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年純利潤150萬的公司,有人要入股,市值該怎樣估算?

黃浦飛飛


這是一個企業估值的問題,比較複雜,因為不同企業之間的估值體現差異較大。企業的估值和盈利能力、未來發展態勢、所處行業規模、所處區域和行業規模企業(非行業龍頭,下同)上市預期密切相關,下面我們來詳細解釋不同類型的企業如何計算估值。

一、估值計算方法

估值計算的方法很多,最主要的是三類:一是市盈率(PE)、二是市淨率(PB),三是市銷率(PS),當然還有互聯網企業會使用的按用戶數估值的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是市盈率。

一個企業估值的高低與估值計算方法相關,更起決定性作用的是估值倍數。

二、估值倍數計算的主要依據

下面我們以市盈率計算方法為例,說明估值倍數的計算依據。

首先判斷企業所處的行業規模企業上市的可能性,如果上市企業概率很高,未來想象空間大,估值倍數就高,反之,只能靠盈利分紅獲利,估值倍數會大幅下降。

其次看企業所處行業的規模和發展趨勢。規模大,發展趨勢好,估值就高;規模小,發展前景不明,估值就低。

最後看企業的盈利能力、所處區域和未來發展態勢。估值與盈利能力和發展趨勢正相關,所處趨勢資本越發達,估值也會高些。

三、不同類型的企業估值計算

目前國家大力發展戰略新興產業,譬如新一代信息技術、節能環保、生物醫藥、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裝備等,這些行業所屬的企業一旦規模做大,上市的可能性很高,因此這些企業融資時的估值較高,通常在當年預測淨利潤的10-20倍之間,甚至更高。譬如一個高端裝備的企業2019年預測淨利潤3000萬,那麼這個企業融資的估值按照10倍計算,將達到3億(3000萬×10=3億),如果這個企業地處北京、上海和深圳等資本市場發達的一線城市,估值可能還會有1.2-1.5倍的提升。

如果企業是互聯網企業,因為它通常不按照市盈率法來估值,所以你能看到一家虧損或微盈的互聯網企業,估值動輒幾億、幾十億,甚至上百億。

如果企業屬於傳統行業,上市預期較弱,投資的回報基本來自於企業分紅,這樣情況下企業的估值就會大幅下降。綜合投資回報和投資風險兩方面的因素,我們認為年度收益回報在20-40%之間是合理的水平,也就是估值倍數在2.5-5倍之間。譬如一家年盈利150萬的餐廳,其融資估值在【375萬,750萬】之間,多在500萬左右。

如果是落後產能淘汰型的行業,行業發展空間受到政策制約,可以說股權融資的可能性為0。


股權激勵張鈺


企業估值,沒有一定之規。不同行業、不同階段企業,都有不同的估值方式。

一家代工製造鞋子的企業,一年淨利潤150萬;一家酒店一年淨利潤150萬;一家互聯網企業年淨利潤150萬;一家高科技製造業年利潤150萬,是不一樣的。

同樣一家互聯網企業,剛起步兩年就賺150萬利潤;與一家已經成立十年,年利潤150萬也是大為不同的。

一家常規企業,一般按照10倍-15倍的市盈率來估值。這樣,一家年淨利潤150萬噸公司,估值大致在1500萬元-2250萬元左右。但如果是傳統的製造業企業,廠房建設可能有非常大的投入,而產能是不斷釋放,這樣的估值又不合理。如果是一家品牌運營商,產品是代工的,這樣一家企業,又有人覺得估值太高。

但正常來說,按照利潤進行估值是傳統企業是比較合適的。

如果是高科技企業,又有很大區別。正處於高成長期的高科技企業,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已經初步實現盈利,那麼可能估值就會很高,20倍、30倍市盈率都是正常的;如果是趨勢看好的高科技企業,甚至有100倍、1000倍的市盈率,都有風險資金進入。這樣年淨利潤150萬元,那麼估值可以高達15億元.

所以,市值計算沒有一定之規,只能是根據投資人與創業者之間的默契程度,以及大家對企業未來的信心與期待。投資本身就是帶有很大風險,但投資到一家對的企業,可能會帶來100倍、千倍的收益,這是在估值基礎上的收益。


波士財經


這是一個關於如何估值的問題,簡單回答一下

年純利150萬基本就是一個餐廳的水平,從實體經濟的角度來看估值更能說明對上市公司股價的本質。

第一個角度PB,看你的餐館有多少資產,比如轉讓費,裝修費,設備費用等,假設是100萬,這是你對這個餐館的投入,然後你也許還欠了菜販子,調料小販,房租等費用沒有給,所以這個餐館的真實資產需要減去這些負債,剩下的就是淨資產,比如還剩下70萬。這時候要參股10%應該多少錢?如果和淨資產同樣一比一計算,那麼投資7萬元就佔10%的股份,但具體出資多少要看市場到底有多少人想要參股,如果很多人想要參股,你可以提高價格,本來是1元資產的資產你現在可以要求1.5元甚至更高,這樣的情況一般發生在牛市裡,因為這個時候拿著錢衝入股市的小白很多,或者是熱門行業,他們會抬高股價,這個時候股票的價格就會高於他的實際價值。如果要的人很少,你就只能降低價格,1塊錢資產也許只能賣0.5元,別人出10萬元可以佔20%的股份,這種情況一般發生在熊市裡,或者冷門行業裡。

這是用PB估值,一般用於週期性行業。

第二個角度市盈率,看你的餐館生意好不好,比如顧客盈門,然後很多人要求加盟,於是你開了很多分店,每個分店也生意火爆,每年淨利潤增長30%,如果按照淨利潤增長率同比計算,那麼你的合理要求是30倍市盈率,那如何計算價格呢?淨利潤乘以市盈率就是你餐館的合理價格,那150萬淨利潤乘以30倍就是4500萬,如果他要入股10%那麼就是450萬。但具體出多少錢當然也和市場情況有關,牛市出錢的人多,也許有傻子願意出50倍買你的股份,那麼你的餐館總市值就是7500萬,10%的股份需要750萬元,而如果是在熊市裡這些人都作鳥獸散,那麼你可能要降低價格了,出20倍市盈率才有人接手,那麼你餐館的總市值就是3000萬,10%的股份只需要300萬。

看到沒有,到底值多少錢有時候和你的餐館本身沒有什麼關係,這就是市場失效了,熊市大家都悲觀,所以價格低,牛市大家熱情高漲,小白很多,所以價格水漲船高。

那麼投機者和投資者的區別在哪裡呢?投機者看到市場很熱的時候,他願意以50倍的市盈率買入,因為他想的是後來還有更傻的韭菜接盤,很多小白也指望分一杯羹就入手了,因為他們被美好的故事忽悠了,比如被樂視的生態,下一個騰訊,未來的大趨勢,新能源龍頭等概念搞的神志不清,高位接盤,結果當然不會太好。

而投資者卻只看價格和價值之間的關係,未來的增長潛力,公司的核心競爭力等,他們如果覺得公司很好,生意興隆,但也不會出很高的價格買,他們不願意和小白們瞎起鬨,而是在別人都不願意買 的時候出手,因為這個時候價格很低,而生意本身並沒有什麼變化,這就叫做逆向投資。

這就是估值,投機,投資之間的關係。


黑馬財經圈


對於公司入股價格的測算,可以從兩個層次來依次進行分析:

第一,只考慮靜態的盈利能力。

年純利潤150萬,假設套用10倍的市盈率,其市值就應該是1500萬,套用20倍的市盈率,其市值就應該是3000萬。那麼,1500萬——3000萬之間,這個區間應該是比較合理的市值範圍。

20倍的測算,就相當於一年5%,大致是銀行理財的收益率,我認為還是比較適中的。

如果我們把價格想高一點,比如,比照房產的租金回報率,大多數城市很難超過3%,也就是33倍市盈率,這家150萬純利潤的公司,市值應該是5000萬左右。再往上,我覺得就的確太高了。

第二,進一步考慮動態的盈利能力。

很多公司的盈利狀況,往往每一年都有所不同。有的是上下波動,有的是越來越高,或者越來越低。

對於未來盈利的估計,這是我們在接受入股的時候必須考慮的問題。要是估計低了,等於別人撿了便宜,老股東吃虧,估計高了,新入股方不一定同意。這是一個技術活。

對於動態的盈利能力,一般有兩個估測的思路:

一是參考此前若干年的盈利水平變化。比如,最近三年的淨利潤增長率分別是80%、60%、50%,那麼我們取個簡單的平均數,可以認為未來三年還能保持每年60%左右的增長。今年150萬純利潤的話,大後年就會變成600萬以上。這個數字再按20倍算,市值將達到1.2億元。按照靜態盈利計算,市盈率達到80倍。

二是分析所在行業的發展前景。比如,假設這家公司是做白酒的,而我們又認為白酒行業未來幾年的前景堪憂,那麼,它的估值將在第一步的基礎上不升反降,很可能站不住20倍的靜態市盈率,變成十幾倍,其市值也就會下降至2000萬左右。

其實,公司的價值很多時候不僅體現在盈利上,還要考慮公司的一些關鍵技術,優秀的團隊,特殊的背景,有效的資源,等等。綜合各方面因素,才能確定合理入股價格。上面的數據,也只不過是一種測算思路,實際情況將比這個複雜得多。


沉默的磚家


有三種算法:

第一種是傳統行業。傳統行業是指每年增長20%以內行業。這種公司適用於8倍市盈率左右的估值。

即150x8=1200萬;

如果有高額固定資產,打個8折加上去;

如果對方要求一票否決權,市盈率就不能按8倍是市盈率算了,怎麼也得40倍以上,並且是賣老股才划算 因為對方想要的是你的公司。

第二種是創新行業。創新行業每年至少都要增長50%以上,這種公司至少都要用市銷率來計算。150萬的利潤,對應的營收約是450萬,50%的增速給10倍市銷率估值。

即450x10=4500萬。

第三種是沒繳稅傳統行業。傳統行業有增值稅、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

150x(1-6%-15%-20%)約等於90萬,給八倍估值=720萬。

注意第一種和第三種情況入股人一般不會是上市公司最多給到4倍估值。


陳春雷boy


幾年前我需要拉投資,也很苦惱該怎麼估值,後來查了很多資料,自己也思考了很久,總結出來一個簡單的方法。

首先,公司是什麼,是依法設立,以營利為目的,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從事生產或者服務性業務的經濟實體。這麼說有些繞,簡單來說就是消耗一定社會資源為社會提供產品或者服務的主體。在某種意義上與一頭牛沒有太大的區別,牛是消耗社會的飲料與水資源,為社會提供畜力,肉、奶與皮等財富。你買一頭牛是怎麼估值的?這就看你是哪方面的需求了,肉牛的話直接按重量計價來估值;畜力的話看牛的年齡、體力、健康狀況來估值;奶牛的話產奶量是估值的主要依據。對於公司估值也可以參考這個方式,主要看盈利能力與是否方便出手,根據這些一般可以給出公司年盈利的10-20倍的估值,你這個公司可以估值1500-3000萬。

其次,因為一頭牛或者一個具體的產品功能比較單一,估值相對簡單與固定。公司呢,是一個複雜的完整的贏利系統,估值時需要考慮的因素是比較多的,不能僅僅依據贏利能力這一項,至少以下幾項要作為重要參考:

1、公司所處行業,要看是新興行業、成熟行業、還是已經相對夕陽行業,這關係公司未來發展前景,新興行業相對於成熟與夕陽行業絕對要加分的。2、公司的資產情況,是重資產模式還是輕資產,比如公司擁有廠房與機器設備,相對於輕資產的服務業估值要更有優勢,因為有東西在更容易變賣啊。3、公司的管理制度與文化,如果公司有健全穩定且健康的制度與文化,相對於依靠英明強勢的領導管理的要有優勢,因為依靠人是不穩定因素。4、還有公司的成長性,例如一個大酒店與一個飲食品牌加盟公司,贏利一致的情況下,酒店幾乎沒有成長性,加盟公司的成長性不可限量。

再次,除了這些之外,能否快速轉手也是一個重要的考量因素。

綜述,估值一家公司,盈利能力是比較重要的因素,但是公司所處行業與行業地位、公司成長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甚至比盈利能力還要重要。總而言之,估值就是看現在盈利能力、將來盈利能力,能否快速出手套現這三項是基本要素。


蓑笠子


年純利潤150萬,這屬於市面上的一個常規公司,撐不死也餓不著,現在有人香如故,該如何估算市值呢?還真不容易給合理的估值,因為給出的數據不夠,我們既不知道行業,也不不知道公司的淨資產,還不知道往年公司的表現,那就按照常規的估值來描述。

除開科技公司外,國內的大多數公司的市盈率都在10-30倍之間,而監管層對於IPO企業的市盈率統一給到了23倍,那麼按照這樣計算,這家公司的價值為23*150=3450萬,可公司真的值這麼多錢嗎?這隻有詳細分析該公司的全面情況才知道。

比方說銀行業的市盈率都在10倍以下,那麼150萬純利潤的公司估值就在1500萬;比方說鋼鐵行業的市盈率在3-5倍,那麼這家公司的的估值就在450-750萬之間;可你要是科技股,那麼市盈率可能是幾十倍,甚至上千倍,這估值就高了,能達到0.75-15億之間,這就不得了了。

這是站在市盈率的角度進行的估值,我們可以看一下週期性行業估值又是多少。

我們可以看到一部分週期性企業的淨資產跟價格是一樣的,這種情況下,該公司的估值大概率是處於低位的,甚至價格比淨資產還低,那麼假設這家年純利潤150萬的公司的淨資產是100萬,那你這公司就值100萬,而週期性企業市值最大的時候,也是其淨資產最大的時候,換言之,那時的公司才是最值錢的。

那麼假設有人要入股,他投資10萬,就佔公司10%的股份,就這麼簡單。

總結一下,根據公司屬性的不同,得出的價值是不一樣的,僅僅150萬純利潤這個數據要想客觀得出公司市值,沒辦法,只能做一些假設而已,就好比你是一家重慶小麵館,年純利潤150萬已經是非常賺錢了,但是這家麵館能給10倍市盈率,市值1500萬嗎?顯然不可能……



易論招財圈


大背景:股市普遍低迷,資金比較短缺的背景下,請謹慎評估公司資產。

以下幾種估值方法供參考:

淨資產評估法。放在上市公司上就是市淨率估值法。一般適用於資源類等週期性的重資產類的公司。比如:鋼鐵、煤炭、房地產、礦產等。計算出的淨資產乘以1~2大概就是這家企業的估值。畢竟現在上市公司重資產類的市淨率(市值/股價)也就一兩倍左右,甚至有小於一的。如果估值太高,不太合理。

淨利潤估值法。放在上市公司上就是市盈率估值法。一般適用於輕資產的智慧型等新興產業。比如:計算機、醫藥、互聯網等技術類公司。這類公司由於資產比重比較小。用每年的淨利潤乘以5~10計算比較合理。當然對方如果並非單純資金入股,而是持有重要技術,則可以將估值打折扣,給對方一些讓利。本例中,此家公司估值在一千萬左右。如果成長率特別高,未來幾年都能保持高增長,可用未來三年的淨利潤平均值作為因子。

以上方法都是通常類企業的估值,如果企業有特別技術或重要資產,當另外討論。

當然,引資時還要考慮本企業的資金充裕狀況既對於資金的渴求度。如果資金特別短缺,有人願意入股投資,可以適當放寬條件。還有就是對方是否介入企業管理、對方對分紅有特別要求麼?這些都會影響估值。

 


陳慕金


大致看了一下大家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大多是立足於市盈率、市淨率這兩個指標來給的估值。
筆者再看了一下當前A股市場個行業的平均市盈率:
當前A股市盈率最高的行業是磨具磨料行業,市盈率達到1.16萬倍,按這個估值的話,一個年淨利潤(純利潤)150萬的公司,市值可以達到:150萬*1.16萬=174億,大家覺得這個估值合理嗎?
當前A股市盈率最低的行業是鋼鐵行業,市盈率僅為6.92倍,按這個估值的話,年淨利潤150萬的公司,市值應該是:150萬*6.92=1038萬,這個估值大家覺得又如何?
所以,如果要按市盈率來給一個年利潤150萬的公司估值的話,可以說它的估值應該間於1038萬到174億之間。
但,筆者從“一個年純利潤150萬的公司,有人要入股,市值該怎樣估算?”這個問題讀出的信息是這家公司並沒有上市,對於一家未上市企業的估值市面上用的最多的是運用收益法折現。
假設這家公司未來5年淨利潤保持10%的增長,淨資產收益率為15%,折現率按10%(按長期股票市場平均回報率10%),不考慮企業資產未來增值情況:
這樣算下來整體估值倒和按6.92倍市盈率計算的1038萬接近,市盈率在11倍左右,並不算太高。
申明一下,文章使用收益法只是一個簡化模型,在正在的企業價值評估中還要很多工作和數據需要審查、核算,希望大家不要對號入座,計較每一個數字的算法。

最後,如果您認同筆者的觀點,請加關注並點贊。謝謝您們的支持!


銳眼財經


瀉藥~

經手的股權項目也得有大幾百個了,這個問題合我的胃口。

這個問題的核心在估值。

但,僅憑純利潤來估算公司的市值,這個難度有點大。

為什麼呢?因為企業估值是一門學問,更是一門藝術。

說到藝術,就意味著估值的時候評估人的主觀因素比較大,容易有拍腦袋的情況出現。

我給題主提供一個思路或者叫模式,您按圖索驥吧。

一家公司,怎麼估值?

對於一家公司來說,估值的思路無非是兩個:

一個叫相對估值,一個叫絕對估值。

01 相對估值

相對估值,就是和別的公司比。

老馮開了一家拉麵店,他想轉手盤出去,得估一個價格。老李進了店,說C股市場上有一家企業,也做拉麵業務,和你業務相同,我看看他的財務報表,按照未來的賺的錢,折算成現在的價值。這就是相對估值中的可比公司分析。這種分析方法,主要適用於即將上市的公司。

題主的問題,是一家年利潤150萬的公司,顯然沒有達到上主板市場的標準。

那麼就得找一個自己曾經經手過的公司或者親戚朋友做的類似行業的公司,看看他們轉手的時候是花多少錢收的,這叫相對估值情況下的先例交易分析。

一般來說,相對估值比較簡單,按照行業黑話,就是估值的“標準化產品”,只要人脈資源廣,打聽打聽就能推出一個合理收購價格。

02 絕對估值

學金融的人應該知道,市場上,標準化產品總是沒有什麼誘惑力的。非標產品才是重點。

絕對估值,就是估值的“非標產品”。

簡單講,絕對估值就是要你親自(或者請人)看報表,盤庫。最好把對方的家底查個頂掉(包括但不限於查對方的三張報表,看看營收、利潤、負債、資產以及其中的勾稽關係),然後再去估值。

絕對估值常用的兩種方法,一是現金流折現DCF,二是槓桿收購分析LBO。

現金流折現,好理解。

還是拿老馮的拉麵店說事。老李把老馮的拉麵店裡裡外外調查了一番,拿著三張報表開始分析未來每年能夠賺多少錢。然後把賺的錢折算到現在,看拉麵店每一股的股份值多少錢。

槓桿收購分析LBO,則是老李要打自己的算盤。他收購拉麵店出不了全款,所以只能借錢來收購。借錢收購,在金融領域的黑話,就叫“加槓桿”收購。借錢,自然就要有利息。所以他得把自己的負債和利息也計算到拉麵店未來的回報裡。因此,採用LBO分析,老李更看重自己隨時能夠再次變現撤出的能力,從而更看重拉麵店的資產是否有抵押,以及未來變賣資產變現的能力。

03 題主,你怎麼估?

第一,找一個靠譜的評估公司,給你提供專業的財務諮詢建議。因為隔行如隔山,餐飲和醫藥行業的估值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第二,如果不想花錢,那就看下老馮給你提的方法和思路,試著思考一下。如果不懂,咱們隨時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