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考公務員和司法考試,該怎麼準備?

管海玲


我記得我們大三寒暑假時候就在統一準備司法考試了,因為是法學院,所以當時老師給介紹了專業的培訓課程,我們班2/3的人都有參加,大三暑假就是在學習中度過的,每天按照教材複習相關課程,聽當時一些名家的音頻,過程很枯燥,反正我也學的不好。所以司法考試我才考了340,還有二十分的差距,也就沒有再準備,個人感覺非有大毅力者真不好準備司法考試。

公務員考試準備的就比較輕鬆,買了中公教育的教材學習行測知識,按照常識,推理,理解、材料分析等先分別學習,在系統做真題和模擬題,尋找自己的做題方法控制時間。申論的準備我是報考了一個老師的課程,學了七八天,每種題型都有自己的解題思路,按照模型解題答題,感覺效果也還可以。進了面試,一般都會報考中公或華圖的面試班,確實很有效。

總的來說吧,個人認為公務員考試畢竟國考和各省省考都會招錄,機會相對多一些;司法考試則是一年一次啊,要是沒有毅力建議著重準備公務員考試吧,若是非公檢法部門不進的話,那就努力通過司法考試吧😄


用戶88771139773


本人一個垃圾三本院校的法本,2009年大四上學期,正好遇上應屆生可以報考司法考試,幾乎全班都躍躍一試,我也報了名~買了三大本回來看~說真的。三大塊磚頭沒點基礎完全看不懂~暑假期間。我就決定報一個培訓班,當時花了六千~去了北京萬國參加培訓幫忙理理思路找找司考感覺。在北京郵電大學待了兩個月。我每天堅持五點起床,十二點睡覺~啃著泡麵饅頭,擠出所有的時間背法條做真題~說真的,培訓班那些老師應該是吃透了司考的規律~從那學習不少~到時咱們班700多個全國各地的,我那拼房四人間,一個同濟,一個南開還有一個華農畢業的哥們。這三哥們說難得來京城一趟,整天全聚德東來順玩的不亦樂乎,結果~就我考到了~司考是真功夫,需要耐心和毅力的

通過沒有多久,恰逢我省考準備報名,出於畢業的迷惘和無趣~抱著病急亂投醫的心態報了公務員考試,買了中公的書在自習室做題,結果很幸運。一路筆試,面試,體檢,政審,通過了公務員考試~

所以這兩個考試不衝突,只要有心思費工夫,都能通過沒有問題

後來我利用空餘時間~考了一個在職的法律碩士,前年已經畢業順利拿到了學位

上班九年了,目前已經在某地級市政法機關正科


別一直嗶嗶


司法考試原本不允許在校生考試,後來為了方便畢業生找工作,我印象中才從2009年開始允許的,而公務員考試也只能在大四參加,所以這就給畢業生造成了二者必須選其一,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感覺,我想任何一個人都可能會糾結,也有的人會面臨考研,司考,公務員三項抉擇,更痛苦,而大多數人是司考和公務員都準備了結果卻並不如人意,所以我以過來人的身份給你幾點建議,望參考。

第一,切記不要眉毛鬍子一把抓,除非你是學霸類型的人物。因為這兩個考試對於即將畢業的大學生來說,備考時間是衝突的,而且這兩個考試都不太容易。即使非應屆生也應該選擇一個自己內心最迫切需要參加的考試進行,如果兩個都想過,勢必在心裡會產生焦慮的感覺,備考時間也相對不足。

第二,在我看來,如果不繼續深造,要完成由學生走向社會的轉變,我建議你考公務員,先解決你工作的問題,先有工作這點非常重要,因為一旦你出生社會,你的心態就會和在學校完全不同,你面臨的壓力是多重的,有沒收入的壓力,有家人朋友的眼光,還要面對內心不知所措的迷茫,時間越長,你就會越焦慮。當然,如果你對穩定的工作沒興趣,或者覺得公務員工資低,對自己職業未來充滿信心與夢想,你可以考司法考試,通過司考後去大城市的大律所做律師,記得是大城市大律所,因為這樣能更快學到很多東西,讓自己獨當擋一面。

第三,無論你選擇哪個,都必須努力備考,因為你必須清楚和你競爭的都是和你有著同樣學歷的人,有些甚至比你還優秀,你必須努力超過他們,因為這是選拔性考試,這個年代更多是以結果論英雄,所以必須以努力的精神平常對待,這樣的發揮才更穩。

第四,和你說一些備考方法,如果考司考的話,那就是聽講座+做真題,尤其是非法律專業,聽講座雖然耗時間,但是能讓你搭建起法律框架,讓你擁有法律思維,這點很重要,做到了這點,你就可以理解著去學,去備考,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有人說不用聽講座,看書就行了,可我覺得看書的話有些不太懂,而且在理解力方面也不如聽講座來的直接透徹。如果說還有比聽講座還重要的,那就是做真題,這個不用我多說了吧?想想你高三是怎麼過來的,而且做司考真題要反覆做,至少做三遍,年份的話做上5年真題就夠了。至於公務員考試,也離不開做真題,也像準備司考那樣做,有一點不一樣就是公務員行測考題非常雜,而且考試時間非常緊,尤其是國考,裡面一些數學或者邏輯等不太擅長的題目要學會放棄,有舍才有得,把時間留給會做的,並儘量做對,資料分析一定要做,因為它分值高,又不算難,只是看起來材料多而已。不要小看申論,很多人把它類比為作文,覺得拉不開分,那就大錯特錯了,你看看考公務員進了面試的人,第一名和第二名甚至第一名和最後一名,分差都不到一分,你想想分數多重要,不重視申論行嗎?

最後祝你成功!我要說的就這麼多,手機打字慢,打這些字費了好長時間,如果覺得我用心了,請評論一下或點個贊。


文若伊


1.理論知識準備。

公務員:行測和申論。

行測:常識+數量關係+言語理解+邏輯推理+資料分析

申論: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司法考試:各類法律知識。重點參考去年考試大綱

2.身心準備。時間、身心的準備。

備考是一個曠日持久的工作。對於基礎好的朋友來說,花的時間少點。基礎不好的,那是的很費時間。

3.瞭解考試時間。提前準備。

省考在4月份

國考在11月份

司考9月份

我輔導過幾個考公務員的朋友。如果有考公務員,可以繼續諮詢我。司法考試我不是很熟悉。





光速思維創始人兼CEO


如何準備公務員考試?我有一些朋友通過了公務員考試,總結了一些經驗可以分享一些。司法考試我身邊很少有人報考,不太懂。下面分享公務員考試的一些。

第一步,瞭解公務員分國考和省考。可以從組織結構和考試本身兩方面來區分。見下圖。個人可以根據下圖先確定自己想參加國考或者省考。

第二步,準備理論知識考試。筆試主要是行測和申論。買參考書,練習冊,多做題。關注各地日報的頭版,瞭解主題精神等。

第三步,選擇適合自己的報考崗位。

第四步,筆試。

第五步。筆試過了就準備面試。



垚家二姐


盟主一直愛好法律,因此當年和你面臨過一樣的抉擇,而且走上公務員崗位以後,也一直沒有放棄司法考試,最終得以通過。

作為過來人,盟主的回答是有想法,不妨兼顧。

首先,從時間上考慮,省級公務員考試一般在前半年舉行,聯考在4月份倒數第二個星期六。國家司法考試一般在9月份倒數第二個週六週日舉行,國考則一般在每年12月份舉行,因此時間上並不衝突。

其次,從考試內容上來說,公務員考試和司法考試並不衝突,公務員考試必然會涉及到法律知識,因此,你準備司法考試並不會耽誤你準備公務員考試,你準備公務員考試一定程度上也在為司法考試打基礎,所以相輔相成,相互促進,互補耽誤。

最後,從未來發展上說,從事公務員工作,客觀上要求你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識。而從事法律工作,特別是從事非律師職業的法律工作,本質上就是公務員工作,公務員知識對你有百利而無一害。

所以,盟主的建議是一起準備,兩個都考上,你再來請教盟主,做一個幸福的選擇;考上任何一個,你都不算白學。


公考面試觀


準備好人脈!面試最重要。

筆試第一都不重要,哪怕筆試你是唯一的合格者,面試不過也一樣。

我朋友就是這樣的,筆試第一,而且同時考試的筆試合格者只要兩人。錄取3人,結果面試時卻去了幾個筆試不合格的。筆試合格的,面試全不合格。不合格的反而錄取了!


lichen2012


如果你完全瞭解自己,有信心也有能力考第一那就直接去靠吧。如果沒能力就花錢解決,不做廣告了,報某個教育機構的保分班,達不到分數退費,當然,人家也會考驗你的能力,你的腦袋怎麼努力也不是那塊料,人家也會婉轉的拒絕你。我就是報的保過班,一培訓就知道自己能吸收那些知識,培訓完了也達到預期效果順利進入自己夢想的單位。


風水君師


司法考試號稱第一考,難度大,嗯什麼刑法民法三國什麼的 建議報班且跟著仔細學學 法條適用啊啥的都很細緻,死記硬背啊啥的,反正我考了一次(當時就是為了考公務員,拿司考等級證去報個人少點的崗位的,我的專業是機械類的公考幾乎沒有合適的崗位,只能報三不限但人賊多,最後一起的出了這個主意)以後就放棄了 首先不是法學專業的沒有那個法學思維,再就是實在是吃不透法條,感覺打個比方就是學的時候學了一本新華字典然後考試讓寫文章這種感覺。公務員考試我認為(自己感覺,還請勿噴)比司考簡單的多,語文數學這些基礎性訓練我們上學進行了多少年,那種不管成不成系統,但基礎在那,只是用公考的思維方式重新適應並加強,其他推理類的題都是一個彎彎繞的東西,基本都有套路,套路得人心,所以要是自學有困難可以報個班(能報的起全程班、保過班等等的當我這句話沒說),網上先在相關視頻挺多,先看看哪家的符合你的接受方式,講解的到位就選哪家。祝你考試成功,不管是考一個還是兩個都考。


金灶淋0828


複習時候需要注重解題方法的學習,熟練掌握知識點。備考可從以下三方面準備: 1.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首先明確考試的科目,制定科學有效的複習計劃。細化每天的學習內容,突出重點內容學習,合理分配時間。 2.複習方法:以書為本,以練帶學。光看教材進行理論學習相對枯燥,看書效率不高。因此需要結合題目練習加深鞏固相應知識點學習。弄一個錯題本,記錄錯題,方便最後查漏補缺。3.勤思考,多總結。公務員相關的題目很多,有些題目大同小異,需要不斷總結思考解題方法。由於考試時間相對緊張,需要我們注意解題時間,因此需要仔細研究解題方法,提高解題速度和效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