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一輩子願意租房的生活?

酒店民宿雜談


沒人願意租房,誰都想買房。可是談何容易啊,如果為了買房而買房意義不大,除非是投資。

有多少人買了房子住不上,有多少人為了買房四處借錢。又有多少人為了買房失去了即將走進婚姻殿堂的感情。


mario


分享下自己的真實經歷吧。

我是14年畢業,畢業後就在某市高新區上班了,合租的是三室一廳,我那間800一個月,我工資是6k,一個人單身的時候基本滿足落腳睡覺的需求了,但合租問題也多,廚房、衛生間、晾衣服都會不方便。住了一年,也就是2015年,我換了一個單身公寓,估計40平吧,租金是1300一個月,工資還是6k多,這個公寓衛生間廚房都有,就是沒有陽臺,不能曬被子衣服,通風也不行,但好歹是獨立空間,這樣生活了兩年,總體也滿意吧,後面談了女朋友,合計著同居在一起,這樣到了2017年,換了一個離公司更近的套房,就是正常住宅那種,80多平,租金1700,看上去不是很貴,那時候我一個月1w塊錢左右。這個套房解決了兩個人的住,算是正常居家的一個狀態。

到了2018年底,我離開了生活了十幾年的城市,來到另外一個城市,女朋友也一起過來了。租了一個1室1廳,租金是4k多,但收入也有一定增長。至今生活也有一年多了,準備在這個城市買房了。

說了自己的租房經歷,還挺感慨的。依稀記得15年手裡有30w的首付款卻對買房毫無興趣,錯過最佳時機,至今名下無房。到了30歲這個年齡,考慮到家庭和伴侶,開始想要紮根了。

如果我單身,我會繼續租房的,多在幾個城市生活打拼。


IoT碼農


應該大多數人都會希望有屬於自己的家吧,我是不願意租房,我太知道租房的苦了。畢業後找了一份工作,需要租房,那會手上哪有錢啊,就帶著爸爸給的三百塊錢,這是計劃裡的錢,各種費用都指望這三百塊。託老鄉在城郊租了一個單間,裡面除了一張床,啥都沒有。非常小,陰暗潮溼,租的時候正值梅雨天,那個黴味真的是讓人受不了。只因房租便宜60元一個月。一個女孩子第一次在外租房又陌生又害怕,每天晚上風吹窗戶玻璃聲把我嚇得睡不著覺,那會也不太會做飯,但為了省錢,只好燒,不好吃也得吃。因為離上班的地方有點遠,買了一輛新的自行車,騎了一個星期不到就被人偷了,房東還不錯看我小姑娘在外面不容易就把他家舊的自行車賣給我了。想想那段租房的心酸史就一把鼻涕一把淚,還有好多故事,就先說這些吧,反正有自己的房子才有歸屬感。


繁星醬醬


中國沒有人願意一輩子租房子生活,在中國,租房更多意味不安定。中國具體的租房比例沒有找到數據,但在歐洲的德國有50%以上人群租房住。以德國舉例由於德國房價長期沒有多大變化,如果買一套房子,10 年後出售的話,將所有附加費用都計算在內,甚至可能還要損失10% ~ 11% 的價值。有了這些背景,所以德國基本沒有人炒房,只是有時會有人買那種沒有被戰爭破壞的中世紀老房子,精心裝修了賣高價,可以視作“歷史溢價”了。

大多數租房人群的租房理由大部分是因為買不起房,房價過度上漲是其中重要理由。

不論時代怎麼發展,中國人對於家的理解,都是基於這個,家=房子其次,當前的環境上,中國還在一個高速發展變化的軌道上,房子的租值在隨著區域的發展飛速變化,這不利於房東提供長租,短期收益和風險 遠比長租要好就我自己的例子來說 入住的房子,從15年租金從800漲到現在的了1600(老實說 這漲速真讓我們這種老百姓無奈),三年翻番!但是站在房東角度,你會提供長租合同麼? 你肯定更樂意一年一簽.於是短租合同對於租戶來說,就意味著如果在固定地方,就忍受三天兩頭的漲價,或者,不斷的搬家,搬到更偏僻,租值更低的地方.長久不斷的搬家,不利於自己裝點家居環境,改善住房條件(比如購置大的家電,廚房衛生用具),另外情緒上也會積累一種"不安\


小松仔song


人為什麼活著?最簡單的回答就是衣、食、住、行。人一生都在為這些東西拼博,所有的貪、痴、嗔都只是為了讓生活過得更精緻,慾念一生,痛苦隨身而至,肉體與靈魂相互折磨。

       這時候你需要把你的心靈打掃乾淨,然候靜下來,心存天地,對一切保持敬畏之心,去發現天道自然規律,猶如太極,生於本源,歸於本源。現實就是一面鏡子,生活中往往分不清是真實的自己,還是鏡子裡面的自己,何不去看看影像的本源呢?人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圓滿,一種境界,何必去追尋圓滿而迷途忘返呢?

        活著不必把過多的東西貼上標籤,要的越多,煩惱越多,知足常樂,清心寡慾,人生短暫,將有限的生命活到極致,盡情享受生活,便是你存在的價值,

悟道三千,終歸本源。

夢有終醒時,人時終有盡。一切不過是大夢一場罷了。

最後說一句,有租房子的時間,不如想想如何去體現自我價值,送給所有的廢材——————來自王者的凝視


道容無往


當然可以,只是中國目前沒有能夠把房客租房權益保障到讓人終老的合同而已。英國有一種「永久租客合同」Periodic Assured tenancy,這種合同下一輩子租房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首先,房東沒有權利趕人,提前多少天給通知都不行。

其次,房東也無法隨心所欲的調整房租來變相的趕人,因為該合同對房租的調整也加了諸多限制。比如52周之內不許調房租,52周之後房東可以調節,但是房客覺得不妥當可以反對,雙方無法達成一致,會請一個「房租委員會」來審核雙方的觀點誰更合理。

第三,房東說好好好,耗不起我賣掉房子,房客總可以要走了?然而對不起,房東作為擁有房屋產權的人,確實可以賣掉,但是房客依然可以要求不受干擾的住在裡面,並且這一點新的房東也必須接受,不然賣不掉。所以這就導致一個問題:這樣的房子,往往在房屋市場上會出奇的便宜。

當然這種合同下的房子出售比較便宜也相當合理,因為房東相當於只擁有房屋完整權利的所有權部分,自然不能和其他正常的房子同一個價格。只有兩種情況下,房東可以收回房子:1. 法庭的判決;2. 房客自己放棄。

有人可能會說,哪個房東願意籤這種合同?其實只要政策提供了建議並且提供了模板,總有想要眼前高額房租的房東,也總有急需流水的房東。而一旦簽了之後,剩下就由不得房東了。一過十年二十年,當年的高額房租,現在總會覺得少的出奇——我就見過在一群1200磅/月的公寓中,鶴立雞群的有一間800磅/月,一問果然就是這種合同,租了10+年了。

所以如果有這種合同,在加上國家的公立教育租售同權,那麼其實除了硬裝修需要取得房東同意之外,別的基本上就可以當做自己的家來佈置和安排了。租一輩子並不是什麼問題。





心扉安居


我覺得在中國沒有人願意一輩子租房子生活,在中國,租房更多意味不安定。中國具體的租房比例沒有找到數據,但在歐洲的德國有50%以上人群租房住。以德國舉例由於德國房價長期沒有多大變化,如果買一套房子,10 年後出售的話,將所有附加費用都計算在內,甚至可能還要損失10% ~ 11% 的價值。有了這些背景,所以德國基本沒有人炒房,只是有時會有人買那種沒有被戰爭破壞的中世紀老房子,精心裝修了賣高價,可以視作“歷史溢價”了。

大多數租房人群的租房理由大部分是因為買不起房,房價過度上漲是其中重要理由。

不論時代怎麼發展,中國人對於家的理解,都是基於這個,家=房子其次,當前的環境上,中國還在一個高速發展變化的軌道上,房子的租值在隨著區域的發展飛速變化,這不利於房東提供長租,短期收益和風險 遠比長租要好就我自己的例子來說 入住的房子,從15年租金從800漲到現在的了1600(老實說 這漲速真讓我們這種老百姓無奈),三年翻番!但是站在房東角度,你會提供長租合同麼? 你肯定更樂意一年一簽.於是短租合同對於租戶來說,就意味著如果在固定地方,就忍受三天兩頭的漲價,或者,不斷的搬家,搬到更偏僻,租值更低的地方.長久不斷的搬家,不利於自己裝點家居環境,改善住房條件(比如購置大的家電,廚房衛生用具),另外情緒上也會積累一種"不安\

樂成濟南樓市


總的來說,是很少有人願意一輩子租房生活的,只要條件許可,都會買房安定下來,那麼具體有以下幾種情況例外:

1,如果說一個地方待的時間不長,那麼肯定是租房划算,方便快捷。

2,如果一個城市要長期待著工作生活那麼還是買房比較划算,那麼有的人就要說了,沒錢怎麼買房?

其實你大的買不起可以買個小平米過度,也可以買的距離上班地方稍微遠那麼一點點,這樣子的話你會比較方便踏實,而且是一個投資。

可以算一下租房一年租金兩萬左右,到頭錢都給房東了房子還不是自己的,隨時都有可能搬走,從而會導致你對這個城市失去歸屬感


三少大大立恆


1,如果說一個地方待的時間不長,那麼肯定是租房划算,方便快捷。

2,如果一個城市要長期待著工作生活那麼還是買房比較划算,那麼有的人就要說了,沒錢怎麼買房?

其實你大的買不起可以買個小平米過度,也可以買的距離上班地方稍微遠那麼一點點,這樣子的話你會比較方便踏實,而且是一個投資。

可以算一下租房一年租金兩萬左右,到頭錢都給房東了房子還不是自己的,隨時都有可能搬走,從而會導致你對這個城市沒有踏實感,沒有歸宿感。



房地產經紀人小鵬


多少人不止是一輩子租房,認識的人中有的超過三輩(三代人)都是租房居住生活在同一城市。

租買都不是你自身願意與否,三輩人都租房他們一樣是快樂宜傳宗接代地生話,曾經與兩代人交流,買了房不等於幸福,沒房產更是無憂無慮,有事說走就走,捲起鋪蓋門都不用關,瀟灑得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