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切接觸者拒絕去隔離觀察點?這群“公衛人”果斷出招

密切接觸者拒絕去隔離觀察點?這群“公衛人”果斷出招

密切接觸者拒絕去隔離觀察點?這群“公衛人”果斷出招

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

廣大白衣戰士義無反顧衝到最前線,

在太和鎮衛生院,

還有一群人奮戰在抗疫第一線。

他們是太和鎮衛生院公共衛生科

一支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年輕隊伍,

我們稱其為“公衛人”。

密切接觸者拒絕去隔離觀察點?這群“公衛人”果斷出招

連續奮戰20余天

日均工作時長16小時

面對這次突如其來的疫情,公共衛生科全科動員,果斷逆行,每天奮戰在抗疫一線,履行著共同的使命——基層防控的守門人。

春節假期至今,該科室醫務人員始終堅持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已經連續奮戰20多天,每天24小時待命,日均工作16小時。

白天,他們出現在群眾需要的地方,負責現場指導、培訓、協調村(社區)對返穗人員的摸底、登記、管理,以及對流行病學現場處置等各項工作。

密切接觸者拒絕去隔離觀察點?這群“公衛人”果斷出招

▲對返穗人員的摸底及登記。


晚上,他們需要在辦公室中彙總統計各站隨訪工作數據、修訂內部防控工作指引、電話摸底和排查近期返穗人員等。“對於發熱疑似病人提供聯繫轉運至指定收治醫院,對於密切接觸者提供聯繫轉運至集中醫學觀察點,並指導村居落實各項防控措施等工作。”該院公共衛生科副科長龐國梅表示。

數據如此多而複雜,如何迅速、精準上報各類疫情數據便成為了這些“公衛人”的一大難題。

“工作中逐漸摸索出解決問題的好辦法,那就是對數據做‘質控’。” 龐國梅介紹,“每天晚上,排查登記表回來後,我們便安排固定一人對所登記的信息進行核查,判斷需要居家隔離的是否準確,一人核實解除居家隔離信息是否正確,另一人梳理排查名單是否有遺漏和對新收到的排查名單進行查重,當天查找出來的問題當天糾正。”

密切接觸者拒絕去隔離觀察點?這群“公衛人”果斷出招

▲對疫情數據進行整理及上報。


雖然這樣一套質控流程,要花費更多精力和時間,但能夠有效保證各類疫情數據準確性,且利於第二天工作順利開展。“大家都無怨無悔,而且相當有幹勁。”龐國梅說。

截至2月17日,整個太和鎮的排查量已達4604人次,位居全區22條鎮街之首,日均排查量達184人次,應急處理超74次。

密切接觸者拒絕去隔離觀察點?

這群“公衛人”出招了!

太和鎮衛生院轄區服務人口為24.92萬,覆蓋21個村和12個居委會,最遠的村距離醫院18.7公里,區域大,居住人群複雜,突發情況較多。為此,公共衛生科承擔著繁重的疫情防控工作。

“很多人都會誤解,以為公共衛生科做的就是入戶量體溫、彙總數據的小事,但其實不然,他們是衝在最一線的工作人員,常常要與潛在病毒攜帶者打交道,遇到不配合的還要耐心勸說。”太和鎮衛生院副院長陳元初表示,他們日均排查量達到200人次,每天回到醫院,上傳完數據都快11點了。

密切接觸者拒絕去隔離觀察點?這群“公衛人”果斷出招

密切接觸者拒絕去隔離觀察點?這群“公衛人”果斷出招

▲天黑了,他們仍在進行排查工作。


2月10日下午16時,公共衛生科接白雲區疾控中心協查通報,太和鎮南嶺村雷某一家6人1月31日乘機返穗,同機乘客中發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要求他們立即將雷某一家轉運至白雲區集中觀察點實施醫學觀察。接報後,公共衛生科立即組織該科下屬的衛防科負責人潘嘉榮、婦兒保科負責人徐小燕對雷某一家進行流行病學調查,並告知其配合防控工作。由於雷某一家擔心在集中觀察點感染而拒絕配合實施醫學觀察。

為保障群眾安全, 晚上7點,公共衛生科派出2名專幹潘嘉榮、徐小燕,聯合南嶺村村委、轄區派出所到達雷某家中對其進行勸導,但雷某一家牴觸情緒依然較重。“集中點會有醫生、護士駐守現場,提供24小時隔離觀察,比在家安全很多。而且,現在不只是你一家子的安全問題,而是其他人都因你們在承擔著風險。”負責的公衛醫生潘嘉榮、徐小燕反覆勸說並陳述利害,最終,雷某一家同意配合隔離工作,順利坐上120轉運車,前往集中觀察點。

密切接觸者拒絕去隔離觀察點?這群“公衛人”果斷出招

▲經過反覆溝通勸說,最終,雷某一家同意配合隔離工作,順利坐上120轉運車,前往集中觀察點。


該院院長曹偉強表示,“責任在肩,使命在身,國家需要我,組織需要我們,人民需要我們,這裡有人身為人母,有人為人兒女,但大家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就是醫護人員,相信只要眾志成城,我們必定能夠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這群公衛人,

如“排雷戰士”一般,

明知道前面風險叵測,

但依然不分晝夜、逆行而上,

用他們的責任心和堅守精神

當好疫情防控的“守門人”。

堅決打贏

疫情防控阻擊戰

↓↓↓

密切接觸者拒絕去隔離觀察點?這群“公衛人”果斷出招

文 |江興夏

圖 | 太和鎮衛生院

通訊員 | 蔡景浩 鄧潔銀

編審 | 羅盛光 溫穗章

審核 | 劉海裕

白雲區融媒體中心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