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顆椰子的故事:海南椰樹集團


一顆椰子的故事:海南椰樹集團

椰樹集團董事長王光興

改革先鋒

王光興,出生於1940年,由於父親早逝,靠母親洗衣養活他兄妹三人。17歲時從當地頗有名望的華僑中學畢業後,進入海口市工人文化宮做美工工作,之後調入海口罐頭廠。王光興雖然做著美工,但一直堅持赴生產一線額外勞動,很快就從臨時工升職成辦公室文書、團委書記,先後擔任過罐頭廠車間主任、工會副主席、企業管理工作副組長、政工辦主任等職。王光興的青春都奉獻給海口罐頭廠,與罐廠有著深厚的感情,直到1979年被調往海口市輕工業局。

1983年,王光興被調往積弊重重的海口飲料廠做改革廠長,1年時間扭虧為盈;1985年,王光興再次被調往處於倒閉邊緣的海口電子工業總公司,再次實現1年扭虧為盈的奇蹟,聲名大噪。

海口罐頭廠,是1955年由廣東省投資30萬元,在原日本商人創辦的食品加工廠舊址上興建的一家地方國營工廠。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我國實行對外開放政策,由於無法適應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變,1981-1985年海口罐頭廠連年虧損,720萬元的家產僅剩2萬元,佔當時海口市工業企業虧損額的82%,海口罐頭廠瀕臨破產。

1986年,46歲的王光興調到海口罐頭廠擔任黨委書記、廠長。王光興接管海口罐頭廠頭三年,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將9個車間演變成9個分廠,用“自負盈虧,各自找活路”來激勵大家脫變。在工廠停產停工期間,只發50%的工資。用“有困難大家一起扛”把員工的心和工廠的心凝結在一起。打破傳統體制,實行按件計酬,多勞多得的管理政策。

王光興將這一政策推出去,遭到了員工和家人的反對。儘管下班回家遭人圍堵、市裡邊的告狀信,差不多每個禮拜都有三四封。妻子逼她寫辭職信,兒子勸他別幹了。但他義無反顧,往前衝。召集全廠員工開會:“擺在我們面前的有兩條路,一條齊心協力搞活企業;另一條吃太平飯,就等著破產吧,大夥選擇!”沒想到這一招起到了奇效,鬧事沒有了,跑銷售的每天賣力跑市場,搞車間主任的下了車間。當年的虧損就減少了300萬。

1989年,《海南日報》在發表名為《重獎重罰——王光興治廠之道》的報道中提到,在王光興推行分配製度改革後,海口罐頭廠的利潤從1985年到1988年的三年間增長639萬元。


攻克椰汁生產難題

椰子屬於大宗特色的熱帶作物,在80年代我國已經達到上億的椰子產量。椰子除了部分鮮食外,主要用來加工椰子醬等科技含量低的傳統食品。海南椰農種椰子容易,賣椰子難,往往苦不堪言。

椰子一年四季可以採摘,但是椰汁在運輸過程中,很容易汙染,放置時間稍微一長就會變質。椰子果肉壓榨出來的椰汁含有油脂,如果不分離出來就直接裝罐,很容易因為天氣原因而導致脹瓶

80年代末,老百姓生活改善了,豬肉罐頭漸漸沒落。王光興意識到若不利用好本地資源開發新產品,罐頭廠的前方還是死衚衕!隨著工廠效益的好轉,王光興的目標開始轉向了技術生產。他想到做新鮮的椰子汁,要想達到100%保留椰汁原始味道,必須攻克油脂分離難題。

王光興決定從油脂分離技術開始突破,公開承諾椰汁研製成功給純利潤的3%—5%的獎勵。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廠裡20多個科技人才自發組成了3個攻堅小組,經過8個月、383次試驗後,課題組一舉攻克油水分離難題,“經過高溫高壓殺菌處理,100%保留了椰汁原始的味道。”

1988年,不添加任何防腐劑的天然椰汁誕生。


一顆椰子的故事:海南椰樹集團

開啟椰汁新時代

當時椰汁大賣火到什麼程度呢?光是倒賣購買券的黃牛,每天都能賺到500多塊,很多三亞的百姓更是通宵達旦到海口排隊搶購。1989年,海口罐頭廠就實現盈利150萬。

不過,椰汁飲料有明顯的淡季和旺季,從5月到8月椰汁十分暢銷,但是到了冬季就沒人買。怎麼才能讓淡季不淡,“比正常價格低,每罐讓利經銷商0.2元。”結果經銷商更瘋了一樣撲向市場,1990年11月的銷售量高達1.5萬噸,比旺季的月銷量還高出3000罐。

很快,廠裡的車間和設備就跟不上生產了。王光興果斷舉債2000萬,從德國引進兩條8萬噸的生產線,“高速自動殺菌生產線每分鐘生產天然椰子汁990罐,易拉蓋全自動生產線每分鐘製造2000只。”

在90年代國內市場上,“東方魔水”健力寶悄然崛起,併成為國產飲料第一企業。為了順利推廣產品,王光興先後策劃了一系列宣傳促銷活動。1991年在人民大會堂召開新品發佈會成為椰樹集團轉折點,椰樹牌椰汁一夜之間家喻戶曉,企業生產規模迅速擴大,一舉奠定了在植物蛋白飲料市場的行業地位。

1994年椰樹牌椰汁在全國飲料企業中銷量排名第一,當時的訂單都排到了3年之後。

1997年因金融危機,銀根緊縮、市場疲軟。椰汁也受到了衝擊,有人提出降低出廠價銷售。王光興反其道行之,調高天然椰子汁的出廠價。結果一連十多天門庭冷落,竟無人上門要貨。此事在廠裡引起軒然大波。王光興不動聲色,“別急。別慌,再等一等”。半個月後形勢突變,廠子門口庭若市,經銷商爭相要貨。“椰汁敢於在市場疲軟之時調高價格,一定是產品供不應求,不然不會冒此風險。”王光興就是抓住了經銷商這一心理。

隨後,王光興調整經營策略,實行全國到岸價,送貨上門策略,對賣得快的經銷商進行年終獎勵。這樣一來,經銷商的勁頭更足了,月銷售量平均增長40%以上,迅速扭轉了被動局面,銷售再創新高,訂貨量達38.6萬噸,成交額達23.2億元。

王光興帶動了海南的經濟,椰樹牌椰汁遠銷印尼、馬來西亞等世界3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國外享有盛譽。椰樹椰汁是中國進入英國的第一款飲料。在日本收視率最高的《孤獨的美食家》節目裡,五郎用了整整3分鐘介紹了這個中國本土品牌。

雖然椰樹椰汁的廣告和營銷槽點較多,但是椰樹牌椰汁的質量大家是極度認可的。對於這款上得了國宴的廳堂,下得了農家的廚房的產品,早已成為正宗椰汁的符號。

海風習習,椰影婆娑。從瀕危小廠到椰樹集團,正是由於王光興的敢闖敢幹、勇於變革,破釜沉舟的在改革中先行一步,頂住巨大壓力率先在全國國有企業中推行“破三鐵”、“科技重獎”、“能人先富”和“員工持股”等四項超前改革,才把海口一個頻臨倒閉的海南罐頭廠發展成年產值超40億元的飲料巨頭,締造出了一個椰樹帝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