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黄石,收到请回答!”

相距500多公里

南京是我家

武汉、黄石也是我家

因为你们需要我们

我们也舍不下你们

“武汉,黄石,收到请回答!”

2月11日,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派出医疗队驰援湖北省黄石市。

“武汉,黄石,收到请回答!”

2月10日,为支援武汉疫情防控,泰康仙林鼓楼医院火速组建先遣队驰援泰康同济(武汉)医院。


我们笃定相信

来自南京的温暖会融化艰难的寒冬

武汉、黄石,收到请回答

“武汉,黄石,收到请回答!”

“武汉加油,我们来啦”

“武汉,黄石,收到请回答!”

泰康仙林鼓楼医院先遣队由9名队员组成:副院长兼肿瘤中心主任陈锦飞负责领队;呼吸科医生黄耀;院感主任张雪纯;5名资深护士:张德霞、张坤、缪维丽、李家佳、张少云;医工部工程师谢成。从2月10日投入救治工作,转眼9天过去了,他们的情况牵动着无数人的心。


备战!远程连线同心抗疫

刚在武汉落脚安顿,陈锦飞院长就召集大家开始备战。作为队长,除了联系队员,还需要和武汉的同事有无数细节的对接联系。

现在开会不方便,只能远程连线,联络起来效率有时受到影响。陈院长眼睛做完手术不久,也在坚持着。

在院感雪纯主任的帮助下,队长坚持亲眼看完每个队员穿脱防护服的操作测试。

“武汉,黄石,收到请回答!”

战备中,开会只能通过远程连线

按照计划,所有队员中最先进舱(隔离病区)的是呼吸科医生黄耀,凌晨2点接班。

陈院长开会时直接决定由他陪着黄耀进,陈院长最年长,也有应对SARS的经历。他这么做是在给队员们勇气。

陈院长的“抗新冠发型”

“武汉,黄石,收到请回答!”

“武汉,黄石,收到请回答!”

陈院长准备进入隔离病房

“凌晨两点发来的提醒”

首次进入隔离病房的呼吸科医生黄耀,他的主要工作是熟悉情况,与武汉伙伴一起查房、处理医嘱。

泰康同济(武汉)医院的HIS系统刚刚上线,目前大家还在熟悉过程中,他与大家一起用HIS系统做基础套餐、处理医嘱。

“武汉,黄石,收到请回答!”

黄耀(中)与武汉的伙伴们在隔离病房

在隔离病房里,医生每班是七小时,穿上防护服后,就六七个小时不能吃喝,也不能上厕所,尤其值夜班的时候很困,但是穿着防护服也没有办法休息。

武汉这边天气湿冷,病区也无法开空调,值班的后半夜会全身冰凉,黄耀嘱咐即将进舱的护士们一定要注意保暖。

“武汉,黄石,收到请回答!”

凌晨2点多,最先进舱的黄耀医生在分享经验

“每个细节都不能松懈”

一大早,院感张雪纯主任就在提醒大家进舱的注意事项。

作为院感专家,从来的那天开始,她就忙得连轴转。除了要协助武汉这边的医务部、护理部、院感办梳理出各种流程,她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任务,就是为第二天待上岗的医生护士培训及演练防护服穿脱。

“武汉,黄石,收到请回答!”

雪纯主任(左前)在给武汉的医护人员做防护培训

“加油!我们的心在一起”

马上要进“舱”了,一大早每个队员都做了充足的准备,都特别有信心。按照操作流程穿好防护用品以后,就进入了隔离病房。

病人比较多,普遍偏年轻,也有一些老年人。交接班时,队员们都是一个个去问候病人,因为湖北口音较重,虽然听不太懂,但是会一一告诉她们,

加油!给他们每个人竖起了大拇指!

“武汉,黄石,收到请回答!”

左起:张德霞、李家佳、张坤、缪维丽、张少云

病人们都很友爱,这一刻,不论是医护人员还是患者,心都是在一起的。大家的信念都是一样的,战胜病毒,打败病魔。

他们会告诉患者要多喝水,好好休息保存体力,对于一些体温稍高的病人,也会格外关注,照顾,陪他们聊聊天。

“武汉,黄石,收到请回答!”

工作6小时后,刚从隔离病房出来的张坤

“有他在,医疗设备有保障”

先遣队中,谢成是医院设备物资部的工程师,他熟悉几乎所有的医疗设备,除了负责医院设备运维,还自主研究开发了移动设备管理系统,目前除了泰康,还有很有多家兄弟单位都在使用该系统。

谢成老家在襄阳农村,听说医院要派人去武汉,二话不说就请命了。“没多想,这边是一家准备开业的新医院,肯定需要我的。”

“武汉,黄石,收到请回答!”

谢成(右一)和武汉的同事们一起运送医疗物资

“医生心里有底 患者才能安心”

抗击新冠病毒肺炎期间,李培除了管理呼吸科,还临危受命负责发热门诊的运行。“实际上,我们反应是比较快的,发热门诊很快运转起来并很有效果”。

早在1月19日,李培已经带领团队制定了新冠肺炎流行病学史的筛查标准,还为做了筛查表用来分诊,并随即在医院开始进行发热筛查,及时避免了新冠病毒在医院内的传播。

“武汉,黄石,收到请回答!”

“武汉,黄石,收到请回答!”

这次遭遇新冠病毒肺炎疫情,李培很多天就只能睡3-4个小时。她还提出要通过互联网为患者提供咨询服务。而从大年初一开始,45名泰康仙林鼓楼医院医生就轮流值班,为民众提供在线免费咨询。


“打胜仗,零感染,平安归”

“武汉,黄石,收到请回答!”

“武汉,黄石,收到请回答!”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医疗队首批医疗队有6名成员:朱云鸿、胡星星、陈浩、吴卫娟、王兰、刘丽。第二批赴湖北队员包括:田月香、刘杰、马洁、秦悌芳、姜利霞、王婷婷、葛玮、夏月。在武汉、在黄石,他们逆行无悔,在厚厚的防护服里,他们用无私无畏彰显医者担当。

“武汉,黄石,收到请回答!”

“武汉,黄石,收到请回答!”

“武汉,黄石,收到请回答!”


“武汉,黄石,收到请回答!”

“武汉,黄石,收到请回答!”

一声加油——“我们一定可以的”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护师刘杰和三位队友秦悌芳、姜利霞、夏月,进入的是黄石中医院重症监护室。

2月15日,她们进入病区熟悉工作环境和流程。“在层层包裹的防护服中,我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刘杰说,“第一次穿全套防护服那么久,加上早上没敢喝水,觉得体力消耗有点大,还有护目镜起雾比较厉害,这些需要慢慢适应。”

“武汉,黄石,收到请回答!”

刘杰穿上防护服

为了尽快适应穿着防护服,护师姜利霞在驻地的房间里穿着防护服(练习专用的)练习静坐,打电话,拖地,一点一点增加运动量。“只要放松心态,保持体力,我相信我一定可以的!”

“武汉,黄石,收到请回答!”

姜利霞在她的黄石手记中这样写道:“我高三的时候想填志愿当一名女兵,但因为其他原因,理想破灭,最终我选择了护士这个职业。这次报名参加江苏援黄石医疗队,作为抗“疫”一线医疗人员,我在和千千万万的战友们一起作战,成为一名真正的“战士”了。今天是我第二次进重症监护室,也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班岗”,要完成高强度的工作需要保证充足的体能,我平时就喜欢跑步锻炼身体,现在在驻地我也坚持跑步,为打赢胜仗做好充分的准备。”

秦悌芳在EICU工作多年,有着丰富的经验,她说:“面对疫情,面对看不见的病毒,我们一定保护好自己,鼎力相助!”她和队友们一起梳理上下班流程,一个一个小细节反复讨论推演。一直和她在一起的夏月说:“来黄石就是做好吃苦准备的,我们进入病区前都互相检查、互相提醒、互相打气,相信我们一定能胜利!”


一封来信——“江城石城,江水相连,等你凯旋”

一位是江苏省浦口监狱的民警,一位是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神经外科及NICU护士长,这对夫妻相识二十年。

在春节这个本应合家团聚的节日里,却因为妻子作为江苏省首批驰援湖北医疗队队员支援武汉市江夏区中医院而分离。

为表达思念和爱意,冯维君为妻子吴卫娟写下了这样一封信:

“武汉,黄石,收到请回答!”


“武汉,黄石,收到请回答!”

吴卫娟同志:

见字如面!

庚子年正月初一,你受命驰援武汉,直面疫情!初二,我奉命回宁,执行“211”管理模式,首轮封闭执勤14天!孩子老人留在老家!

这个“年”,你母亲消化道出血住院,我爷爷沉疴在床。一年难得回趟老家!

可是这个“年”,国家危难,我们唯有义无反顾的逆行向前!

此时,相隔千里,思念与夜渐浓!还好,江城石城,江水相连!

今天看到你的前线感言:金陵好友如相问,一腔热血战疫情!借鉴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的下半联,我为你补上上半联:寒雪连江夜入鄂,江城危急敢逆行。以此,来承载我们战胜疫情的信心,也以此,留做我们相识二十年的纪念!

今天我冒雪将老人小孩接回宁了,了却你心中挂念,请在前方安心,保护好自己,照顾好病人,以最小的损失,换取最大的胜利!

等你凯旋!

冯维君

2020.2.15


一封家书——“你安心工作,不要以我为念”

2月15日,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ICU护师王兰的父亲王长生,给驰援湖北支援武汉市江夏区中医院的女儿写了一封家书。

“武汉,黄石,收到请回答!”

“武汉,黄石,收到请回答!”

王兰:

晚上好!

转眼离家赴湖北已二十多天了,在疫区工作、生活是否顺利;稳妥?虽然你在电话中轻描淡写一带而过,但我还是担忧不已……

以前,你在我眼中一直是个桀骜不驯、大大咧咧的小魔头,没想到一夜之间长大了,成熟了。很欣慰地看到你在国家需要的时候踊跃报名,毅然西征奔赴武汉,你具备了该有的“医者仁心”、“大医精诚”之境界!

大事难事看担当,越是重要关头和关键时刻,越能考验党员、识别党员,你展现了中共党员该有的品行!

我是南京非遗文化传承人,深受家国情怀的传统文化熏陶,明事理、辨是非!懂得在疫情灾难面前,谁也不能独善其身。钟南山院士84岁高龄,依然出征前线上阵指挥,何况我才古稀之年,身体尚健,自然不能拖你后腿!支持你的选择!

省卫健委、省妇联、你工作的医院,先后送来了防护用品、爱心包、暖心菜、水果等,社会和组织上的关心,使我作为援鄂医护人员家属,与有荣焉!

你安心工作,不要以我为念,我一切都好,等你回家!

你一定要答应老爸,既要抗疫救人,也要保护好自己!要遵守纪律,按规矩行事。寒冬已经过去,春天悄然来临,我相信有你们这样的英勇“战士”,一定能战胜病毒,平安归来!

等你回家的王老邪2020.2.15


六份入党申请书——黄石“疫”线的使命召唤

2月15日,江苏援黄石医疗队到达驰援地的第五天,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六名护理巾帼英雄刘杰、秦娣芳、马洁、葛玮、夏月、王婷婷郑重的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武汉,黄石,收到请回答!”

有着15年党龄的队长田月香负责把队员们的入党申请书递交到江苏对口支援黄石医疗队临时党总支部。

她也会和老党员姜利霞一起,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左右,带领大家服从命令听指挥,冲锋在前、战斗在先,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成为防疫战线中最坚实的壁垒!”


一条短信——“是队员 更是一家人”

知道吴卫娟加班会错过饭点,朱云鸿中午吃饭的时候特地给她带了一份盒饭回来,并给她发了信息:“知你加班,已经帮你拿了饭,下班后告诉我,我把饭菜送到你房间门口。”快1点的时候朱云鸿收到了回复的消息:“朱主任,原本做好吃泡面的准备了,看到你关爱的信息,工作的疲惫瞬间被赶走了,只留下满心的温暖,谢谢你。”

身在异乡队员们朝夕相处早已是一家人,除了救助患者外,朱云鸿把关心照顾保护每一位队员也当成自己的责任,“我们小队是一起来的,抗疫结束回去的时候也一个都不能少!这才是真正的胜利”!

“武汉,黄石,收到请回答!”

他们扎根一线、冲在一线

他们站在一线、干在一线

他们牢筑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防线

他们为这场全民战“疫”贡献力量

向逆行的勇士们致敬

请平安归来!

“武汉,黄石,收到请回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