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硬核”阻击战:深圳展现先行示范区担当

岁末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汹汹来袭。作为外来人口众多的大市,深圳严格落实“外严防输入、内严防扩散、严防再输出”,多措并举,打响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抗疫阻击战。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役中,深圳展现出了先行示范区的责任担当。

首次确诊省内新冠肺炎患者、首次发现省内“人传人”病例、首次在省内公布新冠肺炎临床诊疗方案、首次提示“粪口传播”的可能性……深圳疫情信息公开跑在全国前列,在国内率先公开确诊病例小区名单和病例个案信息,让市民及时了解疫情的发展情况,做到心中有底,不恐慌。

除了“深圳速度”,被称为“创新之都”的深圳,更是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无人机、机器人纷纷出动,“科技防疫”成为深圳疫情防控的一大特色。

抗疫“硬核”阻击战:深圳展现先行示范区担当

2020年2月16日,深圳黄贝岭地铁站,对地铁车厢进行消毒的工作人员。南都记者 刘有志 摄

科技防疫“硬核”出动

2月18日,在深圳星河WORLD园区,一台智能机器人穿堂入室,自动搭乘电梯,发送楼层指令。在这台机器人的身体内,装着近20份外卖。通过机器人配送,园区减少用餐高峰期的人流聚集、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解决集中用餐问题。

这是深圳抗疫“硬核”阻击战中的一幕,利用科技的手段防控疫情。星河WORLD园区新上线的机器人“优小弟三代”,通过与美团外卖系统打通,可自主规划最优路径、自主乘梯到达指定楼层,并通过短信和电话的形式通知用户取餐。

深圳的科技防疫,不仅仅只有“优小弟”的无接触配送。被誉为“无人机之都”的深圳,科技防疫自然少不了无人机的身影。

2月11日,在G94高速深圳观澜收费处,无人家腾空起飞,旋翼发出“呜呜呜”的破空声。搭载着喊话器、悬挂着二维码的无人机盘旋在入深高速路口的车辆间。

从2月8日开始,随着返深车辆和人员的增加,深圳启用线上车辆申报登记。利用无人机穿行在车辆间的优势,深圳民警操控着无人机完成了入深车辆的登记,既避免了接触的感染风险,又提高了工作的效率。

科技防疫,彰显深圳科技的“硬核”实力。在深圳宝安区黄田派出所辖区高速路口,5G巡逻机器人同样加入了抗疫阻击战。机器人身上自带“入深车辆登记”二维码和语音提示,还会定速巡航、动态体温检测和脸部识别。据介绍,从2月5日至今,具备“硬核”实力的5G巡逻机器人一直在车流中值守。

宝安公安分局黄田派出所民警谢学良介绍,5G义警机器人可24小时充电,实现24小时运作,不会累,也不会闹情绪,极大提高效率,可以起到很好的代替作用。此外,通过无人机传输的实时录像,如果发现人群聚集或未戴口罩现象,通过无人机执勤警力还可直接向人群喊话,立即提醒未戴口罩的市民及时戴上口罩。

疫情信息公开跑在全国前列

新冠肺炎疫情来袭,使所有人心头都蒙上了一层阴影。而疫情信息发布的权威、准确、全面,无疑有利于拨开迷雾、缓解焦虑,从而更好地防控疫情。在信息公开方面,深圳无疑跑在了全国前列。

深圳的疫情信息公开,在错综复杂的局势中创造了“深圳速度”:率先在全国范围内公开确诊病例小区名单,率先争取到病例个案信息的发布权限,在疫情信息传播“黄金8天”(1月24日至1月31日)里,深圳卫健委官方公众号创造了20篇“10万+”的点击量,至今已累计有112多篇“10万+”文章,创造了千万级别的传播量。

1月30日,深圳卫健委公布确诊的病例在发病期间曾活动过的小区或场所,推文《深圳的“新型肺炎”病人,曾到过这些小区!》,点击量达到523万,至今已公布近248个小区。此后,北京、广州、佛山、中山等城市相继跟进,“深圳速度”的示范意义得以充分体现。

深圳公布确诊病例的小区名单,此举帮助市民更准确掌握疾病线索,推动各社区有效落实国家“以社区防控为主”“群防群控”的要求,具有积极意义。此外,深圳卫健委还率先争取到病例个案信息的发布权限,媒体、公众通过对个案病例详情的进一步分析,更好地了解了疫情的走向和发展。而公开透明的信息,也具有镇定人心、消除恐慌的积极作用。

疫情发展至今,深圳在疫情防控方面响应迅速:首次确诊省内新冠肺炎患者;首次发现省内“人传人”病例;首次在省内公布新冠肺炎临床诊疗方案;首次提示“粪口传播”的可能性。

“首次”背后,深圳在这场与病毒、与时间赛跑的战役中,努力取得制胜先机。截至2月17日,深圳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416例,出院152例,出院病例占总确诊病例数近四成。

90%以上的外来人口,面临返岗、返工、返校的人口流动性挑战。深圳市卫健委主任罗乐宣说,深圳节后返城人员逐渐多起来,人口密集度更大,后续疫情防控形势仍不容乐观,“但我们有信心应对。”

“惠企16条”减负超600亿

2月14日,深圳市委常委会会议暨市新冠肺炎防控领导小组(指挥部)会议召开,市委书记、市新冠肺炎防控领导小组(指挥部)组长(总指挥)王伟中主持会议,部署打好打赢“三大战役”。

一是坚决打好人员返深高峰防御战,进一步织密织牢联防联控和群防群控“两张网”,对所有住宅小区、城中村实行封闭管理,将园区、商务楼宇、超市、商场、学校等纳入社区网络化管理范围,严防死守、密而不漏,逢车必检、逢人必查,实现全覆盖、无死角,坚决切断疫情传播渠道。

二是坚决打好复工复产攻坚战,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科学有序推动复工复产。

三是坚决打好支援湖北荆州歼灭战,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部署,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全力做好人员力量支援,全面加强医护物资供应保障,统筹做好支援武汉、荆州两市的疫情防控,竭尽所能完成好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和省委交给深圳的政治任务。

作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深圳共有企业200多万家。节后返工,“三大战役”中的复工复产攻坚战,显得格外重要。

而在2月7日,深圳市政府就正式印发实施《关于深圳市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支持企业共渡难关的若干措施》,共提出16条具体举措,民间将其称为“惠企16条”。这是深圳政府“真金白银”支持企业应对疫情,共渡难关。目前,16条措施已为企业直接减负超600亿元。

“16条措施体现了政府对企业的支持,尤其是租金减免、稳岗补贴、电费减免等措施,让企业在这一特殊时期感受到了温暖,也提振了企业坚定创新生产和发展的信心。”深圳元戎启行科技公司COO高爽说。

采写:南都记者程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