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 帶給酒店業的思考


冠狀病毒疫情,給各行各業都帶來了極大的衝擊,尤其是給旅遊業、酒店業以及與這兩個行業密切相關的行業,諸如旅遊網站、酒店平臺等等,帶來的衝擊更加強大,如果說幾乎是毀滅性衝擊也不為過。

我們堅信,在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疫魔”必將被消滅。但是疫情過去後,疫情的“後遺症”也一定會給企業的經營帶來質的變化。


首先我們可以確定,這次“疫情”帶給企業的經濟影響是具大的,客源的萎縮是不可避免的。


但我們也有理由相信,各級政府在疫情過後,會在稅收、財政等方面,給予企業一些政策補救,但是要使酒店、及相關行業真正在“疫情”後,能夠迅速恢復生產,還需要靠各企業自身的努力與奮鬥。而我們當下能做到的,就是利用現在這個戰“疫”中的隔離期,認真分析本次疫情帶給企業的影響,思考並開始謀劃企業在“疫情”之後的恢復和發展,關於這個問題,筆者想從政府和企業兩個方面,粗淺的談一談個人的看法,目的是在於拋磚引玉,激發各位同仁對酒店業發展的探討。


一、“疫情”過後,政府相關主管部門對企業的管理將更加細化。

政府相關管理部門在經歷了這次大的“疫情”之後,會針對各個經營場所尤其是旅遊、酒店等特種行業,出臺更加詳細的管理措施,對於各企業的軟硬件要求會更加嚴格。


例如:在酒店的硬件上,會對(公共場所)客房的空調、新風系統做出更具體、更嚴格的要求。對待酒店等服務行業的客用品:諸如茶杯、布草的消毒、衛生等的管理將更加細緻。而這些即將完善的、具體的規章與制度也必將會充分的融入到下一版的《旅遊涉外飯店星級的劃分及評定》標準當中去,這是我們酒店管理者一定要注意到的一個趨勢。


過去許多企業對於中央空調的衛生管理,和定期消毒、定期檢測都沒有做到足夠的重視,而當下的“疫情”使這個問題成為了酒店業的一個管理重點。


所以,各家酒店在未來的硬件改造或建設中一定要考慮到這個問題,要預留出充足的消毒空間,而它的重要性,可能會提升到與消防一個等級,成為審批與管理的“硬指標”。與此同時,相關管理部門還會針對各企業內部的衛生、疾病預防等預案進行重點檢查,會強調並落實責任到企業的法人,要求每日在網上做相關的申報,也是可能的。


當然,對於各類會議的接待,對於酒店餐飲、食品衛生的管理都會更加嚴格和具體。畢竟出了問題,誰也負不起責任。


二、“疫情”過後,酒店業管理中要更加註重人性化。

這裡所講的人性化管理,主要是對待內部員工的管理。


一段時間以來,各家企業一直以減員增效,來應對勞動力成本的上漲,出現了減員、減崗、減流程的普遍現象,強令員工頂崗、替崗、一人多崗。而忽略了員工在超時、超負荷的工作環境下,帶來的身體和身心的疲勞,並忽略了因此引起的員工不按操作規程而引發的安全、衛生和服務質量等問題。


現實生活中,大家可以試想一下,經歷了“疫情”之後的客人們,在今後的生活和工作中,一定會更加註意自身所能接觸到的生活物品的衛生與安全。而酒店業則是客人出門在外,能體驗到的吃、住、行、遊、購中最主要的兩大部分——吃和住,客人入住酒店,會比以往更加用心的去關注酒店的衛生安全狀況、酒店服務人員的服務過程,以及客房阿姨清理房間的過程等等。


而現代網絡又是如此的快捷,服務過程和衛生消毒等流程稍有紕漏,就會瞬間使企業“揚名天下”,企業也很可能因這一個紕漏而被“KO”。


所以,酒店的管理者們,不得不重新面對各崗位人員的配置與對員工在技能與職業道德的培訓,以及對員工的關愛等等問題。


企業注重對員工的關愛與關懷,目的是讓員工在工作中,精神飽滿、發自內心、高高興興的工作。而不是在因為對企業的不滿,或因為過度加班等原因,導致在身心和身體疲勞情況下工作,出現因為工作量過大,而不按操作規程服務,不按要求進行消毒,不按規範使用清潔工具的現象,並因此而引發客人的投訴與曝光,這對企業來講可能是致命的。因為互聯網,可以在分秒之內讓你的工作人員,因為一塊抹布使用不當,而使您的企業從此退出酒店業的“江湖”。企業的法人也不可避免的被網絡人肉搜索,這還不包括政府對企業的處理和罰款。


所以,企業一定要對酒店內的各個崗位,重新進行科學定編,要對員工進行人性化管理,充分考慮到員工的體能所能承受的工作數量,同時也能保證工作的質量,也就是說:

企業要科學的計算出,每個崗位的每一位員工,能否在規定的時間內,按照規範的程序,完成規定數量的工作,而不是在沒有質量保證的前提下,做的越多越好。除非特殊情況,儘量減少跨崗服務。編制定好了,接下來的問題就是應該如何進行培訓了,這一點也極其重要。


通過對員工的培訓,讓在酒店工作的相關管理人員、服務員、保潔阿姨等都能掌握衛生相關的服務與衛生清潔程序,並嚴格按照操作規程執行。


以酒店客房房間為例,至少要掌握以下內容:

1、對空調口、傢俱的消毒程序、方法及標準。
2、對茶杯、漱口杯等用品的消毒程序、方法與標準。
3、對衛生間面盆、浴盆、坐便器的消毒程序、消毒液的配比方法與標準。
4、對門、櫃把手及地面的消毒程序、方法與標準。
5、對酒店大堂、電梯、走廊、客房的通風及消毒程序、方法與標準等等都應該掌握並嚴格按照程序去完成。

(以上,我沒有列出對員工在禮儀以及除衛生、消毒之外的培訓內容,並不是那些不重要,因為今天我談的主題是酒店對衛生消毒方面的話題。)


而這些,也都會納入到各級政府的管理跟蹤的範圍。


更加會被經歷在家隔離了一個春節假期之後,對於疫情傳播有了充分認識的潛在消費者們的極度關注。
感謝各位朋友聽我囉嗦這麼多,下一篇,我想著重談一談,對酒店未來發展與轉型方面的思考,敬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