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早春茶開採" "茶青價格腰斬" "各大茶廠陸續復工"

  20200218茶界新聞一覽!

  1、疫情難阻茶香2020全國早春茶開採資訊彙總


  2020春茶臨近,疫情之下,做好防控的同時,全國各地多個產茶區和企業也紛紛組織茶農開始了2020第一批春茶的採摘。儘管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疫情影響,但是各地因地制宜採取防災減災措施、創新舉措,確保防疫生產兩不誤。據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對全國早春茶主產區進行的調研,截止至2020年2月14日的各特早茶區春茶採製情況如圖所示。除海南已全面開採加工外,其餘地區的開採仍主要集中於特早茶品種,開採面積有限,開採量較少。

  2、疫情影響下春茶遇"寒冬",茶青價格腰斬無人收


  眼下,一些特早生茶樹品種正漸漸步入採摘期。茶葉屬於對季節性要求較高的產品,所謂茶葉的春天不等人,早採一天是個寶,晚採一天是棵草。然而在疫情肆虐之下,封路、閉市,正讓今年的早春茶葉市場陷入困境。


  四川瀘州的納溪區,是較早採摘春茶的茶區,當地茶農也早早就體會到了今年的寒意。


  3、倒春寒來了!茶葉生產如何應對


  茶葉低溫霜凍防禦措施:


  覆蓋。在冷空氣到來之前,就地取材採用稻(雜)草、無紡布、遮陽網等材料對茶樹蓬面進行覆蓋,寒潮過後及時掀去。


  噴灌。有條件的茶園可以適時開啟噴灌防凍,當氣溫接近霜凍溫度時,凌晨3:00-4:00開啟噴灌,連續噴灑,8:00左右太陽昇起後停止,新梢受凍率明顯下降。


  燻煙。對於地形不容易使煙霧較快擴散的茶園,可以採取燻煙進行防霜。按3~5畝茶園一個燻煙點佈設,燻煙時間晚上19時到次日上午8時。


  4、這些茶廠已經復工復產,您還在觀望?


  中國最大的茶企--勐海茶廠復工:2月13日,經勐海縣委、縣政府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批准,勐海茶廠復工復產。當天上午8時,600多名員工按照公司安排,有序分散到各車間、部門的健康檢測點進行現場健康檢測,檢測安全後掃碼進入廠區上班。


  5、猝不及防的疫情讓2020的茶行業該何去何從?


  疫情對當下茶行業的影響尚不明顯。雖然大家普遍感覺到春節前茶葉的節慶消費不如以往,但是春節期間歷來是茶行業歇業休假的時期。只不過,以往歇假時間較短,這次由於疫情的影響,多個省市將企業復工時間推遲到了2月9日以後,疫情中心的湖北更是將復工時間延長到了2月13日以後,大家被迫歇了一個長假。即使如此,節後歷來是茶行業的淡季,是故影響還沒有那麼大。


  疫情對茶行業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即將到來的春茶季。假設疫情在短時間內得到有效控制,只會對2月份左右開始上市的早春名優綠茶有影響。


  6、論新型肺炎疫情對2020年信陽毛尖春茶上市影響因素


  作為一種從傳統農耕文明向現代工業文明轉型過度階段的行業,茶行業在很大程度上保有農業經濟的特徵,無論是一、二、三產業,都深受影響。


  茶行業深受農業經濟影響的第一大特徵是對季節的依賴,特別是對春茶季有深重的影響。綠茶、白茶、紅茶、烏龍茶、黃茶與黑茶中,大多數的茶類都強調釆春茶,其中佔比超過60%的綠茶類,真正創造出高產值的是名優綠茶,尤其強調釆的早、釆的嫩,這更是與節氣的早晚休慼與共。


  7、新冠疫情之下茶行業損失預估超百億,2020茶商如何活下去?


  茶葉屬於經濟作物,市場消耗主要集中在節禮需要,春節期間疫情爆發使大量線下茶禮滯留,卻意外帶動線上經濟的發展。由於有些類目茶葉耐存放的特點,比如白茶,線下轉線上並非難點,並且也得到了實踐的驗證。比如春節宅家期間,許多茶商開始專注於經營自己的抖音、朋友圈等社交平臺,效果甚佳。

  8、茶行業競爭態勢:搶奪年輕人市場,品牌突圍


  茶行業的競爭態勢日趨激烈,茶企要思考茶葉消費群體結構的變化,如何撬開年輕人市場;同時,在快速的市場變化中,二線茶企有可能迎來更大的品牌發展機會。


  9、中國茶產業的終極模式是渠道模式,從顛覆傳統到渠道創新


  中國茶產業的終極模式是渠道模式。不管傳統還是創新,最終要通過渠道這道窄門,才能被接入消費者的上帝之城。通往天堂的路是長的,門是窄的……渠道對品牌茶企構成硬約束,誰能解開這個束縛,就能讓銷量呈能量級增長……上個能量級增長源自天福開創的品牌連鎖專賣店模式,讓好幾個茶企成為十億元銷量級品牌。

  10、茶館經營堅定信心有序應對,是洗牌期,也是分水嶺


  據調查統計,預估到2月底茶館業單店損失在50萬元以下的將佔到77.32%,損失在50-100萬元之間的茶館預計佔15.84%,損失超過100萬元以上的茶館佔到6.83%。(以上數據根據現階段茶館業經營狀況及建議調查中366家茶館數據分析所得)


  對於茶館業來說,這終將是一場很大的考驗。與其被動等待相應政策的出臺,不如刮骨療毒,主動出擊,先採取積極的自救。


分享到:


相關文章: