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略內容可不是偷懶!談談動畫製作用到的內容省略


省略內容可不是偷懶!談談動畫製作用到的內容省略

動畫是一門綜合的藝術表現形式,它出於對現實生活的高度概括和凝練,因此需要有技巧的對一些內容進行規避;而日本的電視動畫,又因為篇幅的需求,畫面張數成本的需求,省略一些部分的畫面也是製作動畫的時候必須的技巧,這一期來討論一下,製作動畫的時候,內容上的省略,結構上的省略。

出於時間、成本上的限制的“被動省略”

省略內容可不是偷懶!談談動畫製作用到的內容省略

大家都知道,電視動畫有著25分鐘一話的時間限制,只有極少數的電視動畫可以突破25分鐘1話的時間限制,例如前陣子的Production.I.G.製作的《心理測量者》第三期,和我特別喜歡的《刀語》等作品;絕大多數動畫片的製作都需要在有限的篇幅上完成,因此必須會省略掉一些內容,也會簡化一些內容。


省略內容可不是偷懶!談談動畫製作用到的內容省略

而一話25分鐘的動畫,也會有自己的起承轉合,觀眾必須有看到這一話的亮點,或者是一場精彩緊張的打鬥,或者是一場感人肺腑的文戲,總之,它需要把握重點,有故事的重心,不然就會讓人覺得節奏處理的不好,所以一些無關主線的內容,就會被省略掉;例如最近播出的《某科學電磁炮T》中,“大霸星祭”篇,其實大霸星祭是一個運動會一樣的盛會,但是故事主要要講的是大霸星祭背後的陰謀,而不是要講大霸星祭本身,所以運動會的部分,說要說,一點不描寫不科學,所以長井龍雪導演也用了一整集詳細的描述了作為初中學生,美琴參與活動的情景,而之後就用了省略的手法,不再描寫運動會本身,而是儘可能的省略運動會的過程,這是基於“主次分明”的一種省略。


省略內容可不是偷懶!談談動畫製作用到的內容省略

而從製作成本上來說,每一話25分鐘的動畫片,用在原畫上的成本是被限制住的,所以你能畫的內容,導演也要在計算之中。

省略內容可不是偷懶!談談動畫製作用到的內容省略

哪怕是京都動畫這樣製作動畫很精緻的公司,在我熟悉的《吹響!上低音號》的第5話,遊行吹奏的畫面,還是壓縮到了只有3分鐘不到的空間,畢竟啊,都是作畫堆出來的,如果作畫張數到了5分鐘,作畫量可能就要翻一番,總的作畫張數壓不住的……而去了預算更加充足的總集篇劇場版,這場遊行吹奏的畫面增加了幾分鐘變成了“完整版”,足以說明,電視動畫的作畫張數,預算,時間,逼迫製作方也不得不省略掉不少的畫面,不是想偷懶,而是真的是來不及表現,沒有足夠的畫面留給它來表現。

內容,結構上的“主觀”省略


省略內容可不是偷懶!談談動畫製作用到的內容省略

上面是從故事主次篇幅,時間限制和製作成本上的考慮的“省略”,那些都是被動的,不得不省略的情況,這次說說一些主觀省略,例如上圖的某動畫中,給了女神官一個驚悚的表情,其實和她驚悚的表情銜接的,本是她的同伴被怪物抓過去凌辱的恐怖畫面,由於一些限制,這些畫面是不方便放出給觀眾看的,但又不能錯失故事要傳達的恐懼氛圍,因此我們通過女神官的恐懼表情,加上畫面中出現的音效,和叫聲,雖然關鍵的畫面被省略掉了,但觀眾依然可以通過別的畫面來從側面感受到故事傳達出的氛圍,這就是內容省略上的妙用。


省略內容可不是偷懶!談談動畫製作用到的內容省略

還有一些作品,例如一些懸疑類的故事,他們喜歡省略掉一部分故事,讓故事更具有懸疑感,更加撲朔迷離,又或者省略掉一些關鍵的線索,再後期的故事用倒敘的手段補上這些細節,讓人恍然大悟,“哦,原來這一段之前有提到過,我沒仔細看”,實際上你倒回去會發現,有可能展現的角度,就不容易讓人引發注意,是被刻意“隱藏”的,這也屬於一種省略的手法,是“結構上的省略”。


省略內容可不是偷懶!談談動畫製作用到的內容省略

無論是結構上的省略,還是內容上的省略,這都是出於創作者的主觀意圖的,是為了用省略來更好的突出故事的氛圍,甚至是主題的,和被迫於時間、篇幅的關係的省略,又不太一樣,說的深,省略的巧妙,它可以讓故事看起來更加精簡,更加精煉。

總結

很多人認為“省略”是在偷懶,例如一些海灘的玩耍畫面,都畫成了靜態圖,但是也許那正是為了留給最高潮的部分有足夠的畫面去表現而做出的犧牲,有些時候覺得某種戰鬥被省略掉輕描淡寫,但它可能是選擇了一種避開難以表達的內容的方式,是導演的抉擇,而認不認同這種演出方式,取決於觀眾的理解,而不能一貫說是“偷懶”或者“節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