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是在說孔子對友情的態度嗎?

小仙仙賢


如果僅從字面意思來看,這句話確實表達出孔子對朋友熱情好客的態度。但如果聯繫這句話與上下文的關係來看,我們會發現“有朋自遠方來”背後有更豐富、深刻的含義。

這句話出自《論語•學而篇》:“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本章是論語開篇第一章,被宋明理學家朱熹稱作“入道之門,積德之基”,其重要性決定了:對本章每句話的理解,不能是孤立和表面上的。

有人說如果聯繫前一句來看,與其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是在表達對朋友的熱情,不如說是對“求學”的熱情。

因為“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是在類比前一句“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兩句話連起來意為:時常複習學過的東西是件很愉悅的事,就像與老朋友重逢那樣令人高興。所以是在借對朋友的熱情,來類比對求學的熱情,歸根結底說的是求學而非朋友。

亦有人說,如果把這三句話連起來看,說的不僅僅是孔子對求學的態度,還包括孔子對自己所學是否被世人所接受後的反應。

從這個意義來看,整章可理解為:我學過的東西被社會採納了,反覆踐行是件很愉快的事;即便這些所學主張沒有被社會接受,但有志同道合的朋友能來和我一起欣賞,這也是值得高興的;即便朋友也不能理解我所學,但我不會因此而生氣,也不失為一個君子。

綜上所述,如果將“有朋自遠方來”和上下文聯繫起來去理解,會發現更豐富的含義,我們在認知過程中若能做到這樣,就能做到舉一反三了。


東方國學


有朋自遠方來,不也樂乎?出自論語十則,論語十則是以孔子曾子及子貢對話的形式,充分闡述儒家對知識學習、處世哲學、人生態度的經典論述。影響中國幾千年,是中華文化之瑰寶。

有朋自遠方來,不也樂乎。這一句話簡單直白,朋友從遠方而來,一杯茶,一壺酒,相談甚歡,不也樂乎?孔子的話飽含人生大智慧,絕不僅僅只是字面意思。孔子早年,四處雲遊,兜售平生所學,說的天花亂墜,聽得心悅誠服,可是君主士大夫聽完,好像一陣風吹過去了,孔子甚至於連一頓飯都沒有,餓得慌。這一句話放在論語裡,放在論語十則裡,放在孔子及儒家學說裡,特別是孔子的人生體驗裡來了解,來體會,來反思,才能夠讀懂。

“學而時習之,不也樂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也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也君子乎?”這是論語十則開篇第一段話,在這一段話裡我們來理解“有朋自遠方來”,孔子的人生無非就是做學問,交朋友,做君子,至於聖人是後人的評價了。這也是後世聖賢賢達及天下讀書人的生活方式,這句話孔子告訴我們朋友及友誼的重要性,孔子籍此告誡天下讀書人,做學問絕對不是關起門來讀死書,而是廣泛結交朋友,三人行必有我師。

有朋自遠方來,不也樂乎。不僅僅只是讀書人如此,我們所有人概莫能外,人是群居動物,有人的地方就有社會,有社會的地方就有矛盾,就會有朋友和敵人。

朋友來了有美酒。


水口村夫


是的,但還不僅僅是對友情的態度。有朋自遠方來 不亦樂乎,有從遠方來的朋友,心情不也快樂嗎?我們每個人都有嚶其鳴矣求其友聲的願望,人生在世,孤獨的來,孤獨的走。苦多樂少。不僅需要朋友,而且離不開朋友。有朋自遠方來 不亦樂乎,不僅僅是對友情的態度,更多的是一種人生觀。我們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感受。論語中的這段話,是很經典的話。四十年前讀,感覺親切;四十年後讀,依然親切。供參考!


南京陳東


特別要說明一點,這裡的朋不是朋友的意思,這裡的朋是怦然心動的意思,這裡的遠方指的是心(靈),“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是指突然靈光乍現後的喜悅!聖人的意境不是靠字面的意思理解的。



徐駿丞


自遠方來,說的是很意外和很突兀的意思。不亦說乎,說的是一件值得高興和快樂的事情。個人以為,古人通訊,交通閉塞。在一個地方呆久信息不靈通和麻木了。來了老朋友,就可以把外面發生的事情和一路看見的事物進行分享。增長見識。也順便提高朋友之間的深情厚誼。於情於理,都是開心愉悅的事情了!


槍號9042


是的,有朋自遠方來表達了聖人的一種情懷,一種境界,有朋而忘我,有朋而喜極而泣,知音難覓啊,這裡面肯定有人格的魅力


林澤胥


“有朋自遠方來 不亦樂乎”——有朋友從遠方過來不應該高興嗎?(應該高興)。這句說的是禮,“樂”字解釋為展現高興的意思。孔子這裡的意思是禮由心生,你內心高興也要展現出來方為禮,從而才能達到禮節的目的尊重,這樣你的朋友也會很清晰的感知到你的高興和尊重,同時也會有所回應,雙方從禮的展現延伸到心與心的交流豈能不悅?




最後一縷春風


是孔子的一句話,有朋友自遠方來,不亦樂寧!

其意思則是朋友從遠方來了,是件非常高興的事。


賜福堂6664077924646


古代,朋和友,這兩個字是分開的,友一定是朋,朋不一定是友,朋的意思是錢,就是有人來給他錢或者請他吃飯,他很高興。不是朋友來了。。


易小道侃古今


只是說對遠方來的客人,並不泛指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