這個政策並沒有什麼問題,全國各地、尤其是湖北,尤其是在武漢工作的一線醫務人員,他們的工作量有多大,冒的風險有多大,相信大家都能從近期的新聞中看到,不用我再多浪費口舌。

很多支援湖北的各地醫療隊,更是放棄了和家人團聚的機會,在大年三十隨隊出征。在舉國上下遭遇這樣的疫情的時候,他們堪稱我們這個時代的“最美逆行者”。

就個人意見,大力支持各地對他們的政策傾斜和褒獎。

不過,中考加分政策卻引來了很多網友的激烈爭論。

也有很多人認為,救死扶傷是醫生的天職,一線醫務人員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他們本職工作,是他們的分內事,雖然他們精神可嘉,做出的犧牲也很大,給予物質方面的獎勵是可以的。

也因此,他們認為中考加分這個政策不合適,因為有違教育公平,而且除了一線的醫務人員,很多快遞小哥、社區工作人員、政府有關部門防控人員,都是一線,是否也要給他們都加分?


還有一些看熱鬧不嫌事大的網友,甚至說一些醫務人員的子女應該直接全部錄取。

網友贊同給醫務人員物質獎勵,也說明他們認同醫務人員的巨大犧牲和付出,但為什麼不認同給醫務人員的子女加分的做法呢?

其中主要可能是因為,發放物質獎勵,既獎勵了醫務人員,成全了他們的美名,也沒有對其他吃瓜群眾的利益造成實質的損害。

但是如果給醫務人員子女加分,如果吃瓜群眾的子女同年中考,相比較之下,他們可能就吃虧了。

如果從這個角度考慮,邏輯應該是這樣的:

醫務人員長期不在子女身邊,子女缺少相應的家庭教育,並對孩子心理上造成了不利影響,以及子女可能對父母人身安全擔憂而造成焦慮情緒。

這幾方面疊加起來,相比吃瓜群眾的孩子,是否會對醫務人員的子女的學習,考試,有不利影響?

正是由於這些醫務人員的奮戰,我們很多人才能安全的宅在家裡,變身大廚師,變身段子手,陪孩子寫作業,為孩子提供更好的家庭教育和親子交流,這對於學習和考試,肯定是有促進的。

此消彼長之下,醫務人員的子女,相比吃瓜群眾的子女,是不是差距很大?這10分,未必能彌補這期間的差距。

以此推斷,中考的10分,不是加得太多,而是太少了。

結束語

雖然如此,教育部門仍應統籌兼顧,多方考慮,儘可能地規避引起爭議的政策。


超人爸爸說教育


到目前,有四川、山東和湖北三個省份出臺了政策,對疫情中一線醫護人員的子女實行優惠政策。而我仍然堅持贊同這些地方的做法。

從這三個省份的政策看,四川主要優先考慮一線醫務人員孩子讀書的問題,而山東說給他們子女加分但沒明確加多少分,而湖北說是給一張醫務人員子女加10分。

前幾天回答了一個關於對山東出臺優惠政策的看法,在我的回答後面大量的反對聲音,集中認為一線醫務人員在這次災難中是做出了貢獻,但給他們子女加分卻破壞了教育公平。



不能說這些朋友的觀點沒有道理,但我要說,這個世界本就沒有絕對的公平。

這次讓那麼多醫務人員冒著生命危險衝到一線就公平了?別說什麼救死扶傷是醫生的天職,就認為他們衝到最前面就理所當然。

醫務人員也是普通人,在平常的時候我們還總在說醫務人員黑,醫患矛盾也不會因為這次災難而減輕。他們也怕,他們也不想有這些優惠。

從某種意義上,這些優惠只是政府的一種態度,也或者說是一種自認為的安慰而已。


輕風教育


給醫護人員的孩子中考加10分的政策,會得到社會的認可,深得民心!

雖說醫護人員的職責就是救死扶傷,不辱使命、尊重患者,一視同仁、依法執業,質量第一 執業藥師應當遵守藥品管理法律、法規,恪守職業道德,依法獨立執業,確保藥品質量和藥學服務質量,科學指導用藥,保證公眾用藥安全、有效、經濟、合理。進德修業,珍視聲譽 執業藥師應當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技術,加強道德修養,提高專業水平和執業能力;知榮明恥,正直清廉,自覺抵制不道德行為和違法行為,努力維護職業聲譽。

以上職責是醫生在日常工作當中的一些職業道德,大部分醫生平時就是這樣去做。但是此次疫情發生後更加突顯出醫護工作者無私奉獻的精神,一批又一批的請戰醫護人員,爭先恐後地跑到最危險的前線絲毫沒有被疫情這個魔鬼嚇到。一張張摁滿手印的請戰書,證明了他們堅決跟魔鬼奮鬥到底的精神。雖然疫情也是人,雖然疫情對奮鬥在一線的他們更加危險,雖然他們也有自己的小家,也有自己的家人需要照顧。可是他們-我們的勇士醫生並沒有做逃兵,而是更加努力地救治病人,給病人更多的安慰,省時又了他們的付出,才換回更多條生病,挽救更多的家庭。甚至為了控制疫情,不幸被感染失去自己寶貴而年輕的生命。比如:我們的疫情吹哨人-李文亮醫生 柳帆護士 等等。他們把最後的一絲力量都留在自己的崗位上。當中還有不少醫護人員在崗位中不幸感染,但是康復後還是回到自己的崗位上,繼續奮戰。這種樂於奉獻的精神感動全國人民。

在這次疫情中是你們醫護人員的無私貢獻把一個個在塵埃中的生命從死神手裡搶奪過來,救民於疾患。你們潔白得像白雲,用你們無私偉大的愛,簇擁在最危險的戰場,人民最需要你們的地方,讓溫暖的陽光永遠照耀在祖國大地。祖國人民將永遠讚美你們,歌頌你們,我們心中的英雄-醫務工作者!

我贊成,我擁護給醫護人員的子女中考加十分,謝謝你們!以下是我個人的一些觀點

1.在此次疫情下,醫護人員就是戰士,在前方守護家園,舍小家顧大家,把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把全國人民的生命放在首位。給他們的子女中考增加10分,也是對他們付出的一種肯定更是一種激勵。

2.此次疫情下,醫護人員的孩子也是把他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借給我們,也是一種樂於奉獻的精神,這樣前線的醫護戰士才能在前方安心奮戰。

3.發生這麼意見突出的緊急事件,肯定要獎懲分明。獎勵肯定是分很多種,這次疫情情況緊急,醫護人員比較多,所以對所有醫護人員的孩子增加十分是比較公平的。當然對於做出更待貢獻的醫護人員應該有更多的獎勵,這樣才能更能激勵更多的醫護人員投入到戰鬥當中。

4.如果這次不採取相應的獎勵措施,如果還有類似的突出疫情,就會有更多 的人願意加入進來。


一一創意


對於子女問題,醫護一線家人,做子女,醫護人員前線去照顧病人,好多疲勞,面對保護衣那麼長時間,人體力有限,所以做不女應該不要壓力自已父母參加抗疫,替父母嬌傲,想念父母可以視頻,同他說叫他放心,所以,武漢人民真的替這醫護人員值得致敬,他們用生命去付出一切,照顧病人。


2914475235794


這個問題我之前在其他的同類問題中已經回答過了。

前些日子沒記錯的話是四川最早公佈會對一線醫務工作人員子女的教育問題給予一定的幫扶、優待政策,隨後各省市都陸續發佈了一些。

而到了2月18日作為此次疫情的重災區湖北省,也公佈了《關於進一步關愛和激勵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線醫務人員的若干措施》。其中對於子女入學這點明確規定了:

對於醫護人員子女入讀幼兒園、小學、大學都有優先照顧和他們子女2020年參加中考在錄取總分數上加10分的照顧政策。

我們可以看到不同於其他省市的獎勵政策,湖北省直接明確了中考加“10分”的獎勵。

對於這件事情有人支持有人反對。

反對的人認為這是人為製造不公平,且在此次疫情防控中,衝在一線的不僅僅只有醫務工作者,而獎勵只是獎勵他們,這無疑是不公平的。

也有人認為這原本就是他們的職責所在,這不過是他們在履行職責,所以也不應該給予這種破壞公平性的獎勵。

還有人認為教育是公共資源,不應該成為“獎品”,不應該通過權力來製造不平衡、不平等……

總之,一石激起千層浪,就我個人來說,我認為在這個防疫控疫的關鍵時期,各地出臺一些獎勵、激勵醫務工作者的政策是好事兒,但是如果事情牽扯到的問題比較廣、影響比較大,那麼還是應該滯後一些、全面一些比較好。

例如等到疫情徹底控制住,我們獲得了最終的勝利之後,那麼對於所有參與其中的一線工作者給予一定的獎勵還是非常有意義的。

不可否認,在此次防疫控疫的戰役中,就如果過去我們看到我們的解放軍戰士一樣,不顧生死、不計回報,為了保護更多人的生命安全,義無反顧的衝上了上去!

這不是戰爭,但卻是實實在在的戰役,它儘管沒有硝煙,但是卻同樣有血、有淚、有生死……

如果說從“戰爭”的角度去看,那麼這次參與到一線救護的醫務工作者們就相當於是衝鋒陷陣的“士兵”了。

而我們知道,一直以來我們的教育系統在這方面都是有相關的優待政策的。

例如,在教育部的《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2020的還沒出來)中就明確規定了:

對烈士子女、符合條件的現役軍人子女、公安英模和因公犧牲傷殘警察子女及其他各類優撫對象,各地要細化入學操作程序,落實教育優待政策。

即便是今年的《通知》不做明確要求,各地教育主管部門也可以根據往年的“其他各類優撫對象”給予一定的優待政策。

所以,從流程、制度上來看,我認為獎勵一線醫務工作者們子女入學、升學提供一定的優待還是沒問題的。

另外就我個人來說,我認為這些醫務人員如果孩子的確要參加中考,那麼他們冒著生命危險衝上一線而且是那種“拋家舍業式”的,無疑是會對他們的孩子學習、生活甚至是心理上帶來很大影響的。

還記得我看今年的元宵晚會時,眼淚止不住的流,很多事情我們僅僅是聽一聽、看一看就萬分揪心了,可以想象作為當事人身在其中的時候又是何種的焦慮、擔憂、緊張甚至是害怕。

我覺得這個時候我們不應該太過“理性”了,極度的理性會讓我們把關注點偏離了事情的本來樣子,容易讓我們忽略了那些原本就不太容易被我們關注到的影響。

對於這些對生與死都不畏懼的白衣天使們,他們還會害怕什麼?

他們投身這場戰役的時候,並沒有這些獎勵,除了可能的危險甚至是生命安全,他們會去考慮還可能獲得的好處嗎?

當然不會,因為他們本身已經做好了各種犧牲的準備——無論是自己還是自己的家庭,也包括孩子不得不面對所要收到的影響!

我也承認,只是獎勵醫務工作者有點不夠,還有很多人也應該被獎勵,但是這不會成為我反對獎勵義務工作者們的理由。

不過,我還是想說我之前說過的那話:作為醫務工作者們的主管部門,我們的醫療系統是不是應該是最早做出獎勵的單位才是?為什麼反而是教育系統走在了前面呢?


隨便看看微笑不語


不應該!上代人做出的貢獻和成績不能體現在和受惠下一代人,對全體中考生不公,對受惠人也沒好處,列士遺孤應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