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計算機一竅不通卻又是本專業的學生,該怎麼學習才能成為合格的程序員?

潘雅靜


作為一名剛從學校畢業一年的IT人,我從學生的角度講一下自身的看法,給你一些參考。

我從高中畢業剛上本科時,對自己的專業也是與你一樣的感覺,就是一竅不通。因為我們在高考填志願時往往只是關注這個專業當下熱不熱門,讀畢業以後能不能找個好工作等等,並沒有真正的去了解這個專業要學些什麼,也沒有去思考過需要怎樣一個知識網絡才能支撐得起所選擇的專業學習。在大學剛開始的時候只接觸到專業中具體的某一小部分內容,沒有一個整體的概念,不免得心中會產生很多疑惑甚至焦慮,久而久之這些疑惑和焦慮堆積起來,就會形成一竅不通的“錯覺”。

為什麼我會說這種“一竅不通”是一種錯覺呢?每一個高校的計算機專業都會從低到高按梯度的設置一系列的專業課程,讓你從計算機基礎開始,一步一步的往上走,最終到一個具體的應用方向。現在你就是處於在打基礎的這個臺階上,就像圖中最下面這個人,看不到實際的效用,就只是覺得一竅不通。但是你別忘了,你已經站在了這個臺階上,只要你跟著課程認認真真學,一點一點往上跨,等到達一定高度後,你就會有一種撥雲見日的釋然感。大多數工科專業的學生都有經歷過這樣的一個過程。所以現在,不要理會什麼“一竅不通”的感覺,你要做的就只是堅持學習。

具體該怎樣學習呢,結合我自己的經歷,我給你3點建議:

1.多關注計算機的熱門應用方向,結合這些方向培養自己的興趣。計算機專業最終是要選擇一個應用方向的,比如時下比較火的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等,自己提前多接觸瞭解一下,從中找到自己的興趣點,以此為切入,就不會覺得專業學習枯燥無味,一竅不通。

2.多關注計算機新技術的發展,提高獨立學習能力。計算機專業與其它傳統行業不同,它的計數更新迭代很快,也許今年剛開發應用的計算機技術,到了明年就不再流行,又被更新的技術取代。面對這種更迭速度,我們跟上它的唯一辦法就是擁有良好的獨立學習能力,不需要旁人教授也能夠快速的補充新知識。這種獨立學習能力在大學時就要注意培養,比如強迫自己獨立看懂某個框架技術文檔,看大牛的源碼理清楚他的思路等等。

3.注重基礎的數學理論學習,多思考,不做代碼的搬運工。之前在知乎上看到過某程序大佬的一個觀點——“數學能力決定了你做程序員的天花板,你是programmer還是engineer就看這個”。我認為這個觀點還是很有道理的。現在能夠寫代碼的程序員很多,但是能夠把代碼寫明白的程序員卻寥寥無幾。特別是現在大火的人工智能,大數據這些應用方向,一個程序員沒有一定的數學理論做支持,我相信也是做不下去的。所以在碼代碼的時候,自己多思考,弄清楚背後的數學邏輯,這樣代碼才能越寫越明白。

以上就是我的個人見解,希望能幫到你。


IT好逑君


作為一名計算機專業的教育工作者,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當前有不少剛入學的大學生並不會具有較多的專業知識,這與當前的人才選拔方式有比較直接的關係,很多高中生在選擇具體專業的時候,往往更注重於該專業的熱度,對於所選專業的瞭解也比較有限,其中不少選擇計算機專業的學生對於計算機相關知識並不瞭解。

通常情況下,即使沒有任何計算機知識基礎,在大學期間只要按照學校設置的課程學習,也會有一個比較系統的學習過程,未來從事IT行業的相關技術崗位也是完全可以的,但是要想有一個比較好的學習效果,而且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程序員,還是需要做出一番努力的。

從當前IT行業對於初級程序員崗位的要求來看,計算機專業的大學生除了要學好專業課之外,還應該注重以下幾方面知識的學習:

第一:注重新技術。IT行業對於新技術是比較敏感的,所以大學生應該重視新技術的學習,當前可以重點關注一下雲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相關的技術,這些技術未來的應用前景還是非常廣闊的,而且人才需求量也會比較大。

第二:注重編程能力。程序員崗位對於編程能力的要求是比較高的,而要想提升編程能力一定要多動手操作。對於計算機專業的大學生來說,讀一下Linux操作系統的源代碼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一方面可以詳細瞭解操作系統的體系結構,另一方面還可以提升編程代碼的規範性。

第三:注重知識結構。在雲計算和大數據技術的推動下,當前軟件開發正處在“並行迭代”的時期,開發團隊對於全棧程序員的需求量在不斷提升,所以大學生應該重視自身知識結構的完整性,以便於提升崗位競爭力。

我從事互聯網行業多年,目前也在帶計算機專業的研究生,主要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領域,我會陸續寫一些關於互聯網技術方面的文章,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相信一定會有所收穫。

如果有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問題,或者是考研方面的問題,都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或者私信我!


IT人劉俊明



啥也不懂沒啥問題,畢竟你還在學習,既然是這個專業,那麼期末考試也會逼著你自己學會。

按部就班跟著專業課走,比什麼都強。


課上認真聽別玩手機,課下多練習。編程語言這種東西就是多用用出來的。


啥時候起步不重要,重要的是得起步。


話說回來,其實,不明白計算機原理也不是不能編程。硬說起來,連編程語言本身也只是工具而已,重點就是掌握編程的思想,解決問題的思路。


匯智動力學院


首頁要有一臺計算機,其次要有一顆熱愛編程的心,接著就是死磕的到底的研究精神。

學編程,除了理論,還需實踐。現在編程語言太多了,可以選擇其中一種入門。

在多種編程語言當中,Python算入門比較簡單的了。可以先找一些較容易入門的教程,按步驟入門,在編程的同時,記得學習對硬件知識的掌握。

學會Python的基礎知識並學習其中的Web開發就好了,如果是牛人,可以學AI編程,然後可以從事AI領域的工作。

鑑於AI有一定難度,建議你在學完Python之後,可以選擇學習Java、C#、PHP的其中一種編程語言。其中PHP在大城市(如北上廣深)用得多,它目前在電商方面的較多,而Java和C#通用性強一些。

另外如果想從事App開發,可以學習Swift開發iOS或Kotlin開發Android。Swift和Kotlin差不多的,先學習其中的一種,再學習另一種。

學編程,千萬別貪心,這種沒學會,就學另一種。同一個時間段,把一種編程語言先學通,才去考慮其他的。

我要表達的意思是:選一種基礎的編程語言+硬件知識入門-->學一種大多數企業在使用的編程語言好找工作。


半碼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想提出另一個問題:“不是木匠能做木工活嗎?” 稍一思考就可以回答:可以,就是做的好不好的問題。我們沒人天生是木匠,世界上也沒有第一個木工,只有一段木材需要加工而已。

而我們這個問題的答案也很簡單。對計算機一竅不通就去學一下,只要是有需要,如果沒有想要走這條路或者也不知道為什麼要做程序員的話,那麼這個問題本身就不是問題。而如果想要成為一名利用計算機技術解決問題的人,那麼以上問題也都不會是難題。

本質是先解決你想要什麼的問題,必竟一些基礎能力是不可逾越的,只要是技能都會有一竅不通的過程。我們程序員可是手藝人啊,與木匠一樣。


劉佰晟


首先,要從基礎開始,學習計算機的基礎知識,鏈接計算機的基礎原理。然後,去學習一門編程語言,最開始學C或者C++比較好,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去實踐,要在電腦上面多編程,多去問自己為什麼是這樣子的,等你學完編程基礎以後,就可以去找一個小項目去練練手了,熟悉以後,再去學習操作系統,數據庫等的知識,這樣你就會慢慢成長起來。


qingye


需要看你現在是已經畢業還是在讀。

如果在讀,學會學校課本就行。

如果是想要就業,那就去專業的培訓機構,自己自學是沒有多大作用的,去專業培訓的機構,他們不會給你教什麼基礎課程,但是他們會教你怎麼編程,教你怎麼做事。企業又正好需要這種上來就能做事的人。


網絡一二事


如一、二年級,就按前面的網友建議好好學習;

如三年級以後還是這樣,就請考慮其他人生方向吧,從政從商都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